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考作文:38年高考作文題見證時代變遷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高考作文,一年一度高考的重頭戲,也是最能引發全民參與的一道試題。回溯恢復高考38年來北京考生經歷的作文試題變化,從最初的命題作文,到話題作文,再到材料作文;從單一試題到二選一試題,高考作文一直緊跟時代不斷發展,成為教育改革的風向標,記錄下時代變化的脈搏。

  恢復高考

  命題銘記時代烙印

  1977年冬天,中國關閉了11年的高考閘門終於再次開啟,570萬名考生湧向考場。這是共和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與這場考試同樣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當年的高考北京卷作文題—《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裡》。

  這道作文題的命題者是已故北師大中文系教授郭預衡。1977年,中央做出恢復高考的決定後,亟須出高考題和改卷的老師。教育部找到當時在北師大當老師的郭預衡教授,要求他放下手中所有的工作,來出高考題。當時,與郭預衡教授一起出題的還有北大、首師大的老師。教育部將他們「隔離」在一個賓館裡,直到高考結束。作文題《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裡》因帶有鮮明的時代特點,方便考生展開寫作,最終由郭預衡先生敲定成為當年的高考作文題。

  當年很多的考生,一直對這個作文題目念念不忘。1977年北京高考狀元、中青在線總經理劉學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非常喜歡這樣的開放式題目。她把自己在農村一年多的插隊經歷寫進作文裡,這篇作文還被刊登在了1978年2月的《人民日報》上。

  恢復高考第一年,考生年齡跨度很大,高考作文更是形態各異、耐人尋味。曾參與1977年北京高考作文閱卷的首師大中文系教授趙丕傑回憶,當年作文考得比較好的還是老三屆的畢業生,但也不乏一些畢業一兩年的年輕學生,出現了不少思想內容深刻的精品。參與閱卷的老師們有感於此,在改卷之餘不約而同地將一些優秀作文抄了下來,編了一本作文選評,並以當年的高考題命名為《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裡》。在這本書收錄的不少作文裡還能看到「工分手冊」「貧下中農」「四人幫」等極具特徵的詞彙,那是關於一個時代的記憶。

  八十年代

  漫畫首次進入作文題

  恢復高考之後,在很長一段時間,高考作文題都是以命題作文為主。當時國家剛剛改革開放,全國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新鮮的觀念和事物,衝擊著人們的思想,作文命題也隨著時代發展出現了一些變化。

  「到了八十年代,一些哲理性的作文題出現了。」有著豐富作文指導經驗的北京精華學校校長趙宏凱介紹,八十年代的作文題多為議論文,有的是一篇文章的讀後感,如「1980年的讀《畫蛋》有感」,1981年「《毀樹容易種樹難》讀後感」等;社會話題也頻繁出現在作文題中,如1985年要求考生給《光明日報》寫信反映環境汙染等,1986年以「樹木·森林·氣候」為主題,談談自己的看法……這些作文題都取材真實,更加注重對學生思辨能力的考查。

  命題形式也隨之出現了創新。1983年的高考作文題第一次出現了一幅漫畫,這幅題為「這裡沒有水,再換個地方挖」的漫畫描繪了一個人挖井,挖了很多次,都在快接近水面的時候放棄。這道題的出現,給當時習慣了根據一段材料或一個命題開始寫作的考生們來了個措手不及。

  曾擔任過高考閱卷的北京語文特級教師薛川東回憶,當時不少考生沒有真正看懂這幅漫畫,有個學生在作文中寫了「一個農村的壞分子,要把公社的大壩挖穿,幸虧沒有挖穿,不然就出大事」的故事,讓閱卷的老師們看得哭笑不得。

  漫畫作文題再一次出現是1996年,當年的高考作文題目給出了「給六指做整形手術」和「截錯了」兩幅漫畫,在當時引發了極大的社會反響,被評價為諷刺現實,直面社會陰暗面,也由此引發了教育界與醫務界的一點不愉快。後來,考慮到漫畫題對學生準確審視圖形信息的能力要求較高,一定程度增加了作文的難度,在近年的北京高考語文試卷中,漫畫作文題已難見蹤跡。

  九十年代

  話題作文首開滿分先河

  進入九十年代,多元文化不斷衝擊著人們的思維,學生知識面、閱讀視野得以拓寬,高考作文命題也從思想性方面進一步拓展,話題作文成為九十年代作文命題的主流。

  1991年的高考作文,雖然仍是命題作文的形式,卻首次要求學生以「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這個話題,寫一篇辯論稿;1992年的「根據眾人對垃圾的不同行為」進行分析,寫一篇議論文……這些試題的出現,要求學生從多個角度看待事物,社會熱點和道德問題成為那一階段高考作文題目的主要關注點。

