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旅行的衝動,可能最早源於明代著名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徐霞客,他一生志在四方,足跡遍及中國21個省、市、自治區 。"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 ,歷經30年撰成60萬字的《徐霞客遊記》不僅是地理名著、旅遊巨篇,還是題材新穎的文學佳作,可以說對國內外的旅行者們都具有深遠的影響。當時間轉到20世紀,一位名叫三毛的女作家,窮其一生流浪著並且用女性特有的浪漫筆觸和豐富情感將旅行、流浪、遠方和愛情串成詩辭賦頌一般的人生華章時,她和愛人荷西的愛情歸宿——撒哈拉,也理所當然地成為無數文藝青年朝聖的殿堂。可以說正是因為三毛和她的愛情故事,才有了這次北非摩洛哥之行。雖說自己早已過了浪漫的年紀,但是年少時種下的那棵草,依然還吐著嫩芽。於是,心懷惴惴、風塵僕僕地走向了夢中的撒哈拉!
早上從瓦爾扎扎特出發,在荒袤的戈壁灘上伴著滾滾紅塵疾馳了幾個小時,一路走走停停直到下午四點過,視線盡頭開始出現高低連綿的金紅色沙丘和時斷時續的綠蔭掩映下的夯土房屋,領隊略帶興奮地宣布:撒哈拉之門梅祖卡到啦!
梅祖卡本是撒哈拉沙漠西北部邊緣的一個小村落,近年由於旅遊的迅猛發展,村子規模逐漸擴大成一個繁華的沙漠小鎮,各種檔次的沙漠酒店和帳篷客棧如雨後春筍在這裡林立誕生。我們入住的Ksar Merzouga Hotel 卡薩酒店,位於小鎮東北的沙漠邊緣,店中年輕的黑人小哥忙裡忙外非常憨厚樸實。
卡薩酒店由夯土砌牆,面積不算太大,狀若城堡,房間粗糙原始裝飾質樸簡潔,與周邊沙漠保持著統一色調,院中幾株尚幼的椰棗樹,一個長橢圓形泳池,簡單明快而又帶著一絲神秘,極富阿拉伯風情。
來不及休息,女士們已是按奈不住,迫不及待請黑小夥幫忙紮起柏柏爾頭巾,從未曾想過,世俗眼中鄙夷的流浪,經過三毛的詮釋竟然變得如此的清麗脫俗和浪漫美好——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為了夢中的橄欖樹,為了夢中的撒哈拉!
卡薩酒店的位置極佳,步行到Erg Chebbi沙丘群的外圍僅需數分鐘,團友們根據各自情況分成騎駱駝和徒步的兩個小分隊向撒哈拉沙漠進發,途中遇見的柏柏爾青年,如巫師一般揚起紅沙以吸引大夥買他兜售的沙瓶。
依樣畫葫蘆,風吹沙、沙刮臉的麻癢感覺令美女的動作姿態更顯嬌羞婆娑,是啊!豈止三毛,任誰也經不住撒哈拉沙漠的誘惑呀!
為了多拍一些不同視覺的照片,許多如我一樣的攝影愛好者均選擇徒步體驗沙漠,雖然騎乘單峰駱駝和徒步的樂趣各有千秋,但是一旦騎上駱駝就甭想拍照了,因為單峰駱駝背部孤峰高聳,柏柏爾人用一個盆狀座鞍倒扣其上,穩定性比國內的雙峰駱駝自然就差遠了。
徒步沙漠當然也是喜憂參半,喜的是可以自由選擇停留,觀風賞景,從容不迫;憂的是,匆匆而過的駝隊無暇他顧不做停留,隨著駝鈴遠去又追趕不及,鞋中灌滿金沙,鞋底遊走,如同沙漏,窘迫不已。
三毛曾說:生命的過程,無論是陽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嘗嘗是什麼滋味,才不枉來走這麼一遭啊!的確,旅行的意義不分國界不分男女,人生在世就是探索好奇。行者無疆,哪怕初次相遇,兩位高大的法國姑娘依然笑得燦若明霞、友好無比!
