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到揚州玩,是清明的時候,正是農曆三月,「煙花三月下揚州」,景色名不虛傳,綠化面積很大,滿城都是剛長出來的新葉子,嫩綠色,不管看到哪都是一片朝氣蓬勃的景象。不巧的是到的那天下雨了,還下得挺大的,只在瘦西湖附近轉了轉就走了,沒有到東關街逛逛,對於一個吃貨來說真是遺憾,所以第二次,來到揚州工作,必須要把這個遺憾補上。
頭一回去東關街是坐公交到文昌閣,從大東門街往東走,大東門街裡大部分也是賣吃的,然後穿過彩衣巷就到東關街了,這是從現代建築穿越到古代建築的過程。因為沒到過東關街,想著萬一沒啥吃的就先在大東門街吃了飯才往東關街走,但是從踏入東關街那一刻就後悔了。
若說東關街很特別,也算不上,雖然去過的地方不多倒也逛過幾條古街,蘇州的平江路和山塘街,南京的夫子廟,都是一類型的風格,不過相比之下東關街的店鋪更具特色,不會千篇一律。東關街是中國十大古街之一,一部分是保存下來的建築還有一部分是新建的仿古建築。第一次去東關街是今年國慶的時候,對,非常熱鬧。
街上自然是少不了各色小吃,兩側的店鋪鱗次櫛比。夜幕降臨,各樣式的燈籠散發著溫暖的光,晚上的景色也很美。
2018年的第一場雪,東關街的雪景美得驚人,大雪,路上行人非常少,一部分店鋪關門了,還有店家在門口旁邊堆了雪人,沒有了絡繹不絕的遊客,街上很清淨。
揚州比較有名的東西在東關街都能找到身影。比如名氣特別大的
揚州三把刀
這是揚州特有的,揚州三把刀,即天下聞名的揚州廚刀、修腳刀、理髮刀。剛開始以為只是賣刀而已,後來才知道說的是刀功。揚州的文思豆腐,就是把嫩豆腐切成細絲,廚房的師傅還能把不到一釐米厚的豆乾切成32層。三把刀在揚州人手中不僅是一門技術,還是一門藝術,成為獨具地方特色的揚州文化的一部分。 在東關街上有賣刀的也有泡腳的店鋪,有一次在東關街天氣原因走不動了就去泡腳,店裡的阿姨說起來都特別自豪,在別的地方如果得了甲溝炎要去大醫院,而在揚州很輕易就可以解決。還介紹了東關街上的美食給我們。據說揚州師傅剃頭的功力也是非常了得,所以稱之為「三把刀」。
揚州炒飯
揚州炒飯名滿中國,好不好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東關街上也有很多家,沒吃過,自己倒是炒了不少材料各異的炒飯。據說粗茶淡飯裡的還行。揚州炒飯講究的是原料和火候,學一手回去自己下廚也是蠻不錯的。
小吃
藕粉圓子。[粗茶淡飯]裡的藕粉圓幾乎是我每次去都會吃的,因為個人比較喜歡甜食。一份4個,花生芝麻餡,很有彈性,不算太甜,湯裡加了一點糖和桂花醬,不夠甜可以自己加糖。裡面還有幾樣小吃都是蓮藕做的,可以嘗嘗。
豆腐腦和黃橋燒餅。[聚香齋]的豆腐腦味道不錯,對於豆腐腦甜的好吃還是鹹的好吃一直是一個比較具有爭議的話題,在廣西我只吃過甜的,在鄭州第一次吃到鹹的,把我驚呆了,一般情況下還是習慣吃甜的,不過說真心話這家鹹豆腐腦還是挺好吃的,配上他家的黃橋燒餅,是填肚子的不錯選擇,東關街上賣黃橋燒餅的店非常多,這家評論比較高,個人也比較喜歡。
別的小吃還有很多,鴨腸,糖葫蘆,烤串,酸奶,桂花糕,牛皮糖,湯圓,糖葫蘆,臭豆腐,蟹黃湯包,獅子頭,雞翅包飯,鴨脖,特色冰棒,淮揚菜……全國各地的小吃都有,要吃個遍是比較難的,不過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這邊飲食偏甜,切不可連續吃幾樣都是甜的,再好吃都覺得不好吃了,經驗之談。東關街有兩家賣鴨腸的,10塊錢40串(一般都沒有40串也不計較了)加辣,過過嘴癮。烤串是全國各地美食街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
昆蟲店。東關街的美食街裡有一家賣昆蟲的,比較貴,也比較嚇人,估計一般人下不去嘴,我也是去看了一眼,就放棄了買來試一下的念頭。
特色店鋪
香爐店。東關街有一家賣香爐和各種香的店鋪,香爐做工精美,香的樣式也很多,各種價位各種功效都有。
扇子店。手工製作,非常精美,摺扇團扇都有,各種材料製作,值得欣賞,資金充裕可以帶回一把放家裡,跟中國風的室內裝修風格相當配。
謝馥春。作為我國第一家化妝品企業,其歷史是非常悠久的,都能追溯到清朝,國產品牌,口碑也還不錯,女孩子可以帶一些自己用也可以送人。
還有賣絲綢,木製品,竹製品的店鋪,醬菜店,酒坊,掛滿明信片的小店,設計師開的銀飾店,各具特色,都很值得進去看一看,一家一家看,說不定會有意外的收穫。
在東關街上,還能看到一門比較少見的手藝,麵塑,也是屬於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捏麵塑的阿姨叫孟曉紅,也是這個非遺文化的繼承人。一個麵塑一般只需要二十分鐘左右,在這短短的時間裡,五顏六色的麵團在孟阿姨手裡變成一個栩栩如生的人,捏出來的人物身上的衣服,帽子,鞋子,精細到衣服上的圖案都能看到,我是被這手藝深深折服了,經常都有很多人駐足觀看。旁邊是賣糖畫的,我還記得小學的時候校門口外面就有賣糖畫的,一塊錢,轉到什麼圖案就給你畫什麼圖案,放學回家的時候旁邊都圍了一群小孩,大家都羨慕有零花錢買得起的,現在價格是翻了十幾倍,那種熟悉的感覺卻依然不變。
東關街上除了琳琅滿目的店鋪,還有個園的入口,好幾處名人故居,仔細逛其實還是有很多值得欣賞的地方,一直都覺得想了解一個地方,去之前一定要做攻略,對當地歷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更好的方式就是有個導遊講解,當然啦,很多當地年紀大點的人對歷史也是很了解的,有時候打車或者在店裡消費的時候也可以問問,處處留心皆學問。一條東關街,花上半天慢慢逛,也是非常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