  1999年,高考作文命題進入又一個分水嶺。這道作文題以科學家對記憶移植進行研究的事例作為材料,要求考生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題寫一篇文體不限的作文。正是這道題,標誌著高考作文進入到話題作文時代。

  趙宏凱認為,話題作文打開了學生思維的寬度,是一種規定表達的中心內容、不限制取材範圍和表達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話題為內容的開放式命題與以往的命題作文相比,它給考生寫作的空間更大。接下來的2000年,《答案是豐富多彩的》更是將話題作文的多樣性發揮到了極致。

  同是1999年,當時參與北京高考作文閱卷的薛川東,和他的同行們一起促成了全國首批高考滿分作文的誕生。薛川東回憶,當時各科都有滿分試卷,唯獨作文沒有,大家認為這樣不利於評分標準的制定。在大家的共同呼籲下,那一年的北京高考首次給了十餘位學生作文滿分,並在高考後選擇其中幾篇發在了報紙上。此舉在全國引起了轟動,首開滿分作文先河。此後,滿分作文成為高考的一個高頻詞,也成為每年社會關注的熱點。

  二十一世紀

  「北京特色」異軍突起

  2002年,北京終結了十餘年的高考使用全國統一試卷,開始試點高考自主命題。第一年先在語文、數學、英語三科進行嘗試。那年的北京卷的作文題是「心靈的選擇」。進入新世紀,考生的群體都是80後,他們張揚個性,為人、行文都有突破傳統思維的獨到見解,高考作文命題也相應變化,開始從過去關注政治熱點和社會熱點,發展到關注人本身。

  「北京的高考作文有著非常強烈的北京地方色彩。」趙宏凱介紹,從2004年的「包容」、2005年的「說『安』」,到2006年的「北京的符號」,以及2014年的「老規矩」都體現出鮮明的北京特色,這些作文題審題角度相對寬泛,要求學生關注日常生活,開放性的命題給予考生更多的發揮空間,同時對學生語文素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現出語文教學注重傳統文化考查的傾向。

  這樣的變化也讓不少一線教師深有體會。陳經綸中學高三語文備課組組長張宏平是朝陽區從山西長治引進的名師,在北京工作的7年間,他一共帶過5屆高考生,對於北京卷的特點,感受頗深。張宏平認為,外省的高考作文題是「向內看」,側重人生感悟的考查,強調個人修為。而北京的高考作文題則是「向外看」,雖然都是從學生個體出發,但更側重對學生的學識積累、批判思辨能力的考查,體現對個性和個體的尊重。

  令他印象最深的是2009年的作文題「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這道作文題給不同層次的學生發揮空間,有的學生談追求夢想的經歷,有的寫自己努力學習感受到的快樂,有的寫自己的愛好等等。當年,張宏平所帶的班級裡一名學生語文考了139分,作文接近滿分,成為朝陽區的語文單科狀元。

  >>高考作文「四步走」

  一篇作文從誕生到最終獲得評價,大致要經過四個階段。

  第1步組建命題組

  由北京教育考試院抽調高校專家、中學教研員組成,其中高校專家所佔比例達80%。

  第2步入闈命題

  命題組組建後,由考試院召集到一個保密地點開始「入闈命題」。高考語文命題的每道試題都要求命題組所有成員參與,是集體創作的結果。命題組一般從5月中旬開始入闈。

  第3步題目揭曉

  6月7日中午11:30,隨著高考語文科目結束,當年高考作文題正式揭曉。

  第4步閱卷

  北京高考所有科目實行網上閱卷,作文由兩名閱卷員「背靠背」評卷。如果兩人給出的分數差距達到或超過預先設定的差值允許值,這份答卷將由電腦自動派發給第三位閱卷員進行三評。如果仍不能確定分數,將進入仲裁組進行評定。

  >>分析

  未來更多依賴命題者原創

  「在全民參與押題的時代,高考作文命題越來越難了!」薛川東對近十年來高考作文的變遷感受頗多。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人們對信息獲取的渠道更為多元,學生的知識面大大拓寬,也對高考作文命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來,很多作文題都曾出現過似曾相識的情況。如2010年北京作文題《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就與2009年豐臺區高三期末語文統一練習中一道《仰視與俯視》類似;而去年的作文題「老規矩」更是與相聲演員郭德綱發表在2013年的長微博「神似」;「意林體」勵志小故事更是成為高考作文命題的絕對主流。

