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方圓,三兩桌椅
四季交替,五味俱全
縈繞在嘉興人心頭的美味
很多都隱藏在鬧市的犄角旮旯
它們從不打廣告,有的根本沒有店名和招牌,有的導航也搜不到,卻都是幾代人默守至今的地道嘉興味,轉眼就是10年、20年、30年……
味美不怕巷子深。今天就來認識幾家藏的很隱蔽的小館,20塊錢就能大飽口福,可若是來晚了,真不一定吃得到。
老三牛肉包子店
坐標:楊柳灣
店齡:30歲+
開在老小區裡的這家牛肉包子店,面積不到40平,裡外總共八張桌。然而,一天至少能用70斤牛肉、30斤麵粉!
牛肉煎包1.2元/只,牛肉湯3元/碗。四隻包子一碗湯,成了很多「老嘉興」的早點標配。通常早上9點半,包子就賣光了。
老食客說,到這除了吃早飯,吃的更是一種習慣與回憶。「最早開在沈鈞儒紀念館邊上的,小時候是陪家人一起來吃,現在偶爾帶長輩來吃。」
小店還被貼上了「任性」的標籤。時不時就大清早在店門口貼張字條:今天休息!
大老遠趕來的客人,只能悻悻而歸。現在,老闆學會了發朋友圈:今天不營業!請大家不要趕來了!
開店容易守店難。遙想1987年開店時,連店名都沒有。幾代人守護至今,人氣是靠口碑一點點撐起來的。
老一中的畢業生,對這家店一定不陌生。當年開在學校附近的牛肉包子店,至今仍是很多人的想到就要流口水的美味。
「印象最深的是,那年冬天快過年了,有個已經畢業的孩子,出國留學幾年了,下了飛機回嘉興第一件事,就是打的到這裡『解饞』,當時手裡還拎著行李箱。」
「很多老顧客,即便早就搬離了楊柳灣,還是每個周末雷打不動地開車十幾公裡,趕來這裡過一把嘴癮。」
大概正是這些,成了這一家幾代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忙並快樂著的理由吧。
現在,家裡的90後也辭職當起了「接班人」。凌晨1點半起床,開始一天的忙碌,對很多年輕人來說,並非易事,更何況天天如此。
最近,老三家不僅開通了外賣平臺,中午還推出了特色牛肉冷麵。
不同於別家的冷麵,主料是精選的帶筋牛腿肉,用老滷燉上兩三個小時,收汁後再出鍋,特別有嚼勁。
牛肉冷麵20元/份,一份有將近20塊牛肉!最近天熱,冷麵常常爆單,各位看官,如果想點外賣或堂食、打包的,記得趕早!
吃貨力薦:牛肉煎包 牛肉冷麵
宸斌燒賣
坐標:菱香路
店齡:20歲+
看似尋常的小店,幾經搬遷,移址到菱香坊這個老小區門口。老闆娘叫珍珍,曾是嘉興餐飲服務公司的專業點心師。
事實上,這麼一家不起眼的小店,曾推掉了幾次媒體的專訪。理由是生意太好,做得太累,不想再宣傳。
越簡單的食物越見功夫。一隻燒賣,只有皮和餡兒兩部分。
這家燒賣的皮子超薄,是店主特別要求廠家定製的。即便如此,送來的燒賣皮也並非直接就用,老闆娘會對它們再次加工。
原先看起來零碎的邊緣,收口後就如同細碎的花瓣,層層疊疊,別有風味。
包好的燒賣放入蒸屜,籠中鮮香便飄散開來。蒸熟後籠蓋一掀,一個個白嫩軟糯的「小傢伙」,皮兒顫顫巍巍,直勾起肚裡的饞蟲來。
更見手上功夫的,還有店裡5元/碗的小餛飩,皮子晶瑩剔透,現包現煮,屬於嘉興老底子的泡泡餛飩。
清早5點半,小店會迎來第一撥客人。中午12點半,老闆娘準時收拾關店。
「為什麼不營業到晚上?」老闆娘的回答是:「老咯!沒那麼多精力。」
再說,她還有自己的生活。每天傍晚,準時到健身房打卡。夏天瑜伽,冬天遊泳,最近又學起了街舞。活生生一個潮老太!
老一代人更相信自己手上功夫的口味,所以把一身本事都悉數教給兒子。老闆娘說,過些時候自己便要退休,店要傳給兒子繼續經營,所以去年用兒子的名字重新註冊了店名。
吃貨力薦:筍尖鮮肉燒賣 小餛飩
沒有名字的清真小吃
坐標:大年堂後
店齡:8歲+
繁華的中山路背後,藏著許多不起眼的小巷,府東街就是其中之一。破舊的樓房、雜亂無章的電線,仿佛誤入另外一個世界。
然而,不用特意詢問,順著一路飄來的香味,也能覓到記憶中的樸素的美味。
府東街向東的小弄堂裡藏著一家清真小吃店,既沒店名,也沒招牌,更甚的是,真的連導航都搜不到!
斑駁的牆壁上,門牌號已被時間模糊。據說,準確地址是大年堂後90號。
「包子還有嗎?」
每天,老主顧們進來的第一句話都是如此。
店裡就兩張桌,食客們常常坐不下。但只要心心念念的吃食還有,管它站著吃、蹲著吃、還是搬個小板凳坐在門口吃,都無所謂啦!
這麼樸素的牛肉包,厚實的就跟小時候外婆親手包的一模一樣,有麥香,有嚼勁。一口咬下去,牛肉的汁水與麵粉的麥香味融為一體。
包子隔水蒸12分鐘才出一鍋,店裡只有兩口電蒸鍋,排隊自然成了「家常便飯」。
牛肉燒賣也是店裡一絕,口感完勝賣相。
清真小吃店裡的特色牛肉粽,亦不是每天都有,很多食客會打包幾個帶回家。
店裡還有隱藏菜單。15元/碗的牛骨湯,小店最貴的一道美味了。
牆上的菜單上並沒有寫,是因為來晚了不一定有!小編運氣好喝上了一碗,真的感覺喝下了一大碗膠原蛋白,一天都元氣滿滿。
每天從凌晨開始下鍋燉的大塊牛脊骨,熬出的湯呈奶白色,絕對的無添加。
這架勢,無肉不歡的吃貨可以說是超滿足了。先吃肉,再喝湯,記得要自己加鹽。不過,也有不少人就喜歡喝原汁原味的骨湯。
導航找不到?附上小編手繪地圖一份↓
吃貨力薦:牛肉包子 牛肉燒賣 牛骨湯
隨著時間慢慢流逝,許多味道逐漸消失。
只有那魂牽夢繞的香味,才能喚醒腦海中的記憶。
任憑吃遍天下山珍海味,還是忘不了那個味。
匠心沉澱,老店今安在。
如此,甚好。
你還吃過哪家路邊小巷裡的老底子嘉興小館?
不妨留言來嘮嘮~
探店,我們是認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