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仁寺——京都最古老的禪寺,鬧中取靜

2021-02-17 関西房產美學聯盟

從公元794年到1868年直至東京奠都,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

長年的歷史積澱,豐富的歷史遺蹟,京都的每條街道都在蔓延的傳統日本文化、都在訴說著京都的前生今世。

建仁寺有著恬靜悠然的名剎景致:東面,東山山麓滿眼綠色,心情舒暢;西面,鴨川流水潺潺不止,心曠神怡。雖然地處祇園的煙花柳巷之中,卻鬧中取靜。

建仁寺,可謂集文物瑰寶物於一身,莊嚴佇立在京都一隅。它是日本最古老的禪寺,八百年的歷史與禪心,令人思緒萬千……

建仁寺諸堂為仿中國的百丈山而建,寺內建築眾多,有15座寺廟。創建時是天台、密教、禪三宗而兼學,但從第十一世住持蘭溪道隆時代則變成純粹的臨濟禪的道場。

建仁寺作為禪的道場,歷經八百多年的時間。直至今日,這裡作為禪的道場依舊是廣大信眾的心靈寄託之處。

建仁寺建築樸素莊重,木構件在風雨的衝刷中保留著時間的痕跡。一草一木、一盆一景,空氣裡都是歷史的味道,真正感覺到「不喧譁自有聲」。

靜謐的禪宗庭院,第一感覺中產生的舒坦、靜寂、清淨,讓人有時空凝固、古今穿越的錯覺。

建仁寺有著獨特的自然景觀,結合水、石、沙、植物等簡單的自然元素,一個靜謐的禪宗庭院,如畫呈現。

寺內,樹木、巖石、天空、土地,清淡幾數筆,似乎都蘊涵著極深寓意,也許在修行者眼裡它們就是海洋、山脈、島嶼、瀑布,一沙一世界,這樣的庭院無異於一種精神庭院。

建仁寺法堂是氣勢非凡的禪宗佛殿建築,於明和二年(1765年)建造,兼作佛殿的「拈華堂」。正面須彌壇上供奉本尊釋迦如來坐像及脅侍迦葉、阿難。

法堂項棚的雙龍圖為畫壇名家小泉淳作於2002年為紀念創建800周年所繪。

客殿本尊為赤旃檀釋迦如來像。隔扇門畫有加藤文麗所繪《龍虎圖》及原在中所繪《孔雀圖》等。寬廣的寺院內分布著很多美景,而《風神雷神圖》是最值得一看的。風神雷神圖(國寶),俵屋宗達畫作,金箔紙著色繪畫,本圖雖既無落款亦無印章,卻被認為是宗達的真跡,而且為其晚年最佳之傑作。對開屏風,整面貼金箔,右繪風神,左繪雷神。