  「想一個題目到網上查,發現都是重複的。」薛川東說,凡是能夠寫文章的短語大家在命題時都基本用過了,凡是中國比較經典的寓言故事、成語典故基本都作為背景材料出現在命題中,高考作文的命題之路已越來越窄。

  薛川東認為,今後的高考作文題材將更多依賴於命題者的原創,或是對現有的材料進行改造。同時,為了維護命題的公平,還會選擇一些臨近高考前才出現的社會熱點,增加一些時效性強的新聞素材。

  京華時報記者張靈

相關焦點

  • 2017年江蘇高考作文:車輛與時代變遷
    2017年高考將於6月7日至9日舉行,2017年江蘇高考語文作文題目已公布,考生可在2017年江蘇高考作文題目中查看或點擊2017年全國高考作文題目進行查詢!預祝考生金榜題名!
  • 高考作文中看到時代
    年歲有加,翻開高考試卷,發現只剩作文題可勉強一試。與我有同感的成年人,可能佔了一大半,不然,怎麼解釋每年高考作文題都會成為全民話題——其他的咱們不會呀。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郎士曾說,在他死後百年,如果能在書林中挑選,他將毫不遲疑地取一本時裝雜誌,「婦女服飾能顯示給我的未來的人類文明,比一切哲學家、小說家、預言家和學者們告訴我的都多。」
  • 「共享單車」入高考作文題 時代新風撲面來
    原標題:「共享單車」入高考作文題 時代新風撲面來 何蓬磊/文 曾嘉/攝 遍布中國城市大街小巷的「共享單車」進入今年高考語文作文題。7日上午語文考試結束,各地高考作文題陸續公開,勾起公眾對曾經參加過的高考的回憶。
  • 從「戰鬥」到「共享單車」:中國高考作文反映時代變遷
    中新社太原6月8日電 (記者 李娜)2017年是高考制度恢復的40周年,梳理過去四十年的高考作文題,從「戰鬥」到「共享單車」,浸透著濃烈的時代氣息,反映著時代的變遷。  2017年高考,「共享單車」、「一帶一路」、「大熊貓」、「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空氣汙染」、「美麗鄉村」、「食品安全」、「高鐵」、「行動支付」等社會關注的熱點成為全國卷一的作文題關鍵詞,要求學生選擇兩三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  四十年前的1977年是山西省運城市夏縣農民張漢語的命運拐點。
  • 30年高考作文變遷史:活脫脫一部中國人心靈變遷史
    縱觀三十年的高考作文題目的發展,活脫脫一部中國人的心靈變遷史。  七、八十年代:大夢初醒  剛剛恢復高考的年代。高考作文題目還帶有一些政治色彩,同時反映中國社會「大夢方醒」的狀態。
  • 2018江蘇高考作文題出爐 附歷年江蘇高考作文題目匯總
    2018年江蘇高考作文題目2018年江蘇高考作文:花解語,鳥自鳴。花解語,鳥自鳴。生活中處處有語言,不同的語言打開不同的世界,比如雕塑,基因等都是語言,還有有聲的、無聲的語言。語言豐富生活,演繹生命,傳承文化。請以此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體裁不限,詩歌除外。
  • 上海2021春季高考作文題出爐,聚焦「做人」
    今天起(1月9日至11日),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試和1月份外語科目考試正式舉行!今天上午考的是語文,春季高考作文題如下。 還記得你當年的高考作文題嗎?小布帶你回憶一下吧! 前5年上海春季高考作文題 2020年:
  • 剛剛,2018年湖北高考作文題揭曉!
    T恤和女兒在考場外合影 史詩級巨製大片《高考》今日在全國同步上映2018年湖北高考作文題就是它了▼2009年的高考作文題請以《站在________的門口》為題寫一篇文章。在當今世界多元文化競爭與交匯的時代,母語越來越受到普遍關注,我們交流思想感情,欣賞文學作品,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等,都離不開母語。可以說,我們每天都在感受母語,學習母語,運用母語。請根據你對以上材料的理解和體會,自選角度,寫一篇作文。
  • 2017高考作文大全
    2017高考作文題目已經陸續出來了。現在,是見證奇蹟的時刻---【全國卷 I】據近期一項對來華留學生的調查,他們較為關注的「中國關鍵詞」有:一帶一路、大熊貓、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共享單車、京劇、空氣汙染、美麗鄉村、食品安全、高鐵、行動支付。
  • 巧合 北京高考英語作文與廣東高考語文作文"重題"
    2019年高考正式閉幕。文/本報記者 武文娟  英語試題解析  英語作文重點是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昨天下午,2019年高考最後一門科目英語考試結束。作為最後一年「老高考」,今年英語作文仍延續十幾年的老傳統,主人公依舊是紅星中學的李華。英語大作文的主題為「勞動最光榮」,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分析,寫好作文重點是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 2020江西高考作文題公布
