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與人民共命運——紀念《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75...

2020-12-20 黨史頻道

75年前的今天,毛澤東同志主持召開的延安文藝座談會圓滿結束。75年來,作為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和思想的重要文獻,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對我國社會主義文藝實踐產生了重要的指導意義,催生了一大批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講話》提出了許多富有創造性的理論觀點,其中的核心論斷是文藝為人民大眾服務。《講話》所確立的人民群眾對於文藝的多重意義,歷久彌新。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重溫《講話》,要求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同時結合實際,將「人民性」的思考發展下去。 

——編者

作為一份影響深遠的馬克思主義文獻,毛澤東同志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在20世紀的中國文藝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文藝的「人民性」是這份文獻的核心觀點之一。《講話》提出:「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時至如今,這個觀點已經成為普遍的共識。無論是文藝的專業生產者還是文藝的普通愛好者,每一個人都可能保持自己的興趣方向,熟悉特定的藝術門類,例如文學、電影、戲劇,或者音樂、書畫、雕塑,如此等等。然而,作為一種根本的追求,文藝與人民大眾的關係是許多藝術家心目中首屈一指的重大問題。「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正如毛澤東同志所指出的那樣,藝術家必須時刻關注文藝如何最大限度地產生正面的社會功能。

中國古代的藝術家曾經對不幸的底層人民寄予深厚的同情。然而,儘管我們可以發現「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這些嘆息,但是,藝術作品中的人民往往僅是形象模糊的配角和背景。《講話》的深刻洞見在於,將人民視為真正的歷史主體。因此,對於藝術家來說,「人民性」意義遠不止於吸引觀眾,拓展市場,贏得聲望;「人民性」的命題與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務有機地聯繫起來了,文藝與人民的結合成為革命成功所不可或缺的條件。的確,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事業不斷地從各個方面證實這個觀點的遠見卓識。

毛澤東同志在《講話》中語重心長地要求藝術家,把立足點徹底轉移到工農兵之中來。五四時期,一大批知識分子曾經以啟蒙者的身份登上歷史舞臺。儘管他們表露出關注民間的強烈意願,但是,真正熟悉人民大眾的藝術家並不多,居高臨下的姿態或者自以為是的觀念可能成為藝術家與人民大眾之間的無形障礙。《講話》的一系列觀點改變了藝術家的認識,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之後的成長道路。迄今為止,大多數藝術家對於「人民性」的觀點已經耳熟能詳。無論是深入社會生活、關心人民的疾苦還是追求大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講話》的主張很大程度上已經轉化為藝術家的實踐。儘管如此,我們沒有理由忽視每一個歷史階段「人民性」包含的具體內容。「人民性」並非僅是一個響亮的口號,更為重要的是,這個口號必須與一個時期的社會現實結合起來。換言之,藝術家必須熟悉人民的喜怒哀樂產生了什麼變化,觀察人民正在重大歷史活動之中承擔什麼角色,甚至思考人民的內涵出現了哪些擴展。按照這個標準來衡量,某些藝術家尚未跟上今天人民的步伐。新的歷史條件之下,他們的文藝作品仍然不盡如人意。

因此,我們更為深刻地體會到習近平同志2014年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所具有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時隔大半個世紀,習近平同志的講話與毛澤東同志《講話》一脈相承,把「人民性」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再度闡述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文藝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須自覺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人民既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歷史的見證者,既是歷史的『劇中人』、也是歷史的『劇作者』」,「人民的需要是文藝存在的根本價值所在。能不能搞出優秀作品,最根本的決定於是否能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這些觀點是毛澤東同志《講話》主題的繼承與創新。與此同時,習近平同志的講話又顯示出強烈的現實針對性。在新的歷史時期,習近平同志特別指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現今的文藝有高原而缺高峰。這些現象背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藝術家與人民之間仍然存在距離。在批評了抄襲模仿、快餐式消費、調侃崇高、扭曲經典、低級趣味、胡編亂寫、粗製濫造、追求奢華、炫富擺闊、脫離大眾、脫離現實等諸種不良傾向之後,習近平同志總結說:「凡此種種都警示我們,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為什麼人的問題上發生偏差,否則文藝就沒有生命力。」事實證明,為什麼人的問題深刻決定藝術家的精神資源,進而決定文藝追求什麼以及如何選擇發展的方向。

