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崩潰,都藏在深夜電臺裡

2020-12-18 澎湃新聞

原創: 王不易 物質生活參考

物質生活參考

作者:王不易

來源:物質生活參考(ID:wzshck)

01.

大學時期,英語四六級考試為我帶來的唯一好處恐怕是發了一副耳機。這副耳機在不上聽力戰場時,是我們的娛樂工具。那時候買不起個人電腦,上網得去學校電子閱覽室,娛樂生活的貧瘠使得這副耳機彌足珍貴。

每到晚上,宿舍的人都會戴上耳機,縮在被子裡,調到自己喜歡的頻道。有人喜歡聽歌,有人喜歡聽相聲,有人喜歡聽鬼故事。那是一個單獨屬於自己的空間,很浪漫,很獨立,只有深夜的聲音與自己而已。FM加上數字,就好像你和電臺之間的密碼一樣,要牢牢記住。

我也曾花幾塊錢向電臺點過歌,還打電話參加過電臺的有獎問答,很單純地參與著電波帶來的一切活動。

不過那段時間很短,後來有了電腦,大家的耳機都紛紛被置於角落吃灰。

後來的生活太豐富了,豐富到沒有時間與靜謐之心來聽一段電臺傳來的聲音。

但深夜電臺確實有過屬於自己的時代。20世紀90年代末至21世紀初,深夜電臺曾經歷過一個高潮期,那時有名氣的深夜電臺主播火爆程度不亞於如今的李佳琦。深夜電臺就像是人們的秘密匣子,人們不斷地往裡傾訴,希望黑夜給予答案。

許知遠曾在《十三邀》中與三位深夜電臺主播對話。胡曉梅、萬峰、葉文,他們的聲音分別「佔領」了深圳、包郵區、黑龍江,在深夜電臺時代,成為當地收聽之王。

這三地是極具代表性的:打工者聚集的深圳,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以及經濟開始下滑的東北地區。各地的人群都有著不同的生活狀態與心理狀態,卻都在那個時期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深夜電臺。

無獨有偶,這三位都是深夜情感主播。許知遠更願意稱他們為夜間牧師。他們聽過三萬人的人生故事,許知遠總希望在對談之中,通過他們了解到那十幾年的時代之變,人群之變,他們雖不見得回答出了許知遠所期待的答案,但他們與他們的聲音和那幾萬個故事,的確記錄了時代的某一個側面。許多被時代發展拋於角落的個人情緒、情感、不適,被深夜電臺拾起。

葉文說,她看到過許多黑暗,再撒狗血的事情都見過。胡曉梅經歷過兩名聽友的自殺,她對現實深感無力。萬峰感慨如今開放了,可催婚的母親依舊存在。

許知遠問,人們的情感模式有變化嗎?他們的共同回答是,並沒有。物質在飛速前進時,情感模式所折射出的人們的某一部分,一直原地踏步。

如今回頭看,當年深夜電臺的路子的確很野。關於出軌、性、男女關係等踩邊界、撒狗血的故事比比皆是,十本《故事會》都比不過它。正應了郭德綱的那句調侃——「無眠的夜晚你寂寞嗎,你渴望與異性零距離接觸嗎,你想在聲嘶力竭的喊叫中體驗靈與肉的碰撞嗎。」

但深夜電臺在某種程度上,直視著非主流世界粗糙、不堪的現實。就像手電筒的光,照到了華袍下的蝨子。

知乎上有一位網友這樣評論被人指稱三觀不正的《金山夜話》:世界這麼大,一定要上下左右看看。《金山夜話》不啻為一扇向你打開的社會大門,不要笑話節目中一些來自社會底層聽眾的幼稚問答,在你平時的生活中,他們只是一個個髒兮兮的背影,而在金山的節目中他們說的是自己真實的生活、真實的煩惱。

「博眼球」與直面社會現實,只不過是一線之隔,「路子野」與觀念解放,也只是一線之隔。清晰的判斷之外,絕大多數是難以下判斷的灰色地帶。

除了許知遠曾對談的三位主播,那段時期還有許多深夜主播擁躉無數,譬如《金山夜話》的金山,《今夜星光燦爛》的張耿,《都市夜歸人》的張藝。因為調頻的地域性,他們通常在某一地區很火,伴隨著那一區那一代人成長,成為他們的共同記憶。

每一個城市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深夜電臺主播。他們通常有著極強的個人色彩,總是在強輸出個人價值觀,總是承擔著公共話題的討論,總是粉絲與Anti粉都很多……

他們的流行、被接受與被討論,是電臺最後的高潮。

02.

