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作文題匯總來了,內附試題評析

2020-12-15 微言教育

2019年全國高考語文科共有8套試卷,其中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制3套,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分省自主命制5套。命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充分體現高考語文以文化人、全面育人的鮮明導向和不懈追求。

今年高考作文都考了啥?有哪些特點?教育部考試中心權威綜評來了!

全國Ⅰ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興夜寐,灑掃庭內」,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綿延至今。可是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學不理解勞動,不願意勞動。有的說:「我們學習這麼忙,勞動太佔時間了!」有的說:「科技進步這麼快,勞動的事,以後可以交給人工智慧啊!」也有的說:「勞動這麼苦,這麼累,幹嗎非得自己幹?花點錢讓別人去做好了!」此外,我們身邊也還有著一些不尊重勞動的現象。

這引起了人們的深思。

請結合材料內容,面向本校(統稱「復興中學」)同學寫一篇演講稿,倡議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並提出希望與建議。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全國Ⅱ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際,中國青年學生掀起了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1949年,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新中國青年投身於祖國建設的新徵程。1979年,「科學的春天」生機勃勃,莘莘學子胸懷報國之志,匯入改革開放的時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國凱歌前行,新時代青年奮勇接棒,宣誓「強國有我」。2049年,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青年接續奮鬥……

請從下列任務中任選一個,以青年學生當事人的身份完成寫作。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學生集會上的演講稿。

② 1949年10月1日,參加開國大典慶祝遊行後寫給家人的信。

③ 1979年9月15日,參加新生開學典禮後寫給同學的信。

④ 2019年4月30日,收看「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後的觀後感。

⑤ 2049年9月30日,寫給某位「百年中國功勳人物」的國慶節慰問信。

要求:結合材料,自選角度,確定立意;切合身份,貼合背景;符合文體特徵;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全國III卷

閱讀下面的漫畫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要求: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

全國漢語試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2019年5月10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倒計時1000天。來安中學舉行「奧運我最愛」的主題班會。小華說:「我最喜歡奧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強!」大偉說:「我最喜歡桌球運動員馬龍。希望有一天我能成為世界冠軍,像他那樣自豪地說『I am made in China』(我是中國造)!」小齊說:「我最喜歡奧林匹克運動口號:『奧運會最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我沒什麼體育特長,但經常鍛鍊身體!」

請根據材料內容,結合你的體驗和思考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 自擬題目,自選文體。 ② 不得少於600字。③ 不得抄襲。 ④ 文中不得出現考生真實姓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北京卷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於700字。將題目抄在答題卡上。

①「韌性」是指物體柔軟堅實、不易折斷的性質。中華文明歷經風雨,綿延至今,體現出「韌」的精神。回顧漫長的中國歷史,每逢關鍵時刻,這種文明的韌性體現得尤其明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需要激發出這種文明的韌性。

請以「文明的韌性」為題,寫一篇議論文。可以從中國的歷史變遷、思想文化、語言文字、文學藝術、社會生活及中國人的品格等角度,談談你的思考。

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

②色彩,指顏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賦予不同的意義。2019年,我們隆重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歡慶共和國70華誕。作為在這個特殊年份參加高考的學生,你會賦予2019年哪一種色彩,來形象地表達你的感受和認識?

請以「2019的色彩」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思想健康,內容充實,感情真摯,運用記敘、描寫和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

天津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不錯,目前的中國,固然是江山破碎,國弊民窮,但誰能斷言,中國沒有一個光明的前途呢?不,決不會的,我們相信,中國一定有個可讚美的光明前途。

——方志敏

國家是大家的。愛國是個個人的本分。

——陶行知

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人類歷史向前發展,我覺得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

——黃大年

以上材料觸發了你怎樣的思考和感悟?請據此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 自選角度,自擬標題; ② 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徵明顯;③ 不少於800字; ④ 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上海卷

傾聽了不同國家的音樂,接觸了不同風格的異域音調,我由此對音樂的「中國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從而更有意識地去尋找「中國味」。

這段話可以啟發人們如何去認識事物。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於800字。

江蘇卷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物各有性,水至淡,鹽得味。水加水還是水,鹽加鹽還是鹽。酸甜苦辣鹹,五味調和,共存相生,百味紛呈。物如此,事猶是,人亦然。

浙江卷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有一種觀點認為:作家寫作時心裡要裝著讀者,多傾聽讀者的呼聲。

另一種看法是:作家寫作時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不為讀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創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麼你將如何對待你的「讀者」?

