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春節日期的變遷和名稱由來:日期歷朝不一,名稱來自民國

2020-12-12 古今獵奇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年、新歲、歲旦、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可是,你知道春節的概念是怎麼來的嗎?

我國春節日期的變遷和名稱由來:

我國春節日期的變遷:

我國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上古時代以星象空間變化來標示一歲(年)四季時間變化,北鬥七星循環旋轉,這鬥轉星移與季節變換有密切關係。北鬥七星是北半球的重要星象,鬥轉星移時北半球的黃赤交角及其附近地域的氣候、物候亦在漸變,因此成為上古時代人們判斷季節、節氣變化的依據,即所謂「鬥柄指東,天下皆春;鬥柄指南,天下皆夏;鬥柄指西,天下皆秋;鬥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規律。在歷史發展演變中,由於朝代更迭、曆法變動,歲首(新年)在日期上亦不同。中國歷代的新年,設定日期並不一致:

1、上古時代

歲起攝提紀元法,即幹支紀元法,寅月為正月,立春為歲首。簡化後的天幹地支,十天幹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曰: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醜。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形成六十循環的紀元法。(攝提紀元,今稱幹支歷;歸為陽曆類別,又稱中國陽曆)。

2、夏商周時代

夏朝以春季一月為正月,商朝以冬季十二月為正月,周朝以冬季十一月為正月。(陰曆)

3、秦漢時代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規定以冬季十月為正月。(陰曆)漢朝初期沿用秦歷(顓頊曆)。到了漢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學家唐都、落下閎、鄧平等人制訂了《太初曆》(又稱「八十一分律歷」),並吸收了幹支歷的節氣成分作為指導農事的曆法補充,將原來以冬季十月一日為歲首恢復為以春季一月一日為歲首。

4、漢朝以後

漢朝以後,曾有幾名皇帝進行過改歷改歲首。王莽篡漢後,規定十二月朔為歲首,是為殷正。魏明帝曹叡也一度改為殷正。武則天稱帝後,改國號為「周」,採用周正。此後歷代又改用夏正,以一月一日為歲首。

經歷代發展,後人在早期曆法基礎上逐漸完善為當今使用的夏曆。此後中國一直沿用夏曆直至今。1970年以後「夏曆」改稱為「農曆」(陰曆,又稱陰陽合曆))。

5、辛亥革命以後

辛亥革命以後,逐漸改用公曆紀年(屬陽曆的一種,又稱格里高利曆)。後來為區別夏曆和公曆兩個新年,鑑於夏曆一月一日恰在幹支曆法中表示季節變遷的廿四個特定節令之一的「立春」節氣前後,因此便把夏曆(農曆)一月一日改稱為「春節」,公曆一月一日改稱為「元旦」。

6、民國時期

1913年7月(民國二年),袁世凱批准以正月初一為春節,同意春節例行放假,1914年起開始實行。自此,夏曆歲首就由以往的「過年」改成了「春節」。

7、新中國時期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採用「公元紀年法」,將公曆1月1日稱為「元旦」,夏曆正月初一仍稱「春節」。

「春節」名稱的由來:

現在農曆的「正月一日」,歷史上稱為上日、元日、三朝、正日、元辰、新正、新元、元旦等等;而現在過的農曆正月初一「春節」這一概念,古代是沒有的,是民國政府創造的。「春節」這一概念是在民國時期逐漸被提起。民國時期,公曆被引進,而農曆成為了進行農事的標準。1914年民國政府在內務部呈文中提到「擬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故,春節這一說法才逐漸流傳開來。

