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更多消費人群了解翻譯機,也是訊飛翻譯機接下來的關注點之一。
【環球旅訊】5月21日,在上海舉行的科大訊飛2019新品發布會上,訊飛翻譯機3.0、智能錄音筆,智能辦公本等A.I.新品陸續登場。
其中,訊飛翻譯機從2016年初次發布後,保持每年迭代一次,3年內從無屏、支持中英互譯的第一代產品,更新迭代為帶觸屏和攝像頭,支持離線翻譯,覆蓋拍照翻譯、方言翻譯等場景的訊飛翻譯機3.0。
和2.0產品相比,訊飛翻譯機3.0並沒有在功能多樣性上做加法,而是選擇在用戶體驗和翻譯效果上再進一步。
這包括了:不斷優化和提升翻譯效果;提高離線翻譯的準確率;方言翻譯方面,在2.0支持粵語、四川話、東北話、河南話與英語互譯的基礎上,增加了藏語和漢語、維語和漢語的互譯;訊飛翻譯機首創的行業AI翻譯從2.0的計算機、金融、醫療三個領域增長到了七個領域。
科大訊飛2018年度報告顯示,訊飛翻譯機當年銷售超過30萬臺,覆蓋近200個國家和地區使用的語言,提供翻譯服務超過5億次,市場佔有率第一。對比每年的數據,不難發現訊飛翻譯機在銷量和服務次數上每年都有很大的提升。
縱觀整個市場,翻譯機至今仍是個新興的品類。從2017年底開始,包括百度、搜狗、網易等巨頭開始入場,還有準兒翻譯機、香蕉出行、時空壺等創業公司也在同臺競爭。而科大訊飛入場時間較早,可以稱得上是翻譯機品類的先行者。
16年11月,科大訊飛率先入局翻譯機市場,時間和技術壁壘對於科大訊飛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優勢。在發布會上,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稱,垂直領域的語料非常稀缺,需要有技術和時間來獲取和積累語料。
與此同時,訊飛翻譯機還集成了訊飛在語音識別、機器翻譯、語音合成上的領先技術優勢,使其在發布之初就定義了AI翻譯機的四大標準:「聽得清、聽得懂、譯得準、發音美」。
翻譯機的發展一方面得益於技術的發展,一方面也是出境市場的火熱、人們對語言交流的需求在推動。國家文化和旅遊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出境遊客量接近1.5億人次,同比增長14.7%。
科大訊飛智能翻譯業務總經理翟吉博在接受環球旅訊的專訪時說:「訊飛翻譯機還要逐步打破技術門檻,產品的設計、交互、應用性、使用感也在持續改進,希望最終能滿足不同地域出境遊或者涉外溝通用戶的差異化需求,解決用戶在真實場景裡的痛點。」
科大訊飛智能翻譯業務總經理翟吉博
幫助用戶解決各個場景「語言不通」帶來的問題
全新發布的訊飛翻譯機3.0官方售價為3499元,在2.0產品的基礎上,3.0也在外觀設計和產品力上下了大功夫。
從整個翻譯機的市場來看,購買翻譯機的多數是高端用戶,上千元的定價已經是一個常態。翟吉博解釋,目前3499元的定價依然是合理的,因為並不能偏離市場預期,「對於目標用戶來說,他們關注的是產品是否放心可靠、實際效果能否滿足其使用要求。」
談到訊飛翻譯機的目標用戶,從旅遊場景來看,在出境時選擇深度遊或自由行、非英語出境國家的遊客對於翻譯機的需求更加旺盛。
此外那些即將或已經移民、留學國外的人,以及在工作中受到語言水平的影響,或者制約了晉升路線的商旅人士、外貿人員、出國務工人員也是訊飛翻譯機的主要買家,他們對翻譯機的需求也很高,而且更看重使用效果和體驗而非僅看價格。
翟吉博認為,要保持銷量的持續增長,除了有老用戶會升級新一代產品,同時更重要的是新增用戶。因為翻譯機依然是個新興的品類,在吸引新用戶時最重要的則是要專注於產品體驗和在整個市場上的推廣。在市場推廣方面,訊飛翻譯機也不會只著眼於廣告的投放,而是採用貼近消費人群的體驗式整合營銷的方式,來擴大產品和品牌的影響力。
