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雪後的那拉提草原山霧繚繞
風景如油畫般動人
先來段視頻感受一下
秋日的那拉提草原
在各色樹葉的照耀下美輪美奐
樹林與草原層林盡染
美得如此不真實
遠處山頂的皚皚白雪
與穿梭在山間的迷霧
給那拉提草原
增添了一份不一樣的美
這是一片懸浮在天際的草原
那拉提的美貫穿一年四季
這裡的山水林木美到
不加修飾 自成一派
圖:晨風光影
欣賞那拉提的美景,從來不需要特定的時間。一年四季無論何時來到這片「空中草原」,她都向來客展示自己最美的一面!那拉提草原的美,四季各有特點,從不重複!圖:晨風光影
那拉提草原最美季節是一年中的夏季,藍天白雲下綠草如茵,遼闊的高山牧場滿眼綠色,一望無垠,十分賞心悅目。夏天的那拉提雪山仍存有少量積雪,但雪山下的草原和森林卻是綠意盎然。遠處的雪山,近處的森林和草原,還有草地閒自得地吃草的馬兒,形成一幅立體的畫卷。
夏日的那拉提不僅是綠色的世界,更是鮮花盛開的天堂,滿地的野花恣意盛放。
圖:雪山飛兔
秋日的那拉提少了一分夏日的狂放,卻多了一絲動人的渲染。金黃的枝頭在草甸上搖曳,秋風捲走了夏的最後留戀。但是那拉提草原的壯美還是可見一斑。金秋時節,不用幾天,那拉提草原就完全換了新裝——藍天白雲下,處處黃金,滿山遍野大塊大塊的墨綠倏然翻身,換成一襲蒼黃的秋衣。
在藍天雪山的映襯下,亮麗草原、多彩林區,每一處山溝、每一座峰巒,都被彩色裝扮著,千葉萬樹,色彩紛呈。發黃的草與金黃的樹葉互相映襯,構成了一幅幅動人的畫卷,這個季節的那拉提更多的是成熟。
那拉提的秋天,短暫而美麗,來得著急,去得迅速。也許正因為此,秋天的那拉提更讓人懷念和期待。
雪域 森林 牧民 炊煙
冬日的那拉提草原
讓每一位到訪的遊客
流連忘返
那拉提四季皆景
而不管在哪個季節
總能在這片空中草原
發現新的玩法
圖:唐心風暴
草原的日落總能給人一種震撼的體驗,站在山頂,遙望遠處消失在天際的日光,平靜而又動人的景色令人難以抗拒。可不要只顧著欣賞美景
烤全羊
那拉提草原烤全羊色澤黃亮、皮脆肉嫩、香味四溢,味道極為鮮美,是招待貴客的佳品,而且備受客人的青睞。被加工後整隻羊「靜臥」在長方形的大木盤中,肉味鮮美、香飄滿堂。不過烤全羊的分量真的很足,如果遊客人數不多,可以嘗嘗烤羊腿或半隻羊。燻馬腸
燻馬腸,是往清洗乾淨的馬腸子裡灌上馬肉,然後燻制而成。它是馬肉納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冬季大小宴會上不可缺少的特色菜餚。奶疙瘩
奶疙瘩有兩種,一種是甜奶疙瘩,一種是酸奶疙瘩,可帶油可不帶油,做法大都是靠手工。牧民做奶疙瘩時,先將牛奶或羊奶發酵,把發酵後的酸奶倒入鍋裡熬,然後裝入布袋裡吊起來,使其水分滴盡,用手捏成小塊,放到蓆子上晾乾即成。奶皮子
奶皮子是在牛奶、羊奶煮熟後,等奶冷卻,取下鮮奶子上面浮的一層奶皮。這種熟奶皮子多為家庭製作,大多抹在饢上或放在奶茶中食用。包爾薩克
羊油炸制的面點「包爾薩克」,是哈薩克族的一種小吃,常常配了奶茶一起享用。廚師先將糖和發酵粉用溫水化開,酥油用微波爐加熱化開(也可放些蜂蜜)。再在盆裡放麵粉、糖和發酵粉的水,加上酥油一起和面,麵團揉至稍微軟一點。醒好的麵團切成一個個小劑子,用擀麵杖擀成薄皮並切成小菱形或方形、長方形,最後放在鍋裡炸成焦黃即成。奶茶
「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牧民多用磚茶和茯茶勾兌奶茶,奶茶是牧民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飲品,一日數餐都離不開。抓飯
抓飯的原料有大米、羊肉、胡蘿蔔、洋蔥和植物油。將大米洗淨,用水泡上,羊肉剁成大塊(連骨頭一起剁),胡蘿蔔洗淨後切成細絲,洋蔥剝皮後切碎。做抓飯一般用生鐵鍋。先用清油炒肉,後炒胡蘿蔔、洋蔥,炒至半熟,放入大米、清水、鹽,不要攪動,蓋上鍋蓋燜上40多分鐘即熟。入秋的那拉提被色彩與迷霧渲染
作為一片四季皆景的仙境
那拉提從不吝嗇自己的「美貌」
毫無保留地展現給了
每位到訪的遊客
本平臺專注於喀拉峻美景動態分享,文章轉自【伊犁綠河谷】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和微信公眾平臺,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屬於原作者,有侵權問題請留言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