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師的事業就是我們成就之源!

2020-12-12 慧君最可愛

真正利益眾生的上師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時,

真正利益眾生的上師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時,

弟子都不能放過,

不管是以人力還是財力,

都應跟上師結上緣。

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之後,

在大海沒有乾涸之前它就不會滅盡一樣;

如果在上師的任何一個善根中,

我們能夠與之結上緣,

那自己的發心水滴已經融入到上師廣大無邊的功德海當中,

這樣的話,

我們的善根永遠也不會窮盡。

可見,

這樣的功德遠遠超過以自我為中心而造作的善根。

——法王如意寶——

弟子都不能放過,

不管是以人力還是財力,

都應跟上師結上緣。

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之後,

在大海沒有乾涸之前它就不會滅盡一樣;

如果在上師的任何一個善根中,

我們能夠與之結上緣,

那自己的發心水滴已經融入到上師廣大無邊的功德海當中,

這樣的話,

我們的善根永遠也不會窮盡。

可見,

這樣的功德遠遠超過以自我為中心而造作的善根。

——法王如意寶——

「菩薩諸業」指聖者菩薩所行持的種種事業。具體指每個剎那都能嚴淨諸剎海,解脫眾生海,分別諸法海,深入智慧海,清淨諸行海,圓滿諸願海,親近諸佛海,供養諸佛海,修行經劫海。

什麼是事業?就是心的能力的外在發揮,比如太陽是本體,光、熱是功能,由光熱的發揮而長養萬物是事業。聖者菩薩以證悟心性的力量,能令本具的功德周遍地發揮作用。心性遠離垢障就能起不可思議的妙用,能在一個剎那就做到嚴淨諸剎海、解脫眾生海、分別諸法海等等的極廣大事業,遠遠超過了凡夫和小乘阿羅漢的境界。比如世間傑出人士也擁有教育、環保、慈善等等的事業,但在效率、影響、成果等方面無法和聖者菩薩相比。比如聖者菩薩一剎那就能往詣無量佛前廣興供養,能教化十方無量眾生,而世間的一個教育家一時只能為幾百、幾千個人授課,而且一個剎那決定說不出一個字來。所以在做事業的能力上,凡夫和聖者有天壤之別。

我們應當心懷最遠大的志向,不應以做一些世間事業為滿足,應當發願追隨聖者菩薩,成就與他們同等的事業。

有些人認為依止上師不一定重要,自己單獨搞個佛教企業,事業就會超過上師。有這種想法的話,最終不但不能如願以償,反而容易讓自己陷入絕境,連基本的衣食溫飽也無法維持。要知道,作為真正的善知識,弘法利生的事業必定不可思議,假如弟子與上師的意願一致,盡心盡力為上師做事,對自己來講,才是度化眾生的很好因緣。我以前就經常思維:「假如我只依靠自己的能力,不要說利益無量眾生,連極個別人也很難幫助。但憑藉上師的因緣,與上師的宏大事業結合起來,如今還是做了一點有意義的事。」故作為弟子,一定要好好依止上師。

要知道,在一切修行中,對上師依教奉行的功德最大。有一次,岡波巴尊者想到上師米拉日巴尊者那裡求個甚深教言。到了黃昏時,他去了上師那兒,問上師:「積累資糧的方法,究竟是哪一個最殊勝、最無上?」

尊者回答說:「密集金剛和金剛四座等續部中都說:『供養三世一切佛,不如供師一毛孔。』所以,供養上師的功德最大,是積累資糧最好的方法。」

岡波巴又問:「那還有沒有比這更高深的積累資糧的方法呢?」

尊者言:「還有一個。比供養上師更大的功德,就是依教奉行,依靠上師所傳的口訣如理如實修持,如此則功德更大。」

比如,上師傳講佛法是智慧資糧,因為講經說法能遣除眾生相續中的無明、增長智慧;上師放生、布施則為福德資糧。就應力所能及地跟上師結上緣。怎樣結緣呢?比如,在上師做善事時,如果自己有財富,那就應取出一部分來作供養;上師傳法時,自己要麼組織大家學法、要麼打掃衛生,等等。或者,上師親自派你去別的地方,或讓你做某件事情,甚至讓你打掃上師的屋子、佛堂,或打掃大眾的經堂,等等。諸如此類的事情並不是徒勞無益,相反這樣的勞作具有極大的功德,它將成為解脫道的殊勝資糧。

