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都建仁寺,我看到中華文明深深地印記

2020-12-12 迷途的小柒

位於日本京都的建仁寺,被譽為京都最美的寺院,沿著花間小路走到最南端,便可到達這座京都最古老的禪寺,拖鞋、買票、入寺一氣呵成,我們國人在日本旅行有天然的優勢,因為日語中含有很多漢子,即使不懂全意,猜也能猜出個7、8成。

每每進入日本的寺廟,都有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感受:一草一木,一庭一院,甚至連精心修剪的樹木,都能帶給人歷史的厚重感

文物會說話,一進寺廟,就被位於房頂的雙龍圖震撼到,畢竟這是第一次在日本,看到中國龍

所以,曾幾何時,當過歷史課代表的我,突然,又愛上了歷史,做了大量查詢工作,查到這幅畫作,是八百年前的日本著名畫家~海北友松,用我們老祖宗的的手法(宋元畫技法),講述著他與中國文化的淵源:蕓龍繞屋,雙龍懸頂,幾處枯山水,處處都是我中華文明的印跡,大家看這龍,畫得多惟妙惟肖,異常傳神。

海北友松的著作遠不止這些,1599年他在建仁寺為方丈繪製了《琴棋書畫圖》、 《竹林七賢圖》、 《山水圖》、 《花鳥圖》、《雲童圖》等,並在建仁寺靈洞院、大中院、禪居庵等處留下了障屏畫。不久為智仁親王邸新書院繪製《山水圖屏風》(東京國立博物館)。原來,他是中華文化的忠實粉絲呢~

建仁寺裡最大的看點,除了雙龍圖之外,就是寺中的自然景觀,當然少不了著名的:枯山水,枯山水,是日本園林的一種,由中國漢代傳入日本後,變成了日本畫的一種形式,一般由:細沙、碎石鋪地,加上疊放有致的石組,與庭院中的樹木、草地、青苔呼應結合,成為微縮式的園林景觀,煞是好看,也是日本僧人冥想的輔助工具

寺中寥寥幾筆,都蘊含著極深的禪意,大片的留白,一株靜止不動的樹木,或許在不同人眼中,能有不同的感受,一沙一世界,一葉菩提,無奈我才疏學淺,竟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去形容此刻的感受,但更多的還是震撼。

按指示牌參觀,也有遊客罕至的地方,可供你慢慢欣賞,畢竟當我步入這座寺院,一切仿佛靜止下來,連鳥叫聲都沒有了,遊客也都是靜悄悄的穿拖鞋、默默的觀賞。

看吧,四個字,都是漢字,大家都認識,我來解讀下自己的看法:合掌:手掌合十,一禮:鞠一躬的意思吧

我喜歡這個寺,清淨、舒坦、靜謐、宛若時間凝固,又彷佛穿越時空,帶我回到了中國的古代

整個日本,我最愛京都,老城京都,在1868年之前,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長期的歷史文化沉澱,讓這座城的每條街道,每個庭院,都能講出一個長長的故事,我喜歡在京都騎腳踏車,走走停停中,能發現很多有趣的故事,就連建築都會向你訴說它的前世今生,整個京都,我也最愛建仁寺,這座讓我一進來就愛上的寺院,說不出緣由,或許因為它帶給我的中國文化印記,讓我無比自豪吧。

為我中國文化點讚

門票:500日元,特別良心,值得好好觀賞

我是一個西安姑娘,總共去過四次日本,感謝大家關注我,我會不斷的分享我的旅途見聞,把一見鍾情的地方講給你聽!

