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都去大陸發展了,臺灣青年還等什麼

2020-12-12 中國臺灣網

中秋團圓的日子過去了,馬上又將是一個新的人生職場徵程的開始,這是籃球迷的狂歡季,無論是全世界矚目的NBA,還是兩岸球迷最關注的CBA新賽季,都是整個球迷最關注的一個新賽季,除了一般男子籃球職業聯賽,也不可忽視女子籃球職業籃球啦!特別是亞洲最好的女子職業籃球聯賽WCBA也即將迎來新的賽季。

在全新的WCBA新賽季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整個聯賽制度的改制,取消了以往選秀制度,並且出臺新訂,凡是「港澳臺等無WCBA聯賽經歷的自由球員都可以直接參與18-19新賽季」,上季前八強可註冊港澳撞球員一名,沒有打進前八強的球隊可以註冊兩名港澳撞球員,同時在新的賽季整個WCBA也將擴展到18支球隊,這也就是說整個WCBA最多將可以擁有28名港澳撞球員。WCBA新賽季的規定仿佛就如籃球版的「31條」,這樣的政策可以使更多的臺灣地區女籃球員一圓屬於自己的職業生涯夢想,就是赴亞洲女籃的最高殿堂WCBA築夢證明自己的能力。

果真在該制度確定後,臺灣WSBL的女將們都紛紛赴大陸打球築夢,迄今為止總計有12名臺灣女籃球員,準備在新一季的WCBA大展身手,在大陸同胞面前展現寶島女籃的球技。今年印尼雅加達亞運中半支中國臺北隊的女籃球員都將加盟WCBA,其中最為有名的包含「WCBA版艾佛森」彭詩晴,2015年WCBA選秀狀元黃品蓁等人,期待這群臺灣女將在新的賽季能夠在大陸WCBA一展自己優秀的球技,為廣大的兩岸同胞帶來一場全新一季的籃球饗宴。

說到兩岸籃球的發展,現今的中國籃球在姚明的帶領下奪得亞運雙金加上各項制度的完善,同時也吸引了許多臺灣優秀籃球員赴大陸發展築夢,就如CBA浙江廣廈隊在隊長林志傑的帶領下首闖總冠軍賽,新的一個賽季林志傑也即將迎來CBA生涯第十年,林志傑的例子無疑是臺灣青年在大陸體壇發展最為成功和突出的一個,他的刻苦訓練和領袖氣質,更贏得了全隊上下的尊重和整個杭州球迷的支持。從林志傑的故事再看到新一季的WCBA,有這麼多臺灣頂尖籃球員們為了挑戰自己來到大陸打球證明自己,臺灣青年們還在等什麼,也趕緊跟隨大家喜愛的球員們一起來到大陸發展築夢吧。因為大陸是我們臺灣青年築夢的寶地,同時也是夢想成真實現自我夢想的地方。(作者:羅鼎鈞,臺生,現為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