根據材料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選,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於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2019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9道、漢語作文題1道,其中4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 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命制。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積極反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貼近時代、貼近社會、貼近考生實際,綜合考查考生的思維能力、寫作能力,全面落實「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時代要求。

1

貼近時代,積極反映家國主題

全國Ⅱ卷作文試題「青春接棒,強國有我」精心選擇五四運動、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五四運動100年、新中國成立100年五個標誌性歷史節點,啟示考生深刻領悟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深刻感受中國青年與祖國、民族同呼吸、共命運的光輝歷史,引導考生以參與者的身份體驗歷史,思考未來,激勵他們自覺接續奮鬥,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的奉獻中煥發出絢麗光彩。天津卷作文以「愛國情懷」為主題,啟迪考生體悟愛國主義精神內涵,深入思考個人與國家、民族、人類的關係,感受理想信念對引領新時代青年接續奮鬥的重大意義。北京卷作文「2019的色彩」引導考生將個人的成長節點置於國家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激發他們的時代責任感和使命感。

2

全面發展,回應素質教育時代強音

2019年作文試題突出對體美勞教育的引導,努力將「五育並舉」落到實處,激勵學生全面發展。全國Ⅰ卷作文「熱愛勞動,從我做起」將中華民族熱愛勞動的優秀傳統與當下社會一些對勞動的偏差認識、錯誤態度進行對比,引導青少年學生對這一現象及勞動本身進行深入思考,自覺弘揚勞動精神,推動全國青少年乃至全社會中形成熱愛勞動、崇尚勞動、尊重勞動、參與勞動的良好風氣。全國漢語卷作文「奧運我最愛」回應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倒計時1000天這一熱點事件,呈現奧運格言、奧林匹克口號以及運動員的豪言壯語,引導考生深刻理解體育精神,領會體育中包蘊的愛國情懷。上海卷作文「尋找『中國味』」以傾聽和接觸不同國家、不同風格的音樂為切入點,引導考生尋找、品味「中國味」,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美,增強對祖國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3

畫裡話外,師生情長,致敬教育,關注成長

教育是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全國Ⅲ卷作文「畫裡話外,師生情長」以漫畫材料呼應教育主題,材料直觀,情境真實。考生通過場景代入,可以深刻感受師生情誼,感悟師德師恩,體會老師的奉獻精神、園丁品格和責任意識,致敬老師;也可以思考自己的人生經歷、奮鬥目標,關注成長。試題賦予考生真實的寫作情境和豐富的想像空間,要求考生結合自己的體驗與經歷,抒發真情實感,不做無病呻吟。

4

情境巧、應用強、思辨深,寫作設計新亮點

2019年高考語文作文試題設計科學,亮點迭出。全國Ⅱ卷作文試題「青春接棒,強國有我」提供五個特定寫作情境,要求考生結合特定歷史背景,以特定身份、特定文體完成寫作任務;全國Ⅰ卷作文「熱愛勞動,從我做起」,要求考生「面向本校同學寫一篇演講稿」。試題情境設置真實,寫作任務明確,便於考生設身處地展開想像和思考,充分發揮寫作水平。試題要求考生採用特定的應用性文體寫作,藉此釋放出強烈信號:寫作要立足實際生活需求,強調實際應用、知行合一。北京卷「文明的韌性」、浙江卷作文「『作者』與『作品』」以及江蘇卷作文「五味調和,共存相生」,要求考生結合生活實際,關聯時代展開思考,話題空間大,思辨色彩濃,便於多方面考查考生的思維品質與語言表達能力。

1

厚植家國情懷,講述奮鬥故事

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019高考語文將深厚的家國情懷融入試題之中。全國Ⅱ卷作文「青春接棒,強國有我」呈現從五四運動到新中國成立100周年的歷史,生動展現了中國青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接續奮鬥的光輝歷程。天津卷作文以「愛國情懷」為主題,引用方志敏、陶行知、黃大年的話語,隱含感人的奮鬥故事。全國Ⅱ卷實用類文本閱讀選用1954年《人民日報》社論《努力修好武漢長江大橋》、2018年報導《港珠澳大橋背後的科技支撐》等三則材料,呈現新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的國家工程、國之重器,代表著不同時期的「中國速度」與「中國技術」,考生從中可以深刻感受新中國建設的奮鬥成就,增強民族自豪感,增強四個自信,激發奮鬥熱情。

2

強化體美勞教育引導

貫徹全面發展理念

2019年高考語文試卷貫徹「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加強體美勞教育引導,促進考生全面發展。命題凸顯語文科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優勢,遴選文學經典,以美啟真、以美向善。全國卷和北京卷、浙江卷等試卷考查對名著的理解與鑑賞,包括《史記》《理水》《小步舞》《吶喊》《紅巖》《平凡的世界》《老人與海》《邊城》《紅樓夢》《呼蘭河傳》等作品,引領考生享受審美愉悅,培養健康情趣,升華人生境界。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基因。全國Ⅲ卷古代詩歌閱讀節選唐代詩人劉禹錫《插田歌》,展現勞動美好;江蘇卷現代文閱讀《表妹》,讚揚勞動之美。全國Ⅰ卷作文題「熱愛勞動,從我做起」倡導考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積極參與勞動。體育在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培養中具有重要地位。全國Ⅲ卷實用類文本閱讀材料呼應奧運精神,語言文字運用題以第55屆世乒賽報導作為素材,引導考生關注奧運、關注體育,增強參與意識,激發愛國情懷。

