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曾經光顧過貓咖店,一定會注意到門口顯眼的「入店須知」,並由店員提前告知你在店內的注意事項,比如顧客進門前要先消毒、不可以抱貓、不能擅自給貓餵食等。
與所有新鮮事物一樣,貓咖火了之後,質疑和問題紛至沓來。這麼多貓聚集在一個小空間裡,會不會很大氣味?會導致疾病傳染嗎?顧客被貓撓傷怎麼處理?為了回應顧客們的疑慮,大多數貓咖店會在進店前先與顧客「約法三章」,降低糾紛的發生概率,但是這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萬全之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走訪了廣州市多家貓咖,通過實地觀察、採訪店主、顧客,並結合醫生和律師的專業意見,探索貓咖店最為人詬病的三大問題:衛生情況、糾紛處理和醫療保障的對應方法。
一問衛生環境:
氣味最難去除,貓咖保持清潔需要成本投入
鞋套、粘毛器、消毒洗手液,這是貓咖店進門的標配三件套。但僅有這些遠遠不能保障店鋪的衛生環境。貓咖店裡,少則七、八隻,多則七、八十隻貓,吃喝拉撒都是問題,衛生環境無疑是所有店主都面臨的難題。
莉莉是廣州的元老級貓咖店店主,開貓咖5年以來,她一直在探索怎樣保持更清潔的環境。她的貓咖店有2層樓,超過1000平方米,除了購買了昂貴的空氣淨化器,定期為貓洗澡外,每天早上開店前都會進行2小時的全店衛生消毒。
對於小規模的貓咖店,衛生問題一樣難以解決。在小型貓咖聚集的天河南商圈,記者來到一家被網友投訴衛生情況較差的貓咖店。這家店位於居民區2樓,打開門還沒看到可愛的貓咪,一股刺鼻的動物氣味就撲面而來。雖然進門需要按店員的指示帶上鞋套,但是可以看到地面有明顯的汙漬。店裡的桌子上、凳子上的抱枕以及地板的角落都可以看到明顯的貓毛。除了窗戶上的排風扇,店內沒有專門的空氣淨化設備。
記者在店內用餐時正是客流量最大的周末下午,店裡的2名工作人員明顯有些忙不過來。在顧客用完餐後,工作人員沒有及時來收拾餐桌,貪吃的貓就會趁機跳上桌子偷吃剩餘的食物。先不論這樣「人貓同食」是否會有衛生隱患,食用油炸食品和甜品對貓的健康也是有害無利。此外,「貓廁所」貓砂盆就在製作甜點的廚房邊上。雖然廚房是密閉的空間,但是仍有貓從門的縫隙中出入,不免讓人憂心這家店出品食物的衛生安全。
在這家店的網上評價頁面,不少網友給出了差評。「店裡都是貓屎的味道。」「隨地可見垃圾,端上來的蛋糕竟然夾了一條起碼5釐米的貓毛」。
誠然,「髒、亂、臭」並不是所有貓咖的通病,但是保持衛生清潔無異味的店鋪環境,無疑需要較高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對於想吸引回頭客、長期經營的貓咖店,這也是必要的成本。
二問糾紛處理:
顧客遵守規則,店主裝監控留證
記者走訪貓咖時,了解到有不少顧客與貓玩導致受傷的情況。店主莉莉表示,與顧客的糾紛對於貓咖店來說是「家常便飯」。在她的貓咖店,平均一個月就會遇到四、五起這樣的事件,而且大概率發生在帶小孩進店的家長身上。市民王小姐曾被貓咖的貓撓傷至破皮,沒出血。當時,店主立刻給她塗抹消毒藥膏,王小姐也表示能接受這種處理方式。而店主袁先生曾遇到一位5歲的小孩在店裡逗貓時受傷,被抓出了傷痕,而且有流血情況,袁先生主動提出去醫院打疫苗,並承擔了疫苗費用。也有不少店主會在大門口張貼「進店須知」——本店寵物完成疫苗接種,無任何監控疾病隱患,如不慎被抓傷,店員會協助處理傷口,額外處理方式本店不負責。
針對這些情況,記者諮詢了廣東諾臣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廣州市律師協會民事法律專業委委員李燕玲律師。李律師提到,貓作為動物本身是具有一定危險性的。她告訴記者,近年廣東省內確實出現了貓咖店主因貓傷顧客事件被起訴至法院的情況。
對此,李律師從法律角度有幾點提醒:顧客到貓咖擼貓需遵守貓咖的指引,店主則需盡到風險提示及指引的義務,並且安裝監控,以便一旦發生貓傷顧客事件,有錄像作為證據。
廣州日報:關於有些貓咖貼出被貓咪抓傷不負責這樣的公約是否合理?
李律師:貓咖店主應該盡到風險提示義務,例如設置警示牌、貼出如何正確擼貓的指引等,但如果店主貼出「顧客被貓抓傷概不負責」之類的公告,從法律角度而言是無效的。
廣州日報:如果客人在貓咖和貓咪玩耍時被貓咪抓傷應該怎麼定責?