我國春節日期的變遷和名稱由來,日期歷朝不一,名稱來自民國。對此,你怎麼看呢?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我國春節日期的變遷和名稱由來:日期歷朝不一,名稱來自民國
    我國春節日期的變遷和名稱由來:我國春節日期的變遷:我國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後來為區別夏曆和公曆兩個新年,鑑於夏曆一月一日恰在幹支曆法中表示季節變遷的廿四個特定節令之一的「立春」節氣前後,因此便把夏曆(農曆)一月一日改稱為「春節」,公曆一月一日改稱為「元旦」。
  • 二十四節氣的名稱、由來、日期及含義
    二十四節氣是指幹支曆法(或農曆)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在國際氣象界,它們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這裡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二十四節氣的名稱、由來、日期及含義。一、二十四節氣的名稱是什麼?2、每個月有兩個節氣,月首叫「節」,月中叫「氣」,「節」有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氣」有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節」 和「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
  • 我國「臺灣」名稱的由來
    可見,在明代以前,臺灣並無一定名稱,直到明朝後期才出現「臺灣」這一名稱。對「臺灣」名稱的由來,國內有三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臺灣」名稱起源於荷蘭人1624年佔領臺灣後,築樓臺於海水灣入口處所致。其實早在荷蘭入侵前,臺灣名稱閩音稱為大員、臺中、大灣等,就早已存在。
  • 我國「臺灣」名稱的由來
    可見,在明代以前,臺灣並無一定名稱,直到明朝後期才出現「臺灣」這一名稱。對「臺灣」名稱的由來,國內有三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臺灣」名稱起源於荷蘭人1624年佔領臺灣後,築樓臺於海水灣入口處所致。其實早在荷蘭入侵前,臺灣名稱閩音稱為大員、臺中、大灣等,就早已存在。
  • 春節的由來
    春節又稱年節,萌芽於先秦時期,形成於漢武帝時代。年節習俗隨歲月的變遷,經歷了漫長而複雜的發展、變化、日臻豐滿的歷史過程。     上古時期,人們的原始信仰是年節形成的重要因素。那時,人們相信神靈是萬事萬物的主宰,認為日月天地之神、動植物之神以及祖先的神靈左右著人們的生活和命運。
  • 塔克拉瑪幹沙漠名稱的由來
    塔克拉瑪幹,位於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南麓,舉世聞名的塔裡木盆地的中心,乾涸的羅布泊以西,塔裡木河以南,是一片浩瀚無垠、光寂無毛的大沙漠,地圖上成為塔克拉瑪幹沙漠,一稱塔裡木沙漠。它是我國最大的沙漠。在世界沙漠中,他僅次於非洲大陸的撒哈拉大沙漠,居第二位。
  • 「元旦」趣談:春節、新年日期是如何確定的?
    有意思的是,在中國古代,「元旦」原本指的是現在的農曆春節,還有「端日」、「元正」等稱呼。而「春節」、「新年」以及「元旦」等名稱和日期的確定,也經歷了一個比較長的演變過程。 古代「元旦」二字有啥含義? 說起元旦,如果按照字面意思解釋,可以理解為「首日」。
  • 「元旦」趣談:春節、新年日期如何確定?
    有意思的是,在中國古代,「元旦」原本指的是現在的農曆春節,還有「端日」、「元正」等稱呼。而「春節」、「新年」以及「元旦」等名稱和日期的確定,也經歷了一個比較長的演變過程。  古代「元旦」二字有啥含義?  說起元旦,如果按照字面意思解釋,可以理解為「首日」。
  • 盤點日本著名遊戲公司名稱的由來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公司命名的由來吧。1.SONY公司名稱的由來最早來自拉丁字 Sonus,意為「聲音」,聽起來很上口,剛好又同所從事的行業關係密切。當時,日本已使用外來的英語了,有很多人叫可愛的小男孩Sonny。
  • 「九九重陽節」名稱的由來,竟與《易經》有關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的這一傳統節日的日期,是農曆的九月初九。但這個名稱,究竟為何與這個日期相對應呢?「九九重陽節」有什麼特殊的由來嗎?確實有的,而且,大有講究,說來竟與商周時期的《易經》這部奇書有關呢!那麼現在,如果我說,咱們可以從兩個簡單的數字「六」和「九」開始初步解讀它,你相信嗎?乍一看去,僅憑直覺,你認為「六」和「九」哪個數字更好呢?可能會有較多的夥伴選擇吉利的「六」吧。
