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圍繞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為多角度、多形式展現東昌府區文明之風、文明之花開滿整個城區。即日起,中共東昌府區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聯合大眾網聊城頻道、大眾網東昌府工作室推出《城市文明看東昌》系列報導。
報導從最美好人在身邊、志願服務在行動、文明新風尚、創城活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多個角度採寫稿件、拍攝視頻,展現東昌府人民群眾對創城工作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支持率,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創城工作氛圍。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靖程 聊城報導
隨著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不斷深入,東昌府區的背街小巷既提升了「顏值」又完善了城市功能,為老百姓們的生活和出行提供了便利條件。8月18日上午,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先後來到了城區園東街、東姚中巷、益民胡同(振興路至興華路路段)、濱河路等路段,實地探訪背街小巷治理情況。
炎炎夏日,園東街小巷兩側綠樹成蔭,路面、人行道整潔,灑水車正在路段上巡迴清掃。「前幾年,園東街小巷西側是老舊居民房屋的牆面,貼滿、畫滿了讓人頭痛的『城市牛皮癬』,如今已被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城市創建等內容的牌匾覆蓋。」住在東昌府區園東街附近的錢女士,見證著自家周邊近來發生的巨大變化。她坦言,如今經過整治,小街變得整潔有序,亂停亂放的現象少了許多。
園東街發生的可喜變化,是東昌府區加大背街小巷治理工作的一個縮影。如果說背街小巷環境治理關係著居民的生活舒適度和幸福感,那麼新建停車位,則疏解了城區停車難、亂停車的民生問題。文明停車、規範停車秩序、文明安全出行則是對文明城市創建的又一大助力。
「自從規劃了新的停車位,道路兩邊整齊多了,道路不擁堵,平時遛彎也方便多了。」對於東姚中巷的可喜變化,家住外運公司家屬院的李大爺開心地說道。在東姚中巷,記者看到,私家車整整齊齊的按照箭頭標識停放在新規劃的32個停車位中,一掃之前機動車、非機動車到處亂停放的景象。文明停車,看似是個不起眼的小事,卻能直觀的反映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據了解,2020年上半年,東昌府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對區屬109條街巷進行機械化清掃降塵。同時,東昌府區還開展專項行動,組織人員對道路兩旁的垃圾桶、下水井蓋、護欄、公益廣告牌等進行清潔維護,全面消除積塵死角盲區,提升了街巷環境潔淨度。
文明城市創建離不開每個人的共同努力,老百姓們既是文明城市的創建者又是文明城市的受益者。背街小巷的治理是真正做到老百姓心坎裡的工作,由小見大、由點到面,一個個的背街小巷最後貫穿的是整個城市的文明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