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少數民族印象之邵人:日月潭邊「逐鹿人」

2020-12-12 央視網

     到臺灣,不可不去日月潭。生活在南投縣日月潭邊的邵人,是臺灣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少、漢化較深的族群,卻因為這難得的「地緣優勢」,成了許多觀光客記憶中難忘的「原住民印象」。

    逐鹿傳說

    這次為探訪邵人而來,已是我們第二次到訪日月潭。湖光山色依舊,和兩年前相比,除了天氣由豔陽高照變為陰雨綿綿外,最大的不同是日月潭邊的旅館都在大興土木。我們熟門熟路地直奔兩年前住過的旅館而去,老闆葉國梁先生已斟好了阿里山茶,正翹首以待。

    「為了迎接大陸遊客到來,各家旅館都在裝修和擴建。」葉先生動手較早,旅館已經重裝完畢,比兩年前看起來漂亮和高檔了許多。我們事先已通報過來意,為此葉先生特意到縣政府有關部門索要了有關「原住民」的資料和光碟,做足了功課,要好好「客串」一回導覽。

    葉先生告訴我們,邵人的一大特點是人少,全臺只有280多人,分布在日月潭周圍地區,他們自嘲比「黑面琵鷺」還珍稀。相傳邵人祖先以狩獵為生,有一次追逐一頭白鹿到這裡迷了路。他們發現此地風光明媚,湖水中的魚燒烤過後可以充飢,實在是天賜寶地,於是便回去召集其他族人,遷居來此,世代繁衍。日月潭區包括水社、日月兩村;邵族人口最集中的「德化社」,屬於日月村。

    人口上不佔優勢的邵人,歷盡周折,才於2001年成為臺灣官方認定的「原住民族」一支。原來,自日據時期以來,邵人的定位始終是模糊的,不是被歸類於平埔人的一支,就是被視為阿里山鄒人的支系。但邵人認為,自己在語言、文化、宗教、習俗、服飾、族群體質特徵等方面,都與鄒人有所不同,經過多方努力與爭取,終於得到官方的認可。

    「邵人可說是犧牲了賴以維生的園地,轉換成電能,照亮了臺灣全島。」在介紹邵人的資料中,有這樣一句話。20世紀初期,日本殖民政府大興土木,在日月潭興建水力發電廠,而後又將其開發成大水庫,使日月潭水位上升近20米,邵人祖先開創的家園全陷於水中。後來,日本殖民當局為了安頓邵人,將他們移居至今日的德化社所在地,一直到今天,德化社都是邵族人主要的聚居地。

      毛王爺之家

    百聞不如一見。飲茶畢,我們和葉先生驅車沿環湖公路前往邵人文化村。途中,葉先生告訴我們,邵人的居住地雖然不靠海,但因為世居於日月潭畔,所以發展出水陸兼具的產業文化,漁產也是邵人重要的食物來源,將整支樹幹挖空製成的獨木舟則是邵人獨特的交通工具,在潭中載人、捕魚、運貨都非常方便。不過,隨著日月潭成為中外聞名的觀光盛地,邵人的生計轉而仰賴觀光業。不管你願意不願意,商業化和觀光化包裝的邵人文化,已成為邵人生活的一部分。

    「邵人文化村」到了,穿過插著彩旗的門樓進到村裡,只見主幹道兩邊全是各色店鋪,有售賣工藝品和土特產的,也有風味小吃店。在一片店鋪的招牌中,有一家名為「毛王爺之家」的招牌十分醒目。關於毛王爺的故事,葉先生早跟我們介紹過了。據說當年蔣介石遊覽日月潭時,當地邵人頭目率族人在碼頭迎接,並表演民族歌舞迎賓,這位頭目的漢姓為「毛」,蔣介石就稱他為「毛王爺」,「毛王爺」的女兒也被稱為「公主」。由於這層關係,達官顯貴們每到日月潭必拜訪「毛王爺」和看邵人歌舞,成為遊日月潭的保留節目。後來,「毛王爺」開設了店鋪「毛家花園」,由「公主」陪同照相和出售工藝品,生意一度相當火爆。

