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看到千年大唐之美

2020-12-16 橋江

我對於日本文化的感情,就像是喜歡上仇人家的漂亮女兒。

為什麼喜歡日本呢?也許因為動漫,宮崎駿的動漫總讓人回味無窮;也許因為櫻花,無論是花期時盛放的極致絢爛,還是落花時悠悠然的傷感;也許因為壽司,生魚片,種種美食讓我對它充滿期待。

小編想去日本,是因為陳奕迅的一首《富士山下》,一句「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深深打動了小編。小編去網上找了富士山的圖片,真的被驚豔了。清澈的天空,乾淨的雪山,一角鼓樓,櫻花如海。

小編去查詢了很多日本的圖文資料,發現日本的每一處,每一景,小至一隻器皿,都存留著恢弘的大唐遺風。在歷朝歷代裡,小編最喜歡的朝代就是唐朝,那是一個詩意縱橫,文採耀目的時代,那是一個萬國來朝,舉世矚目的時代。大唐對當時的日本影響極深,當時的日本只是個彈丸弱國,為了本國的發展,它們曾十餘次派出使節,歷經千辛萬苦來唐學習。鑑真六次前往東瀛,傳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並帶去了大量書籍文物。

那日本從大唐學習了多少呢?從治國之道到科學文化,引進漢字、房屋的建築風格、宗教、茶道,瓷器、筷子……

八坂神社位於京都四條前,是全日本三千多座八坂神社的總社。神社裡充斥著各色各樣的人,有熙熙攘攘的遊客,也有前來參拜的信徒,出售小吃的攤販,讓這裡充滿了生動的人間煙火氣。

祗園是京都最知名的花街,夏季時會舉辦祗園祭,獨具日本特色的風華,有時候可以遇見藝伎,塗粉描眉,畫著唐朝時興的點絳唇,穿貴重的和服,撐著花傘,搖曳地走在街上。

唐招提寺如今是日本有名的寺院之一,這座具有中國盛唐建築風格的建築物被確定為日本國寶就連「唐招提寺」這四個字,都是日本孝謙女皇仿王羲之,王獻之的字體所書。

日本京都的建仁寺莊嚴佇立一隅,承載著八百年歷史與故事。對比京都其他寺廟,建仁寺不像金閣寺、清水寺那般有名氣,沒有人頭攢動,沒有喧鬧不息,更多的是整潔和淡然,建仁寺真可謂大隱隱於市,位於人流熙攘的花見小路盡頭,是京都最古老的禪廟,在保留著日式園林的基礎風格中,在庭院、屏風、大殿屋頂雙龍圖的設計上,都吸取了中國古典的風格特色。建仁寺整體是內斂的氣質,更像是一個禪味花園,在遊覽的過程種,人們都安靜下來,仿佛短暫從世俗生活裡掙脫出來,可以與自然短暫共生。

藝術無國界,從單純欣賞的角度來看,日本京都是個讓人想一去再去的地方,那裡是需要靜下心來欣賞的地方,處處可以發現美,從一隅鼓樓,一扇倒影天空的窗,一支蓬勃生長的花枝,一隻停在路上的鳥,走到哪裡,都像走在動漫畫面裡。

