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百善孝為先,俗話說養兒防老,老一輩的人含辛茹苦把孩子帶大,就是期盼著,等老了以後能夠有人陪自己說說話,不要露宿街頭,成為孤家寡人一個。
有些人的行為和大逆不道已然沒區別,就像下文中要提到的這位老人郭寶珠,常年生活在只有6平方米的鐵皮棚,而她的兩個兒子都住在樓房裡,生活品質天差地別。
贛縣王母渡鎮濃口村的郭寶珠今年92歲,也算是一位長壽老人了,老伴兒在很多年前就已經離開了自己。膝下有兩個兒子,本以為晚年可以指望著兒子養老送終,可是郭老生活的條件連撿破爛的都比不上,據了解,兩個兒子都有能力贍養老人,可是常年推諉、極不負責任。
郭寶珠老人多年來居住在只有6平方米,高不到三米的空間。人走進去都會覺得有些壓抑,正值夏天也會炎熱無比,普通人在裡面生活,如果不中暑就很不錯了,鐵皮棚內堆滿了老人的生活用品,做飯,睡覺,上廁所都在這6平米的空間內進行。
令人感到諷刺的是,在鐵皮棚兩邊有兩棟樓房,1棟2層半,另1棟3層半,老人的房子夾在中間顯得可憐異常。當得知,這兩種豪華無比的樓房竟然是老人親生兒子的令在場的所有人瞠目結舌。當地的相關人員曾經也對老人的兩位兒子進行多方教育,可是清官難斷家務事,口頭教育完之後,兩個兒子仍然我行我素。
「她跟我老婆十幾年的死對頭,我有辦法嗎?」
「她喜歡一個人,她說一個人自由,所以就一直住在鐵皮棚,反正我已經盡了我一片孝心。」
「你盡什麼孝心了?」
「你可以問我母親,我都做了什麼!」
郭老的小兒子認為因為婆媳二人之間有矛盾,他怕婚姻感情會不和諧,所以乾脆把老太「請」出去,老太太自己也「喜歡」住獨居的房子,這倒也成全了老太太的心意。這樣可笑的回答,令在場的記者寒心。
面對記者的調解,郭老的大兒子和小兒子都不想去承擔責任,不僅互相推諉,還認為是自己受了委屈。調解無果,只能找民警介入調查,依法將二人5日拘留,在拘留的5天內,兩個人均寫下了保證書,必須要輪流照顧老人。
郭老的大兒子和小兒子年齡也不小了,自己也已經有了孩子,當自己的孩子看到父母如此對待長輩心裡會作何感想?難道不會潛移默化,漸漸的影響後代對贍養老人的偏激觀念嗎?父母生兒養兒操心操累了一輩子,晚年就是希望能過得好一些。
兄弟二人在都有能力的情況下,仍然推三阻四,當真為最大的不孝子。就算不是為了母親考慮,也應該想想自己的後代,人心都是肉長的,在這樣的教育觀念下,後代也會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更何況也會被他人笑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