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中流淌的舊時光——尋訪揚州東關街

2020-12-19 騰訊網

老字號中流淌的舊時光

尋訪揚州東關街

人生只愛揚州住,夾岸垂楊春氣燻

《老字號中流淌的舊時光——尋訪東關街》

漫步於東關老街上,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時你總能注意到各式各樣的店鋪,如同許多張不同顏色不同樣式的拼圖,共同拼湊出一個既傳統又現代,既繁華又素樸的揚州縮影。

雖然時尚的快餐店與遊戲小站總是人來人往,可真正吸引住人們的往往是這樣一些店鋪:簡樸的食品雜貨店擺放著一個又一個小巧玲瓏的泡菜罐子,其品相讓人光是遠遠地瞥一眼味蕾都能為之興奮;小巷口那家狹窄的小商店中陳列著揚州絲綢,紙扇與特色的筷子等琳琅滿目的商品,每一樣仿佛都在訴說著一個關於揚州的故事。

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老字號」店鋪,簡簡單單的三個字裡流淌著不知多少段光陰,這些光陰是小溪,緩緩匯聚於揚州的時間長河,一同奔湧向前。

淮揚美食

淮揚菜的口味多是清鮮平和,鹹甜濃淡適中的。比起較大的淮揚菜概念,特色的醬菜與香醋只不過是這個四大傳統菜系之一的兩個極小的美食元素罷了。

老街上的一個小店裡,老闆賣醬菜和香醋。談到「老字號」的歷史,小店老闆毫不掩飾自己的興奮與對傳統美食的驕傲,醬菜與香醋均是使用揚州傳統工藝製作,兩者微微回甜的口味也與揚州人的口味完美契合。

揚州手工

「卻尋芳草去,畫扇遮微雨」,提及江淮,人們總會想到溫文爾雅、性情溫和的女子,其中總少不了畫扇的裝點。漸漸地,小扇輕搖也逐漸變成了一種生活的情趣,「風約簾衣歸燕急,水搖扇影戲魚驚」,就是恬淡平靜、溫婉祥和的生活格調的真實寫照。

如今,在揚州傳統手工藝的老字號店裡,往昔的畫扇如今仍然熠熠生輝,扇面上的茉莉、牡丹、芍藥被細心的手藝人精心勾勒,每一筆每一線間都蘊含著生氣與靈氣,不僅栩栩如生,更有了一種嫋娜的婉約姿態,覺其似美人一般或秀眉微蹙,或莞爾一笑……每把畫扇處處動人、令人愛不釋手,不覺感嘆工藝與構思之精巧。

除了畫扇還有與中華文化相伴而生的「箸文化」,揚州的筷子也是傳統手工藝的一大特色,揚州筷子使用福建一帶質量上乘的竹子,質地堅韌,觸感光滑,可避免拋光等後續的化學處理,使筷子保留最多的自然原始特徵,筷子末端所加的花紋經特殊的處理不易脫落。此時,你可能會想,這麼精巧絕倫的東西一定賣得很好,事實非也,傳統的手工藝產品現在面臨著很多現代產品的衝擊。

