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從「小作坊」到「大產業」 傳統美食饢助脫貧增收_中新社...

2021-01-15 兵團新聞網

  中新網新疆喀什1月12日電 (陳昭淋 霍然)「艾麥提,今天我要買35個饢,在西安上大學的女兒想吃你們打(制)的饢了。」12日一早,新疆喀什地區伽師縣英買裡鄉村民熱比古麗·吾普爾就趕到「饢小帥合作社」買饢。

  玫瑰花醬饢、核桃饢、辣皮子饢、巴旦姆饢……合作社負責人艾麥提·合力力很快將饢裝好送到熱比古麗·吾普爾手中。

  艾麥提·合力力是伽師縣英買裡鄉阿亞克蘭幹村人,此前在烏魯木齊市依靠打饢謀生。聽聞家鄉伽師縣大力發展饢產業,艾麥提·合力力回村創業。「我就找到了七八個沒有穩定工作的村民,教他們手藝。」在政府幫助下,艾麥提·合力力在鄉脫貧致富創業基地開辦了「饢小帥」合作社。「合作社員工中有3人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走進合作社,只見貨架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饢,最上層則擺放著獲獎證書和牌匾。2020年,艾麥提·合力力代表合作社參加了地區、縣、鄉三級饢手藝大賽,都獲了獎。

  「我每月工資有5000元,現在打饢用的是電饢坑,不僅方便、乾淨,還環保。」饢坑邊撲出一陣玫瑰花醬的香氣,打饢師傅達吾提江·阿布都熱西提從饢坑裡撈出熱氣騰騰的饢,並不忘向記者介紹著。

  「艾買提打饢的手藝好,他教的徒弟們手藝也好。2019年,他們合作社還向內蒙古出售了不少饢。2020年,伽師縣有近60個超市以及周邊縣市的超市,都有『饢小帥合作社』打的饢,在合作社就業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都脫貧了。」英買裡鄉黨委副書記、鄉長左熱古麗·玉山說。

  2019年以來,喀什地區伽師縣按照「村有饢小屋、鄉有合作社、縣有饢文化產業園」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饢產業,形成技能培訓、扶貧就業、生產加工、倉儲物流的饢產業鏈,有效助力當地群眾穩定就業、脫貧增收。

  在3萬平方米的伽師縣饢文化產業園裡,頭戴白帽、身著工裝的員工們和面、撒芝麻、撈饢……各司其職地忙碌著。據了解,打饢員工們20個人為一組,一天能打2萬個饢,平均每個人能打1000個饢。

  「我家中沒有地,在政府幫助下,來到饢產業園就業,現在月均工資4700元。妻子負責製作糕點,月工資3000元。貧困的日子已經過去了,現在生活各方面越來越好。」在饢文化產業園,鐵日木鄉幸福村村民賽麥提江·吐爾洪告訴記者。

  2019年以來,伽師縣按照「村有饢小屋、鄉有合作社、縣有饢文化產業園」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饢產業,形成技能培訓、扶貧就業、生產加工、倉儲物流產業鏈,有效助力當地群眾穩定就業、脫貧增收,並推動了全縣旅遊業、農業等經濟發展。

  目前,喀什地區的饢產業正蓬勃發展,擁有近200家饢加工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年產值24億元。此外,饢的品種研發、品牌建設、管理模式、生產標準、口味創新、銷售渠道等都緊隨市場發生著變化,更加規範化、標準化。

  記者了解到,到2025年底,喀什地區力爭實現饢產品年銷售收入約75億元,拉動原料、包裝、物流、餐飲服務等相關產業發展,年產值約25億元;建成疆外打饢門店、形象店超1000家。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新疆已有5萬餘戶家庭通過饢產業實現了脫貧致富。(完)