位於建仁寺本坊中庭的禪庭——潮音庭,中央立有三尊石,東立坐禪石,周圍紅葉環繞,四面均可見美景,氣氛淡泊寧靜。

恬靜悠然的名剎景致,藏於袛園巷中,鬧中取靜。

相關焦點

  • 日本京都最古老的禪寺,已有800多年歷史,鬧中取靜,人少景美
    日本京都最古老的禪寺,已有800多年歷史,鬧中取靜,人少景美心心念念的日本大阪之行,本來打算就只在大阪走走停停的來個悠閒之旅,到底還是沒能抵禦住京都的誘惑,畢竟在太多的動畫片和影視劇作品裡看過它的精緻和愜意,古樸與講究,更想親身體會下它獨特的
  • 走進京都最古老的禪寺建仁寺
    走進京都最古老的禪寺建仁寺
  • 京都偶遇建仁寺
    行程規劃中,到京都Kyoto的第三天要遊覽清水寺,遊客必去三大景點之一。之二是伏見稻荷大社,那裡可以拍出貌美的紅色鳥居照片;以及金閣寺,貼滿金箔,閃閃發光。第一日,大雨,打卡金閣寺。拍到了和動畫「聰明的一休」裡同角度的背影照片。「一休哥」和「小葉子」實在是童年的美好回憶。暴露了年齡,90後的小盆友不知看沒看過。放棄伏見稻荷大社,改道二條城,參觀了德川家康的行轅。
  • 京都·建仁寺丨最美禪意寺院
    建仁寺平面京都建仁寺建仁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廟之一,距今已八百多年的歷史,創建於日本鎌倉時代建仁2年(公元1202年),開山祖師是明庵榮西禪師,創建者為日本武將源賴家禪堂茶禮每年的4月,在都建仁寺都有一場盛大的定例活動——「四頭茶會」,這是每年日本茶界最重要的盛事。
  • 京都花見小路盡頭的佛系秘境—建仁寺
    而說到日本的抹茶,不得不提到建仁寺的初代主持榮西禪師。中國的宋朝時期,榮西禪師將抹茶道帶回了日本,讓茶在日本的土地上生根發芽,從而成就了禪意無限的日本茶道文化。有機會大家不妨去探訪一下榮西禪師曾經修行的地方——建仁寺。
  • 日本京都禪茶祖庭,源自中國宋代天台宗的建仁寺
    建仁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廟,也是到訪日本的第一座寺廟。 建仁寺為榮西禪師於鎌倉時代創立,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了。建仁寺即為天台宗之一,只是隨著時間推移,在蘭溪道隆時代演變為臨濟禪道場。 從鴨川河邊的地鐵口出來,穿過陽光微風中的馬路,與許多來拜謁禪寺的人們同行,古老的街道兩旁,有幾位義警在指揮交通,拐彎處,便是建仁寺了。
  • 【午後の陽光】京都最古老禪寺-建仁寺-Kennin-ji Temple
    大村旅行-最靠譜的旅行朋友圈-APP store搜索大村旅行下載。
  • 在京都建仁寺,我看到中華文明深深地印記
    位於日本京都的建仁寺,被譽為京都最美的寺院,沿著花間小路走到最南端,便可到達這座京都最古老的禪寺,拖鞋、買票、入寺一氣呵成,我們國人在日本旅行有天然的優勢,因為日語中含有很多漢子,即使不懂全意,猜也能猜出個7、8成。
  • 一天時間去了日本京都4個寺廟和神社,從最古老到最小眾,沒看夠
    一天時間去了日本京都4個寺廟和神社,從最古老到最小眾,沒看夠2019年9月的短暫大阪之行,本來想舒舒服服的只在大阪睡到自然醒,然後四處閒逛而已,可還是抽了一天時間去了心心念念的京都,畢竟作為打小喜歡動漫和追劇的人,在太多的動畫片和日劇裡豔羨著京都的愜意和精緻,就更想體會一下不一樣的「慢生活」。
  • 日本建仁寺的禪茶與摩利支天菩薩
    在傳到日本的摩利支天信仰中,以三大摩利支天道場最為出名,即德大寺(日蓮宗)、建仁寺禪居庵(臨濟宗)、寶泉寺(真言宗)。其中建仁寺與中國有著深厚的淵源。建仁寺是一座地處於京都東山區繁華街巷中的古老禪寺,是日本臨濟宗建仁寺派大本山。建仁寺諸堂是模仿中國南宋時期江西百丈山建造的,是一座有著中國南宋印記的古老禪寺,寺廟的外觀和布局都與中國更為接近。
  • 雪中的京都
    雪中的京都   原先的行程規劃想不到,在遠離北海道、位處日本較南的京都和東京兩地,還是要與冰雪打交道。  記得有人說過:京都的雪景需要天時地利人合、缺一不可,人合,是要能夠一看見積雪就前往,若非長住於此、只是來玩一兩周甚至更短,那麼除非上輩子燒了好香或運氣極佳,還是放棄這個念頭,別浪費時間乞求京都下雪。
  • 日本京都建仁寺靈源院雲林院住持宗碩法師參訪保定兜率寺
