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擴張迫在眉睫!湖北格局或迎巨變,僅並鄂州還是合併1+8?

2020-12-25 威話國際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都市是人類的聚集地,從這裡誕生出巨大的需求,滿足,發展出大量的工業,創意和各種觀念,並輻射其他城市,同時也接受其他城市的反饋。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富麗堂皇,小城有小城的悠閒悠閒,即使是人煙稀少的地方,也有適合當地的生活方式。現在我們來談談湖北省城市模式。作為湖北省省會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武漢在經濟實力和科技創新方面均居全國城市前列,居全國十大城市之首。

但武漢面積不大,只有八千多平方公裡,而且武漢湖泊眾多,有「百湖之市」的美稱,所以真正可利用的面積也不多。並且隨著經濟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武漢現有的土地面積已不能滿足城市發展的客觀需要,所以武漢擴張已是當務之急!

實際上!武漢市地處我國中部地區,是長江流域的一個省份,經濟實力處於上遊水平,湖北省內經濟強市不多,但省會武漢很強。位於湖北前面的是四川省,比湖北省高出1000多億,差距並不大,所以湖北的目標就是超過河南省。實際上!如果將來湖北要實現新的增長和發展,就可以對部分行政區進行調整,使之更好地發揮優勢,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

而且一直有人對武漢提出擴建的要求,不僅民間的呼聲很高,而且專家學者們也多次為此提出建議;黃石、鄂州離武漢很近,有可能劃到武漢去,但這兩個城市都是地級城市,工業發達,經濟基礎好,但是地方上和黨政機關不一定願意去。湖北省也不一定願意,武漢已經很大了,再大的武漢對全省來說,也是頭重腳輕。事實上!鄂州、黃石、大冶,原屬古代武昌縣,因這裡銅鐵礦資源豐富,又有金礦興盛,所以以縣為單位,分三市設立了三個市。其實早前,鄂州就瘋傳劃到武漢,這已經傳了多少年,而且很有可能會實施。

實際上!在此之前,有關報導也發布了武漢擴容的消息,儘管考慮影響因素很快被刪除,但足以說明武漢已經開始考慮武漢擴容了。而且說到武漢的擴張,離不開湖北最小的地級市——鄂州,這次發改委網站上有關於武漢擴張的消息,其中還提到了鄂州併入武漢的內容,可見合併武漢已成為大多數人的共識。

與武漢、鄂州等城市相比,武鄂同城化發展規劃卻早已啟動。有傳言說,鄂州將劃歸武漢,只是,今年特別兇猛,以致許多已在武漢定居幾十年的鄂州籍幹部,都在年前趕回家鄉蓋房子。此外,據稱華容區自明年起將停止審批宅基地。而且武漢地鐵兩條線將通向鄂州境內,新外環將穿越鄂州,這讓很多人對鄂州併入武漢的前景充滿了信心。

其中最為重要的是,鄂州順豐貨運機場,雖然位於鄂州境內,但在發改委文件中,已將該機場項目列入了大武漢版圖,這也給了外界一個明確的信號,鄂州將劃歸武漢管轄。很明顯,在最近一段時間,與此有關的傳言洶湧而來,與上述許多因素有關。

現在不僅武漢的地鐵已開始延伸至了鄂州,而且武漢的有軌電車也已修建至了鄂州,兩地的交通一體化正在逐步形成;而且武漢的產業早已通過東湖高新區延伸至了鄂州,兩地的產業一體化程度越來越高;此外,武漢多所大學還在鄂州建立了新校區,兩市的電話已統一為027。可見,武漢與鄂州在交通、通信、工業、文化等多方面的融合發展日益深化,武鄂同城正在成為現實;鄂州併入武漢已是大勢所趨。

實際上,順豐貨運機場的落戶鄂州,讓鄂州更有可能併入武漢,兩個城市的合併已經勢不可擋。到那時,「鄂州」這個稱謂或將進入歷史,而真正崛起的航空都市區、大武漢將名副其實。在合併簡陽、合肥、巢湖之後,成都的實力大大增強,武漢一旦合併鄂州,綜合實力躍居新一線城市之首,前景廣闊。

關於武漢擴建的新聞層出不窮,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從地圖上看大交通5環、6環已經圍繞著周邊城市展開了,實際上這是一場大棋。基本上有以下幾點總結!