3

創設情境,凸顯應用

持續深化語文科考試內容改革

2019年高考語文突出試題命制的情境化設計與應用導向,落實高考綜合性、創新性考查要求,引導考生重視實踐,學以致用。命題將材料選取與教材內容、生活現實相結合,創設開放的、綜合的探究情境,凸顯語文的應用性考查。全國Ⅰ卷文學類文本閱讀考查對魯迅《理水》中人物形象的理解,結合教材篇目《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創設魯迅作品群探究情境;全國Ⅱ卷實用類文本閱讀第6題「為什麼說今天的中國橋梁已經成為體現國人自信心的一張名片」,引導考生將材料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由此及彼,在開放的情境中獲取新知。命題將作答要求與人生體驗相結合,創設真實的任務情境。全國Ⅰ卷作文「熱愛勞動,從我做起」、Ⅱ卷作文「青春接棒,強國有我」創設與真實生活高度接近的寫作情境,要求考生採用應用性文體完成寫作,強化寫作的應用導向。

2019年高考語文試題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鮮明體現「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標,健全高考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探索高考德智體美勞全面育人方法,持續推進高考語文科內容改革,積極服務高校科學選才,積極引導基礎教育改革方向。

相關焦點

  • 2018江蘇高考作文題出爐 附歷年江蘇高考作文題目匯總
    附歷年江蘇高考作文題(2008年-2017年)2017年江蘇高考作文題根據記者在高考考點詢問交卷考生得知,2017高考,江蘇卷語文作文題大致為:車有各種類型,車來車往,車傳遞著真情,承載著時代的變遷,折射人世的變化,道出人生的哲理
  • 2018年高考作文題全匯總(內附權威綜評)
    2018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9道,其中3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命制。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總體上以厚重感與鮮活性兼具的材料、新穎而靈動的形式,直接而策略地反映時代主題,正面而巧妙地傳遞價值觀念。
  • 2020年高考語文共10套試卷,試題評析來了
    教育部考試中心發布試題評析,專家認為,試題把握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依託高考評價體系,加強關鍵能力考查,對接課程標準,與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考綜合改革平穩實施。試卷結構穩定,設計友好,總體實現了命題高水準、試題高質量的目標要求。
  • 2019年高考作文題目匯總 全國卷一二三作文題(完整版)
    2019年高考作文題目匯總 全國卷一二三作文題(完整版)  每年的高考語文考試作文題目都是網友們關注的焦點,閩南網(http://www.mnw.cn/)小編為你更新2019全國高考語文作文題匯總大全。  對於7號8號的高考考試,我們早就表明態度:不願考,但也不怕考,必要時不得不考。
  • 聚焦高考作文:38年高考作文題見證時代變遷
    高考作文,一年一度高考的重頭戲,也是最能引發全民參與的一道試題。回溯恢復高考38年來北京考生經歷的作文試題變化,從最初的命題作文,到話題作文,再到材料作文;從單一試題到二選一試題,高考作文一直緊跟時代不斷發展,成為教育改革的風向標,記錄下時代變化的脈搏。
  • 2020年高考地理試題評析(全國II卷)
    2020年高考地理試題評析(全國II卷) http://www.huaue.com  2020年7月9日  來源:甘肅省教育考試院   2020年高考地理試題評析(全國II卷)
  • 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題刷新歷史!語文命題呈現三大特點|權威評析
    7月7日(今天)上午9點,北京高考正式拉開序幕,49225名高三考生走進132個考點,開啟他們的人生「大考」!目前,高考語文和高考數學已順利結束,來自精華學校的資深高考語文專家表示,2020年北京高考材料作文題材的時效性是北京高考作文歷史上沒有過的,超出不少人的想像。
  • 2020高考英語作文出爐,有李華嗎?(附英語試題解讀)
    今年李華會不會再次出現,我們一起來看——2020高考英語作文匯總 全國卷一 你身邊值得尊敬的人+理由 學校舉行作文比賽以你身邊敬愛或愛戴的人為題,寫一篇短文參賽。7月8日17點,2020年高考英語科目結束,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組專家揭秘命題思路。 2020年,高考英語學科依託中國高考評價體系,進一步深化考試內容改革,加強關鍵能力考查,體現時代性,確保公平性,充分體現了高考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功能。
  • 換個角度看問題 圖說2010年高考作文題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全國高考作文題目匯總:2010年全國I卷作文題:「貓吃魚」2010年全國Ⅱ卷作文題:淺閱讀2010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題:仰望天空與腳踏實地2010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題:「生活中釣魚法則」2010年高考遼寧卷作文題:大與小的選擇2010年高考陝西卷作文題:「環境改造人」2010年高考重慶卷作文題:難題2010年高考福建卷作文題:格林童話的來由2010年高考湖南卷作文題:早2010年高考四川卷作文題:點與人生2010年高考廣東卷作文題:與你為鄰2010年高考江西卷作文題:《找回童年》2010年高考江蘇卷作文題
