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問山城步道怎麼規劃怎麼建

2020-12-13 人民網重慶視窗

依江而建的江北北濱路步道具有交通、健身及賞景的多重功能,深受人們喜愛。特約攝影 鍾志兵

半山崖線步道效果圖(市住房城鄉建委供圖)

盤溪河步道效果圖(江北區住房城鄉建委供圖)

沙磁步道效果圖(沙坪垻區住房城鄉建委供圖)

  本報「關注山城步道建設系列報導」推出後,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讀者和網友紛紛留言,抒發對步道的感情,並提出意見、建議。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多家央媒也對山城步道進行採訪。

  本報記者從各方反饋中發現,山城步道總體上如何規劃建設、已建成的步道如何提檔升級等,成了熱門的話題。對此,本報梳理出6個主要問題,採訪了相關部門。

  「在山城工作生活的那幾年裡,最愛渝中區法院旁的山城步道!」

  「步道的規劃設計應充分考慮到老齡化社會的因素,要以平坦路面為主。」

  「這組文章好,再詳細介紹一下市民身邊的步道就更好。」

  ……

  4月1日至3日,本報連續重磅推出「關注山城步道建設系列報導」;新媒體產品也同步在網上傳播。

  報導推出後,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讀者和網友紛紛留言,抒發對步道的感情,也提出一些意見、建議。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多家央媒對山城步道進行採訪。

  本報記者從各方反饋中發現,山城步道總體上如何規劃建設、已建成的步道如何提檔升級、「新」「老」步道有哪些不同等,成了熱門話題。

  4月3日,本報梳理出來自各界的6個主要問題,就此採訪了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委、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市市政設計研究院、市設計院等多家單位。

  1問 未來,體驗感將有什麼變化?

  會更加通暢、宜人、舒適

  答:過去,山城步道未能統一規劃、建設,內涵和意義尚未得到充分挖掘。

  現在,有關部門已編制完成了《重慶市主城區山城步道專項規劃》(下稱《規劃》)。

  根據《規劃》,今後,山城步道將打造成綠色出行便民道、山水遊憩休閒道、鄉愁記憶人文道、城市體驗風景道,成為演繹城市年輪、傳承城市人文、方便市民出行、豐富市民生活、彰顯山水特色的重要空間載體。

  今後,市民行走於山城步道上,體驗感會更好,會感到更通暢、更宜人、更舒適。

  根據《規劃》,分為街巷步道、濱江步道、山林步道3種類型的山城步道,每種類型的主導功能、主要資源和現狀問題各有不同,因此,市規劃自然資源局提出19項規劃指引——

  街巷步道:整體強化綠色出行,通過打通「斷頭路」、新增步道、改善過街設施及強化地下、地面、空中步行通廊等方式,完善步道網絡。

  濱江步道:完善系統,建設完整、連續貫通、多層級的濱江步道系統,串聯綠地廣場、觀景平臺等公共空間;在有條件的區域,設置自行車道及跑步道,打造戶外健身、休閒長廊。

  山林步道:強化生態培育,避讓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及緩衝區,結合裸露治理、礦坑修復等,增加自然野趣。同時豐富遊憩功能,提升沿線體育健身、生態展示、科普教育及遊憩觀光等功能。

  同時,3類步道之間也會加強互通,最終形成立體、網狀的山城步道網絡。

  2問 一共建多少條?什麼時候建成?

  主城區規劃有60條,今年有變化、明年出樣板

  答:相關工作按照「一年有變化、兩年出樣板、三年響品牌」的步驟組織實施。

  在主城9區共規劃60條山城步道,總長度約1207公裡。其中的17條山城步道納入近期建設規劃,總長度約353公裡,包括11條街巷步道、3條濱江步道、3條山林步道。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主城區外就不建設山城步道。我市各個區縣將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建設,市規劃自然資源局正在著手建立山城步道規劃設計標準,用於指導各區縣的山城步道規劃編制。

  3問 會新增哪些便民、觀景設施?

