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輕女的觀念,在咱們國家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以往的農耕社會,兒子比女兒能幹更多農活,且承擔更多的養老責任,重男輕女自有其道理。可是,費盡辛苦把兒子拉扯大,他不孝可咋辦呢?
江西省贛州市贛縣,有一位92歲的老奶奶郭老太。郭老太的老伴在很多年前就去世了,從那以後她就一直獨自居住在一個土坯房裡。郭老太有兩個兒子,家境都不錯,但對郭老太的贍養義務都不積極。
今年6月份,郭老太居住的土坯房被拆除,她沒地兒住了。可是,兩個兒子明明都有經濟實力贍養老人,卻誰都不開這個口,不願意讓老人去自己家住。
郭老太的大兒子,有一個兩層半的樓房。郭老太的小兒子,更是有一棟三層半的樓房。按道理說,給老人安排一間房屋,都沒有問題。可扯皮了一陣子,哥倆誰都不同意讓老人到自己家住。
最後,哥倆達成共識,找到了解決辦法:他們在兩家樓房中間,搭了一個6平米的鐵皮屋子,讓年逾九旬的老母親住。8月30日,有媒體探訪了郭老太居住的這個「家」,被其中的環境驚呆了。
這個不到3米高、6平米大的鐵皮屋子,即是郭老太的臥室,也是她的起居室、廚房、衛生間、餐廳。她平時所有的作息活動,都在這個鐵皮屋子裡進行。
狹小的空間裡,擺滿了老人的物品。就連老人睡覺的床上,都擺滿了各種雜物。簡單陳舊的家具物品,把本就狹小的空間,堆得滿滿當當,轉身都困難。這個鐵皮屋子,與兩邊高聳的樓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兒子住樓房,老母親住鐵皮屋,這樣「不孝」的事讓村幹部看不下去了。村幹部曾多次找到郭老太的兩個兒子,對他們進行批評教育,督促他們對老人盡孝道。可是,不管村幹部怎麼說,兩個兒子就是不鬆口,百般推諉。
郭老太的小兒子劉某,對於此事有自己的道理:「我母親跟我媳婦好幾十年死對頭,她就喜歡一個人,說一個人住自由,那就這樣住了,反正我就盡了我的一片孝心了。」可在被問到如何盡孝心時,劉某沒有正面回答。
郭老太年紀大了,眼神不好,每天還要自己做飯吃,特別困難。眼看著兩個兒子都不贍養,村幹部只能找到當地派出所,讓民警介入調解。可在這兩個兒子面前,民警也「不好使」。
調解無果後,民警對哥倆進行了拘留5日的處罰。釋放回村後,民警與村委會幹部再次牽頭,對哥倆進行調解。最終,郭老太的兩個兒子達成了協議,同意從今年10月份開始,給老母親蓋磚房子。
哥倆還承諾,從10月份開始,兩兄弟輪流照顧老母親,以一個月為周期輪換。現在,郭老太的新房子正在加緊蓋著,雖然面積仍然不大,但好歹是磚瓦房。房子沒有建好之前,她暫時被安置在敬老院裡。
得知要住新房子,郭老太很高興:「之前在鐵皮屋裡就好熱,現在這裡不會熱了。」這樣容易就很滿足,她的兒子卻一直不做,讓很多人覺得心酸。當地派出所也表示,會定期進行家訪,保證讓郭老太的兩個兒子按協議履行贍養義務。
都說養兒能防老,可數不清的案例證明,很多時候,兒子並不都是那麼孝順,而往往是遠嫁他方的女兒,對老人更孝順。也希望那些有重男輕女思想的家長們,多考慮考慮。
那些「不孝」的孩子們,你們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你怎麼對待自己的父母,你的還真可能會「有樣學樣」,用同樣的態度來對待老去的你。百善孝為先,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