後來,深夜情感電臺節目相繼被關停。

就在大眾基本遺忘了深夜電臺時,2016年一位鶴崗觀眾打給《葉文有話要說》的一通電話,忽然提醒所有人,深夜電臺仍舊存在。

那位打電話的觀眾被網友懷疑是何潔的老公赫子銘,那之後沒多久,二人離婚的事就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赫子銘的電話錄音被翻找出來,抱怨的那些夫妻私事和現實一一對應。深夜電臺在其中扮演了一個難以言說的角色。

這件事也算是2016最奇葩的新聞事件之一了。

但它給我們提了個醒,深夜電臺有它存在的土壤。常有人說電臺不死,那麼電臺若要復甦,我想第一塊陣地必在深夜。

就像樹洞存在的社會性必要,情感傾瀉與尋求傾聽是人們的剛性需求,只不過在白天被掩蓋,在黑夜被選擇性放出。

葉文轉戰到快手,萬峰在蜻蜓FM繼續情感熱線,《金山夜話》2019年1月停播後,微博超話上聽友們不斷呼喚他的歸來。深夜電臺在另外的軌道上依舊延續。「三俗」的標籤並不能將它釘死,該由別的角度來思考它存在的原因。

新形式的深夜電臺也出現了,新的主播也出現了。荔枝、喜馬拉雅、蜻蜓等音頻APP的出現,為深夜電臺提供了新的戰場,甚至微信公眾號的內容露出平臺,也使深夜電臺換裝再上陣。

「新勢力」中,比較火的有程一電臺、蕊希電臺、ONE深夜電臺、夜聽,它們集中成立於2014或2015年,不過幾年時間,用戶數成倍增長。以夜聽為例,僅微信公眾號訂閱用戶就超過3000萬人,頭條文章內容是一條不超過十分鐘的語音,但篇篇10w+,當年的call in變成留言,互動依舊。

這批新深夜電臺佔領了大波流量。

有一位網友的母親是夜聽的忠實聽眾,母親驚喜地對她說完全找到了認同感,總算有人懂她了。然後天天聽,每天都聽三遍,不顧一切地聽。她從她的母親出發,為這個節目的聽眾畫像:沒有多少文化、內心受傷、感性的人。

可深夜電臺再次復活,靠的並不僅是那一批曾為金山、萬峰粉絲的父輩聽眾。還有新鮮血液加入。成長後進入社會的年輕人,也被圈了進來。一位年輕人留言說:「分手的時候我在陽臺上,很靜,靜靜地抽菸。耳機裡播放著程一電臺的《不是誰都能堅持異地戀》。」

如今的深夜電臺不如當年野了,但總是圍繞著一些社會話題,譬如失業、996、剩女、網絡暴力,等等。

很多人帶著問題來,卻依賴上深夜主播的聲音,將它作為一種戒不掉的陪伴。

03.

為什麼那麼多人依舊需要深夜電臺?

有人曾分析過為什麼這一眾深夜電臺能夠迅速積累粉絲,最終原因歸結到兩個字——「下沉」。「聽」是沒有門檻的,深夜電臺的內容也從不曾高級過。它是社會學也好,雞湯也好,只說明了一個問題:情感表達與傾訴是人們的剛需。

「下沉」恐怕不足以概括深夜電臺帶來的現象。

從上世紀90年代到現在,二十幾年時間,深夜電臺飽受爭議,那些擁躉眾多的主播飽受爭議,但無法否認一個事實,總有一些人,他們需要深夜電臺。

不是有這樣一種說法嗎?一個男人最輕鬆的時刻,是將車開到家樓下後,熄火,在車裡靜靜地待一會兒。那一會兒時間,他可以暫時不是下屬、領導、丈夫、父親,完全屬於自己。雖然證明這可能是車輛廠商的銷售陰謀,但實話說,成年人可能都需要有那樣一個屬於自己的瞬間。

這大概就是深夜電臺存在的土壤吧。在深夜,人的防禦能力最弱的時候,聽著電臺的沙沙聲,聽著主播的聲音,結束一天。

1997年,莫文蔚唱了一首《電臺情歌》,姚謙作的詞,其中兩句是:

誰能夠將電臺情歌關掉

它將你我心事唱得太敏感

可能誰都關不掉。

參考資料:

[1]. 《十三邀 | 對話電臺主播,他們聽過三萬人的人生》

*圖片系視頻截圖

原標題:《成年人的崩潰,都藏在深夜電臺裡》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好像成年人的「崩潰」都只在「深夜」(深度好文)
    成年人的崩潰都是悄無聲息地,因為不想在人前展露脆弱的一面,所以只能在夜裡悄悄哭泣。每一個成年人都背負著巨大的壓力,後背背著一個個溫馨的家庭,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艱難,壓力有多大,他們依舊負重前行。老方是一個農民工,每天在工地幹活,累死累活,工地的苦累並沒有壓垮老方,每當累了的時候,一想起家中的妻子與自己16歲的孩子,他似乎就有了無窮的力量。
  • 成年人的世界,連崩潰都是安靜的
    成年人的世界,似乎沒有容易二字,總是充滿了艱辛和無奈。現實逼迫著我們低頭,逼我們就範,我們似乎無路可逃,只能選擇堅持。甚至連崩潰我們都不敢大聲,連哭泣都只能找一個無人的角落。沒有人知道我們微笑背後有多少眼淚,光鮮背後有多少傷悲,也許這就是成年人,堅強著偽裝著,崩潰的內心只敢撕裂開給自己看。
  • 成年人偶爾崩潰時,都有哪些講究?
    陳璐說,私下自己其實無數次的崩潰痛哭,但她知道,作為一個超越18歲的成年人,崩潰也應該是有講究的!鬧離真離了 整個人都空了昨日中午1點,記者在楊家坪中迪廣場1樓的咖啡館見到了陳璐,她在附近一家新媒體運營公司工作,她留著齊肩捲髮,穿著襯衣和A字裙,看起來非常幹練,「看起我很精神哈。」
  • 華為智慧助手小藝,治癒成年人的崩潰
    這年頭,每個成年人都背負了很多壓力1治癒工作壓力加班到深夜,剛準備關電腦想著早點下班臨走了,領導突然每天要處理的事情多了有些事情就容易忘記就會因為事情太多而狂躁而健忘總是能讓人狂躁比如忙了一天到家想洗個澡舒舒服服睡個覺走到車庫才發現,忘記車停哪了怎麼找都找不到
  • 成年人最後的掙扎和崩潰,都在最後一班地鐵上
    每一個晚歸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座城市的地鐵末班車裡、地鐵站裡,或多或少都藏著成年人無法隱藏的掙扎和痛苦。去年11月,在武漢地鐵站裡,一個連續加班30天的媽媽忍不住崩潰大哭,起初她蹲在地鐵過道內被工作人員詢問時什麼也不曾表露,直到被工作人員摸了摸頭,她才突然淚崩傾訴了出來:連續加班一個月後今天工作做完了,下班了,自己不知道該去哪裡。她說她只敢在外面哭,回家怕嚇到女兒。
  • 佛牌故事:成年人的世界,崩潰無聲—古巴旺九琴符管最好的都給你
    前幾天,朋友圈流傳一段視頻:深夜裡,一個男人孤零零地坐在馬路牙子上,崩潰大哭。後來人們才知道,原來是家裡的老父親患了癌症,他上有老,下有小,在家人面前,他是形象高大的父親與丈夫,他必須抗下所有重任,唯獨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才敢開懷大哭。
  • 《奇葩說第七季》之傅首爾,藏不住的崩潰只是傷痕,藏起來的崩潰才...
    1月14日晚《奇葩說第七季》第七期又如期和我們見面了,此次的辯題是「成年人的崩潰要不要藏起來?」很有幸,我們又一次欣賞到了傅首爾的精彩辯論,金句頻出,而且幽默風趣,用現實做例子又深入人心,只是老劉再次成了調侃的對象,會不會有意見呢?哈哈!
  • 成年人的世界,悲喜都要自渡
    成年人的世界,是一汪苦海,你我都身處其中,悲歡皆需自渡。成年人,都是一邊崩潰,一邊自愈最近從朋友口中,學習了一個新詞——懂事崩。意思是,成年人的情緒崩潰無法隨心所欲,不能當眾示弱,不能影響工作和生活,只能在確保第二天能夠休息的深夜裡獨自崩潰。很懂事,也很無奈。
  • 深夜電臺裡的超懷舊抒情英文歌
    來源:HiFi音樂(hifimuz)很多電臺都喜歡在深夜播放抒情歌曲,配合著夜晚靜謐的氛圍,音樂將聽眾的心理節奏趨緩,那些睡不著的人都得到了心靈安慰。雖然現在正兒八經的電臺好像是不流行了,但那些曾經在電臺裡播放過無數次的經典歌曲還是讓人惦記萬分。
  • 成年人的崩潰,隨時都會天崩地裂
    成年人生活大都不容易,看似一張張完美面孔之下,卻是千瘡百孔的內心。 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就在一瞬間,內心忍耐太久,也許會因為某件不起眼的小事爆發。
  • 致敬《解憂雜貨鋪》治癒系電影《深夜電臺》溫暖開機