  驛站、電梯、自行車道、觀景平臺等你來

  答:在規劃建設過程中,我們通過開展實地走訪、廣泛徵求各界意見,作出以下規劃和建設安排——

  在便民設施方面,3類步道分別新增街巷驛站、江岸驛站和山林驛站。

  這3種類型的驛站,又分為一般驛站、綜合驛站。一般驛站包括便民商業設施、休憩座椅、公廁、飲水、無線網絡和充電設施等;綜合驛站則在一般驛站的基礎上,增加停車、管理、旅遊諮詢、科普教育、醫療、遊憩等功能。

  也就是說,今後,市民行走在山城步道上,休憩、如廁、上網等需求將更好地得到滿足。

  又如,重慶地形高差大,為了方便市民,步道建設中,將在有條件的區域布局升降電梯或電動扶梯等設施。比如兩江三橋步道,就規劃在東水門大橋、朝天門大橋等橋頭布局升降電梯,與濱江地帶加強聯繫。最快在今年下半年,東門水大橋的垂直升降梯有望啟動建設。

  此外,還有一些貼心的細節設計——

  比如街巷步道,沿線會種植一些高大的綠色喬木,營造林蔭步道;過陡區域會設置扶手,扶手高度需適合實際需求。

  濱江步道上,根據人流流向,每隔150米左右會設置上行安全疏散通道;在有條件的區域設置自行車道、跑步道。

  山林步道上,將設置報警點、報警標識、定位救援輔助設施。報警點會設置在路況複雜、易迷失區域,並標註求助電話、報警點編號等信息。

  步道觀景方面,除了眺望點、觀景臺等,還會考慮到重慶歷史人文、城市夜景的呈現——

  例如,在街巷步道沿線,將串聯崖、坎、埡等「山水之城」的獨特自然景觀,串聯古城牆、跨江大橋等城市景觀,營造塔、樓、煙囪等城市地標,布局眺望點及觀景陽臺等設施,注重日夜、四季景觀的營造。

  濱江步道上,在臨江、臨峽等重要節點規劃布局多標高、多層級的出挑平臺和「城市陽臺」,讓大家更好地眺望「山水之城」。

  山林步道上,將在山體高處設置觀光平臺及亭、塔、樓、閣等觀景建築物。

  4問 如何與公共運輸接駁?

  加強立體覆蓋、步行通達,增設專線巴士

  答:總體上,3類步道都將加強與公共運輸的聯繫。

  具體來看,街巷步道上,將布局升降電梯與電動扶梯,並與軌道交通、公交站點銜接。例如,即將建設的半山崖線步道,部分驛站可能會設垂直電梯,與公交、軌道交通的接駁會更加方便。

  濱江步道則通過加強與城市腹地的聯繫,讓市民更便捷地到達公交站、軌道交通站。在被濱江路阻隔的區域,或建上跨平臺、或建下穿通道,加強濱江步道與濱江路內側城市腹地的步行聯繫。城市段每0.5-1公裡、郊區段每2-4公裡會規劃出入口。

  山林步道將強化「區域可達」。比如,加強與城市公共運輸站點的接駁,在登山入口布局停車場、公交站點,並在有條件的區域增設專線巴士。比如南山步道,會加強與塗山站、仁濟路站等7個軌道站點、雞冠石等33個公交站點的接駁。

  5問 規劃建設如何體現重慶特色?