黃昏了,太陽正落下地平線,遼闊的沙漠被染成一片血色的紅......三毛的描寫正在發生,魔幻般的撒哈拉就像一個神奇的魔法師,可以讓時光倒流,可以顛覆你認知,可以對你施以魔咒......一切顯得很不真實。大家戀戀不捨跨上駱駝往酒店返回,同時幻想著,也許這就是天方夜譚美麗的開始。
白天的撒哈拉是熱情似火甚至充滿著暴力的非洲莽漢,到了入夜,她又幻化成一位渾身瀰漫著魅惑氣息妖嬈的阿拉伯女子,月光清冷,映著土黃的城堡和碧藍的池水,熱烈與安靜、水與火的碰撞,這大概就是三毛與荷西的跨國愛情在撒哈拉綻放的原因之一吧!
領隊邢總是個有心人,除了在卡薩酒店安排豐富的當地美食外,還將自己帶來的火鍋底料無償提供製作川味牛肉火鍋,熱情率性的柏柏爾人敲響節奏強勁的非洲鼓,人們一起載歌載舞,迎來一個極盡狂歡的撒哈拉之夜!
打開酒店的後門,就是一望無垠的撒哈拉。歌舞進行中,孤身一人悄悄扛起相機腳架,趁著月色星光向沙漠腹地躅行,在這寂靜的撒哈拉之夜,除了窸窸窣窣在灌木穿梭的小動物,沒有邂逅可愛的大耳朵沙漠狐,更沒遭遇傳說中的阿里巴巴和阿爾及利亞強盜,只有呼呼的風聲和自己的心跳聲。
死寂的大地像一個巨人一般躺在那裡,它是猙獰而又兇惡的,我們在它靜靜展開的軀體上駛著——三毛。撒哈拉的夜晚溫柔與恐怖混雜,一輪明月從沙漠的盡頭冉冉升起,柔和皎潔的輝芒仿佛就是天堂的聖光,這一刻,清輝如注,思緒奔流,只有亂躥的沙鼠和一隻肥胖如我的沙漠貓在月光下各自忘情!返回酒店大廳,已經人去樓空,大夥都已回房休息,因為幾個鐘頭後,我們即將奔赴最高的Erg Chebbi沙丘去迎接撒哈拉的日出。
凌晨六點,十多臺四驅越野載著數十名遊客一路狂奔來到最高最壯觀的沙丘,當人們手腳並用蠕動著、掙扎著爬上沙丘頂部,不可思議的是竟然有一對恩愛的流浪狗(摩洛哥田園犬,又稱沙漠土狗)已在坡頂恭候。有一瞬間,我差點就相信它們是三毛和荷西的靈魂所化了!
早晨的沙漠,像被水洗過似的乾淨,溫柔的沙丘不斷地鋪展到視線所能及的極限。這種時候的沙地,總使我聯想起一個巨大的沉睡女人的胴體,好似還帶著輕微的呼吸在起伏著,那麼安詳沉靜,而身後的美麗,卻是令人近乎疼痛地感動著......這是三毛的描述,還是女人最懂女人,五朵金花盈盈俏俏立在沙丘,裁一段時光,剪一輪明月,籍此獻給棲居心中的那位三毛!
朝霞慢慢從地平線發源,淺紅粉紫隨著地球的自轉撕扯成縷帶似的放射線,逗弄著、牽引著,漸漸透出金黃橙紅,把整個東方渲染!自內而外分泌的荷爾蒙和腎上腺素將大家昏沉的意識點燃,於是,歡聲笑語劃破寧靜,興高採烈迎接黎明!
觀賞日出如同旅行一樣,目的和結果並不重要,人們最在意的是享受過程,撒哈拉的日出前奏遠比看一粒紅丸在天際吞吐讓你扣人心弦。華麗的雲霞猶如裹在阿拉伯貴婦臉上的面紗,絢爛無比卻又難窺管豹,給人無限遐想和迫切期待!
對於一般人而言,如果難以讀懂三毛的內心且看看撒哈拉沙漠的日出先,也許就能悟出幾分,三毛在撒哈拉生活的這段時光,是她生命中最快樂的部分。這裡有她夢中的故鄉,有她最愛和最愛她的人,因而把一段清苦平凡的生活過得像怒放的花。
《撒哈拉的故事》記錄著三毛與荷西的幸福生活。眾多文藝青年的朝聖之舉亦是帶著這本書來到撒哈拉沙漠,這片承載著三毛與荷西快樂和苦難的不毛之地之所以成為無數人的精神樂土,或許是所有人的內心深處都有對平凡生命的真切感知以及對自由生活的熱烈渴望吧!