相關焦點

  • 新疆:從「小作坊」到「大產業」 傳統美食饢助脫貧增收
    圖為新疆喀什地區伽師縣英買裡鄉「饢小帥合作社」,村民熱比古麗·吾普爾買饢。伽師縣按照「村有饢小屋、鄉有合作社、縣有饢文化產業園」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饢產業,形成技能培訓、扶貧就業、生產加工、倉儲物流產業鏈,有效助力當地群眾穩定就業、脫貧增收。
  • 新疆饢產業發展研討會在鄭州召開 唱響特色品牌 打造全產業鏈
    會議指出,大力發展饢產業,是自治區黨委、政府完整準確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特別是貫徹落實「培育壯大新疆特色優勢產業」重要講話精神的舉措之一。自治區黨委九屆十一次全會將饢產業作為「十四五」期間新疆重點發展的「十大產業」之一,給新時代新疆饢產業發展把航定向,進一步堅定了加快饢產業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 小小伊犁饢成群眾增收大幫手
    2020年,伊寧市以饢產業為突破口,做大做強「伊犁饢」品牌,昔日的傳統食品——饢,如今正成為帶動一方經濟發展的朝陽產業。  1月7日,塞外疆饢產業園打饢加工區一派繁忙,工人們分工協作,和面、烤制、打包,大家忙而不亂,80個標準版電烤饢及配套設備正全速運轉。目前,公司有100多名打饢員工,每月人均收入就高達5000元左右。
  • 吐魯番饢產業快速發展
    吐魯番饢產業園內,似乎連空氣中都瀰漫著饢的香味。一個高昌吉利幣造型的「超大烤饢」在入口奪走了眾人注目的眼光,吸引著不少遊客留足拍照。走進饢文化展廳,展示的大小不一的一個個實物、一張張圖片和一段段文字,詳盡介紹吐魯番的饢歷史、製作工藝、種類、營養價值及傳統與現代的變革,讓人生動直觀了解吐魯番的饢文化。
  • 新疆饢產業推介會在鄭州開幕 200多種美食讓你大飽口福_中國網
    12月14日,第三屆新疆饢產業推介會在鄭州開幕,200多種噴香的饢、比雞蛋大的紅棗、麻辣爽口的椒麻雞全部「打飛的」來到鄭州,讓你大飽口福的同時仿佛「一秒入疆」。穿衣鏡那麼大的饢你見過嗎?「這個是饢的祖宗,我爺爺的爺爺吃這個長大。」14日上午9點,在鄭州中原國際博覽中心,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州呼圖壁縣的斯坎旦介紹著自家的饢,所有饢品採用傳統酵面發酵工藝,使用柴火、土炕烤制,斯坎旦家的雜糧饢、肉饢、奶饢、油饢、芝麻饢吸引了眾多遊客品嘗,斯坎旦乾脆開起了直播展示。
  • 雲南景谷:魔芋產業助農脫貧增收
    魔芋產業助農脫貧增收近年來,雲南景谷縣依託景谷興邁農業有限公司,採取「公司+專業合作社+村委+科研單位+基地+農戶」的模式,產業化發展魔芋,魔芋產業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和村民增收致富的重點產業,帶動作用明顯可見。
  • 「產業+就業」——新疆機場集團的特色脫貧之路
    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的于田縣木尕拉鎮,一年之中沙塵天氣超過260天,自然條件差、貧困程度深,曾被形容為脫貧路上最難啃的「硬骨頭」。新疆機場集團迎難而上,探索出了一條「產業+就業」的特色脫貧之路。「我現在也是民航人了,今年年底就可以去于田機場工作了!能在這麼好的大企業裡上班,還在家門口,這是我們一家三口最驕傲、最幸福的事。」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土特產」變身「金疙瘩」
    央廣網北京9月29日消息(記者金昀瑾 吳卓勝 夏震宇)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新疆以瓜果美食聞名。脫貧攻堅路上,從生產端到加工端,從流通端到消費端,南疆人民讓「土特產」「立體化」,打開增收的空間。
  • 尋味「天下第一饢」
    中新社烏魯木齊7月16日電 題:尋味「天下第一饢」作者 古麗米娜·艾力哈孜新疆人的美食清單裡,饢如同空氣和水一樣重要,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饢。烏魯木齊饢文化產業園開業半年多以來,烤饢從煙燻火燎的饢坑走進窗明几淨的生產車間,從家庭作坊式生產逐步發展為規模化產業,從街頭小吃變身「網紅」美食,用色香味講述新疆人的生活。在遊客們的追捧下,烏魯木齊饢文化產業園成為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上的熱門「打卡地」。
  • 小兔子大產業 助力脫貧增收
    新疆新聞在線網10月20日消息:近年來,和田地區兔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成為精準扶貧路上的特色產業之一。目前,和田地區已有15家大型兔養殖企業落戶,越來越多的村民靠著兔子實現了脫貧。在和田市吉亞鄉兔產業基地,技術人員木塔力甫·木拉艾合買提正在指導村民如何給兔子人工授精。