  針對夏季高溫、霧天、濱江路段等作出專門設計

  答:山城步道的規劃建設,充分考慮了重慶的氣候、地理特徵,力求使步道設計和建設更加人性化,也使重慶這座城市更加個性化。

  重慶是全國霧日和陰天最多的地區之一,少日照;夏季氣溫高、光照強、暴雨多。

  結合上述氣候特點,《規劃》中專門作出遮陽、避雨、消暑、納涼等設計,如規劃「涼道」、加強林蔭綠化等。

  「涼道」,就是「有屋頂、可納涼」的山城步道。它主要分布在街巷步道沿線,位於人防空間(如防空洞)、地下空間(如地下通道)以及建築底層、平街層(如軌道站出口)、架空層的內部。這樣,受晝夜、晴雨的影響就小多了。

  為了應對重慶的霧天,《規劃》對山城步道的照明設施也有要求:照明光線應以暖色黃光為主,色溫應控制在3300K以下,略弱於日出後一小時的日光。

  又如,重慶的濱江路總長度在全國數一數二,今後,在濱江高架橋、路下,將建設「低線公園」,貫通步行通道,加強植被恢復、遮蔽、美化,為市民提供休閒娛樂活動場所。重點選擇千廝門段、黃花園段、李子壩段等11處濱江段開展建設。

  6問 建設是否有統一標準?

  有形式統一的地面鋪砌、照明設施、長椅等

  答:目前,市規劃自然資源局正陸續開展《重慶市主城區「山城步道」實施方案》、山城步道規範標準和《「山城步道」特色品牌策劃與宣傳方案》等的編制,打造山城步道特色品牌。

  例如,山城步道規劃有形式統一的地面鋪砌、照明設施、長椅、垃圾桶等,既容易辨認,也為山城步道提供「身份標識」。

  同時,市市政設計研究院、市設計院等單位正在主編《街巷步道技術標準》《濱江步道技術標準》《山林步道技術標準》。這是重慶第一次針對山城步道建設編制技術標準,旨在規範山城步道中3類步道的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維護。

  比如,街巷步道建設的著力點,主要是「長街縱巷」的人文彰顯,打造街巷空間,彰顯山城文化,完善配套設施;濱江步道,則是「濱江生活」的場景復原,貫通濱江遊線,保留場地記憶,激活水岸空間;而山林步道則致力於「特色資源」的遊賞串聯,串聯特色資源,打造特色景觀,倡導健康生活。

  近期規劃建設的17條山城步道

  按照《重慶市主城區山城步道專項規劃》,計劃到2022年左右,建設17條高品質山城步道,總長約353公裡。其中,街巷步道11條、濱江步道3條、山林步道3條。

  序號 步道類型 線路名稱 行政區

  1 街巷步道 環城牆步道 渝中區

  2 街巷步道 西南大區步道 渝中區

  3 街巷步道 南濱步道 南岸區

  4 街巷步道 黃桷坪步道 九龍坡區

  5 街巷步道 重鋼步道 大渡口區

  6 街巷步道 沙磁步道 沙坪垻區

  7 街巷步道 半山崖線步道 渝中區、沙坪垻區

  8 街巷步道 鴻恩步道 江北區

  9 街巷步道 禮嘉步道 渝北區

  10 街巷步道 花溪步道 巴南區

  11 街巷步道 江北城步道 江北區

  12 濱江步道 兩江三橋步道 渝中區、江北區、南岸區

  13 濱江步道 北塘峽江步道 北碚區

  14 濱江步道 盤溪河步道 江北區、渝北區

  15 山林步道 縉雲山步道 北碚區

  16 山林步道 南山步道 南岸區

  17 山林步道 歌樂山步道 沙坪垻區

  (市規劃自然資源局供圖)

  區縣行動》》

  北碚區

  聯合高校進行步道周邊景觀設計

  山城步道,應該是周邊環境的有機組成部分。北碚區在縉雲山步道開展試點,有意識地打造周邊景觀,使步道與環境相融合。

  白雲竹海是縉雲山步道串連的若干景點之一。北碚區聯合西南大學對白雲竹海的停車場、道路、小院進行景觀設計,聯合四川美術學院對縉雲山沿線建築外立面、景觀、設施等進行整體梳理,制定出縉雲山及周邊風貌提升方案。

