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市文廣旅局召開長春市惠民文化和旅遊電子消費券發放活動的新聞發布會。繼此前市文廣旅局發布的2020長春金秋文旅歡樂季系列活動之後,市民、遊客迎來了又一個驚喜——長春將發放總金額為1000萬元的惠民文化和旅遊電子消費券,其中秋季首批發放文旅消費券500萬元。
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工作已經進入常態化的新階段,在十一、中秋假期來臨之際,為進一步促進文化旅遊市場快速復甦振興,激活因疫情蟄伏的文化和旅遊消費潛能,促進文化旅遊創意、購物、餐飲、娛樂等要素融合聚集發展,持續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籌部署,市文廣旅局與市商務局共同協商,牽頭擬定了《長春市惠民文化和旅遊電子消費券活動實施方案》,即將為廣大市民奉獻一場文化旅遊消費領域的「紅包雨」。
今日9時發放!
發放額度和時間
本次文旅消費券發放總金額為1000萬元,其中秋季發放文旅消費券500萬元、冬季發放冰雪消費券500萬元。秋季文旅消費券自9月29日(今日)開始發放,以周為單位,每周二9時集中發放一次,10月20日發放截止,10月26日23時59分第一階段活動正式結束。
冬季冰雪文旅消費券擬於12月中旬發放,具體細則將另行發布。
據悉,市文廣旅局鼓勵參與此次活動的合作單位配合開展促銷活動,部分文旅企業將把自有產品打折銷售,配合本次文旅消費券活動,形成疊加效應,最大限度地讓利於民。
消費券適用範圍
本次文旅消費券的適用範圍共有九大類:
長春市4A級以上旅遊景區,共9家;
長春市星級飯店,共12家;
長春市A級鄉村旅遊經營單位,共11家;
通過徵集參與活動的重點旅遊產品,共6家;
市文廣旅局評定的首批文旅特色消費示範街區(部分商戶),共2家;
通過徵集參加活動的本地旅行社,共41家;
通過徵集參與活動的合作影院,共24家;
通過徵集參與活動的合作書店,共15家;
通過徵集參與活動的主要旅遊商品銷售企業,共5家。
消費券面額和種類
文旅消費券分為通用券、專用(旅行)券、觀影券三種,每個券種設置不同面值。
通用券:發放總額為350萬元,設為4種面值,分別為10元、20元、50元、100元。單筆交易金額滿30元減10元、滿60元減20元、滿150元減50元、滿300元減100元。通用券可在參與活動的A級旅遊景區、星級飯店、吉林省A級鄉村經營單位、重點旅遊產品、文旅特色消費示範街區、書店、長春主要旅遊商品(長春禮物)等合作單位購買景區門票、文創產品、文旅體驗項目、圖書音像製品、長春旅遊商品等文旅產品和服務時使用。
專用(旅行)券:發放總額為100萬元,設為3種面值,分別為50元、100元、200元。單筆交易金額滿150元減50元,滿300元減100元,滿500元減200元。可在指定旅行社購買旅遊線路產品使用。
觀影券:發放總額為50萬元,設為10元固定面值。單筆交易金額滿30元減10元。可在電影院購買普通2D、3D影片門票時使用。
文旅消費券不設找零,不可重複、拆分、疊加使用,不兌現,消費券同時兼容合作單位的其它優惠活動。
市文廣旅局將和所有合作單位籤訂承諾書,合作單位不得以任何名義或理由拒絕接收文旅電子消費券,全程保障消費者權益。
消費券的領取和使用
本次活動中,市文廣旅局與吉林銀聯商務有限公司合作,設置了通過微信領取文旅消費券的渠道。消費者通過關注「長春市文廣旅局」微信服務號進入領券中心,輸入姓名、手機號、身份證進行實名驗證,註冊成功後,即可進入相應的界面領取文旅消費券,領取後消費券將發送至消費者微信卡包。
為提升公眾參與覆蓋面,儘量保證公平高效,文旅消費券採用隨機抽取的方式,消費者每次可抽取不同面額的任意一類文旅消費券1張。
消費者使用文旅消費券時進入公眾號能查詢各券種使用範圍、合作單位門店信息、文旅消費券使用細則。消費時在「我的」卡券包內找到相應券碼,向收銀員出示並說明使用文旅消費券,收銀員通過POS機終端進行核券完成相應扣減,餘款可以通過微信進行支付並列印交易憑證。
消費者在10月26日23時59分活動截止前使用文旅消費券的總額不超過400元,每人每周領取文旅消費券總金額不超過200元,領取後需在券面有效期內在參與活動的合作單位消費使用,補貼金額自動扣減。每輪消費券有效時間為7天,過期自動失效,資金回歸消費券資金池,進入下一輪發放。消費者單日內在同一商家限享2次優惠,單筆訂單限使用1張文旅消費券進行一次抵扣。
消費者若發生退貨行為,其消費過程中使用的消費券依然標記為已使用,不能再次使用;退款金額為消費者實際支付金額,不含文旅消費券扣減部分。
因系統故障、電力或通訊中斷、網絡異常等不可抗拒因素導致文旅消費券無法使用時,活動門店應及時向消費者說明情況並提供相應幫助。
消費者可關注「長春市文廣旅局」微信服務號,或「掌上長春」微信公眾號,了解4A級以上旅遊景區、星級旅遊飯店、鄉村旅遊經營單位、重點旅遊產品、首批文旅特色消費示範街區、本地旅行社、影院、書店、旅遊商品銷售企業等合作單位名單。
來源:長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