  • 在十三朝古都,遇見阿克蘇饢
    新絲路紐帶「饢」擴雙城 阿克蘇市文旅推介會走進古都西安饢作為新疆具有特色的地方美食如今也成為阿克蘇市文化旅遊的一張向外拓展名片,西安和平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協辦。活動旨在以阿克蘇饢產品展銷會為切入點,以點帶面,以古都西安為原點,向內地大力宣傳推介阿克蘇市文化旅遊產品,吸引更多內地遊客來阿克蘇旅遊,品嘗塞外名城阿克蘇市的獨特美食,領略阿克蘇市旅遊資源魅力。活動當天,阿克蘇市文旅局將與陝西省旅行社協會籤訂戰略框架協議,就引客入阿及引客入陝達成文旅互補的共識。同時,饢系列產品將進入西安市各大商超、門店,進一步擴大阿克蘇饢品牌的影響力。
  • 饢香飄中原,你了解新疆「饢」嗎?
    傳統饢坑的種類很多,有陶製饢坑、磚制饢坑、土泥與蘆葦和制饢坑等,多為直立,由外殼、平臺、爐底組成,中間圓鼓,上下兩端小,內部形狀像歐洲釀製葡萄酒的木桶。從饢坑所用的燃料看,有燒煤炭的饢坑、燒柴禾饢坑等。由於傳統饢坑多用木柴、梭梭、紅柳或煤炭作為燃料,環境汙染大、人工成本高,不符合綠色節能環保理念,不太方便在城市社區布點安裝和烤制饢品。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金色的饢帶來金色的希望
    喀什地域特色饢產業是增加創業就業、鞏固脫貧成果、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路徑之一,今年喀什地區按照「饢產業+技能培訓+扶貧就業+旅遊觀光」的戰略發展模式,建立從源頭採購到生產、從倉儲物流到銷售,產銷一體化全產業鏈業態,真正實現「小饢大產業」。
  • 饢產業帶動村民致富
    新疆庫車市緊緊圍繞饢產業發展,以脫貧致富為目標,不斷壯大發展民族特色美食「饢」產業,積極調動村民內生發展動力,越來越多的農民通過饢產業實現了增收致富。在庫車市烏恰鎮薩益布益大饢城,工人們正忙著趕製大饢,前來買饢的市民絡繹不絕,在這裡上班的工人都是來自烏恰鎮各村的村民,經過統一免費培訓實現了就業,有了穩定的收入。
  • 小作坊折射脫貧大手筆
    小作坊折射脫貧大手筆 2020-10-15 1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疆「非遺」庫車大饢裡的「致富經」
    「在全國,你只要看到直徑60釐米的饢,那一定是我們庫車大饢。」這是庫車當地居民經常說的一句話,長久以來,庫車大饢的歷史文化吸引了不少國內外遊客前來觀光體驗。戶外騎行愛好者馬增光與朋友從內地騎行來到新疆,專程來到庫車品嘗大饢。遊客馬增光說:「我們一行八個人,都是第一次騎行來新疆,還穿越了獨庫公路。
  • 中國美食地圖《新疆篇》——「饢」
    時而喝一口茶潤潤喉嚨,時而掰上一塊饢在茶水裡泡一下,補充一下聊天損耗的能量。茶與饢的這種別具一格的搭配方式,只有在新疆才能顯示出它的合理性。在新疆,饢的地位超過任何一種主食,傳統的新疆人家家戶戶都有製作饢的饢坑,從出生到去世,他們的每一天幾乎都有饢的存在。維吾爾人對待饢的態度是:寧可一日無菜,不可一日無饢。由此可見,饢在新疆人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 第三屆新疆饢產業推介會來鄭州了!200多種饢系列產品、100多種特色...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新疆是聞名世界的瓜果之鄉、美食之鄉,饢是其中最具民俗符號的食品之一。12月14日,第三屆新疆饢產業推介會在鄭州中原國際博覽中心拉開序幕,200多種饢系列產品和100多種新疆特色林果產品、特色農副產品集中亮相展示。
  • 愛上新疆豫見饢 河南援疆助力哈密特產走的更遠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常委、副主席艾爾肯吐尼亞孜介紹說,河南與新疆交流源遠流長,特別是近年來,河南與新疆合作不斷深化,這次把舉辦地點放在全國農業大省、主食加工業強省的河南省舉辦,是深入落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關於饢產業發展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是學習借鑑河南省主食加工、食品包裝、品牌營銷等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加快推動全區饢產業發展,推動饢產業走出新疆、走向全國,真正使其成為富民興疆的特色優勢產業
  • 經典新疆:庫車大饢 家鄉的名片 養胃美食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新疆巴郎子,提起庫車大饢由種說不出的親切感。從小吃它長大,早已融入到我的生活的點點滴滴。來到新修建的庫車大饢城,優越的環境讓人身心愉悅,仿佛穿越千年,進入了一座美食王國。饢是新疆各族群眾不可缺少的傳統食品,也是維吾爾族群眾日不可缺的麵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