    如今,毛家的「公主」已經搬到城市居住,毛家的一些後人則開起了新的店鋪「毛王爺之家」,繼續做遊客生意。「毛王爺之家」的陳設與一般景點的商店差不多,最特別之處是滿牆掛滿照片,既有「毛王爺」與蔣介石及一些政界要人的合影,也有新晉的演藝明星到訪的留影,當然也少不了當紅的政治人物馬英九的身影。店中售賣民族服裝、茶葉、藥材等商品,精明能幹的老闆娘正忙於接待一個旅遊團,娓娓道來「毛王爺」的來歷、邵人的「逐鹿傳說」,然後巧妙地轉到推銷商品。

      湖上杵歌

    眼看歌舞表演的時間快到了,我們走出「毛王爺之家」,趕往歌舞展演場。為了讓島內外遊客認識日月潭邵人文化,日月潭風景區管理處特斥資籌組了邵人歌舞表演團隊,經過集訓後,正式成軍,每天在展演場免費表演兩場,供遊客欣賞。

    邵人歌舞最為外人所熟知的莫過於被列為日月潭八景之一的「湖上杵歌」了。演員們拿著長短粗細不一的木杵,圍成一個大圓圈,以杵擊地,木杵落地的節拍不一樣,再加上樸素的歌聲,就形成「杵歌」。由於節奏強烈,為多數人所喜愛。「逐鹿傳說」當然也是表演不可或缺的內容,形象地再現了當日邵人祖先落腳日月潭的情景。當日並非假日,遊客本就不多,又多在購物,導致歌舞表演觀眾寥寥。不過,敬業的演員們表演絲毫不打折扣,雖然天氣陰冷,他們依然赤著腳唱啊跳啊,少數民族豁達樂觀的天性一展無遺。擔任主持的小夥子濃眉大眼、英氣逼人,看著面熟,仔細一想,哦,原來他就是臺灣官方資料上的那位邵人「形象代言人」。

    歌舞表演漸近尾聲,最後一個節目是邀請觀眾上臺共舞。臺下屈指可數的觀眾們均扭扭捏捏,不肯上臺。一直笑容滿面的演員們有點不高興了,我們也只好鼓足勇氣走上舞臺,笨手笨腳地與演員們手拉手舞上一曲,心中暗想:如果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成行,這樣的冷場再也不會出現。(記者 王堯 聶傳清)