風吹著悠揚的沙拂過山丘,輕輕合上《撒哈拉的故事》,帶著三毛對撒哈拉的幽怨,也帶著眾多三毛迷的致敬,輕輕掠過所有人的臉龐,嗚鳴著、碰撞著,一個個關於撒哈拉的歡趣和追憶也便隨風遠逝……
一般的爬山活動大抵流傳著上山容易下山難的說法,但是在撒哈拉爬沙丘可就是相反啦!爬上高不過百米的沙丘要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但是要下去只需屁股抹蜜一溜煙就滑到底。看罷日出坐上越野車在紅色沙丘上跌宕起伏,狂野的沙漠衝浪隨即開啟。天性逞強好鬥的柏柏爾人不僅騎馬、騎駱駝在行,駕駛起現代交通工具也同樣出色。
顛簸得七葷八素的回到酒店,才發現素以浪漫著稱的法蘭西遊客更會享受生活,酒店後面的平壩裡,擺上一張茶几,幾張鐵椅,圍坐在一起,身穿柏柏爾盛裝,眺望著沙漠裡的日升月落,優雅地品嘗著咖啡,這何嘗不是一種散漫到極致的快意和灑脫?
稍遠處的沙漠邊緣,柏柏爾人已備好駱駝等待攬客。不得不說撒哈拉真的有著神奇的魔力,當年三毛無意間在一本美國的《國家地理雜誌》,看到介紹撒哈拉沙漠的文章。僅只一遍,便不能解釋的將它視之為前世鄉愁,就莫名其妙、不能自拔地陷入這個詩意的金色沙漠中。
荒蕪單調得令人心悸的撒哈拉沙漠如何成為三毛和荷西的愛情溫床?也許只有孤獨敏感的三毛才能用真情將自己的悲苦磨難凝練成濃烈的愛情符號——從此,撒哈拉成為詩和遠方;從此,人們願意為之漂泊流浪!
遠去的駝隊踏著沙脊舒緩而悠揚,金色的晨曦被厚厚的雲層壓抑得懶意洋洋!一道道曼妙玲瓏的曲線此起彼伏讓人心旌蕩搖,此刻你才由衷佩服三毛天才地將撒哈拉形容為沉睡女人的胴體。記得此後有位西方藝術家也曾用數百名女性的美妙曲線創作名為沙漠的街頭行為藝術而引起轟動。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紅砂沙漠,而梅祖卡的沙漠景觀又是撒哈拉獨一無二的,這裡沙丘會隨著光線的變化,展現出金紅、金黃,金粉等不同的美麗色澤。日出日落前後那段時間是最美的,金色的撒哈拉會呈現出一種亦夢亦幻的美麗,騎上駱駝或駕駛山地摩託在金色巨浪般的沙丘中起伏前行,會有種迷失在愛的海洋中的感覺,精細綿軟的橘紅沙丘,流淌著令人動容的愛情故事——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
溫熱微涼的風拂過這片風沙終年肆虐的貧瘠土地,來不及說想念就又要道再見!僅僅十六個小時的撒哈拉之戀,如此熱切的期盼卻又如此的短暫,三毛用自己的身心去感知著撒哈拉,通過心靈訴說將沙漠澆灌成花,荒涼悽苦的不毛之地在三毛筆下變得浪漫而富有詩意,而我們的旅行和嚮往,更加使內心那片美麗的自由和美好固化!年華似水,紅塵作伴,何不瀟瀟灑灑?
神秘國度摩洛哥之行(六)撒哈拉明珠,廷吉爾綠洲
神秘國度摩洛哥之行(五)非洲好萊塢,瓦爾扎扎特
神秘國度摩洛哥之行(四)深入《紅海行動》,走進《權力的遊戲》
神秘國度摩洛哥之行(三)《碟中諜5》外景地——提什卡埡口
神秘國度摩洛哥之行(二)紅色皇城——馬拉喀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