李律師: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七十八條規定——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
貓咖的貓為店主飼養及管理,店主如果有證據證明顧客系故意或有重大過錯,例如顧客故意挑逗或過分招惹貓引發貓咪傷人,如此才能視具體情形免責或減輕責任;如果顧客沒有過錯,則應當由店主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廣州日報:怎麼才算是顧客故意挑逗或過分招惹引發貓咪傷人?
李律師:關於這麼細的問題並沒有一個嚴格的標準,如雙方訴至法庭,法官會根據有效證據還原的過程與細節,去作一個衡量與判斷,重點在於程度。
廣州日報:部分貓咖會提供逗貓棒給客人和貓玩,如果逗貓出了事算店主責任嗎?
李律師:如果店主在提供逗貓棒的同時還能做到提供使用指引,而顧客又認真遵守指引的話,出現不愉快事件的概率會大大降低。對法官來說,在店主有明確指引的情況下,顧客有無遵守指引可作為一個區分責任的參考因素。
廣州日報:作為貓咖店主如何才算是盡到了作為店主的責任呢?
李律師:貓是貓咖吸引消費的道具,而貓作為動物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可能抓傷顧客),故貓咖店主除了需要盡到一般善良管理人的注意義務之外,還應當預見到貓傷人危險發生的可能性,採取必要的提醒、防護措施,承擔更高的管理義務。
例如:挑選性情較為溫順的貓咪;保持貓咪清潔衛生及健康良好的狀態(包括按時打疫苗);盡到風險提示義務如在明顯的地方設置警示牌、設置監控及安排工作人員看顧好店內情況等。
廣州日報:一旦顧客遇到被貓弄傷的事情,店主和客人雙方怎麼做?
李律師:顧客在貓咖消費如發生被貓傷事件,一是立即向店主求助;二是視傷情儘快就醫;三是儘量收集好相關證據(如保留好消費單據、視情況現場錄視頻或錄音、保留好就醫材料單據等),證據在手方便後續與店主協商解決,如協商不成,及時循法律途徑處理。
而店主方面,如遇貓傷人事件,最好及時協助顧客就醫,避免顧客傷情轉重令損失擴大,後續根據情況與顧客協商解決為妥。
若因這類糾紛店主被告到法庭,在原告完成了基本的舉證後,很多問題是需要店主來舉證的,所以溫馨提示貓咖店主以下幾點:一是貓咪務必要做好防疫和衛生工作;二是儘量在店內醒目的位置多多張貼風險提示;三是出售或提供逗貓棒時附安全使用指引;四是店內安裝監控,保留證據,以免發生糾紛後因無法提供錄像而令自己陷於被動。
三問醫療保障:
被貓咪咬傷或抓傷,要及時清理傷口並注射狂犬疫苗
很多人對於被貓咬傷是否需要打狂犬疫苗存疑,對此,記者採訪了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門診部主任楊江英。她指出,貓有可能將狂犬病傳染給人,除了狗之外傳染給人狂犬病,貓是第二種容易傳染的動物。人若被貓咪咬傷或抓傷,即使很輕的抓傷,只要皮膚黏膜被動物舔過,都要及時清理傷口並注射狂犬疫苗。
廣州日報:被貓咪抓傷後要怎麼處理?
楊江英:首先要馬上用流動的水衝洗被抓的地方,用鹼性的肥皂水衝洗抓傷處,持續衝洗數分鐘,再用酒精或者碘伏進行消毒。如傷口較大,則應立即前往醫院做專業處理。如果能確定被抓的地方沒有一點破皮的話則不用處理。
廣州日報:如果人提前打了狂犬疫苗,是不是就不用擔心被寵物抓傷?
楊江英:打狂犬疫苗後產生的抗體持續時間一般在1-3年,如果在3年內被貓咬傷或者抓傷,就要馬上再去打一針加強疫苗。如果過了3年,就要按照免疫程序重新接種3針。
除了給貓狗打疫苗外,人沒有必要提前打疫苗預防。因為打疫苗後產生的抗體持續時間一般在1~3年內,過了有效期還需要再次注射。
廣州日報:被貓咪抓傷需要打狂犬疫苗嗎?
楊江英:有任何可疑的接觸狂犬病毒的情況:如被動物,包括貌似健康的動物(家養的寵物)咬傷、抓傷,即使很輕的抓傷,只要皮膚黏膜被動物舔過,都必須接種狂犬疫苗。注射狂犬疫苗越早越好。
即使是被打過疫苗的貓、狗抓傷,也要注射狂犬疫苗,因為不能判斷打過疫苗的貓、狗是否產生了抗體。
實際上,人貓之間的大多數疾病是不能相互傳染的,養貓家庭如果保持貓咪乾淨衛生,一般是不會對主人健康產生影響。不過,還是有少數疾病可能通過人貓接觸感染,需要引起重視,主要是以下這幾種疾病:貓抓病、貓癬、弓形蟲病、狂犬病。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何鑽瑩 繆璟 張青梅
通訊員:洪霞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蘇韻樺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趙碧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