東關街是揚州最具代表性的一條歷史老街,裡面老字號林立,其中不乏非物質文化遺產,如謝馥春、麵塑、漆器、剪紙、摺扇等,都在訴說著關於揚州的前塵往事。

相關焦點

  • 揚州東關街:一盒董糖吃出的「味道」
    3月31日上午,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來到揚州東關街調研考察商業街區經營恢復情況,並用微信支付購買了一盒「秦郵董糖」分給隨行人員品嘗。短短的東關街、小小的一盒糖,吃出了說不盡的「味道」。這是世界運河之都的韻味。揚州因「州界多水,水揚波」而得名。
  • 美食、非遺、曲藝……文旅消費散發揚州東關街別樣煙火氣
    10月16日,採風團來到揚州東關歷史文化旅遊區,學習「揚州經驗」。四大名園之一的個園、別稱「小玲瓏山館」的街南書屋等50多處重要歷史遺存都藏在東關街內。遊客可穿梭於錯落有致的亭臺樓閣中,一園之內看遍四季之景,在覓句廊中踱步,看池塘中天鵝嬉戲。
  • 揚州東關街旅遊攻略
    一、東關街簡介:揚州東關街位於江蘇省揚州市,是揚州城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條歷史老街。它東至古運河邊,西至國慶路,全長1122米。是集休閒娛樂,美食美景等於一體的一條老街。三、東關街旅遊避坑提醒:1、東關街美食雖然很多,但價格不是一般的貴,例如金米缸淮揚菜東關街店賣的豬蹄21元一隻,看似價格便宜,但都是放置很長時間的,一點都不新鮮,甚至有的都有異味。
  • .| 美食、非遺、曲藝……文旅消費散發揚州東關街別樣煙火氣
    10月16日,採風團來到揚州東關歷史文化旅遊區,學習「揚州經驗」。&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東關街是一條亦靜亦動的歷史文化街區,擁有比較完整的明清建築群及「魚骨狀」街巷體系。
  • 2019唯美揚州‧瘦西湖及盧氏鹽商住宅、東關街
    2019唯美揚州‧瘦西湖及盧氏鹽商住宅、東關街背景音樂: 哭沙(Jason Piano)、歌女之戀(陳佔美鋼琴精選)、四季歌(發燒葫蘆絲)、沒那麼簡單鋼琴(Jason Piano)攝於2019.4.14花都江南Day 2旅程重點在揚州瘦西湖揚州‧瘦西湖:揚州瘦西湖為5A級旅遊景區,清朝康熙和乾隆皇帝都曾六次南巡來此加持,使得瘦西湖名揚天下。
  • 「揚州文博場館遊」(25)東關街歷史文化展示館
    而其城門樓的內部卻另有乾坤—因為內部使用的是鋼結構骨架,不像過去的夯土城牆那樣實心築砌,因而裡面擁有了一定的空間,所有就有了:揚州首座城樓展示館—東關街歷史文化展示館;東關街歷史文化展示館全方位展示了東關文化,展示主要包括六大部分:「盛世嚴關」起首,其次有寺觀與祠堂
  • 揚州東關街美食廣場
    不過這裡的小吃沒有東關街上的小吃多,廣場裡面的幾家小吃口味都很一般~~沒怎麼細逛,一條東關街本身就夠長了,加上人流量太大,順著人潮走了一圈就回到主路了。街上有很多規模相對大一些的店後院咖啡、阿米希意式餐廳等也有些小店賣些奶茶什麼的。小吃店的裝修都比較有個性,有點像廈門鼓浪嶼上的小店風格。窄窄的一條街上有不少美食,還有各類的土特產賣,人氣非常足,機動車不允許經過,節假日去的人擠人。
  • 「文旅消費看江蘇」融媒體採風行⑧|美食、非遺、曲藝……文旅消費散發揚州東關街別樣煙火氣
    10月16日,採風團來到揚州東關歷史文化旅遊區,學習「揚州經驗」。東關街是一條亦靜亦動的歷史文化街區,擁有比較完整的明清建築群及「魚骨狀」街巷體系。四大名園之一的個園、別稱「小玲瓏山館」的街南書屋等50多處重要歷史遺存都藏在東關街內。遊客可穿梭於錯落有致的亭臺樓閣中,一園之內看遍四季之景,在覓句廊中踱步,看池塘中天鵝嬉戲。
  • 揚州美食之:東關街
    第一次到揚州玩,是清明的時候,正是農曆三月,「煙花三月下揚州」,景色名不虛傳,綠化面積很大,滿城都是剛長出來的新葉子,嫩綠色,不管看到哪都是一片朝氣蓬勃的景象。不巧的是到的那天下雨了,還下得挺大的,只在瘦西湖附近轉了轉就走了,沒有到東關街逛逛,對於一個吃貨來說真是遺憾,所以第二次,來到揚州工作,必須要把這個遺憾補上。
  • 揚州最具名氣的一條千年古街,現如今仍然保留著許多古蹟
    揚州最有名氣的一條千年古街,東關街,位於揚州市中心,與個園相鄰,東關街是揚州保存最完好的古街,很多老字號林立,並且在工作日也有很多遊客。如果每個旅遊城市都有一條特色的街,東關街就是揚州當之無愧的特色名街了,東關街上有很多商品,其大多數商店已經營業了100年,據說最老的商鋪已開業200年。繁華的東關街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唐朝。東關街,自東向西有1122米,起點位於京杭大運河畔的這一座城樓。
  • 運河催生東關街/瑤韻琴聲