責編:李秀偉

相關焦點

  • 臺灣少數民族印象之邵人:日月潭邊的「逐鹿人」
    臺灣少數民族印象之邵人:日月潭邊的「逐鹿人」 2008年06月11日 10:2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生活在南投縣日月潭邊的邵人,是臺灣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少、漢化較深的族群,卻因為這難得的「地緣優勢」,成了許多觀光客記憶中難忘的「原住民印象」。  逐鹿傳說  這次為探訪邵人而來,已是我們第二次到訪日月潭。湖光山色依舊,和兩年前相比,除了天氣由豔陽高照變為陰雨綿綿外,最大的不同是日月潭邊的旅館都在大興土木。
  • 日月潭邊「逐鹿人」 臺灣少數民族印象之邵人
    日月潭邊「逐鹿人」 臺灣少數民族印象之邵人 2008年04月16日 15:59 來源:人民日報 邵人兒童。(資料照片)   到臺灣,不可不去日月潭。生活在南投縣日月潭邊的邵人,成了許多觀光客的難忘記憶。
  • 日月潭邊"逐鹿人" 臺灣少數民族印象之邵人
    邵人兒童。(資料照片)   到臺灣,不可不去日月潭。生活在南投縣日月潭邊的邵人,成了許多觀光客的難忘記憶。   這已是我們第二次到訪日月潭。和兩年前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日月潭邊的旅館都在大興土木。自日據時代以來,邵人不是被歸類於平埔人的一支,就是被視為阿里山鄒人的支系,歷盡周折,才於2001年成為臺灣官方認定的「原住民族」一支。
  • 伊達邵,臺灣唯一的湖棲漁獵部落
    在風景如畫的日月潭邊有一個村落叫「伊達邵」,居住著臺灣原住民中人數最少的邵族。邵族是臺灣唯一的湖棲漁獵民族。
  • 【人在旅途】我在臺灣天氣晴——臺灣印象之二:從臺北故宮到日月潭
    我在臺灣天氣晴——臺灣印象之二:從臺北故宮到日月潭‍‍  肉型石,出自內蒙阿拉善左旗,清康熙時供入內府,現為中國四大奇石之一,是一塊天然形成的石頭,色峰紋理全是天然形成,「肉」的肥瘦層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看上去完全是一塊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塊,完全可以以假亂真,不得不使人感慨大自然造物之神奇
  • 第八集 南投縣:日月潭風光及臺灣是少數民族風情
    第八集 南投縣:日月潭風光及臺灣是少數民族風情    城市描述:  南投縣境內80%以上為山地,是名副其實的"高山縣"。境內有著名的日月潭風光,還有濃厚的臺灣是少數民族風情。    直播主題:  本集將重點展示南投的高山文化,通過記者的探訪展示不一樣的日月潭,同時講述臺灣「9.21」大地震後,南投恢復重建並發展出獨特產業的故事。     短片 1 《印象日月潭》  通過對日月潭、拉魯島、玄奘寺、涵碧樓、慈恩塔等的探訪,尋找不一樣的日月潭風光。
  • 日月潭,臺灣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每個人小學課本都讀過的
    從林班道出發去日月潭還挺近的,我們很快便來到了日月潭的湖邊。這是我第二次來日月潭了,想來大家對寶島臺灣最初的印象就是小學課本裡的日月潭了。相比兩年前來的盛景,此刻的日月潭人流少了許多,原本應該蜂擁的碼頭這會兒都不需要排隊了。
  • 印象·臺灣之五:日月潭
    小馬哥一上臺,為振興臺灣經濟,開出的一大藥方就是開放大陸旅遊。臺灣人問大陸人,你們最想去的地方是哪兒?
  • 碧綠秋水呈現眼前 訪臺灣最大的湖泊日月潭
    東方網10月12日消息:日月潭與阿里山,是最為人所知的兩處臺灣名勝。有些人以為,日月潭是阿里山上的一個湖泊,實際上前者位於南投縣,後者位於南投之南的嘉義,之間隔著層巒疊嶂。記者近日乘車從阿里山出發,經過臺灣也是中國東南第一高峰——玉山,一路山路曲折,耗時約3個小時。
  • 臺灣島上桃花源 日月潭邊涵碧樓(圖)
    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閒 臺灣島上桃花源 日月潭邊涵碧樓 在仙境中做個神仙夢臺灣最美之景非日月潭莫屬,清人曾作霖說它是「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閒」,日月潭就憑著這「萬山叢中,突現明潭」的奇景,成為寶島諸勝之冠
  • 日月潭深度遊,兩個最佳位置俯瞰全貌,真有日潭和月潭嗎?