  • 2016猴年春節日期:2016猴年春節是幾月幾號
    你是否已經感覺到2016春節的氣息了。雖然2016猴年春節距離我們還有幾個月的時間,相信很多人和萬年曆小編一樣已經迫不及待了吧。在迎新春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2016猴年春節的日期,2016猴年春節是幾月幾號吧。
  • 每年春節的公曆日期變化有規律嗎
    每年春節的公曆日期變化有規律嗎由於春節是按農曆來計,它與公曆是兩種不同的曆法,故每年春節的公曆日期總是變化的,當你閱完上一條目「陽曆、陰曆和陰陽曆有什麼區別」之後,就會發現二者之間有三條規律可循。第一條,如果上一年沒有閏月,本年春節要比上一年提前11天到來。
  • 日本著名遊戲公司名稱的由來 是否隱藏秘密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公司命名的由來吧。  1.SONY公司名稱的由來  最早來自拉丁字 Sonus,意為「聲音」,聽起來很上口,剛好又同所從事的行業關係密切。當時,日本已使用外來的英語了,有很多人叫可愛的小男孩Sonny。這個拉丁字相關其他字,不管是Sonny或者Sunny(陽光普照),都有樂觀、光明、積極的含義,這點非常符合建立健康的企業形象。
  • 涿鹿縣名稱的來歷和治所變遷
    張垣方志近期梳理了張家口市及各縣區名稱來源的相關資料,以饗讀者。今天向大家介紹涿鹿縣名稱的來歷和治所變遷,歡迎在文章後與我們互動留言。涿鹿名稱的來歷及治所變遷 涿鹿歷史悠久,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在5000年漫長的歲月裡,歷經滄桑,數易其名。
  • 春節的由來
    春節又稱年節,萌芽於先秦時期,形成於漢武帝時代。年節習俗隨歲月的變遷,經歷了漫長而複雜的發展、變化、日臻豐滿的歷史過程。     上古時期,人們的原始信仰是年節形成的重要因素。那時,人們相信神靈是萬事萬物的主宰,認為日月天地之神、動植物之神以及祖先的神靈左右著人們的生活和命運。
  • 「元旦」趣談:春節是怎麼來的?新年日期如何確定?
    有意思的是,在中國古代,「元旦」原本指的是現在的農曆春節,還有「端日」、「元正」等稱呼。而「春節」、「新年」以及「元旦」等名稱和日期的確定,也經歷了一個比較長的演變過程。古代「元旦」二字有啥含義?說起元旦,如果按照字面意思解釋,可以理解為「首日」。
  • 駐馬店市名稱由來探究
    都不能真正解釋駐馬店歷史的由來。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第一個版本:且不說確山縣下隗保和薴麻村史書毫無記載,就連駐馬店市地方志《汝寧府志》也未有記載,而薴麻村在這一名稱最早來源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駐馬店市志》.....至於1293年元朝汝寧官員伯顏,這句話不符合史實!
  • 「百花嶺」名稱由來
    居住在山腳下的人們一年又一年聆聽著山風吹拂,同樣見證著百花嶺名稱的變遷。只因在海南方言中兩者同音,故而出現混用,一直到解放後,黑沙嶺都是中央出版地圖中的標準名稱。  1981年10月瓊中開展地名普查,所編撰的《瓊中縣標準地名錄》中標有:「普查名稱/黑沙嶺,標準名稱/黑沙嶺」;中央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的《海南旅遊地圖冊》1994年12月第1版、2010年6月第3版的瓊中縣地圖中,均標記有「黑沙嶺」。
  • 雪頓節是什麼族的節日 雪頓節名稱由來
    雪頓節是什麼族的節日  雪頓節是西藏、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省、區藏族人民的傳統宗教節日,大都在藏曆二月初、四月中旬或六月中旬舉行,具體日期各地不盡相同。在藏語中,雪頓節按解釋就是吃酸奶的節日,因此又叫「酸奶節」。因為雪頓節期間有隆重熱烈的藏戲演出和規模盛大的曬佛儀式,所以有人也稱之為「藏戲節」、「曬佛節」。
  • 「元旦」趣談:春節、新年日期如何確定?
    有意思的是,在中國古代,「元旦」原本指的是現在的農曆春節,還有「端日」、「元正」等稱呼。而「春節」、「新年」以及「元旦」等名稱和日期的確定,也經歷了一個比較長的演變過程。古代「元旦」二字有啥含義?說起元旦,如果按照字面意思解釋,可以理解為「首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