    有天下「揚一益二」之稱,贏得了「東南第一商埠」的美譽,今天的東關古渡是當時揚州最繁華的交通要道。有了運河碼頭就有街市,舟楫的便利和漕運的繁忙,逐漸形成一條商貿密集、人氣興旺的繁華古街—東關街。據專家考證,唐代杜牧的詩句「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描述的就是東關街。到了清代,揚州鹽商把東關街作為居住的首選之地。
  • 「東南第一商埠」東關街
    冶春茶社東關街門店資料顯示,朱自清先生寓揚州徐凝門安樂巷時,曾寫道:「北門外一帶,叫做下街,茶館最多,往往一面臨河,船行過時,茶客和乘客可以隨便招呼說話,船上人若高興時,也可以向茶館中要壺茶或一兩種小點心,在河中唱著
  • 揚州周末遊 何園|個園|東關街|瘦西湖
    揚州市區不大,景點也比較集中,非常適合周末遊。吃吃喝喝,逛逛景點,十分愜意。關於行程周六一早從杭州出發,中午到達,下午逛何園、個園、東關街,晚上吃獅子樓的獅子頭、文思豆腐和揚州炒飯。酒足飯飽散步到東關古渡,看古運河夜景,逛東關街夜市。周日一早吃冶春茶社的湯包和燒麥,之後去瘦西湖,預留遊玩時間3-4小時,下午返回杭州。關於自駕從杭州出發,到揚州約3.5~4小時車程。市區不好停車,尤其是東關街一帶。建議車停在酒店,打車出行。第一天的景點都很近,走走也就到了。
  • 東關街小吃刮top10!你最愛吃的就在裡面!
    前幾天,蘇小遊有朋友來揚州遊玩,去了一趟東關街,回來後竟然和我吐槽:「東關街的小吃不好吃!沒特色!
  • 尋訪揚州鄉賢焦循、阮元墓
    之所以說尋訪,因為地方實在不好找,地圖上搜不到,只有到了大概位置但後再問人。 從老家驅車沿舊S333省道,一路向南過送駕橋(宋家橋),又經過五裡橋、太平橋、公道大橋,這條揚菱公路(X101縣道),是揚州北郊人進揚州城的主道,走到和X302縣道交叉口,左拐向東直奔黃珏橋,X302向西則是裔家集和楊壽壩,這幾個地名都是焦循在《北湖小志》裡經常提到的,只是經時光的消磨,宋家橋成了送駕橋>送橋,楊獸醫壩成了楊壽壩>楊壽。
  • 揚州40家神級小店,經典中的經典,吃完才算在揚州混過!
    地址:廣陵路159號門口(徐凝門路口)何園附近在揚州鍋蓋麵店中,世世香鍋蓋面被網友評為了揚州市最好吃的鍋蓋面。說他家生意火爆,一點也不誇張,從周一到周日,只要在飯點,總能在店裡看到顧客們排隊等面吃的景象。香乾面、長魚面、腰花面、肉圓面、香腸面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 揚州之旅:不僅可以在東關街品嘗美食,還可以到個園感受四季美景
    在來揚州之前,就早已耳聞「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這一句詩句,雖說三月是揚州最美的季節,但無奈種種原因,沒有趕在最恰當的時間來到揚州,兜兜轉轉的我總是在徘徊,百般糾結之後我終於踏上了去往揚州的路上。
  • 探訪揚州朱自清故居,文弱書生卻藏錚錚鐵骨,寧死不領美國救濟糧
    坐落在揚州運河古道邊的東關街,東起古運河,西到國慶路,全長1122米。短短一千多米的距離,鋪陳出揚州數千年的富庶與繁華,而這一切都源自於老街一旁這條古老的運河。東關街上留下了太多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而鹽商們為揚州文化所做出的貢獻,遠不止於此。從安定書院到梅花書院,鹽商們為揚州文脈的傳承打下了深厚的基礎。鹽商來自各地,卻都受到了揚州文化的影響,它們把大量財力投入到文化建設中。清朝著名的安定書院、梅花書院都是由鹽商捐建的。
  • 漫步揚州,夏初細品一段荷香流淌的時光
    七月剛放假便帶孩子下了一趟江南,途經揚州,天氣格外的給力,初夏的微風裹著一絲細雨,我們像是佔了老天爺的大便宜,這種日子逛園林、賞蓮荷、坐遊船真是一大快事。瘦西湖畔閒逛,沒有乘船,沿著湖岸,只見湖如玉帶,蜿蜒迤麗,湖中荷香拂面
  • 在揚州個園,跟著《針情絲語》走回舊時光
    今日上午,在個園抱山樓開展的這場《針情絲語》,就用一幅幅錦緞刺繡,帶領著人們,回到一段舊時光。那些經過歲月淘洗的刺繡佳品,靜默,無言,卻是用絲線編織起來的,一場場關於人間,最美的夢。 在中國傳統的社會中,刺繡被廣泛運用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在掀起的門帘上,一朵荷花正從水中冒出尖來,花色鮮豔,一定是揚州本土的品種「廣陵紅」吧;在男子隨身攜帶的荷包上,兩隻鴛鴦交頸而眠,一定,有著甜蜜的夢吧;哪怕是女子束在額頭的抹額,也是極為精巧的。那該是多心靈手巧的姑娘啊,才能在這麼小的布面上,將一枚枚美景,都繡了上去啊。   展廳不大,卻能將350幅刺繡佳品,全都陳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