相關焦點

  • 京都偶遇建仁寺
    晚間刷手機的時候,偶然發現酒店對面就有一間寺院-建仁寺。相對於遊客眾多熙熙攘攘的清水寺,這裡好像很清靜。而且作為京都最古老的禪寺,庭院風格,建築樣式,也可以作為京都禪寺的代表一觀了。建仁寺雖然地處祗園煙花之地,與「花見小路」一牆之隔,藝妓穿梭,遊人如織。寺內卻清靜而又雅致。建仁寺是臨濟禪的總院,開山鼻祖榮西禪師曾兩次到中國,那時候還是宋朝。
  • 京都花見小路盡頭的佛系秘境—建仁寺
    而說到日本的抹茶,不得不提到建仁寺的初代主持榮西禪師。中國的宋朝時期,榮西禪師將抹茶道帶回了日本,讓茶在日本的土地上生根發芽,從而成就了禪意無限的日本茶道文化。有機會大家不妨去探訪一下榮西禪師曾經修行的地方——建仁寺。
  • 京都·建仁寺丨最美禪意寺院
    建仁寺平面京都建仁寺建仁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廟之一,距今已八百多年的歷史,創建於日本鎌倉時代建仁2年(公元1202年),開山祖師是明庵榮西禪師,創建者為日本武將源賴家當時榮西說:「我國未有此樹,先移植一株於本土,以驗我傳法中興之效,若樹枯槁,則吾道不行。」後來於建久六年(1195年)春分,將菩提樹分種於東大寺,又於元久元年(1204年)再取分枝,種於建仁寺,直至今日,去到東大寺與建仁寺也依然能夠見到這兩棵菩提樹。此外,他還從中國帶去了茶樹種子,鼓勵在日本栽培,並普及飲茶之法,故明庵榮西還被日本人尊為日本的「茶祖」。
  • 京都建仁寺很小眾的景點,裡面有很多宋朝建築的影子
    原創/飄雪到京都看古寺廟可以看到眾多中國古代建築的影子,其中很小眾的建仁寺就是其中之一。去建仁寺是因為距離花間小路比較近,從那裡步行一路欣賞著清晨安靜的京都街道風景一路來到這裡。建仁寺的建造者榮西,在南宋期間前去學習,半年後回日本,後來又去宋朝觀摩學習,把中國禪宗五家之一的臨濟派傳回日本發展起來。並於建仁2年(1202年)、在鎌倉幕府2代將軍源頼家的援助下在京都建立了建仁寺並且把它作為臨宗派的據點發揚廣大。
  • 日本京都禪茶祖庭,源自中國宋代天台宗的建仁寺
    建仁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廟,也是到訪日本的第一座寺廟。 建仁寺為榮西禪師於鎌倉時代創立,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了。唐代風格的寺廟建築,我曾經去過浙江天台,知道有千年歷史的國清寺是日本許多寺廟的祖寺,史稱「天台宗」。建仁寺即為天台宗之一,只是隨著時間推移,在蘭溪道隆時代演變為臨濟禪道場。 從鴨川河邊的地鐵口出來,穿過陽光微風中的馬路,與許多來拜謁禪寺的人們同行,古老的街道兩旁,有幾位義警在指揮交通,拐彎處,便是建仁寺了。
  • 建仁寺——京都最古老的禪寺,鬧中取靜
    從公元794年到1868年直至東京奠都,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
  • 走進京都最古老的禪寺建仁寺
    走進京都最古老的禪寺建仁寺
  • 日本京都建仁寺靈源院雲林院住持宗碩法師參訪保定兜率寺
    保定兜率寺住持明月大和尚迎接日本京都建仁寺靈源院雲林院住持宗碩法師一行(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兜率寺)宗碩法師與雄安新區大佛禪寺常住合影留念(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兜率寺)2019年11月25日,日本京都建仁寺靈源院雲林院住持宗碩法師一行訪問保定兜率寺,開展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受到保定兜率寺住持明月大和尚的熱情接待
  • 日本建仁寺的禪茶與摩利支天菩薩
    其中建仁寺與中國有著深厚的淵源。建仁寺是一座地處於京都東山區繁華街巷中的古老禪寺,是日本臨濟宗建仁寺派大本山。建仁寺諸堂是模仿中國南宋時期江西百丈山建造的,是一座有著中國南宋印記的古老禪寺,寺廟的外觀和布局都與中國更為接近。不過原先的建築早已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現存的建築大多為安土桃山時代及之後移築和修建的,有很多都被列為日本的重要文化財。
  • 華豫之門真情講述中國故事,尋訪中華文明在海外的歷史印記