    保定兜率寺住持明月大和尚迎接日本京都建仁寺靈源院雲林院住持宗碩法師一行(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兜率寺)明月大和尚陪同宗碩法師參觀雄安新區大佛禪寺(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兜率寺)宗碩法師與雄安新區大佛禪寺常住合影留念(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兜率寺)2019年11月25日,日本京都建仁寺靈源院雲林院住持宗碩法師一行訪問保定兜率寺,開展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受到保定兜率寺住持明月大和尚的熱情接待
  • 透視日本:京都最大的禪寺東福寺古老三門
    東福寺三門於應永32年(1425年)由足利義持重建,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禪宗樣山門,因此有著很大的建築史價值,也是本文的分析對象。(1)禪宗是於1202年隨榮西禪師傳入日本的,並在京都建立了建仁寺。但由於當時日本宗教領袖對禪宗的激烈排斥,建仁寺不得不以天台宗分院的名義加以建設;因此,該寺是否真是宋式建築式樣曾有許多質疑,但可以斷定建仁寺或多或少地引進了新式樣。
  • 【經典】京都最大的禪寺東福寺古老三門
    東福寺三門於應永32年(1425年)由足利義持重建,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禪宗樣山門,因此有著很大的建築史價值,也是本文的分析對象。(1)禪宗是於1202年隨榮西禪師傳入日本的,並在京都建立了建仁寺。但由於當時日本宗教領袖對禪宗的激烈排斥,建仁寺不得不以天台宗分院的名義加以建設;因此,該寺是否真是宋式建築式樣曾有許多質疑,但可以斷定建仁寺或多或少地引進了新式樣。
  • 鬧中取靜的野三坡
    今年五一遇上了疫情,在朋友家的小院裡渡過一個鬧中取靜的一天。年輕小夥是主力,就憑這手藝完全就是人群中最靚的仔。
  • 確實是鬧中取靜的好地方
    # 百年歷史 鬧中取靜 #之前在這邊的TBR吃過兩次飯 但都是晚上來 飯後溜達看看而已 大格局沒看清 這次有機會看白天的場景 還是挺有歷史感 年代感的交通不那麼便利 也很堵車 辦活動和展的話 這邊很適合 確實是鬧中取靜的好地方 又有歷史底蘊 地方不大 但是很有感覺
  • 京都建仁寺很小眾的景點,裡面有很多宋朝建築的影子
    原創/飄雪到京都看古寺廟可以看到眾多中國古代建築的影子,其中很小眾的建仁寺就是其中之一。去建仁寺是因為距離花間小路比較近,從那裡步行一路欣賞著清晨安靜的京都街道風景一路來到這裡。建仁寺的建造者榮西,在南宋期間前去學習,半年後回日本,後來又去宋朝觀摩學習,把中國禪宗五家之一的臨濟派傳回日本發展起來。並於建仁2年(1202年)、在鎌倉幕府2代將軍源頼家的援助下在京都建立了建仁寺並且把它作為臨宗派的據點發揚廣大。
  • 鬧中取靜,魔都市區幽靜的—-大寧溼地公園😂😂
    鬧中取靜,魔都市區幽靜的—-大寧溼地公園😂😂鬧中取靜,魔都市區幽靜的—-大寧溼地公園😂😂鬧中取靜,魔都市區幽靜的—-大寧溼地公園😂😂鬧中取靜,魔都市區幽靜的—-大寧溼地公園😂😂鬧中取靜,魔都市區幽靜的—-大寧溼地公園😂😂
  • 日本一禪寺,安靜雅致景色美,距今已有800年
    建仁寺是京都最古老的禪寺,雖然沒有清水寺、金閣寺等著名古寺名氣大,但也是深受世界各地遊客喜歡的一個旅遊景點。這座古寺始建於鎌倉時代的建仁二年,寺廟的名字跟當時的年號是一樣的,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了,雖然地處繁華喧鬧的煙花柳巷之中,但是寺廟內卻獨有一種寧靜安詳的氣氛與外面的景色就像是兩個世界一般。
  • 鬧中取靜!藏在上海的清涼避世「小京都」!品味慢節奏的靜謐時光
    」喝茶發呆,友人閒聊探索鬧中取靜的一方淨土~· 廣富林文化遺址 ·距今4000年的松江廣富林文化遺址,被譽為「上海之根」。由於富林塔的造型與日本京都的清水寺塔有些相似,也有人很多人稱這裡是上海的「小京都」。古色古香的建築,以及奇特的水下博物展廳設計,可以說是避世遊玩的好去處,也更讓人體會到歲月靜謐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