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元794年到1868年直至東京奠都,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
長年的歷史積澱,豐富的歷史遺蹟,京都的每條街道都在蔓延的傳統日本文化、都在訴說著京都的前生今世。
建仁寺有著恬靜悠然的名剎景致:東面,東山山麓滿眼綠色,心情舒暢;西面,鴨川流水潺潺不止,心曠神怡。雖然地處祇園的煙花柳巷之中,卻鬧中取靜。
建仁寺,可謂集文物瑰寶物於一身,莊嚴佇立在京都一隅。它是日本最古老的禪寺,八百年的歷史與禪心,令人思緒萬千……
建仁寺諸堂為仿中國的百丈山而建,寺內建築眾多,有15座寺廟。創建時是天台、密教、禪三宗而兼學,但從第十一世住持蘭溪道隆時代則變成純粹的臨濟禪的道場。
建仁寺作為禪的道場,歷經八百多年的時間。直至今日,這裡作為禪的道場依舊是廣大信眾的心靈寄託之處。
建仁寺建築樸素莊重,木構件在風雨的衝刷中保留著時間的痕跡。一草一木、一盆一景,空氣裡都是歷史的味道,真正感覺到「不喧譁自有聲」。
靜謐的禪宗庭院,第一感覺中產生的舒坦、靜寂、清淨,讓人有時空凝固、古今穿越的錯覺。
建仁寺有著獨特的自然景觀,結合水、石、沙、植物等簡單的自然元素,一個靜謐的禪宗庭院,如畫呈現。
寺內,樹木、巖石、天空、土地,清淡幾數筆,似乎都蘊涵著極深寓意,也許在修行者眼裡它們就是海洋、山脈、島嶼、瀑布,一沙一世界,這樣的庭院無異於一種精神庭院。
建仁寺法堂是氣勢非凡的禪宗佛殿建築,於明和二年(1765年)建造,兼作佛殿的「拈華堂」。正面須彌壇上供奉本尊釋迦如來坐像及脅侍迦葉、阿難。
法堂項棚的雙龍圖為畫壇名家小泉淳作於2002年為紀念創建800周年所繪。
客殿本尊為赤旃檀釋迦如來像。隔扇門畫有加藤文麗所繪《龍虎圖》及原在中所繪《孔雀圖》等。寬廣的寺院內分布著很多美景,而《風神雷神圖》是最值得一看的。風神雷神圖(國寶),俵屋宗達畫作,金箔紙著色繪畫,本圖雖既無落款亦無印章,卻被認為是宗達的真跡,而且為其晚年最佳之傑作。對開屏風,整面貼金箔,右繪風神,左繪雷神。
位於建仁寺本坊中庭的禪庭——潮音庭,中央立有三尊石,東立坐禪石,周圍紅葉環繞,四面均可見美景,氣氛淡泊寧靜。
恬靜悠然的名剎景致,藏於袛園巷中,鬧中取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