  • 巧合 北京高考英語作文與廣東高考語文作文"重題"
    巧合 北京高考英語作文與廣東高考語文作文"重題" 原標題: 2019年高考正式閉幕。文/本報記者 武文娟  英語試題解析  英語作文重點是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昨天下午,2019年高考最後一門科目英語考試結束。作為最後一年「老高考」,今年英語作文仍延續十幾年的老傳統,主人公依舊是紅星中學的李華。英語大作文的主題為「勞動最光榮」,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分析,寫好作文重點是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 2019高考作文熱點素材及十大押題 附歷年高考作文真題匯總
    2019年高考就在明天!歷年高考作文真題是什麼?高考首日,考生們面臨的第一場考試就是高考語文,語文作文所佔的分值是比較大的,在考生的總分中,作文是彈性較大一個分數項,每年高考作文的命題不是沒有規律的,很多內容都是結合當下的熱點,作文題目材料都貼近現實生活。那麼,2019年新聞熱點素材有哪些?高考作文的話題預測包含那些熱點?》》》
  • 2017年普通高考(全國卷)地理試題評析
    2017年普通高考(全國卷)地理試題評析  2017年高考地理試卷以穩為主,穩中求進,在題型、風格、呈現形式等方面延續了以往特點,給考生以熟悉感和親切感。試題以立德樹人為核心,以地理學科關鍵能力的綜合考查為主線,通過優選考試內容,精心創設問題情境,突出地理思維品質,實現高考地理試題的育人價值、選拔功能和引導教學作用。
  • 2010年高考山東卷語文試題評析
    山東省安丘市第一中學 劉慶波  今年監高考,有幸最先看到了山東高考語文試卷。總體評價:整張試卷難度不大,貼近實際。嚴格遵循《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充分體現新課程的理念。試題在設計形式、難度及題量等方面,與往年相比,都保持了相對的穩定性。
  • 2019年高考語文作文試題來了,福建考題是...
    2019年高考語文作文試題來了  2019年高考語文作文試題。   1.全國Ⅰ卷(福建)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興夜寐,灑掃庭內」,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綿延至今。
  • 2018年普通高考江蘇卷語文科目評析(作文外部分)
    2018年語文試題評析(作文外部分)王夫成(江蘇省特級教師、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南京市第十三中學語文教研組長)今年江蘇高考語文試卷依據2018年語文《考試說明》,結構和題型與2017年大體保持一致,難度也大致相當。
  • 全國各地2018年高考各科試題及答案匯總
    全國各地2018年高考各科試題及答案匯總 2019-05-20 15:40 來源:新東方網編輯整理 作者:
  • 2020上海高考作文題公布!往年作文題是否勾起你的回憶殺
    上海市教育考試院剛剛發布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題,具體如下:如果是你今年參加考試,你會怎麼寫呢?還記得你那年的作文題嗎?高考作文題曾給你留下怎樣的感受?趕緊來看看過去20年的上海秋季高考作文題!附:2000-2019年共20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題2019年:中國味2018年:被需要2017年:對「預測」的思考2016年:「評價他人生活」現象的思考2015年:
  • 又入高考語文題!這些年,出題人在看的《光明日報》
    導 讀daodu2019年,高考語文考試剛剛結束。《光明日報》又有報導選入全國高考語文試題!全國Ⅱ卷實用類文本閱讀題中的材料二,摘編選取了《光明日報》2018年10月24日的報導《港珠澳大橋背後的科技支撐》(作者:光明日報記者 王忠耀吳春燕)。
  • 當年的高考作文:09年上海寫材料作文「板橋體」
    中國教育在線訊 高考語文作文題目一直都是考生們關注的話題,中國教育在線將在第一時間匯總2013年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目及點評,希望為2013高考生提供服務。經歷過高考的我們,是否還記得當年的高考試題。
  • 2014年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匯總
    2014年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 新課標全國Ⅰ卷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點評 材料的分析 主題的確定 教學的啟示 ——2014年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述評 張忠森 2014年全國各地共有18套語文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