    在這次難忘的行程中,我們尋覓到了古老獨特的中華藝術珍品,聆聽到了眾多感人的故事,深切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在澳洲的深深印記!10月18日、10月25日,《華豫之門》將隆重推出走進澳洲特別節目上下集!兩百多年前,華人便開始踏足澳大利亞這片土地,中華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在這裡傳播、生長;時至今日,一百二十萬華裔紮根於此,成為這個多元文化社會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本次《華豫之門》走進澳大利亞雪梨,探尋中華文明的歷史印記,發掘中澳特色的藝術珍品!感受海外華人對故土難以割捨的牽掛!
  • 杜海玲:寂寞而美好是京都的味道
    中文導報 筆會專欄三家村 杜海玲疫情下的京都,仲夏的京都,由於沒有了觀光客的到訪,它的寧靜好幾次讓我產生「這真的是京都嗎」的恍惚。偶爾有浴衣身姿的京都女孩走過。讓人想起在疫情之前,曾經有那樣多那樣多穿著浴衣的遊客,說著中文或外語,興高採烈地自拍或讓同伴拍照留影。
  • 5月京都京都尋花,讓人美哭了的花事(PART 1)
    ——京都的美,貴在一年四季景色的截然不同。從春入夏,不同品種的花朵爭相開放。有人也許會問,只要花夠美,哪裡看不一樣?何必非要在京都,京都的月亮就比帝都的圓嗎?若非身臨其境,也許我也會這麼想。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好看的衣服,穿在不同人身上效果完全不同。京都雖然不是「顏值」最高的那個,但絕對是「逼格」最為清奇的那一位。
  • 從日本看到千年大唐之美
    我對於日本文化的感情,就像是喜歡上仇人家的漂亮女兒。為什麼喜歡日本呢?也許因為動漫,宮崎駿的動漫總讓人回味無窮;也許因為櫻花,無論是花期時盛放的極致絢爛,還是落花時悠悠然的傷感;也許因為壽司,生魚片,種種美食讓我對它充滿期待。
  • 熱鬧的清水寺|京都
    坐在安靜得幾乎見不到人的背街廊下,我們討論著今天要去的京都第一熱鬧地——清水寺。清水寺據說京都清水寺是年訪問量超1000萬人的地方,比昨天去的金閣寺還多一倍。昨天已經有清明小長假的風採了,今天看來是衝著五一黃金周去的。
  • 日本風物【京都篇】:我騎單車遊京都(上)
    不同於東京,由於地下遺蹟眾多,京都只有東西線和烏丸線兩條線路。加上JR奈良線和JR山陰本線、以及私營電鐵的京阪本線,也只有4條線路,無法像東京地鐵那樣四通八達。很多小夥伴因此選擇了京都公交一日(二日)券,但是搭乘公交車的話,從站點到景區之間還需要步行,實在是一種比較耗時的出行方式。而且,京都的城市規模並不像東京那樣大,部分景區也相對集中。
  • 人在旅途:日本京都衹園藝伎街
    對於京都人的印象大概就是「壞」「傲慢」這些貶義詞了。為什麼京都人給人留下這麼不好的印象呢。從這個いけず石就可見一斑,いけず京都時壞心眼的意思。京都的街道狹窄,房屋又多木製建築,住家為了怕車子刮到自家就特意在轉角地方放上石頭,新幣經常把車子刮壞,但是因為在自家的土地上放置的又不違法車主也無可奈何,所以被稱為「壞心石」。此為全日本獨有一景。
  • 一天時間去了日本京都4個寺廟和神社,從最古老到最小眾,沒看夠
    【建仁寺】京都最古老的禪寺大阪到京都有多條線路可以選擇,我們偏偏選了最慢的一條,京阪電車祗園四條站出來,穿過花見小路就到了建仁寺。通常旅行團都會停留在花見小路瘋狂的拍照,本來古樸的一條街巷就變得異常的熱鬧和繁華。
  • 日本遊記:一個人的京都散策
    八坂神社還號稱戀愛神地,信徒們紛紛前來祈求戀愛運,因此神社周邊掛著許多心型的繪馬。你是否發現日本神社寺廟院裡有一處寫著納經所的地方?常常看到有人排隊,知道是在幹啥的嗎?原來她們是手拿摺疊的朱印帳或納經帳在收集朱印-參拜該寺廟神社的一種證明。這次我從伊勢到神戶再到京都,走訪了不少寺廟神社,下圖是我收集的朱印摺子之一部分。
  • 哈爾的移動城堡,深深地在觀眾的心中留下了印記,成就了經典!
    其實一個小女孩是否會變成一個老太太,或者說她的長相是否美麗,並不是非常的重要,重要的是人物內心最根本的人性的善良與人性的魅力,可能宮崎駿的這部動漫就是用這種人性的善良與魅力深深地打動了觀眾的。更多的他還是把自己內心的那份善良與純真通過動漫傳達給觀眾,讓每一個看到的觀眾都為他的故事而感到無比的感動。宮崎駿的動漫是每一個人童年的回憶,宮崎駿的動漫孕育著非常豐富的思想感情和動人的情感傾訴,是很多動漫都替代不了的,這也是為這麼年邁的宮崎駿始終都還是深深地活在了每一位觀眾的心中。就是因為他秉承著一顆動漫製作者的良心。
  • 京都旅遊攻略
    為了方便解釋附近區域,這裡先簡單介紹下京都的路名。「通」指街道,「川」是河的意思。京都著名景點之一,是京都最古老的神社,掌管稻穀與商事。這裡有日本數量最多的鳥居,形成壯觀的千鳥居長廊。建仁寺坐落於祗園,是京都一家禪寺,名氣遠不及清水寺、八坂神社等著名寺廟神社,但同時遊客也少,相對清靜些。寺內有鎮寺之寶風神雷神圖,以及近幾年著重推廣的雙龍圖。雙龍圖在建仁寺法堂的屋頂,非常氣派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