對於藝術家來說,以人民為中心的文藝必然要求相應的文藝形式。當前,藝術家需要高度關注的一個突出的歷史現象,即新型的傳播媒介體系正在崛起。傳播媒介體系的急速演變對於傳統的文藝形式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當年,毛澤東同志的《講話》十分重視通俗文藝形式,例如大眾之中的牆報、通訊文學、小劇團演出和群眾歌唱。從當時的文化氣氛和文化條件來看,這些通俗文藝形式具有特殊的魅力。《講話》曾經用了很大的篇幅討論「普及」與「提高」的關係。鑑於當時普遍的文化水準和急迫的革命任務,毛澤東同志更為重視「普及」。《講話》指出,人民大眾「由於長時期的封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統治,不識字,無文化,所以他們迫切要求一個普遍的啟蒙運動,迫切要求得到他們所急需的和容易接受的文化知識和文藝作品,去提高他們的鬥爭熱情和勝利信心,加強他們的團結,便於他們同心同德地去和敵人作鬥爭。」75年過去之後,人民大眾的文化水準有了很大的改觀。「普及」與「提高」的問題必須在新的歷史條件之下重新認識。正如我們觀察到的那樣,人們對於新型的傳播媒介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相當的範圍內,電影、電視、網際網路正在衝擊以文字為中心的印刷傳播體系。尤其是對於年輕一代,網際網路小說、視頻或者電視連續劇產生的影響可能遠遠超出了預期。必須認識到,各種新型傳播媒介不僅是文藝的表現工具和手段,同時正在深刻地改變文化生產、傳播以及接受機制,種種傳統的邊界可能遭受瓦解和重構。這些傳播媒介的聯盟隱藏了巨大的潛力,新的文化生態呼之欲出。人民大眾正在與這種文化生態積極互動,並成為這種文化生態內部極為活躍的組成部分。因此,對於富有責任心的藝術家來說,這是一個不能忽略的問題:如何使用新型的傳播媒介體系強化「正能量」的傳播與接受?這一切必將轉化為文藝形式的探索和突破。換言之,人民大眾豐富的精神世界與創新性地開拓文藝形式的表現空間有機地結合起來了。

今年是毛澤東同志《講話》發表75周年。75年過去了,時代發生了滄海桑田的巨變。儘管如此,「人民性」的命題歷久彌新。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與人民共命運,這是藝術家必須始終銘記的信條。

(作者單位:福建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製圖:張芳曼

《 人民日報 》( 2017年05月23日 24 版)