調整武漢的行政區劃暢想:1+8城市圈為直轄市,1+8城市圈為核心組成武漢直轄市,包括武漢市,孝感,鹹寧,鄂州,天門,仙桃,潛江,黃岡,黃石。其它地區又組成了武漢新的西部省份,省會設在湖北的經濟副中心,襄陽、宜昌為其中之一,或稱荊門地理中心。

襄陽最有可能成為新湖北的省會城市,首先,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襄陽經濟發展,近5000億的 GDP超過了許多其他省會城市,其次,國家定位漢江流域中心城市,一個地方小國絕對不可能這樣定位,再加上襄樊改稱襄陽,更凸顯襄陽在楚文化中的地位。

襄陽有兩千八百多年的建城史,曾孕育了諸葛亮、孟浩然、杜甫、米芾等眾多歷史文化名人。即使在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襄陽仍然是一片文化的熱土,「外攬山水,內達人文。」以「書香溢襄陽」為主題的2012年全民閱讀活動,更讓這個人文古城充滿了濃鬱的書香,也因此升華出獨特的城市氣質。襄陽是荊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自古以來就有崇文尚武之風,歷史上飽學之士不計其數。如今的襄陽,同樣有很多愛讀、愛讀、愛讀的感人故事。

最後就是直轄武漢,目前區劃國土過小,空間不大,同時,直轄目的是發展新的城市群增長極,帶動周邊乃至華中地區崛起富裕,防止中部地區崩塌,現在也只有中部沒有直轄市,南方雖然沒有,但華南經濟發達,無需國家再投入政策傾斜,隨意將武漢直轄關併入鄂州也不現實,否則直轄意義也不大,還會形成一個相對落後的包圍圈。

然後湖北將實現更好的發展,武漢將邁入2萬億城市行列,成為全國第五大城市。大大小小的強省往往會有多個超強地級市,所以調整後,湖北的發展會更快。到那時,湖北將擁有武漢、荊州、襄陽、宜昌4個強大的城市,四個城市共同努力,把整個湖北推向前進。

實際上!湖北 GDP增長7.8%,總量已突破4萬億大關。近年來,湖北省發展迅速,逐漸改變了南方內陸經濟落後省份的成見。湖北也成為南方內陸地區唯一一個人均 GDP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省份。

就中國秦嶺淮河以南地區而言,長期存在著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沿海地區蘇浙閩粵粵四省經濟發展較好,但內陸地區往往「經濟落後」。湖北省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中國南部內陸省份中一直是最高的,現在也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近幾年來,湖北省發展迅猛,省會武漢市也成了大都市,這也逐漸改變了湖北省屬於「南方內陸經濟落後省份」的刻板印象,未來湖北省如果能夠均衡發展,經濟還可以進一步發展。

