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油雞與白切雞都屬於廣東的傳統名菜,蔥油雞被譽為白切雞的加強版,整體做法和白切雞類似,只是最後一步絕然不同,味道與品相也各有千秋。傳統的白切雞擺盤上面會鋪香菜,白切雞剁好是蘸醬,而蔥油雞剁好是淋醬。相比白切雞而言,菜菜更喜歡吃蔥油雞。因為蔥油雞伴著蔥姜味,香味四溢,吃起來要比傳統的白切雞更加有味。最近天冷得太厲害了,為了能減輕冬天不想洗菜和炒菜的痛苦。菜菜今天買了一邊32元的家養土雞做了一道美味的蔥油雞,肉質滑嫩鮮香,端上桌子,家人都特別喜歡,很符合胃口,不一會就吃光碟了,菜菜滿心歡喜。
煮雞湯一般都是用老雞比較滋補,做蔥油雞或者白切雞需要選用嫩的土雞,肉質不至於鬆散,吃起來雞味比較濃香滑嫩。幾十天出那種的飼料雞就免了,做給自己家人吃的東西,如果貴可以買少點,但是儘量挑好一點的。做蔥油雞也需要把握一點家常實用小竅門,這樣才能做出比較美味的蔥油雞。話不多說,接下來菜菜會為大家分享這款蔥油雞的詳細做法。如果您也喜歡的話,記得幫忙點讚,分享或者轉發!
【準備食材】:土雞,黃姜,大蒜,香蔥,花生油,食鹽
【烹飪過程】:
1、選取一邊嫩的土雞衝洗乾淨,碗中加入小半勺食鹽和花生油,扭斷一根香蔥蘸拌一下往雞身上塗抹,靜置30分鐘,醃製一下,蒸出來的雞肉更加入味。
2、鍋裡加入一大盆清水,等水燒開後,放上蒸託,盤子底部放上香蔥再放雞肉上鍋蒸。熱水蒸雞,肉更鮮更嫩。
3、一邊土雞,開大火蒸15分鐘即可,如果是蒸整隻雞,建議大火蒸20-25分鐘。
4、黃姜和大蒜洗淨用到剁碎,燒熱鍋後,加入一勺花生油,開小火爆香姜蒜末後出鍋,倒入一小勺食鹽和蒸雞剩下的盤底雞油,然後撒入蔥花攪拌均勻。蔥油雞,蔥,姜,蒜這3種配料不可缺少。
5、雞肉趁微熱剁成小塊,擺入盤中。
6、最後澆淋上蔥姜醬,就可以端上桌開吃了。
瓦罐蔥油雞
清遠雞1隻(重約750克),薑片20克,蔥250克,八角2克,豬油150克,生抽15克,鹽7克,味精5克,西鳳酒100克,紹酒100克,溼澱粉少許。
將雞宰殺清理乾淨後,吊幹水分,然後在雞的內外擦上鹽、味精,將蔥白、八角塞入雞膛內,在雞的外表塗上生抽。在瓦諱內用油將雞煎至金黃色,然後將西鳳酒倒入雞膛,薑片也放入雞膛,用竹針封口,把其餘的蔥放在瓦罈內墊底。將雞側放入瓦罐內,加入豬油,贊入紹酒,用中火焗約8分鐘,翻轉身再焗約6分鐘至熟。將雞膛內的蔥取出墊底,薑片、八角不要,將雞斬件,碼成原形,原汁打芡,淋在雞上便成特點蔥油香味濃鬱,雞肉嫩爽關鍵一定要突出蔥油的香味。
蠔油滑手撕雞
清遠雞1隻(重約750克),菜心200克,鹽6克,味精2克,蠔油8克,糖1克,老抽2克,菇絲8克,薑絲4克,蔥絲4克,蒜茸2克,雞蛋清8克,生油75克,溼澱粉50克香油02克,胡椒粉0.2克,紹酒8克,上湯50克。
將雞宰殺收拾乾淨後,起肉切粗絲,頭、尾、翼、骨留用,並分別用鹽、味精、雞蛋清拌勻後,再用溼澱粉拌勻。將菜心改刀成7釐米長的段,用油鹽水飛水後倒入漏勺並炒熟,碼在盤中。將雞頭、尾、翼、骨上籠蒸熟,取出碼在盤中。雞絲拉油後倒入笊籬。鍋中留餘油少許,下薑絲、菇絲、蔥絲、蒜茸,贊酒,加上湯、雞絲、蠔油、鹽、味精、糖、老抽略燜後加胡椒粉香油,用溼澱粉勾芡,包尾油,盛在盤中蒸熟的雞骨上即成。
特點雞條嫩滑,菜心爽脆,口味鮮鹹。關鍵由於雞條較粗,製作前應先醃製鮮菇蒸滑雞
斬好的雞塊300克,草菇(切瓣)700克,薑片2克,蔥段4克,鹽3克,味精3克,紹酒5克,生油25克,香油0.3克,幹澱粉2克。
將雞塊用清水漂洗乾淨,撈出控幹水分,用鹽、味精、紹酒拌勻。雞塊中加澱粉、薑片、蔥段再拌勻,然後加入草菇、生油、香油拌勻,上籠用猛火蒸約3分半鐘,取出即成特點色白,滑嫩,口味鮮鹹關鍵雞塊一定要將血水洗淨,蒸時要用猛火,以保證成菜質量。
鹽水雞翼
雞翼250克,薑片20克,蔥條25克,桂皮25克,八角10克,花椒5克,上湯1000克,鹽15克,生油25克,酒20克。
取雞翼中間部分,去淨絨毛,用紹酒拌勻待用。鍋中燒油,將薑片、蔥條、桂皮、八角、花椒在鍋中爆香,加入上湯,煮至有香味時,轉小火,加鹽,將雞翼放入鍋中,加蓋浸煮至熟併入味,取出晾涼食用特點肉質爽嫩,口味鹹香。關鍵浸煮原料時應加蓋,使之易熟和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