線下銷售潛力更大,OTA合作以市場推廣為主
在5月21日的發布會中,訊飛翻譯機3.0的首發渠道除了有京東、天貓、蘇寧易購、唯品會等電商平臺,還包含神州數碼、宏圖三胞和國美電器等線下渠道。
從電商平臺的銷售數據來看,京東的銷售額最多,其次是天貓。線下銷售場景和渠道主要包括機場和商圈中的數碼門店、手機店等,局部地區也與電信運營商合作,在運營商體系下的門店售賣。地域分布上來,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
「線上線下的銷售比例如今大概是五五開,但我認為從整個趨勢上來看,線下的比例還會持續增長。」翟吉博解釋,翻譯機屬於強體驗型產品,如果沒有親身體驗的過程,對於效果沒有直接感受,也就不知道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很難形成購買動機。除了數碼門店之外,線下科大訊飛也在考慮與旅行社合作。
至於線上渠道,打開攜程、飛豬、馬蜂窩,不難找到翻譯機相關的產品,而且多數以租賃的方式存在。但科大訊飛目前沒有拓展OTA作為分銷渠道,與OTA的合作更多是市場推廣方面的合作,更多的觸達旅遊領域的消費人群,讓其了解並對翻譯機產品產生興趣。
訊飛翻譯機也在積極探索更多和馬蜂窩、攜程等OTA的合作方式,不過OTA用戶很廣泛,如何高效而精準地觸達翻譯機的目標群體,需要更多的思考。目前OTA平臺已經有產品和服務形式其適合展開合作,但是訊飛翻譯更希望能夠探索出更優質的,在提升旅遊消費人群體驗的同時,實現雙方共贏的合作模式。
訊飛翻譯機的銷售方式絕大多數為零售,但市面上許多翻譯機已經開始嘗試租賃模式。
極客公園曾報導,在2B領域,攜程除了普通翻譯機租賃,也將翻譯機和Wi-Fi結合在一起租賃。在這些租賃模式中,攜程與翻譯機廠商主要採用的是直採代理的合作模式,產品由攜程負責展示、租賃和售後服務。
「時機很重要,我們還在等一個好的時機。」翟吉博稱,目前市場上做翻譯機租賃的還沒有特別成功的案例,原因可能也在於這個品類的使用頻率低、市場也不像出國Wi-Fi、流量包一樣成熟。這也是科大訊飛希望進一步和旅遊行業討論和摸索的方向。
市場還需教育,翻譯品質是拓展應用場景的前提
在翻譯機剛剛問世的時候,最常被人質疑的點在於為什麼一個可以放在手機上的翻譯功能為什麼要單獨拎出來做成獨立硬體。
翻譯APP確實能滿足部分出境遊客的簡單交流或者「查詞」需要,但翻譯軟體往往需要說話者發音標準、語速平緩,環境比較安靜,網絡順暢。而真實用戶則是區域不同口音不同、涉外溝通場景裡也多嘈雜和無網絡環境,翻譯APP的效果因此大打折扣。
作為軟硬體一體化的專業設備,訊飛翻譯機通過四麥克風降噪識別、方言和離線翻譯解決了複雜場景裡的溝通問題。不僅如此,旅遊場景有很多需求,語言翻譯只是其中之一,例如在訊飛翻譯機3.0中,還覆蓋口語學習、SOS緊急聯絡等場景。
「翻譯機如果只是簡單的定義成一個翻譯工具,很難完全匹配旅遊的定義,畢竟旅遊者對於時間安排、人身安全等都有訴求。另外,我們希望從語言溝通翻譯這個核心價值打通包括商務溝通、生活學習等全場景,讓翻譯機成為不是純粹為了旅遊購買的、更有價值的產品。」
而面對市面上入場的大批玩家,翟吉博認為,現在的主要矛盾並不是怎麼分同一塊蛋糕,而是在於如何教育市場。在大家一起喊「我們需要翻譯機」之後,如果翻譯品質沒有質的提升,用戶還會陷入「翻譯機和APP沒有太大區別」的質疑當中,所以終究而言,核心的矛盾點還是技術能否有突破。
至於未來還有哪些場景可以延展,翟吉博認為現在談延展還為時尚早。「翻譯機這個品類能夠長期存在的基礎在於能夠清除對話之間的障礙,目前階段與其做加法,不如考慮怎麼把對話溝通做得更簡單、高效和準確。」
點擊【閱讀原文】可查看作者更多文章
點擊下方圖片即可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