(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

相關焦點

  • 臺生:她們都去大陸發展了,臺灣青年還等什麼
    中秋團圓的日子過去了,馬上又將是一個新的人生職場徵程的開始,這是籃球迷的狂歡季,無論是全世界矚目的NBA,還是兩岸球迷最關注的CBA新賽季,都是整個球迷最關注的一個新賽季,除了一般男子籃球職業聯賽,也不可忽視女子籃球職業籃球啦!特別是亞洲最好的女子職業籃球聯賽WCBA也即將迎來新的賽季。
  • 臺灣青年:大陸電競產業待遇好,大家都想來大陸發展
    今天,來自寶島臺灣的熱血青年駕臨鷺島,2019首屆福建省(漳州)海峽兩岸電子競技大賽(以下簡稱「兩岸電競大賽」)正式拉開序幕。正修科技大學一行抵達廈門由海峽導報社、臺灣聯合報系共同承辦,廈門建發星匯電競協辦的兩岸電競大賽,吸引了閩臺兩地數十名大學生電競高手報名參賽。
  • 臺灣作家廖信忠:臺灣和大陸青年都在彼此想像
    「雖然隨著自由行的開放,兩岸年輕人的走動越來越頻繁,但是中國臺灣和中國大陸的青年都在彼此想像對方,誤解還存在。」  因為《我們臺灣這些年》而成為暢銷作家的臺灣青年廖信忠,在採訪中這麼說道。  2009年,廖信忠因工作關係,被公司派到上海。
  • 大陸有什麼好?它有臺灣青年未來的天空!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作家楊渡的評論文章指出,大陸有什麼好?它的整體經濟是向上的,未來的市場是可期的,講得直白一點,它有發展的可能,有未來的天空,而臺灣呢?臺灣年輕人的天空在哪裡?天天喊著「臺獨」口號卻不能給年輕人未來的執政者,能有什麼希望?
  • 《兩岸青年觀兩岸》 我在臺灣理解臺灣,認識大陸
    每次都是家裡生病的小孩最慢才去看,給村裡其他人看病的時候也從來不提錢的事。跟我講起眷村生活,啊伯最念念不忘的就是眷村裡人與人間很厚的感情。提起大陸和臺灣,阿伯也是很感慨,他跟我描述他回到大陸看母親所遇到的和「胡同臺妹」類似的尷尬情境:大陸人覺得他是臺灣人,但臺灣人覺得他是外省二代,不是本省人。他們的根究竟在哪裡,我也不知道。談起大陸和臺灣當前的政黨情況。
  • 一群靚麗臺灣女孩,直播她們眼中的大陸之美
    一群臺灣女孩可不這麼想,她們個個青春靚麗,能歌擅舞,有的已經走遍大江南北,有的在大陸某個城市生活多年,有的還是大陸高校的學生。  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她們與大陸結下了不解之緣,希望用直播的方式,將她們在大陸的故事、她們眼中的大陸之美,講給大家聽。劉樂妍  這個是臺灣女星劉樂妍,現在北京。
  • 臺灣青年邂逅「大陸阿里山」
    新華社廈門6月15日電(記者許雪毅)一開始,妻子抱怨「大陸阿里山」裡沒有百貨超市,陳濂豐還想著可以省點錢,結果妻子很快迷上網購,「錢花得比以前還多」。生於1983年的臺灣青年陳濂豐,15日在第十一屆海峽論壇兩岸特色鄉鎮交流暨現代農業融合發展對接活動中,以《吾心安處是故鄉》為題,和大家分享「臺灣青年與『大陸阿里山』」的故事。陳濂豐出生於臺灣南投一個制茶世家,此前在臺灣經營制茶廠。
  • 《我們臺灣這些年》作者廖信忠:臺灣和大陸青年都在彼此想像
    「雖然隨著自由行的開放,兩岸年輕人的走動越來越頻繁,但是中國臺灣和中國大陸的青年都在彼此想像對方,誤解還存在。」       因為《我們臺灣這些年》而成為暢銷作家的臺灣青年廖信忠,在採訪中這麼說道。       2009年,廖信忠因工作關係,被公司派到上海。
  • 近六成臺灣青年有意到大陸發展 真正付諸行動者少
    人民網臺北6月5日電 (記者江琳、王連偉) 「臺灣高達五六成的青年願意到大陸就業、創業。」 致力於幫助臺灣青年「登陸」發展的臺灣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理事長王正介紹,「但是真正付出行動的很少,甚至有調查顯示不到一成。主要原因在於缺乏人脈平臺和信息管道。碰到困難,缺乏暢通的求助通道,這大大降低了他們付出行動的意願。」
  • 都什麼年代了,臺灣還搞間諜來,還色誘大陸男學生竊取情報,丟人
    2011年,18歲的小哲正在一所重點大學機械專業讀二年級,因為學習成績優異,他得到了去臺灣義守大學學習交流的機會。初到臺灣,性格外向,精力充沛的小哲急於結識新的朋友。一次,小哲參加了同學組織的聚會,聚會上除了大陸學生,還有幾名臺灣青年,活躍的小哲成了其中的焦點人物。
  • 臺灣青年在大陸,找到價值看到希望