    日月潭的經歷,在我的印象裡比較深刻。曾經跟團遊過日月潭,那次的經歷不佳,忙忙叨叨,感覺自己去了個再普通不過的水庫。這次自由行,想要領略日月潭真正的魅力。從花蓮繞了半個臺灣島到臺中車站,買了799元臺幣的日月潭遊玩套票。套票包含往返臺中車站的大巴車票,還有遊湖船票、遊湖巴士一日券、日月潭纜車券和租自行車的打折券。
  • 臺灣風土人情—「臺灣好吃」之日月潭|上篇
    隱其形、顯其性;簡於型、精於心「重要的項目,就交給臺灣團隊」日月潭有很多臺灣別處吃不到的本地美食,如果你有兩天的時間留給日月潭,基本可以把這裡的特產美食來上一遍啦~地點:玄光寺碼頭。很不起眼的小門頭,但很多人排隊。
  • 在路上 |【臺灣好吃】 之 日月潭篇
    日月潭作為臺灣最熱門景點之一,大陸遊客烏央烏央的去了,走馬觀花的一圈下來,能不能玩好先放到一邊,能不能吃好自是不用說了……上一篇介紹了日月潭的好玩之處
  • 臺灣印象│日月潭:跟小學課本裡說的不太一樣
    查了資料,才知道光華島是曾用名,現在已恢復為日月潭邵族原住民的邵語名稱拉魯島。據說,拉魯島是邵族的祖先靈魂安息之處,可惜這裡已被劃為原住民居住區,限制一般外來遊客登島參觀。至於日月潭名稱的由來,清道光元年升任臺灣府北路理番同知鄧傳安所著的《蠡測匯抄》有載:「……其水不知何來,瀦而為潭,長几十裡,闊三之一。水分丹、碧二色,故名日月潭。」
  • 伊達邵 走步道、逛部落
    伊達邵碼頭就在步道下方,走逛不過一小時,迷你又親切  日月潭畔有多條步道錯落,主題各不同,可訪古、賞花、觀潭或感受生態美  伊達邵舊稱德化社,是邵族人主要聚集地,這裡有邵族傳統歌舞表演、文物展示,和充滿邵族風情的商店街、逐鹿市場,店家不算多,步道也迷你,走完一圈約1小時。  伊達邵親水步道就在通往纜車站旁,全長386公尺,可通往伊達邵碼頭。棧道沿潭畔鋪設,蟲鳴鳥叫間飄散著野薑花香,可近覽潭間的船隻悠遊美景,以及觀賞沙洲與浮臺。
  • 【臺灣】一樣的日月潭 不一樣的風景
    日月潭是臺灣唯一的天然湖,潭面以拉魯島為界,東側形似日輪,西側狀似月鉤。,隨行的長者族人把撈得的魚類謹慎地先試食一番,不但沒有中毒,而且發現湖中的魚群美味可口到極點,其後才允許青壯年的族人食用。大  日月潭一共有四處碼頭:水社碼頭、伊達邵碼頭、朝霧碼頭和玄光寺碼頭,其中人口聚集最多的村落就在 現在的伊達邵,在這裡可以搭乘環湖遊輪細細觀賞湖光山色。
  • 遊寶島臺灣之日月潭風光
    本報訊(記者趙全磊 實習記者楊永慧)「日月潭是很多人兒時的夢想,語文課本中就有關於日月潭的課文。第一次踏上寶島臺灣時我就馬不停蹄地趕往那裡。在臺灣的著名景點中,日月潭是不能錯過的旅遊勝地之一。」6月18日,南湖旅行社總經理程鵬介紹道。據程鵬總經理介紹,日月潭位於臺灣本島中央的南投縣魚池鄉,是臺灣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臺灣最美麗的高山湖泊。
  • 孟庭葦獲封「日月潭親善大使」9月伊達邵高歌
    擁有「月亮公主」、「 軍中情人」、「自然歌后」多項頭銜的著名臺灣歌手孟庭葦,近日又多了一項新的頭銜——「日月潭親善大使」。  剛結束內地8天6個城市的演出,從青島返臺隔天就出席這場日月潭代言記者發布會,日月潭位在臺灣中部的南投縣,是臺灣最美的湖泊,今年觀光客人數將突破600萬人次,不僅臺灣民眾熱愛, 日月潭更是大陸遊客抵臺旅遊第一順位的風景點,連去年底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宣布杭州西湖與南投日月潭締結姐妹湖時,都願意來出任日月潭國際代言人,可見日月潭的吸引力  據了解,這是臺灣南投縣政府第一次找藝人來代言日月潭
  •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日月潭!對不起,是我誤會你了
    看得見的臺灣 · 015 · 日月潭第三次臺灣旅行,終於去了日月潭。是為了打卡去的。
  • 臺達《水起·臺灣》千人日月潭壯觀同框 打造戶外8K投影盛宴
    8K微美影像呈現細膩水景 呼籲正視水資源   由臺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主辦的「映像日月潭《水起·臺灣》壯觀同框」公益放映會於昨(10)日盛大登場,吸引了超過千名當地民眾及海外遊客齊聚片中經典場景日月潭伊達邵碼頭,星夜湖畔同框觀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