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新聞網訊(劉曉紅 湯芳倩 九江報業融媒記者 周慧超 文/攝)「麵包屬於廚餘垃圾,外面的塑膠袋屬於其他垃圾。」 近日,在經開區興中學校的課堂上,有關垃圾分類知識的趣味互動遊戲吸引了孩子們的興趣。自經開區全面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以來,公共機構積極應對,經開區教育部門在全區學校、幼兒園開展「垃圾分類進校」活動。
11月底,經開區城市管理部門制定出臺了《九江經開區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決定將七裡湖街道設為城市生活垃圾試點區域,區直及駐區行政事業單位、學校、醫院等公共機構全面實施城市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為推進學校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興中學校成立了校園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充分利用宣傳欄、戶外電子顯示屏、發放致師生和家長的一封信、班級和校園垃圾分類知識宣傳、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想方設法讓師生短時間內熟知垃圾分類工作。發揮各班健康教育宣傳員的作用,對各班垃圾分類工作進行跟進追蹤。學校實行垃圾分類工作每日通報制度。加強對違規投放、收運、處置生活垃圾行為進行嚴查。完善垃圾分類工作長效管理體系。
而在九江市鶴湖學校,開展了「垃圾分類 美化生活」主題教育活動。班會上,各班通過觀看視頻、集體交流、垃圾分類遊戲、學生發言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使同學們再次了解到垃圾分類的定義及垃圾分類的必要性,明白通過垃圾分類回收,就可以將垃圾變廢為寶。如回收紙張能夠保護森林,減少森林資源的浪費;回收果皮蔬菜等生物垃圾,就可以作為綠色肥料,讓土地更加肥沃。班會結束後,同學們紛紛表示,要將今日所學知識宣傳到家,讓有用的垃圾成為資源,要變廢為寶,讓放錯地方的資源「回家」。
記者從經開區社會發展局了解到,通過組織學校學生參加垃圾分類活動,除了讓孩子們從小樹立環保意識,更可以讓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進而在城區範圍內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氛圍,進一步推動環保工作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