HNAer
海航人第23期
11月23日《中國民航報》整版刊發《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安全發展雙勝利》,文章報導了獲得「全國交通運輸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的海航集團旗下烏魯木齊航空乘務長陳瑤先進事跡,展現了以陳瑤為代表的海航人逆行而上,為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安全發展雙勝利,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最前線的責任擔當和無私的奉獻精神。以下為陳瑤同志事跡全文:
2020年1月25日,農曆大年初一,烏魯木齊航空公司乘務長陳瑤接到通知,要馬上保障一個航班。這時,距離武漢「封城」剛剛過去2天,旅客無不行色匆匆、面色凝重。陳瑤來不及跟自己心愛的小女兒告別,匆匆打了個電話給家人,就義無反顧地踏上了航班保障之路。
在飛機上,陳瑤注意到,一個三口之家裡只有小女孩戴著一個明顯過大的口罩,爸爸媽媽都沒戴。她上前詢問時,小女孩父母說,實在買不到口罩了,唯一的口罩只能留給孩子用。這讓陳瑤想到自己的小女兒,鼻子酸酸的。她把機組分配給自己的口罩送給了這對父母,叮囑他們注意安全。
這是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後,陳瑤執飛的第一個航班。此後,她又執飛了很多個航班,勇敢逆行於風浪中,一往無前。今年10月,有著10年黨齡的她榮獲「全國交通運輸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Pic/01
陳瑤在做航前準備
不懼疫情 以勇氣堅守崗位
由於今年1月執飛過武漢—新加坡國際航班,當陳瑤再次回到烏魯木齊時,她先按照社區規定做了核酸檢測,又進行了半個月的隔離。隔離結束後,她又主動請纓,投入到航班保障工作中。
Pic/02
陳瑤在對機上設備進行消毒
3月13日,陳瑤參與執飛烏魯木齊—蘭州—和田包機航班,旅客都是飛往和田的支教老師。「當時我並沒有緊張或者害怕的情緒,只想著幫助這些人儘快回到自己的崗位上。」陳瑤說。
後來,陳瑤又多次執行復工復產包機任務。疫情期間的工作十分緊張。為了做好防護,乘務員都會儘量避免在機上摘下口罩。有時候,陳瑤能有七八個小時吃不上飯。在這種情況下,她依然微笑面對旅客,即使旅客看不到口罩後的表情,也能從她的眼神中看到安撫與堅定的力量。
7月,新疆地區再次暴發疫情,陳瑤所在的小區由於疫情實施了隔離措施。被封在家中的陳瑤看到公司急需乘務員的消息十分焦急,在解封後一次又一次申請出戰。8月,陳瑤又接到了運送新疆大學生返回西安學校的包機任務。她帶領組員認真學習防疫知識,航前認真細緻檢查防護物品、消毒物資。她告訴組員:「雖然是特殊時期,但依然要踐行『真情服務』,幫助有需要的旅客,將每一位旅客安全送達目的地。」看著下機後返校大學生們開心雀躍的樣子,陳瑤發自內心地為他們感到開心。
由於疫情期間航空公司採取集中管理,乘務員都在公司住宿,一住就是一個月,陳瑤發現,有些乘務員心理壓力很大。有的年紀小想家,有的情緒低沉。為了幫助這些乘務員減輕心理壓力,陳瑤主動開通了「心理疏導站」,當起了心理諮詢師。許多年輕乘務員找到她,傾訴生活和工作的煩惱,她總是耐心傾聽,給予勸解、幫助,用自己的正能量去感染每一位同事。
「我自己也是在工作中慢慢成長起來的,所以能體會這些孩子的不容易。」陳瑤感慨地說,「所以我希望能幫助每一位年輕的乘務員堅持下去,發自內心地熱愛這份職業。」
「雙飛」家庭 客艙就是「家」
童年時,陳瑤的夢想關鍵詞就是「藍天」「白雲」和「飛翔」。長大後,她的生活和工作都與這些詞結緣。她的丈夫劉皋汕是烏魯木齊航空的一名航空安全員、安保組長,夫妻倆聚少離多,客艙就是他們的另一個「家」。
Pic/03
陳瑤在給登機旅客測量體溫
讓陳瑤難以忘記的是,有一次小女兒跟著姥爺、姥姥外出旅行,返回烏魯木齊時正好乘坐的是陳瑤和劉皋汕執飛的航班。迎客期間,劉皋汕在門口監客,陳瑤在登機口迎客,孩子一看到他們特別激動,想讓爸爸媽媽抱抱。但由於陳瑤和劉皋汕都在工作崗位上,必須遵守工作規範,硬是狠著心沒有滿足她的要求,女兒傷心得哭了很久。
由於時間寶貴,只要有業餘時間,陳瑤都用來陪伴家人,陪伴女兒。面對一次次「媽媽什麼時候回來」的稚嫩童音,她心中充滿不舍,但仍選擇走向崗位,去幫助更多的人。
「作為一名黨員、一名乘務長,就該衝在前方,全力以赴抗擊疫情,用最專業的技能、最飽滿的熱情去服務旅客。『小家』和『大家』,都是我們的家。」陳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