相關焦點

  • 武漢城市圈已經形成,武漢鄂州真的會合併嗎?
    武漢城市圈自2007年獲批國家「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以來,圈內「1+8」城市強力助推融合發展,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為吸引投資,葛店開發區率先使用027區號,公司註冊名稱可以直冠武漢。自前年年底開始,便有傳聞稱鄂州全市將使用027區號。
  • 武漢鄂州進入融合蜜月期,一旦合併將成為一個超級大城市
    武漢作為湖北的省會,在我國的地位也是不言而喻的,他是湖北的頂梁柱,這些年來,武漢的發展也是,非常不錯的,境內的旅遊景區,以及特色小吃,都受到了人們的歡迎,而且武漢的名聲也是越來越高如今,國家一直提倡城市一體化發展,武漢如果與周邊的鄂州市合併的話,它在未來的發展也是不容小覷的,眾所周知,山東省的省會濟南就是合併了萊州市,這也使得了濟南成為了山東的第二大城市
  • 湖北將要擴容,武漢和鄂州或將合併,網友:那襄陽十堰咋辦?
    而在如今經濟發展越來越快的形勢之下,很多的城市也都考慮起了城市一體化以及城市合併的想法,如今我國內部其實有一些城市已經進行合併了,近日又有消息稱我國又有兩座城市即將合併,各位小夥伴們知道嗎?這兩座城市就是武漢和鄂州了,武漢是我國中部的一個中心城市,正是由於處於我國的中心,所以武漢的地理位置十分的特殊,在我們的歷史上武漢有著九省通衢的稱號,當然除了地理位置十分的特殊之外,武漢在如今的經濟發展當中也是當仁不讓的,自從我國進入了鐵路時代之後,武漢就擁有了一條十分重要的運輸路線,它就是京廣線了。
  • 大城市擴容潮,武漢合併鄂州要來了?合併城市不等於吸血!
    在日益激烈的城市競爭下,武漢合併鄂州似乎已經箭在弦上,但合併鄂州是否可行呢?武漢總體規劃圖大城市合併小城市就是吸血嗎?現在大家一提到某某省會城市合併周邊地級市就直接說「吸血」這實際上是完全沒有任何依據的。
  • 武漢地鐵11號線葛店段貫通,武漢與鄂州終於要合併了?
    七月十三日上午,武漢軌道交通十一號線葛店段順利貫通,葛店段工程西起十一號線左嶺站,在高新大道與曹嶺路交匯處設置葛店終點站,可與武黃城際線葛店站換乘。作為第一條跨市地鐵線路,武漢軌道11號線建設面臨著諸多困難,尤其是葛店段,在施工過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難題,如基坑開挖主體與既有高鐵車站相鄰,基坑樁基及基坑開挖對高鐵車站的影響控制要求極高。
  • 湖北最有希望「合併」的兩個城市,僅隔一座橋,一旦成功未來可期
    此外,大城市的城市規模也在不斷擴大,隨著城市的擴張,大城市之間以及大城市和周邊縣城之間的一體化程度也在加深,最終有可能走上「合併」的道路。「合併」的兩個城市。地理優勢同樣是非常明顯,但是相對來說,鄂州的發展較黃岡市要好一點。鄂州市的轄域面積非常小,只有1600平方公裡。鄂州的經濟水平也要強於黃岡市,2019年鄂州的GDP為1140億元,人均GDP超過了十萬。當然,如果能夠成功「合併」入黃岡,鄂州的發展應該會更快的吧。
  • 湖北有望和武漢「合併」的城市,一旦成功,實力或將超過成都
    說到湖北,它是我國實力比較好的省,內部實力最好的城市就是武漢,和境內的其他城市拉開了較大的差距,可見內部的強省會發展模式。作為省內發展的重點城市,境內的資源都優先武漢,同時武漢本身也有著大量而且優質的資源,境內的長江三峽是古往今來有名的景點。境內還有很多優美的自然景觀,比如說「東湖」,它坐落在市中心,是國內的5A級景點。不僅自然風景優質,周邊還建設了超大的摩天輪,被稱是「東湖之眼」。
  • 武漢一旦擴容,湖北4個縣市有望併入其中,1市正與武漢共建機場
    武漢不僅是湖北省會城市,還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城市、國家中心城市,中部地區第一大城市,以及長江中遊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因此它不僅承擔著輻射引領湖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任,同時還擔負著長江中遊城市群的分工協調以及打造中部地區經濟增長極的國家戰略任務,其作用至關重要!
  • 湖北面積最小地級市,未來有望和武漢「合併」,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是的,這個城市就是鄂州市,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中遊南岸,是湖北省省轄市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湖北省歷史文化名城,武漢城市圈成員城市之一,鄂東水陸交通樞紐之一。鄂州歷史悠久,帝堯時為「樊國」,夏為「鄂都」,殷商時為「鄂國」,春秋戰國時為楚鄂王封地,三國時孫權在此稱帝,春秋戰國時期,楚王熊渠將兒子熊紅分封到鄂州為鄂王,建立了鄂王城,這也是湖北簡稱「鄂州」的由來,鄂州是湖北省面積最小的地級市,全市總面積為1504平方公裡,人口為130萬人,相對武漢鄂州市顯得較低,經濟連武漢的零頭都不及。
  • 「鄂東機場」飛臨鄂州燕磯?距離黃石僅10分鐘車程