  為了讓景區步道與周邊環境更加融合,北碚區相關部門還修剪行道樹4000多棵、路旁灌木6.9公裡、栽植花卉1.6萬多株,整理綠地8000多平方米。當地還完成了三花石至北泉村人行步道改建,修補路面1.8萬平方米,彩化人行道1200平方米。

  南岸區

  打通小區到南濱路的步道,方便居民出行

  從自家小區,能很方便地步行到濱江路——這樣的生活場景,藉助一條步道即可完成。南岸區正在建設的南坪後堡小區至南濱路段步道,就是一個例子。

  據了解,後堡小區地勢較高,到南濱路需下行。過去的下山通道與濱江路未銜接,往南濱路一帶需要繞行,居民出行非常不便。

  建設中的南坪後堡小區至南濱路段步道,位於南岸區長江大橋南橋頭東側,步道上接後堡公園,下接南濱路,長約350米。這條步道建成後,居民可直達南濱路,步行時間可節省20分鐘左右。

  數讀步道》》

  半山崖線步道

  以展現立體城市山水人文特色為主題。依託李子壩-鵝嶺-佛圖關-虎頭巖-平頂山半山崖線,串聯三層馬路支線、國際村支線、紅巖支線、天地湖支線等;布局眺望點,新增步道18段,打通4處斷點,加強與軌道站點、客運碼頭、公交站點的接駁;串聯20處文物保護單位及歷史建築、1處傳統風貌區。

  盤溪河步道

  全長10多公裡,以休閒健身、生活遊憩為主題。依託盤溪河打造濱江步道,分為龍華休閒野趣體驗段、大慶動感健身段、大路工業文化段;新增步道8段,打通7處斷點,加強與軌道站點、公交站點的接駁;串聯多處保護文物單位及歷史建築、工業遺產。

  沙磁步道

  全長約16公裡,以追憶紅巖精神、傳承巴渝傳統文化為主題。依託沙磁紅巖環線,串聯金碧巷、特鋼創意街、磁器口老街、金沙正街、川外鐵路支線;擬布局眺望點,新增步道2段,加強與軌道站點、客運碼頭、公交站點、歌樂山索道等特色交通的接駁;串聯30多處文物保護單位及歷史建築、1處歷史文化街區。正在建設中的紅巖聯線步道就是沙磁步道的一部分。本報記者 廖雪梅 申曉佳

(責編:陳易、張禕)

