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6 20:55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劉慧
4月26日,「積健為雄」餘任天誕辰110周年作品展在浙江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2008年餘任天家屬向浙江美術館捐贈藏品中遴選的餘任天先生的作品近百件,包括繪畫、書法、篆刻和詩稿,較為全面反映餘任天先生全面的藝術成就。
餘任天( 1908—1984 )是浙江近現代中國畫體系的重要奠基人之一。1924年負笈浙江美術專門學校及浙江藝術專門學校,後因家貧輟學返鄉,任中小學教師。
1945年後定居杭州,任職於省立西湖博物館及省立杭州民眾教育館,時與黃賓虹、張宗祥、潘天壽、吳茀之等先生相過從。
餘任天作品。
20世紀50年代初自設「金石書畫工作室」,深入浙東諸地寫生,體悟自然,求索山水畫的新意境,呼應時代精神,取得卓著的藝術成就。1984年3月病逝於杭州,時年77歲。
生前為浙江省美術家協會和浙江省國畫創作研究室專業畫家、浙江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浙江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杭州市美協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員、逸仙書畫社社長等。
餘任天一生坎坷,淵默深穩,不求聞達,潛心民族傳統繪畫的研討發揚,殫精竭慮,窮年兀兀,精進不懈。他的山水畫,初師王石谷、藍瑛,後取法石濤,又受黃賓虹啟發,重視寫生,貼近現實,營造出筆墨生拙蒼潤、意境雄健深邃的個人風格;花鳥畫意趣高逸、神旺氣清、勃然生機;人物畫則是他最早研習的畫科,取法費曉樓、任伯年、陳洪綬等,格高意雅。書法五體兼擅,以草書成就最高。他的草書筆勢渾圓,開張而沉著,得明祝允明狂草為多。篆刻取法漢印、磚銘等,尤能以隸意行楷入印,刀法猛利勁爽,乾淨利落,古意森森,異趣盎然。詩詞吟詠追唐宋,承杜甫、李商隱、李賀一派,自抒性情、沉鬱頓挫、清新自然,崇尚陶淵明恬淡清新的田園境界。都取得極高的成就,潘天壽曾讚譽曰「四絕壓群倫」。
早在2008年浙江美術館開館之前,餘任天家屬即向該館捐贈餘任天書畫印和詩稿作品計176件,為答謝捐贈,紀念餘任天誕辰110周年,該館從捐贈藏品中遴選餘任天先生的作品近百件展出,包括繪畫、書法、篆刻和詩稿,較為全面反映餘任天先生的藝術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