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合肥10月27日電(劉甜甜 汪貴霞 倪娜)聚焦產業轉型升級,皖德合作向縱深推進。昨天,在中德(安徽)產業圓桌會議上,國家商務部對安徽、合肥加速推進中德(合肥)智慧產業園建設的積極工作予以高度肯定。據悉,中德(合肥)智慧產業園將啟動建設,皖德合作全面進入「蜜月期」。
皖德牽手:合作項目如雨後春筍
今年8月30日,德國施特拉爾松德應用科學大學的孔子學院開班,這是安徽在西歐建立的第一所孔子學院,是由合肥學院與施特拉爾松德應用科學大學共建。
孔子學院的建立,是皖德合作加深的重要標誌。自去年10月中德兩國總理聯合考察合肥以後,皖德合作就已加快推進。
——今年6月,商務部與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籤署聯合聲明,明確重點支持安徽對德經貿合作。
——今年9月,安徽省經貿代表團赴德開展「安徽經貿合作交流周」活動,共籤約德鐵、江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大陸三期、宇航中心智慧城市、HPC環保等9個項目,總投資8.55億美元。同時,合肥學院與大陸(馬牌)輪胎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合作開展雙元制高等教育合作,探索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
——9月底,江淮汽車、合肥學院成為中德經濟顧問委員會成員單位,該委員會為目前中德工商界最高規格的交流平臺。
產業合作:中德(合肥)智慧產業園加快申建
親密合作,促成了本次圓桌會議的舉行;圓桌會議,推動皖德合作走向深入。昨天,圓桌會議上,合肥正在打造中德(合肥)智慧產業園成為與會人士關注的焦點。
該園位於合肥經開區,按照「產城互融」的理念分南北兩片。南區打造中德應用型教育合作示範基地(1.15平方公裡)和中德汽車及智能製造產業園(5.3平方公裡)。北區依託合肥空港經濟示範區和合肥新橋國際機場,面積約28.52平方公裡(一期14.93平方公裡,二期8.59平方公裡,生態配套區5平方公裡)。
通過建設,產業園將形成工業園區、國際社區、中央商務區及生態配套區四大片區。同時,合肥經開區將在這裡重點打造智能製造、創新研發、城市商業、生活服務配套、綠色生態、國際文化交流六大板塊。
開放發展:皖德合作前景廣闊
皖德合作,為合肥企業走出去、引進來提供了無比廣闊的空間,以江淮汽車為代表的一大批皖企,將藉助「中國製造2025」與德國「工業4.0」的對接,深化與德國企業的合作。合肥鍛壓與德國勞費爾正開展設備引進、技術合作,雙方互建實驗室;合力叉車與德國第一、世界第三的永恆力合作擴大工業車輛租賃業務規模,初步達成互為開放配套鏈和代工、共同組建研發團隊協議。科大訊飛啟動與大眾汽車技術開發、安徽陽光電源擬將光伏市場拓展到德國……
與此同時,企業交流也帶動起區域互動。今年9月,合肥經開區與奧斯納布呂克-埃姆斯蘭-本特海姆縣工商會在德國漢諾瓦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密切合作,促進兩地中小企業間合作,共建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孵化平臺。
本次圓桌會議上,來自德國寶馬集團亞洲區的Henrik Wigermo先生表示,安徽及合肥周邊潛在的巨大市場,為中德開展多維度合作奠定了用戶基礎。初步測算,未來五年,僅合肥都市圈範圍,汽車及零部件集群、智能化升級項目、綠色建築、清潔技術和生態修復等10個合作領域的潛在市場規模就達210億歐元。
(責編:關飛、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