相關焦點

  • 山城步道怎麼規劃怎麼建?官方回答來了!
    讀者和網友紛紛留言,抒發對步道的感情,並提出意見、建議。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多家央媒也對山城步道進行採訪。本報記者從各方反饋中發現,山城步道總體上如何規劃建設、已建成的步道如何提檔升級等,成了熱門的話題。對此,本報梳理出6個主要問題,採訪了相關部門。「在山城工作生活的那幾年裡,最愛渝中區法院旁的山城步道!」
  • 【出遊】「五一」怎麼過?山城步道邀你體驗「爬坡上坎」
    ,截至今年一季度,重慶17條重點特色「山城步道」已開工12條,106公裡「山城步道」主體已基本建設完成。清水溪古道2019年5月,重慶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重慶市主城區「山城步道」建設實施方案》以來,市住房城鄉建委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一年有變化、兩年出樣板、三年響品牌」的工作步驟,以打造綠色出行便民道、山水遊憩休閒道、鄉愁記憶人文道、城市體驗風景道為目標,加快推進17條353公裡重點特色「山城步道」建設。
  • 「五一」怎麼過?山城步道邀你體驗「爬坡上坎」
    除了「打卡」朝天門碼頭、洪崖洞、渣滓洞、白公館……山城步道更能體驗重慶的「坡坡坎坎」。 昨日,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消息,截至今年一季度,重慶17條重點特色「山城步道」已開工12條,106公裡「山城步道」主體已基本建設完成。
  • 山城步道:串聯起老重慶的記憶
    &nbsp&nbsp&nbsp&nbsp重慶是一座山城,這座立體化城市誕生了許許多多的城市步道——山城步道。山城步道,不僅僅是重慶建城以來市民生活、出行、遊憩的重要通道,更是傳承歷史人文、記錄城市演變的重要載體。在山城步道間行走,不經意間,你就走進了歷史。
  • 走,漫步山城!主城將建設60條山城步道
    除了「兩江四岸」,山城步道建設工作也在有序推進。為了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2018年11月,《重慶市城市提升行動計劃》提出,打造山城步道特色品牌;去年1月,2019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建設一批山城步道;去年3月,《重慶市主城區山城步道專項規劃》編制完成,在主城區共規劃60條山城步道。
  • 看效果·山城步道①丨走!漫步山城步道!60條重點特色山城步道今年...
    山城溝溝坎坎多,市民出行不便。修建「山城步道」,既方便市民出行、豐富市民生活,又演繹城市年輪、傳承城市人文,還彰顯山水特色、展現獨特魅力。今年上半年,《重慶市主城區山城步道專項規劃》正式出臺,按照規劃要在主城九區範圍內建設共60條約1207公裡重點特色山城步道。
  • 漫步山城步道 走進重慶生活
    重慶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羅江帆說,因為遍布城市的步道存在著系統性不強、舒適度不夠、體驗感不好等問題,為了讓山城步道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規劃師們只是將一條條的步道進行串聯、完善和品牌化塑造,對其進行提檔升級,不僅方便市民生活,也讓更多外地人全面了解重慶。
  • 專家建議:把山城步道建成幸福「愉道」
    目前,我市正在按照《重慶市主城區山城步道專項規劃》,計劃到2022年左右,建設打造17條總長度約為353公裡的高品質山城步道,叫響「山城步道」品牌,助推城市品質提升。  高品質山城步道具體怎麼建?讓我們聽聽有關部門和專家怎麼說。
  • 區政協專題協商我區山城步道規劃建設情況
    本報訊 (記者 侯靜)11月26日,區政協召開專題協商會議,就我區山城步道規劃建設情況進行專題協商。區政協主席甘聯君出席並講話。  會上,區住房城鄉建委通報了南山步道規劃建設情況,區規劃自然資源局、南山生態保護發展中心等相關部門作補充通報。
  • 重慶「山城步道」重獲新生
    擁有三千年歷史的重慶被稱為「山城」,其最初的城區即修建在渝中半島的層層山巒之上。步行曾是重慶市區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式之一。從古至今,一條條步道盤山而建,將不同的社區連接起來,成為維繫人們社交生活的紐帶。「山城第三步道」入口。