    來自臺南的青年鄭明嘉在開營儀式上說,2106年與在穗創業就業的臺灣青年共同成立廣州臺灣青年之家,落戶天河區眾創五號空間,積極推動臺灣青年來穗實習、就業、創業與青年交流活動,目的是讓臺灣本島青年認識大陸、了解大陸、喜歡大陸、紮根大陸。
  • 臺灣「北漂」青年:「青春與大陸連接在一起」
    「陸企是就業首選」  「大陸仍在快速發展中。以我個人的判斷來看,大陸對外推行『一帶一路』,對內實行『供給側改革』,這代表未來至少還有30年的改革紅利可享,我個人當然不願意錯過這個機遇,希望個人的進步和大陸的發展連接在一起。」許晉銘說。
  • 臺灣青年在崑山:大陸是實現夢想的舞臺
    【解說】江蘇崑山是臺資投資最活躍的地區之一,也是臺灣青年創業的首選地之一。連日來,記者走進江蘇崑山兩岸青年創業園、崑山臺協會微創業基地等國家級「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深入了解臺灣青年在大陸就業創業的歷程。  【解說】崑山兩岸青年創業園於2015年7月13日正式啟動,其核心區孵化面積5000平方米,可同時滿足40多家企業或團隊進駐創業。
  • 新華視點|「我是臺灣青年,我在大陸生活」
    沈宗賢說,「時代變了,還持有『大陸落後』刻板印象的臺灣青年越來越少了。只要過來看看,一切都不用言說。沈宗賢:能夠感受到,大陸的政策、大陸的民眾都很友好。身邊的臺胞服務驛站、市臺辦都在幫我們更好生存發展。像三年的房租補貼、辦公補貼等,讓我們能心無旁騖地工作。目前,我們在籌備參加路演申請創業基金、擴大業務規模。記者:從室內設計行業的發展,有什麼想分享的觀點和建議麼?
  • 特寫:把「心」帶來大陸的臺灣青年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記者陳舒、查文曄)20日的首都賓館錦雲廳內,來北京十年頭一回沒能回臺灣過年的陳文成,和本計劃帶父親在北京體驗大陸年味的楊品驊不期而遇,他們笑言兩人最大的共同點就是雖「都沒能看到大陸的廟會」,但卻親身體會到「兩岸就是骨肉天親」「交流是割不斷的」。
  • 臺灣青年薛皓的大陸印象:想像與現實並不一樣
    薛皓說,僅僅首都機場規模浩大的硬體設施和便捷的地鐵交通,就讓他停不住反思,這些年,臺灣在政治勢力的角力中喪失了很多發展機會;而初到大陸,對他形成的感官上的衝擊,也讓他覺得必須珍惜接下來的四年,去認真感知這塊「神秘之地」。
  • 「臺灣青年大陸追夢、築夢、圓夢——華廣青年匯·雙創走透透...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來自臺灣的文創商品。「這裡很多旺仔產品在大陸的超市都是買不到的。」  方君君來到大陸已有十餘年,她負責大陸地區旺仔俱樂部門店零售營運,目前居住在上海。她去過大陸很多個城市,感受大陸不同地域的魅力,比如在上海「可以認識到全世界同時在發生的事情。」而寧波則是一個「有山有水」適合生活的城市。
  • 政策優越機會多 湖北高校吸引臺籍青年紮根大陸發展(圖)
    華夏經緯網7月8日訊:「今年我們還將繼續引進10位臺灣博士,會採取入編的方式,把優秀臺青納入進來,讓他們在大陸有一個長遠的預期,紮根大陸發展。」湖北經濟學院海峽兩岸青年就業示範點辦公室副主任朱勇在「我選湖北•千崗迎臺青」實習就業專場招聘會受訪時說。
  • 臺灣青年在大陸築夢「鄉愁」
    在8日舉辦的「兩岸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論壇活動」上,來自臺灣的建築規劃師張欣頤說。作為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本次活動以「青春築夢 不負韶華——兩岸青年建築師攜手鄉建鄉創,助推鄉村振興」為主題,來自兩岸的青年企業家、建築設計師與福建多個部門代表齊聚廈門,共同解讀惠臺政策、分享經驗,共話閩臺深化鄉建鄉創交流合作的新機遇。
  • 「讓臺灣青年了解真實的大陸」——臺青範姜鋒「雲上」復工記
    這家在臺灣青年中頗有名氣的創業基地自四年前設立以來,已累計孵化了上百家企業,範姜鋒也成為福建省首批臺籍「福建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  去年,範姜鋒開始運營新媒體業務,「希望讓更多臺灣網友看到真實的大陸。」他說。五六個人的團隊,以臉書等平臺為載體,運作十多個自媒體帳號,不到一年時間,他們已累積了將近10萬的臺灣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