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8時30分許,太原萬象城南北兩側的廣南街、廣北街開始忙碌起來,從四面八方趕來上班的市民,匆匆停好車子,奔赴自己的工作崗位。其中,不乏騎共享單車的市民。
不同於一個月前,此時的路面環境有了新的變化,身穿黃綠色工作服的運維人員在街道上來回巡視,隨時對亂停的單車進行規範。曾經五花八門、橫七豎八停放的共享單車被分類、整齊放好,以待所需的市民隨時租用。
這是太原市新試行的共享單車「路長制」管理新模式。7月6日、7日,山西晚報記者分別走訪了萬柏林區萬象城、興華街道區域,迎澤區桃園二巷區域,「路長制」已在這些區域初見成效,共享單車停放秩序大為改觀,投訴量下降近一半。
有了「路長」,不少街道、小巷共享單車停放變得秩序井然7月6日8時50分許,在萬象城附近,一位騎著「小藍車」的市民從新晉祠路「飛馳」而來,在廣南街上的非機動車道上隨意一停,便急匆匆地奔向萬象城。該路段的「路長」史國忠迅速走過去,將「小藍車」推到了一旁屬於它的專屬區域內。
「這條街道有萬象城的地庫進出口,還有旁邊工地頻繁往來的水泥罐車,本來路窄車多,雙向兩車道的路,還常常被亂停放的共享單車被迫變為單行道。」史國忠一邊將亂停的單車分類擺放好,一邊告訴山西晚報記者,這條街道上的各色單車最多時能停放兩三千輛,是交警最頭疼的街道之一。
一旦發現該路段的單車太多時,史國忠就會向公司的「共享單車應急調運車」求助,不到10分鐘,調運車就會抵達,將多餘的單車運送至周邊單車數量少的街道、小區附近,供市民租用。
7月6日,山西晚報記者分別走訪桃園二巷、興華街道區域,因這些區域分別地處城六區的交界處,所以成為管理「死角」,常常出現亂停放的單車堵路事件。桃園二巷附近居住的市民郭先生說,最近一個月總有幾個身穿工作服的運維人員來「規範」亂停放的共享單車,讓雜亂無序的單車整齊劃一,「小黃、小綠、小藍各在各的『陣營』裡,仿佛列隊檢閱似的,看起來倍兒精神!」
2名區域長、15名路長和60名街道長各盡其責維護市容秩序針對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的問題,太原市一直在持續整治,劃區域、開罰單,尤其是去年採取六城區「分片包幹」的管理辦法,由美團、青桔、哈囉等三家運營企業各自負責兩個區,對街頭巷尾的車輛及時整理,效果明顯。
「從實際情況看,在各企業負責區域的主要街道上,共享單車規範情況較好。但在小街巷內,尤其是兩個區域的交界處,常會出現亂停放現象。」太原市客運辦共享單車工作組負責人王光瑞表示,為此,從今年5月下旬起,太原市新推行「路長制」模式,先期在迎澤區和萬柏林區試行。
「路長制」,即設置專門的路面運維人員作為區域長、路長或街道長,將大街小巷的規範職責落實到人頭。如果哪條街道出現了亂停放現象,可以直接找到責任人,誰也不能推諉。
「『路長制』是對『分片包幹』管理辦法很好的補充,試行一個月多以來,迎澤區和萬柏林區共享單車的投訴量下降了近一半。」王光瑞說,以廣南街為例,實施「路長制」後,該路段共享單車停放井然有序,有效解決了以往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的現象,市民租騎也更加方便。
據了解,「路長制」主要由恆碩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運營,截至目前,太原市已設置了2名區域長、15名路長和60名街道長,實現三級管理;並投運了13輛共享單車應急調運車,隨時調運已飽和路段的單車。
「規範共享單車管理,不僅事關城市面貌和百姓獲得感,也大大減少了共享單車的損壞率,降低了企業運維成本,可謂『雙贏』。」恆碩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運維經理劉少華說,公司將在城六區逐步鋪開「路長制」,讓太原市更多的街道、小巷恢復整齊,同時也呼籲廣大市民,騎單車後要自覺停放在設定的劃線區域內,共同維護市容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