上師如意寶曾經這樣講過,真正利益眾生的上師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時,弟子都不能放過,不管是以人力還是財力,都應跟上師結上緣。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之後,在大海沒有乾涸之前它就不會滅盡一樣;如果在上師的任何一個善根中,我們能夠與之結上緣,那自己的發心水滴已經融入到上師廣大無邊的功德海當中,這樣的話,我們的善根永遠也不會窮盡。可見,這樣的功德遠遠超過以自我為中心而造作的善根。

大圓滿前行中有個比喻:從前,有兩個人一起前往拉薩。一個人除了少量的豆粉外沒有其他口糧,他將少量的豆粉放入另一個人許多精白糌粑中混合一起。過了幾天,有許多糌粑的人說:「你的豆粉差不多該用完了吧,我們去看看有沒有用完。」然後兩個人去看結果發現豆粉仍然沒有用完。這樣看了好幾次豆粉一直沒有用盡,最後只好與所有糌粑一起吃完。同樣無論別人做任何善事,自己僅僅通過少許財物或者身語勞作等結上善緣,也將獲得同等的善根。特別是對於上師、善知識暫時的指派或信使,乃至清掃上師的居室在內,都是積累資糧的正道,應當盡力而為。

相關焦點

  • 上師的事業就是我們成就之源!
    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之後,在大海沒有乾涸之前它就不會滅盡一樣;如果在上師的任何一個善根中,我們能夠與之結上緣,就是心的能力的外在發揮,比如太陽是本體,光、熱是功能,由光熱的發揮而長養萬物是事業。聖者菩薩以證悟心性的力量,能令本具的功德周遍地發揮作用。心性遠離垢障就能起不可思議的妙用,能在一個剎那就做到嚴淨諸剎海、解脫眾生海、分別諸法海等等的極廣大事業,遠遠超過了凡夫和小乘阿羅漢的境界。比如世間傑出人士也擁有教育、環保、慈善等等的事業,但在效率、影響、成果等方面無法和聖者菩薩相比。
  • 朵瑪之供:累積功德,成辦事業之源
    朵瑪的裝飾十分莊嚴漂亮,一般用含有彩色染料的酥油花製成作為象徵性的禮儀供品。  藏民族是個非常虔誠恭敬佛法的民族,往往均以世界上最美好的物品作為供養,日常生活的一切都是一種修行,也是積累功德,資糧提升,並淨化自己的心靈途徑。所以我們常看見在西藏繪畫中,珠寶、果實、鮮花可以作為美好供品;在唐卡畫四周的錦緞裝飾,佛像所穿的衣袍都用最好的材料;包裹經書也用棉布、絲綢或錦緞。
  • 讓自己和上師心靈相契
    《次第花開》中亦云:「無偽的信心可以穿越時間空間,而成就者的加持原本就無所不在。」成就者的加持無處不在,不受任何局限,唯獨會受限於我們自己的心靈;如果我們的心不能完全地向上師敞開,就相當於在我們和上師之間放了一堵牆,把自己和上師隔開了。
  • 朵瑪之供:累積功德,成辦事業之源!
    所以我們常看見在西藏繪畫中,珠寶、果實、鮮花可以作為美好供品,在唐卡畫四周的錦緞裝飾,佛像所穿的衣袍都用最好的材料,包裹經書也用棉布、絲綢或錦緞。或給金屬雕像鍍金、修飾,給築於戶外的佛塔精心保養、刻說明書無不表達著恭敬和虔誠。而供獻「朵瑪」供品是他們虔敬心和成就事業,積累善業的一個智慧結晶的集中表現。朵瑪之供:累積功德,成辦事業之源。
  • 佛教百科 | 一切成就之源祈請文
