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餐飲店
有的用「機器人」烤魚
10分鐘可烤100條魚
有的用「機器人」炒菜
2分鐘出一盤青椒肉絲
好吃嗎?
會搶廚師飯碗嗎?
一起來看
22日,農家小院後湖店正忙著張羅旗下的智能化工作室,這裡將承擔研發新品、品鑑的功能。工作室裡,配有價格十幾萬元的萬能蒸烤箱、上萬元的智能電飯煲等,總耗資30萬元以上。
// 智能蒸烤箱10分鐘烤100條魚 //
圖/網絡
「這個萬能蒸烤箱就是APEC會議上用過的,10臺可以供應3000人用餐。」該店負責人介紹,一次可以烤10盤、共360隻雞腿。
這個蒸烤箱取代了以前蒸和烤分開的設備,合二為一,效率更高,10分鐘可烤出100條烤魚。溫度、水分控制通過電腦輸入操作,更加精確,口感也更穩定。比如烤鴨,可以將溫度控制在160℃,30%溼度,來保證鴨皮的酥脆口感。溫度高了,鴨皮會焦了;溼度高了,鴨皮「疲」了,需要反覆調試,最終敲定預設方案。
用智能電飯煲,還可以做出正宗味道的粵式腊味煲仔飯。設定好配料以及比例、溫度等,幾分鐘就可以出爐。「全智能化操作,人工至少可以節省一半。」他預計。
值得期待的是,該店還打算率先在武漢嘗試分子料理。用智能化料理機,做出顛覆傳統廚藝與食物外貌的食品。「它可以讓馬鈴薯以泡沫狀出現,讓荔枝變成魚子醬狀,並具有魚子醬的口感,荔枝的味道」。
炒菜機2分鐘炒出青椒肉絲
「很多武漢的餐飲企業後廚採用了智能設備。」漢口北酒店用品城美的商用負責人陳哲博介紹,麥香園的部分門店使用了切蔥機,20秒切完一把蔥,蔥末細膩均勻。
圖/網絡
在另一家智能商用廚房展示店中,店長劉聲泉現場演示,炒菜機器人3分鐘炒出了一盤雞蛋炒飯。一臺「機器人大廚」8.9萬元,武漢不少連鎖快餐已經使用。
連鎖快餐「菜大師」負責人餘利華證實,他們炒菜、蒸菜、煲湯都是用的「機器人」。炒菜機器人2分鐘可以出一盤青椒肉絲。「炒菜機器人採用電腦溫控,炒菜時無油煙,菜品的溫度、火候、調料也都由電腦控制。每道菜品的原料配比、加工參數都是經過實踐確定的最佳參數,因此可以保證餐品質量的穩定性。」他說,至少節省一半人工。
不少自助餐廳、高校食堂、企事業單位職工食堂等也紛紛採購了智能蒸烤箱、炒菜機器人等。
一些菜也因此改變了傳統做法。「比如揚州炒飯,就可以用萬能蒸烤箱做出來。」陳哲博說,先蒸後烤,很多自助餐廳的揚州炒飯都是直接用託盤盛放,然後做好直接從烤箱中端出來。「口感相差不大。」大多消費者吃不出「這種炒飯並非炒出來的。」
記者在一家中式連鎖快餐店守候,隨機採訪了幾名食客。標準出爐、稱重的菜看起來光鮮水潤,吃起來到底好不好吃?有食客說:「還不錯,快餐嘛,味道過得去就行。」還有的食客說得有趣:「味道是標準得很。今天來吃是這個味,明天來吃還是這個味。」
精品菜餚還需人工大廚
智能化後廚是否會在武漢餐飲業普及?
記者走訪了多家主流餐飲企業。豔陽天董事長餘震彥介紹,豔陽天三四年前,就開始用炒菜機器人了,一兩百道菜都可以用機器人來做,尤其適用於大規模的婚宴、酒席等。「安全、高效,口感穩定」是他最看重的。「說全面取代還為時過早。」他說,一些精品的菜餚還是需要大廚掌勺。
多家餐飲企業人士均表示,目前還是會以傳統的方式為主,智能化設備為輔。「不會全面取代大師傅」。
武漢商學院餐飲專家萬傑明認為,「機器畢竟還是缺少一些『溫度』,講究的美食還是需要用傳統的手藝去打磨。」他說,武漢是美食之都,各種智能技術加持值得肯定,兼顧安全、高效、美味也是餐飲的方向。消費者的需求是多層次的,不同的時間、地點、場合,對美食的需求也不同,美食背後的設備自然也需要更加豐富、多元。
你願意嘗試「機器人」做的飯菜嗎?
作者:長江日報記者孫珺
▼
出品:長江日報融媒體 編輯:朱佳琪 校對:童永忠
投稿:cjrb0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