  • 山城步道基本建成137公裡
    10月29日,山城步道位於渝中區的西南大區步道棗子嵐埡段,軌道、纜車等重慶元素完美呈現在階梯立面上。以馬賽克、碎瓷磚拼貼風格為主的西南大區步道棗子嵐埡段,承載工業遺蹟、校園記憶的沙磁步道川外小鐵路段,依山而建野趣十足的歌樂山步道石梯子段……我市特色山城步道建設正在穩步推進。按規劃,到2022年,我市將建設17條約353公裡重點特色山城步道,目前已開工重鋼步道、半山崖線步道等13條,137公裡主體基本建成。
  • 重慶「山城步道」獲新生 步行感受新魅力
    ↑12月2日,攝影愛好者在山城第三步道的懸空棧道上拍攝重慶風景。位於重慶市渝中半島的山城第三步道承載著許多重慶人的記憶和鄉愁,這條依山而建、面臨長江、爬坡上坎、呈石梯狀分布的小巷,將重慶歷史文化和山水特色濃縮到了一起,近年來一直備受外地遊客和重慶本地市民的青睞。
  • 你不知道的重慶山城步道:3種不同的類型,規劃全長1207公裡
    重慶主城區內的山城步道,大家是不是都很熟悉了呢?如果沒有,那麼未來的日子裡,你將會有更多的機會與它們親密接觸。近日,在《重慶市主城區「山城步道」建設實施方案》中,公示了近期即將開工建設的17條山城步道。
  • 廈門南北向健康步道怎麼建?您來說說
    步道建成後延伸到哪裡?是否要考慮嬰兒車等通行需求?南北向健康步道怎麼建?您來說說廈門日報訊(記者 吳海奎)為滿足市民健康生活需要、倡導綠色低碳出行,持續打造高顏值生態花園之城,近年來,廈門市委市政府大力推進步道系統規劃建設,已建成的東西向廈門山海健康步道受到了市民的廣泛好評和喜愛。
  • 山城步道走著走著 你就走進了歷史
    這座具有獨特氣質的城市,有一種特殊的交通、文化符號——步道。在這一條條的步道間行走,不經意間,你就走進了歷史。環城牆步道,以尋訪重慶古城遺址為主題,全長約14.6公裡,「一環六支」,依託古城牆環線,串聯山城巷、十八梯、白象街、湖廣會館、信義街、洪崖洞6條支線。
  • 五緣灣環島路,廈門將新增一條健康步道!怎麼建,你說了算!
    已建成的東西向廈門山海健康步道為廈門市委市政府大力推進的步道系統規劃建設中的一部分目前廈門正在積極規劃研究廈門本島南北向健康步道項目南北向健康步道範圍南北向健康步道包括:廈門山海健康步道(五緣灣-湖邊水庫-東坪山步道)景觀提升工程、東坪山健康步道(東山水庫-環島路段)景觀提升工程等
  • 重慶印象之山城步道
    山城步道,是重慶最具特色的「坡坡坎坎」(階梯和上坡路)。與多數城市的小街巷不同,山城步道有很多的上下坡的臺階,也就是本地人說的「梯坎」。那裡有最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有即將被遺忘的城市記憶,有獨特的山城風景。走山城步道是重慶獨特的出行方式,更是山城重慶特有的文化。
  • 重慶山城步道綠意濃
    圖為一母子倆經過山林步道。 陳超 攝圖為一老人經過山林步道為自己孫女送午飯。 陳超 攝圖為正在建設中的步道。 陳超 攝圖為重慶南濱路濱江步道景色迷人。 陳超 攝圖為重慶南濱路濱江步道景色迷人。 陳超 攝4月10日,記者實地探訪重慶山城步道景色。重慶四月的「山城」重慶,一派生機盎然,綿延街道的綠色新芽與繁花,織就「人在景中走,如在畫中遊」的心曠神怡。在這座立體化城市,點綴於綠水青山間的城市步道——山城步道亦成為一道獨特風景,成為串起市民幸福生活與城市品質提升的「密碼」。山城步道,是重慶市民生活、出行、遊憩的重要通道,也是傳承歷史人文、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空間載體。
  • 重慶最美步道:山城步道,老重慶印記
    洪崖洞夜景是重慶必打卡的景點,火鍋是比吃的美食,那麼山城步道也是不可錯過的,山城步道是老重慶的印記,是最美的重慶步道。當你漫步石板路的小巷,這裡是體驗山城韻味的最佳方式之一。第三步道現在已經基本沒有人居住了,留下的只是來遊覽的人民,而我覺得最棒的是修建在陡壁上的一個懸空棧道!
  • 重慶山城步道,居然也有不同的種類!
    然而爬了那麼多年的山城步道以為他們都一樣現在才知道他們居然不一樣他們有著不同的種類區分!那麼山城步道到底有什麼不同的種類呢?又各自有什麼特點呢?有人說,在重慶自有人居住開始就有了步道山城步道是和重慶一起成長的據重慶市交通規劃研究院的數據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