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兮檇李城,猶未有人耕。好月當年事,殘花觸處情。
西湖畔重來不會缺少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斷橋許仙白娘子相會;長橋梁山伯十八裡相送,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是西泠橋頭錢塘蘇小小的故事。
蘇小小六朝南齊時(479~502)歌姬,風華絕世,藝冠青樓。自幼父母雙亡,寄住在西泠橋姨母家中,因生活所迫,被迫淪為青樓歌姬,擅長各種樂器,能歌善舞,雖在青樓,但小小卻潔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小小喜愛山水,所以自制了一臺油壁香車,僱人推車,常常遊玩沿湖畔遊玩,而香車後常伴有王孫貴族,富家子弟跟隨,但無一能才貌雙全的小小動心。直到一日,湖畔邂逅阮鬱,一見傾心,口吟「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為表愛慕之意。阮鬱得知也登門拜訪,表達愛意。有情人終成眷屬,不久後兩個年輕人便相愛了。
青驄馬和油壁車,相伴遊玩湖畔山水,或是同船共覽湖上風光;常在畫舫吟詩作對,朝朝暮暮幸福不已。郎才女貌萬分般配的一對夫妻引了老天爺的嫉妒吧,所以才讓新婚三個月的她們被命運拆散。阮父是京城大官,得知自己兒子和一個青樓歌妓在一起十分憤怒,但怕拗不過兒子,所以開始只是表面上同意這門婚事,其實他憋著一肚子壞水想要拆散他們。在他的眼裡,小小出生貧寒,又是拋頭露面的歌妓;而兒子是名門出生,門第不同,有失家族顏面。所以派人催歸,稱自己大病臥床。阮鬱不得已只能揮淚與小小別離,不曾想,此一別,竟如黃鶴西去,杳無音信。小小情義難忘,日日思戀阮鬱。而歸去的阮鬱也按父親安排,和門當戶對的富家千金成了親,不在提起小小。
感情總是這樣,十有九悲。正是丹桂飄香之際,為消去心中煩擾思念,小小乘油壁車於滿覺隴賞桂,偶遇破廟苦讀書生。經過一番交談,得知書生姓鮑名仁,欲進京趕考,但卻少盤纏,小小十分同情窘境的書生,慷慨解囊,資助鮑仁進京趕考。
第二年夏秋之交。小小賞荷花歸來,久坐露臺犯了風寒,加上久思渣男成疾,重病不起。臨終前,囑咐侍人道「我生於西冷,死於西冷, 埋骨於西冷,庶不負我蘇小小山水之痛。」說完便香消玉殞,抱恨而終。葬於西泠橋頭。已任滑州刺史的鮑仁前來道謝資助之恩,但知恩人已逝,撫棺悲痛不已,尊其遺願,將小小埋在了西泠橋頭。後人在墓上建亭,亭名「慕才亭」。這便是錢塘蘇小小的故事。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遷客騷人都為蘇小小題詞寫作,流傳後世。
今天的故事講到這裡了,感謝您的觀看。小生定盡心竭力,寫好每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