    全國 I 卷 適用地區:江西、廣東、福建、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西、安徽↓↓↓往年高考作文回顧來看看那些年你寫過的高考作文題吧!2018年江西高考作文題2017年江西高考作文題2016年江西高考作文題2015年江西高考作文題一位父親在高速公路開車打電話,旁邊的孩子一再提醒,父親不要撥打電話,可是父親不聽勸阻,最終孩子選擇報警。
  • 專家點評高考作文:山東作文題該這樣去寫
    7月7日上午11點30分,2020年高考語文科目考試正式結束。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澎湃新聞邀請了多名專家及語文教師,對11道作文題逐一進行點評。
  • 從高考全國卷作文題看中國39年變遷
    如今這項世界規模最大的考試從重啟以來已跨過39年光陰,轟隆隆地駛到2016年。  39年間,高考經歷多次變革和調整,在變與不變中不斷完善。緊隨時代步伐的除了高考政策,還有千變萬化的語文作文題。  39次高考,數十套作文題,細究其根,大多與時代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緊緊纏繞。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高考重啟,初期的作文題帶著濃烈的政治色彩。
  • 2016年北京高考作文題出爐:神奇的書籤
    新京報快訊(記者溫薷 實習生戴軒)備受關注的2016年北京高考作文題出爐。北京知道(id:xjb-jingshier)從部分考生處得知,今年大作文為二選一,一是根據閱讀材料「老腔」作文,二是「神奇的書籤」,分值50分;小作文三個題目,包括對高一同學的建議等,分值10分。
  • 換個角度看問題 圖說2010年高考作文題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全國高考作文題目匯總:2010年全國I卷作文題:「貓吃魚」2010年全國Ⅱ卷作文題:淺閱讀2010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題:仰望天空與腳踏實地2010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題:「生活中釣魚法則」2010年高考遼寧卷作文題:大與小的選擇2010年高考陝西卷作文題:「環境改造人」2010年高考重慶卷作文題:難題2010年高考福建卷作文題:格林童話的來由2010年高考湖南卷作文題:早2010年高考四川卷作文題:點與人生2010年高考廣東卷作文題:與你為鄰2010年高考江西卷作文題:《找回童年》2010年高考江蘇卷作文題
  • 2020年全國高考作文題出爐!還有那些年,我們做過的高考作文題
    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命題把握時代脈搏,緊貼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應用寫作能力考查,引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拓寬國際視野、培養奮鬥精神。
  • 2018年高考作文題全匯總(內附權威綜評)
    2018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9道,其中3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命制。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總體上以厚重感與鮮活性兼具的材料、新穎而靈動的形式,直接而策略地反映時代主題,正面而巧妙地傳遞價值觀念。
  • 2020年廣東高考作文題目及點評公布!(附歷年廣東高考作文題)
    2020年廣東高考作文題(全國Ⅰ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助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
  • 【2017高考】權威解讀2017高考作文 最強攻略都在這裡
    全國卷III:我與高考或我看高考  作文題目:今年是我國恢復高考40周年,高考為國選材,推動了教育改革與社會進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40年來,高考激揚夢想,凝聚著幾代青年的集體記憶與個人情感,飽含著無數家庭的淚珠汗水與笑語歡聲,想當年,1977的高考標誌著一個時代的拐點。看今天,你正與全國千萬考生一起奮戰在2017的高考考場上。
  • 三十七年的中國高考作文題,你寫過哪個
    一道作文題,已超出了題目的意義,而是為了給受過創傷的孩子帶來力量。       自1977年恢復高考後,作文在歷年高考語文科中一直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年復一年,高考作文考什麼,依舊是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作文題在命題人的苦苦思索中誕生,帶著時代的烙印,帶著國家對年新一代人的期許,也帶來百萬學子寒窗苦讀後的妙筆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