    針對這樣的人群,由愛奇藝文學、心暖花開影視、北京璐晨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思源泉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北京翌星影視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治癒系網絡電影《深夜電臺1晨星與明月》和《深夜電臺2明月與晨星》於3月24日在北京開機。
  • 成年人的崩潰!男子和妻子吵架後想找地方冷靜,拿菜刀砍ATM被捕
    近日,杭州一位男子為了進警局呆兩天,在深夜找到一臺銀行ATM機,拿著菜刀就狂砍,砍完還不算,又往ATM機上扔磚塊瘋狂打砸。之後,該男子又找到警務室開始砍轎車的玻璃。警方知情後,將該男子依法拘留。這名男子回應自己剛和妻子吵架,想進去呆兩天,找個地方冷靜一下。
  • 中國土特產商城: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只是一瞬間
    #社會百態#當代打工人,崩潰往往只需要一瞬間前兩天看到一個抖音,連續加班兩周,女司機找不到家崩潰大哭。離我家太遠了,我導航都不會用,我打電話給我老公,電話也沒人接,我今天好不容易正常點下班,我加了兩個星期班,我今天想早點回家,可以做晚飯,又在這被堵了。我們常常在工作中隱忍不發,而在生活中,因為一件小事感到非常委屈,可能在別人看來不理解。
  • 成年人的世界到底有多不容易?深夜的記憶,只有流淚
    文|緣來醬子成年人的世界慌慌張張,成年人的世界緊緊張張,崩潰可能就在一瞬間,有的人強顏歡笑,而有的人在深夜裡,一個人淚奔……。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是這樣普普通通,想要什麼,只有憑自己的努力去獲得;遇到什麼事,只有自己咬著牙去硬扛。
  • 2019那些特別崩潰的瞬間,成年人的感情,深埋於心,不動聲色
    生活不易,現實殘酷,或許,這就是成年人該有的世界。現代人的崩潰是一種默不作聲的崩潰。看起來很正常,會說笑、會打鬧、會社交,表面上平靜如水,實際上心裡的糟心事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了。每天都要生活在這樣的世界裡,困擾我們的不僅僅是來自生活各方面的壓力,還有自身的情感問題。我們是有靈魂,有情緒的人,懂得悲傷,也嘗過孤獨的苦澀;懂得難過,也嘗過背叛的無助;懂得歡喜,也嘗過被需要的喜悅。情緒由心而生,卻並非時時刻刻都能被人察覺。
  • 成年人的崩潰都在醫院
    這令人扼腕嘆息的一幕,被收進了全國首部規培醫生紀實觀察節目《我的白大褂》裡。5月29日,節目播出了第10集,完美收官。5位規培醫生在即將結束一輪科室輪轉之際,各自見證了些「大場面」。成長的同時,這幫年輕醫生也開始感嘆:人人都有苦痛,醫院就是個讓人的情緒容易變得極端的地方。
  • 親人離世,傅首爾嶽雲鵬崩潰痛哭:成年人的情緒,永遠服從日程
    撰文&編輯 / 小e圖片 / 來自網絡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成年人的崩潰需要算性價比。」在成人世界裡,不管你遭遇了多大的困苦,伴隨太陽升起,仍要擦乾眼淚若無其事。01前天,《奇葩說》辯手傅首爾在杭州錄節目時突然崩潰痛哭,錄製一度暫停。主持人在旁邊安慰她,同時化妝師為她補妝,一切準備就緒後繼續錄製。
  • 石家莊這家藏在旮旯裡的私密小館,導航都快崩潰了,去晚了沒位子
    千萬不要低估吃貨們的熱情,以及他們對於美食的執著,只要味道好,哪怕藏在犄角旮旯裡,也能夠被他們發現,石家莊有一家鐵鍋燉藏在一個很隱蔽的旮旯裡,是一家非常私密的小館子,打算靠導航找到它,導航都快要崩潰了,這麼難找到的地方,這裡卻是人滿為患,去晚了,根本沒有位子。
  • 九十年代的深夜電臺,曾經帶壞過一代人?
    作為您的知音,我們還打算用這個時間為您開辦一個《性知識講座》,但又有所顧忌,因為,這在全國來說畢竟沒有先例……這是一檔電臺節目,名叫《枕邊悄悄話》,全國第一個性教育電臺節目。想不到吧,它竟然是出自哏都天津。煎餅果子的故鄉。
  • 成年人的眼淚好奇怪,疼和累時都能忍住,就是委屈時怎麼都忍不住
    但無論我們對生活有多麼的失望,我們都無法拋棄生活,而且還要繼續對生活充滿希望。梭羅在《瓦爾登湖》裡寫道:「大多數人都默默地過著一種絕望的生活,所謂的聽天由命,就是深深的絕望。」我們對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事情,都是無能為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