    2012年3月21日,在湖北省委省政府黃石現場辦公會暨黃石三級幹部大會上,黃石發改委時任主任陳細馬對外公布,黃石正在積極制訂機場的可行性規劃方案,爭取填補鄂東地區沒有機場的這個空白。  這個機場,極有可能在鄂東兩座城市中二選一:黃石或者黃岡。  2013年8月,國家民航局在「十二五」規劃中期評估工作中,將黃岡機場正式納入前期研究。
  • 湖北有望「合併」的兩市,被「中央」看上,合併後潛力巨大
    國有很多城市為了好的發展而合併成其他城市,當然,合併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那是經濟在各方面的發展也變大了,所以對一個城市的合併幫助是巨大的,所以至今很多城市相繼合併,但是在武漢有兩個城市很多人都覺得它應該合併。
  • 併入武漢還是黃石,鄂州該如何選擇
    很多人都去過湖北旅遊,其中的自然風光和歷史古蹟讓人流連忘返。湖北作為一座經濟大省,在中西部省份處於領導的位置,但是省內的除了武漢之外,其他的城市並沒有那麼的風光。在經濟建設為主的和平年代,鄂州也沒有在發展中落下。但是在新的發展背景之下,城市都是沿著越來越大、越來越強的軌跡在走,鄂州的規模顯然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如果能找一個城市聯合起來發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鄂州商業大調查:小體量為王,與武漢唱響「雙城記」能否破局
    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1751元、17510元,分別增長8%、8.3%。在2018年湖北省各市GDP排名中,鄂州人均GDP僅次於武漢、宜昌,位列第三。   消費升級,大有可為   2018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完成379.04億元,同比增長12.5%,增速連續12個月領跑全省。
  • 盤點湖北8個新機場!紅安鄂州等多地進入航空時代!
    湖北多地將新建機場,武漢、黃岡紅安麻城二地、荊州、宜昌枝江、仙桃、孝感大悟、隨州、鄂州和十堰竹山等地將進入臨空時代。湖北幅員遼闊,共有102個縣市區,其中黃岡、荊州、宜昌和襄陽是湖北縣市數量較多的地級市(荊州共下轄有4個縣級市,黃岡下轄有7個縣),而鄂州黃石隨州三市行政區劃相對較為狹小,下轄縣市也較少。由於高鐵線路的走向無法兼顧湖北全部縣市,建設通用機場對不少縣市經濟發展和交通條件的改善就顯得極為重要。已經建設完成的機場:武漢漢南通用機場、荊門漳河機場、仙桃機場和隨縣厲山機場。
  • 中國家級非遺項目湖北鄂州澤林旱龍舟
    《楚鄉民情》 張兮 閔佳杏 湖北鄂州報導旱龍舟是湖北鄂州市澤林鎮澤林村每年大端午節舉行的傳統節俗。活動期間,村民集中燒艾蒿燻瘟,熬藥湯飲服,灑掃沐浴滌毒,扎送茅船驅邪,以示百惡消除,太平興旺。澤林村,與黃石毗鄰,歷史上先後屬武昌縣(今鄂州)和大冶縣所轄,因古時為沼澤葦林之地而得名。每年梅雨季節前後,豸毒叢生,當地百姓就扎茅船放進澤林河「送瘟神」,驅瘟闢邪,祈願平安。
  • 一城市有望與武漢「合併」,一旦成功,實力或將與深圳比肩
    深圳是一個近幾十年來才慢慢發展起來的城市,武漢有想要更進一步的勢頭,當然若是成功合併的話,這裡的經濟比肩深圳也不是沒有可能。在湖北省內,武漢的經濟實力一直是高居第一,目前還沒有被任何城市超越的跡象。作為省內的龍頭大哥,帶動其他城市的發展,也是理所應當的。對於這件事情,我們也是能夠直接地看出,武漢周圍的城市,也是越來越期待,自己能夠與武漢合併,然後讓武漢這座大城帶動自己的發展。
  • 湖北鄂州特產:鄂州武昌魚
    其實武昌魚所說的武昌是湖北鄂州,而武昌魚當以湖北鄂州武昌魚最有有名。 武昌魚發源於湖北鄂州而不是現在的武漢武昌區,武昌魚是湖北鄂州知名特產,這種魚營養豐富,已經成為全國餐桌上常見的淡水魚,當然鄂州武昌魚相比較其他地區的扁魚有些特色。
  • 中部或將「合併」的兩座城市,一旦成功,有望成中部版「廣州」
    隨著咱們國家經濟實力的發展壯大,國內各個大城市最近幾年來也發展得特別快,在科研實力、教育實力、交通格局以及工業實力等方面都有了極大的提升。而最近網友們對城市合併的話題也很關心,有的是小城市與大城市合併,有的是兩個大城市合併成為特大城市。
  • 武漢商業首次實現跨省擴張 中商信陽百貨昨閃亮登場
    荊楚在線消息(湖北日報) 記者陳永和、通訊員黃微、張琦報導:司空見慣的商場開業算不上新聞。但昨日中商集團率先在豫開設的信陽百貨,卻是武漢商業史上的開山之作。專程前往祝賀的武漢市委副書記張代重說,這標誌著武漢商業首次實現了跨省擴張,對武漢商業新變革將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
  • 武漢可能與這座城市合併,若合併成功,或將產生一個特大城市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逐步深入,城市之間的合作與交流越來越緊密,甚至很多城市為了經濟發展的需求,開始走上了合併的道路。最近發生的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山東省會濟南吞併了周邊的萊蕪,經濟總量有了很大提升,超過了煙臺,僅次於青島,也算是挽回了不少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