    這八位持明成就者既是已經獲得四種持明成就的上師,同時也是寧瑪巴傳統中最強有力的八種忿怒修法的重要傳承上師,他們是:(1) 南方的身持明文殊友(2) 西方的語持明龍樹菩薩(3) 東方的意持明阿闍黎吽嘎拉(4) 西南方的功德持明貝瑪拉密札(5) 北方的事業持明帕巴哈帝(6) 東南方的苯母持明達那桑芝達(7)
  • 密宗金剛乘上師的資格
    最好是明心見性初地菩薩以上成就。(六)精進修持。現見輪迴的痛苦,生起強烈厭離心出離心,為了來世精進憶念正法。(七)攝受弟子。以各種各樣的善巧方便攝受調伏弟子。讓弟子依照上師的言教行持。,濁世力致故難得,三戒清淨之大地,多聞大悲潤心續,精通如海顯密儀,斷證淨慧碩果豐,四攝鮮花齊爭豔,善緣弟子如蜂聚。
  • 類烏齊寺登真活佛圓寂顯瑞相 帕確活佛撰文憶上師
    2月9日(藏曆)時,上師說:「我要走了,你們要好好修行,最重要的是你們嚴守戒律,一切萬物都是無常幻化,所以沒有什麼值得執著和貪戀,唯有修持解脫之法就是永恆的幸福。學習佛陀的教育才能我們的身心解脫,解脫之路知道不行一定要走才能到達比岸。我給你們以前傳的法你們要好好修行體悟。」當天早上,上師叫帕確活佛修持達隆上師瑜珈行。
  • 獲得幸福,從遇見上師開始
    世間師,包含了家中的父母、學校的師長、職場的前輩,乃至每一個有意無意教會我們人生道理的人。此外,還有一種特殊的老師,他了解萬法真相,傳授我們出世間的智慧,教導我們不僅要對此生負責,更要著眼來生。 他,就是慈悲攝受我們的上師。
  • 敵人才是我們的上師、也是我們最大的恩人!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人讚美我們,幫助我們,我們覺得非常得意,其實這都是違緣、障礙;有人批評我們,我們心裡不高興了,覺得受委屈,受傷害了,其實這才是真正讓我們成就的……華智仁波切說過:最好的上師、善知識,是能直接指出我們毛病的人。
  • 讓自己和上師心靈相契
    《次第花開》中亦云:「無偽的信心可以穿越時間空間,而成就者的加持原本就無所不在。」成就者的加持無處不在,不受任何局限,唯獨會受限於我們自己的心靈;如果我們的心不能完全地向上師敞開,就相當於在我們和上師之間放了一堵牆,把自己和上師隔開了。
  • 「上師」與「法師」有什麼不同嗎?
    法師更不斷致力於積極籌協貧困地區之贈醫、助學及扶貧事業,以慈悲無私之佛教精神利益眾生。於2001年,法師被蒙古最高精神領袖哲布尊丹巴法王授以冊封寶函,冊封予「黃帽廣行教法者」勳位。對「上師」一詞的理解還是有點可以更精確的餘地。「上師」並不狹義指自己的師父,從來沒有這個傳統說法。
  • 清定上師
    1942年,能海上師從西藏學法歸來,經寶光寺方丈貫一大和尚介紹,清定上師往文殊院聽能海上師講《菩提道次第》,發起深信,決定依止老上師學修密法,聽經圓滿,隨侍能海上師去寶光寺聽講比丘戒。四月,隨能海上師往近慈寺結夏安居。
  • 如何依止上師——竅訣雲集 (下)
    懊惱異常的滴水,回到僧堂,那關門的聲音衝擊到耳朵,豁然開悟,再而入室,報告無字與般若皆在一吼之聲中,得到儀山禪師的印可。不光是出世間勝果的成就,心裏面有什麼願望難以成就的話,都可以祈請上師,這樣的話心願將會無礙的成就。對於敵人、強盜、水火、懸崖、野獸等等的畏懼如果誠心對上師祈請的話都會得到救護。無論息增懷誅任何事業祈禱上師沒有不無礙成就的。
