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一個傍晚,青城山大峽谷裡的一頂軍用帳篷內,洋溢著青春的氣息。濟南軍區某裝甲團8名青年官兵與5名暑期返鄉大學生開展的「廢墟上話人生」交流活動,正在熱烈地進行。
「你們是我們人生的楷模,你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大一學生孫淘暉眼眶裡閃著淚花,表達了對抗震救災官兵的崇敬之情。
「其實,在這次抗震救災中,許多同齡人湧動的愛心、關鍵時刻的挺身而出,都是值得我們欽佩和學習的。」五連排長何舟的一番話代表了在座官兵的心聲。
在暢談了抗震救災官兵許多感人事跡後,大一學生扎西尼瑪激動地說:「你們身上所表現出來的這種愛國愛民的高尚情懷,使我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把祖國和人民的利益舉過頭頂,在淡泊追求中唱響奉獻之歌,這是成就人生價值的基石,這樣的人生追求更有意義。」
「當黨和人民召喚的時候,你們奔赴到這片廢墟上,用汗水和鮮血詮釋了什麼是當代青年的人生價值。你們都是武文斌那樣的英雄。」大學生吳均慷慨激昂地說。
戰士常作攀接過話茬說:「追尋武文斌的成長軌跡,支撐他生命大廈的是堅定的理想信念。在黨的創新理論沐浴下,他找到了人生的路標,也就有了人生的新境界,也就有了生命的新高度。事實說明,黨的創新理論為當代青年指明了人生的方向,我們結合本職工作實踐黨的創新理論,就會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有了這樣的理想信念,再大的地震也壓不垮我們的脊梁,什麼樣的艱險也擋不住我們前行的步伐。」
大學生高亞美坦露心跡:「面對地震後失去親人、家園被毀的可怕場景,我曾哭泣過彷徨過。如今回到家鄉後,看到廢墟上一排排嶄新的板房,鄉親們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我心裡的陰影消失了。是你們為災區人民撐起了一片生命的藍天,也是你們讓我們學會了如何堅強。面對人生旅途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難,我們要不拋棄不放棄,心手相連共迎風雨。」
……
「在廢墟上創造人生價值,在奉獻中實現自我價值。」持續兩個多小時的對話交流活動,讓官兵們和大學生們對人生追求都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本報都江堰8月6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