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城市群,經濟圈的規劃,大城市越做越大已經成為城市發展新趨勢,以區域結構調整帶動經濟發展是可行的,隨著不少省會城市的擴容,他們自身的經濟體量和競爭力都得到了提高。在日益激烈的城市競爭下,武漢合併鄂州似乎已經箭在弦上,但合併鄂州是否可行呢?
武漢總體規劃圖
大城市合併小城市就是吸血嗎?
現在大家一提到某某省會城市合併周邊地級市就直接說「吸血」這實際上是完全沒有任何依據的。
我國發展並非均衡連省都不均衡,更別提市了,沿海強省還稍微好一點,要是中西部地區省會與地級市的差距不是一點點,尤其是省會周圍城市。在巨大的差異面前,省會合併小城市怎麼能夠叫吸血呢?省會合併小城市,反而是省會給小城市輸血。
合併之後,大城市將會有極高的資源傾斜給小城市,可以加速城市發展,產業也會如潮水般湧來,也會推動地鐵等公共運輸。
縱觀我國目前省會城市合併小城市的原因無非就: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帶動區域更好的發展,增強城市競爭力,提高城市首位度。
大吃小「武漢」可借鑑的例子很多
2011年合肥擴容合併巢湖,合肥在中部話語權和影響力得到提高,為合肥到了後來的長三角經濟圈打下堅實的保障。
2016年成都向東拿下簡陽,成都拿下簡陽後,為成渝經濟圈邁出重要一步,也開闢了成都發展的新天地,為成都增強話語權和影響力打下基礎。
2019年濟南合併萊蕪,濟南拿下萊蕪後,首位度迅速提高,但還是不及青島,但也為濟南發展提供了保障。
2020年長春合併公主嶺,長春合併公主嶺後,為整個東北發展注入動力,為長春在競爭國家中心城市提供了保障和話語權。
武漢可借鑑的例子是非常多的,且武漢的城市地位一點也不比上述的城市低,甚至要比合肥、濟南、長春高許多。
武漢合併鄂州的必要性
當前城市大戰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各市層出不窮的搶人,給錢又給扶持,武漢不僅要面臨東部強市的競爭,也有來自西部成都、重慶的競爭。
不僅有東西部的壓力,中部各市,長沙、鄭州崛起勢頭強勁,武漢在中部也面臨挑戰,合併鄂州對於武漢來說非常重要。
尤其是西部成渝抱團,打造中國經濟第四極,內陸增長極,西部最強的雙子星聯手,更是讓武漢的地位岌岌可危,在中西部只有三強便是:成渝漢,如今成渝聯手,武漢必須要找到新增長極點,拓寬戰略空間,不僅要依靠中部崛起戰略,更要合併鄂州擴大武漢的影響力。
目前武漢的市域面積約8000平方公裡,在同類城市中,市域面積明顯偏小,而鄂州僅1500平方公裡,即使武漢合併了鄂州也不過接近1萬平方公裡,在同類城市中也沒有明顯過大,只是正常水平。
2019年鄂州GDP約1100億,如果武漢合併鄂州,將進一步縮小與成都的差距,甚至在總量上直接超越成都。
目前武漢合併鄂州的腳步似乎已經悄然進行中……
目前鄂州已經啟動027(武漢區號),雖然啟用大城市區號是許多同城化的進程,但是這樣的布局,無疑加快了武漢合併鄂州的腳步。
順豐在鄂州布局國際貨運機場,在此之外是武漢的支持,武漢無疑已經將鄂州納入自身發展規劃中。
武漢合併鄂州將鞏固武漢的強大地位,進一步支撐武漢成為中西部第一大城市,隨著我國區域調整潮的來臨,武漢合併鄂州的腳步正在加快。
你覺得武漢有必要合併鄂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