相關焦點

  • 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講話中有關「美」的關鍵詞語解讀
    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就目前公開發表的文字初步計算是三千多字。筆者統計後發現:在這三千多字裡,一共是20處提到「美」。
  • 彭清華在四川省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
    在四川省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20年9月4日)中共四川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彭清華各位老同志、老戰士,同志們、朋友們:今天,我們隆重召開四川省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 湖南電視50周年紀念座談會舉行 杜家毫講話 烏蘭主持
    (9月29日上午,湖南電視50周年紀念座談會在長沙舉行。)以上圖片均為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羅新國 攝)紅網時刻9月29日訊(湖南日報記者賀佳 周帙恆 紅網記者 廖潔)今天上午,湖南電視50周年紀念座談會在長沙舉行。
  • 紀念石家莊市文聯成立70周年座談會在石召開
    12月16日,紀念石家莊市文聯成立70周年座談會在石家莊召開。河北省文聯、河北省作協發來賀信。石家莊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王韶華出席活動並講話。從1950年到2020年的70年,是石家莊文藝事業不斷開拓、茁壯成長的70年,也是石家莊市文學藝術大花園奼紫嫣紅、碩果纍纍的70年。石家莊文聯自成立以來就始終把貫徹落黨的文藝方針政策作為核心要務,緊密圍繞黨在不同時期的中心工作,認真履職盡責,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推動全市文學藝術事業繁榮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 在我市...
    《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今天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紀念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我市社會各界,特別是涉臺工作部門、在榕臺商臺胞等,紛紛收聽收看了紀念會實況直播。大家紛紛表示,要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指引下,進一步堅定信心,共同致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老藝術家史行憶魯藝:在陝北窯洞裡辦"文藝沙龍"
    放眼全中國,延安「魯藝」時的老藝術家還健在的屈指可數,在浙江,有這樣一位「老祖宗」一般的人物。他的一生與文化藝術密切相聯,是新中國革命文藝工作的見證者。這個人,就是史行。  採訪史行在一個午後,記者推門進去時,他正在病房裡翻看照片,滿滿一床,那是他的寶貝,是他的青春記憶,更是一代人的青春記憶。
  •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抗戰文物背後的故事
    延安文藝座談會合影——折射燈塔的光芒延安文藝座談會合影仰望高掛的《延安文藝座談會合影》大幅照片,光影恍惚中,我感覺身材高大的毛主席仿佛站起身來,說話間,舉起大手,有力地向前方揮去
  • 人民網評:為人民放歌、為人民抒情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5日上午在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  有個比喻說得好,經濟是血肉,文化是靈魂。
  •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線上展覽登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官網
    在臺灣光復75周年之際,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經過精心挑選,分類編排,在館官網——中國抗戰勝利網隆重推出『綠水青山待我還——臺灣同胞抗日遺址遺蹟攝影展』,以線上展覽的形式紀念臺灣同胞英勇抗日的愛國精神和為中華民族所建立的不朽功勳。
  • 創作更多讓人民滿意的文藝精品
    文章強調,新時代呼喚著傑出的文學家、藝術家、理論家,文藝創作、學術創新擁有無比廣闊的空間,要堅定文化自信、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nbsp&nbsp&nbsp&nbsp文藝創作成果比較豐碩,任務依然繁重。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文藝精品創作頗為可圈可點。
  • 「我與陝西人民出版社這70年」丨曹谷溪:《山花》情緣——寫在陝西...
    1972年,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詩集《延安山花》,使地處黃河岸邊的一個偏遠小縣——延川,成為「全國群眾文藝創作先進典型」。這本詩集,先後在國內外發行達28.8萬冊,在當時是一個奇蹟。《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和《陝西日報》等報紙,均發表了分量很重的評介文章,我本人也因此備受關注。
  • 第二屆延安文化傳承博覽會 暨中央音樂學院·延安「10·15」藝術節...
    中央音樂學院院長俞峰,湘潭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曉理致辭,市委副書記、市長薛佔海主持開幕式,新華社陝西分社社長孫波,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常務副院長李國喜,延安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高子偉,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姚靖江等出席。徐新榮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代表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就「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聽取...
    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9月22日下午在京主持召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就「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聽取意見和建議。在認真聽取大家發言後,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他表示,大家作了很好的發言,提出了很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參會的其他專家和代表提交了書面發言,請有關方面研究吸收。習近平指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
  •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線上展覽開通儀式暨學術座談會在抗戰館舉行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75周年,由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主辦,北京和平教育基金會、北京中國抗日戰爭史研究會協辦的「綠水青山待我還——臺灣同胞抗日遺址遺蹟攝影展」線上展覽開通儀式暨學術座談會,2020年10月25日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隆重舉行
  • 蘇仁先: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原標題: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文藝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須自覺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做人民的孺子牛;就必須深入群眾、深入生活,用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現實生活。   文藝工作者的角色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 田松林|延安文藝牆報及其演變
    因此,田松林老師在史料梳理的基礎上,力圖還原延安文藝牆報的發展脈絡,進而揭示其在延安文藝運動中的意義與價值。 本文發表於《文藝理論與批評》2020年第6期,感謝文藝理論與批評授權保馬轉載!
  • 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三十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提出通過兩岸商談結束軍事對峙狀態,開放「三通」、擴大交流。文化交流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成為兩岸交流的重要內容。    三十年來,我省文化戰線不斷提高對臺文化交流工作的認識,拓寬與臺灣的文化交流渠道,開展各層次的人員往來,擴大交流規模,提高交流水平。
  • 延安楊家嶺革命領袖舊址實拍
    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和中共中央機關在此居住期間,中共中央繼續指揮抗日戰爭敵後戰場並領導了解放戰爭,領導了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召開了黨的「七大」和延安文藝座談會。毛澤東在此期間,寫下了《五四運動》《紀念白求恩》、《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抗日根據地的政權問題》《整頓黨的作風》等光輝著作。此地是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在延安居住時間最長的駐地,期間發生了不少有影響的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