  • 頂果欽哲法王開示:記住上師的指示!
    「智慧的徵兆就是自製,而成熟心靈經驗的徵兆就是沒有煩惱。」這意思是說,當我們越來越有智慧和學問的同時,也會以同樣的程度變得更平靜、和平、祥和,而不是猖狂、充滿傲慢和自大。如果任何修行產生相反的結果——讓我們的負面情緒和自私心增加——這種修行就不適合自己,應該放棄。當我們開始修行,不要隨便去聽任何人的意見。讓自己像一隻野獸一樣,逃離陷阱,盡己所能地越跑越遠。我們必須完全脫離輪迴,不能一半在裡面,一半在外面。在人群當中,永遠要保持警覺心。我們要保持無造作的單純狀態,記住上師的指示。應該讓自己像一個剛剛和初生嬰兒分離的母親一樣。
  • 什麼是密宗--大日明王上師
    藏密就是藏傳佛教的密宗體系。藏傳佛教包括顯密完整的佛學體系,修行藏密者為多,也有修淨土宗等諸多法門。密宗也叫上師瑜伽,核心就是上師,修密宗先有上師,無上師無密宗。喇嘛,意思是上師,非一般出家人,一般出家男眾叫扎巴,出家女眾叫覺母。密宗還有很多名稱,如金剛禪,也是以禪宗為基礎修學的增上課程。密宗也叫金剛乘,冠以金剛是摧破一切無明,而不被一切無明摧破的堅固之意。
  • 益西降措《甘露之源》在研讀藏文《大藏經》
    (二)具足證悟德相上師是一切功德的源泉。當年,在如意寶法王座前求得正法的人日益增多,而且,通過密法的璀璨瑰寶——無上大圓滿即生獲證佛果也是每一位行者夢寐以求的願望。而密宗的一切成就又完全源於對金剛上師的信心。
  • 巴珠仁波切略傳(三) | 普賢上師言教·連載4
    「好極了,大圓滿就是這樣,如此而已。」就在那一剎那,紐修龍多豁然開悟了!他從染與淨、是與非的枷鎖中解脫了出來,體悟到本初的智慧,空性和本有覺察力的純然統一! 巴珠仁波切用特別的方式,透過他自己的證悟力量和加持,把紐修龍多帶進了大圓滿的境界中。而巴珠仁波切本人的悟道因緣亦迥異於他人。多欽哲·益西多吉是持明吉美林巴的意化身,是具有大神通的、修行大圓滿獲得成就的偉大上師。
  • 她就是金剛至尊上師
    印度著名的大師薩熱哈巴是那爛陀寺最好的學者,最好的修行人,因為他對系統式的、知識性的學問感到厭倦、感到不滿足,所以他離開那爛陀寺,希望在外面找一位金剛上師,因此他到處上上下下去尋找。這個女的就回答說:「我本來就是精神高度集中、專注地來造箭和射箭的,即使沒有任何目標我也要如此這樣造箭和射箭。
  • 《大成就者之歌》大結局
    《大成就者之歌》見證了成為祖古烏金仁波切一生焦點之一的這項傳統。  雖然祖古烏金仁波切貶抑自己的成就,我們仍覺得,在此簡短提出他的一些成就並不為過。我們不會揭露他內在的生命故事和了證的層次,那是偉大上師要做的事。就像他的家人一樣,他身為一位大圓滿的秘密瑜伽士,讚美自己並不是他的作風。我們將簡單地勾勒出他部分成就的梗概。
  • 上師只是領路人嗎?作為凡夫弟子應該怎樣理解?
    當我們將上師所傳的法融入心相續,就根本分不清是靠自己,還是靠上師,還是靠佛法,也沒有必要去區分。本來我們修法,就是為了修得和上師無二無別,和諸佛菩薩無二無別,所謂的一味。根本不需要用分別念再去分割,哪裡是靠自力,哪裡是靠他力,有力量就一起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