日本在很多方面,都能窺探到千年不滅的大唐之美,世代相傳,生生不息。

相關焦點

  • 「穿越大唐」—去西安旅遊,體驗千年古都之美
    西安,一座歷史與現代相結合的古典城市,其歷史文化之濃厚堪稱國內之最。西安是一座經濟實力雄厚的強省會,境內擁有諸多的名勝古蹟,鼓樓、華清池、大雁塔等景點都是十分受歡迎的「網紅打卡地」。自從「兵馬俑」被發現後,西安更是被推上了國內旅遊城市排行榜的頂端。
  • 誰說看大唐遺風只能去日本?山西這座寺廟,就是千年的大唐國粹
    唐朝時期,日本曾先後十九次任命遣唐使,到唐學習先進的政治和文化,奈良時期的整個日本幾乎受到了唐文化的影響,從日本奈良時代的服裝姓氏也可以看出唐代服裝對於日本服裝的影響,即使如今,你在日本也可以看到很多關於唐朝文化的建築和文化。相反中國在歷史朝代的更替中,唐朝的文化逐漸被取代。
  • 唐朝服飾之美:延續千年,美在過去,活在現在
    雖然唐朝不同時期有著完全迥異的審美,但融匯、華美、自然,貫穿整個唐朝審美,給人呈現了一個曠世空前的盛世大唐之美。經過南北朝時期的民族大融合、隋的統一,到了唐朝民族之間的偏見和分歧大大減少。唐朝是一個各民族空前融合交流的時代,反映在服飾審美上同樣融合了異域格調,而後呈現獨有的大唐風流。在大唐長安可以看到來自西域的小袖袍、小口褲,回鶻式的「小腰身」,波斯式的大衫、六合靴,唐人還愛穿胡服,愛胡舞、胡妝。外來服飾文化受到大唐女子的喜愛,而物質富足的唐朝,貴族女子有足夠的時間追求美、研究美。
  • 越千年煙雲 看大唐盛世
    這個展覽歷時2個多月,從一個日本僧人圓珍的視角,展現他入唐求法的歷程,以及他眼中所看到的大唐世界,把觀眾帶回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最繁盛的時代。黃釉絞胎罐、甌窯青釉水盂、鞏義窯點黑彩兔、貼金箔蛤盒、藍釉唾壺、銅鎏金釋尊說法像……一系列唐代的珍貴文物令人嘆為觀止,浮現出歷史煙雲。展覽遴選了溫州博物館和深圳望野博物館珍藏共計167件/(套)唐代文物器用。
  • 被《長安十二時辰》的大唐美哭?其實日本曾複製了一個盛唐洛陽
    唐朝時期長安和洛陽都有都城之稱,且在唐朝時期,長安和洛陽是最為繁華的城市。今天料醬要和米娜桑聊的不是我們中國的洛陽,而是日本對照我們中國唐朝時期的建築所建造的日本的「洛陽」!但因當時日本「長安」的選址不佳,所處的地理位置多為溼地,後來慢慢就將「長安」廢棄,只留存下了日本的「洛陽」。日本的這個「洛陽」,就是現如今有著「千年古都」之稱的京都。
  • 大唐不夜城,在千年古都西安,一起共舞曲江之夜
    大唐不夜城,大家都知道說的是,列入全國示範步行街、處於大雁塔南邊的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但是,如果你喜歡古都西安的大唐風韻,迷戀大唐風韻之夜的燦爛,那麼,這個大唐不夜城,應該是整個大西安幾處絢麗的夜景總稱。
  • 精緻的日本(20):奈良大唐在飛歌
    而日本的另一個城市,也跟京都一樣幸運,那就是離京都咫尺之遙的奈良。也因為梁思成的大筆一圈,這個完美繼承大唐底蘊的「社寺之都」得以完整保留,讓世人,特別是國人,不必在西安的曼舞霓裳中夢回大唐,而是在奈良眾多的世界遺產和角角落落中去領略大唐在飛歌。
  • 日本古建築——大唐盛景的濃縮
    對同一時期的日本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時至今日,我們依然能夠從日本現存的古建築中看到那個開放且富麗堂皇的大唐。今天館館帶大家,看兩座日本古建築,感受一下大唐建築之美。極富唐風之美的東大寺東大寺是日本華嚴宗大本山,又稱為大華嚴寺、金光明四天王護國寺等。東大寺位於平城京(今奈良)東,是南都七大寺之一,距今約有一千二百餘年的歷史。由日本聖武天皇於公元 741 年下詔仿中國寺院結構興建,在當時屬於日本最高級別官寺。
  • 《長安十二時辰》盡顯大唐之美,帶你看看那時的傳統建築和家具
    唐服妝容 美食唐代獨有痷茶法傳統服飾研究者看大唐服裝;美食家關注飲食;對歷史有興趣的人關心劇情和人物關係;玩攝影的聊構圖……而我們總會不自覺關心大唐建築和家具。電視劇開場就以幾個長鏡頭再現盛唐長安之美,「108個坊,西市14條街,東市11條,主幹道寬150米。」
  • 何以大唐!大唐真的以胖為美?誰說唐人沒有夜生活?丨河之洲
    ◆大唐綠卡,為啥恁多人想拿? ◆跨越千年,唐人遺存有幾多?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綿延近三個世紀。1400年如過眼雲煙,唐詩,唐裝,唐人街,於今大唐似乎仍然無處不在,熱鬧喧囂,時人卻又難說真的知唐,唐之雍容,何以大唐。我,糖妞,中原胖妹子,綽號「貴妃」。
  • 持松法師:三次東渡日本 傳回失傳千年的大唐密教
    持松法師在靜安寺大雄寶殿前留影  一 傳回失傳千年的大唐密教  持松法師一生對佛教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但是最大的貢獻就是致力於將我國已經失傳千年的唐代密教重新傳回中國稍後,日本僧人空海入唐,從惠果大師(不空弟子)受金剛界、胎藏界兩部大法,回國後創立了日本真言宗,亦稱東密。此外,日本僧人最澄、圓仁、圓珍等先後來唐學習天台宗和密宗教義等,形成天台密教,亦稱臺密。而中國之密宗經過唐武宗滅佛和五代戰亂後逐漸失傳。
  • 西安大唐芙蓉園的春夏秋冬,你覺得哪個美?
    每個季節都有美景好事,對於每個人來說,如果沒有煩心的事情,每天就用心思去發現身邊的美吧!一池曲江水,千秋盛唐夢。且來跟著小編一起賞遍大唐芙蓉園的春夏秋冬。春日·大唐芙蓉園芙蓉湖畔春色好,長安水邊多麗人。
  • 日本天皇有件珍藏的孤品,專家:仿佛看到飛天仕女,盡顯大唐繁華
    日本天皇有件珍藏的孤品,專家:仿佛看到飛天仕女,盡顯大唐繁華唐代是中日文化交流非常頻繁的時期,那個時候,大量的遣唐使來到中國,不但學習中國的行政制度,更把中國的禮樂文化帶回了日本。隨著朝代的更迭,中國陷入戰亂,很多工藝精湛的文物在國內失傳,在日本本土反而保留了下來。從這些文物上,我們確實可以一窺大唐的繁華與榮耀。從唐朝傳入日本的文物中,最為珍貴的莫過於現收藏於日本的「螺鈿紫檀五弦琵琶」,這把琵琶現在為日本皇室所有,幾乎不與民眾見面,近二十年年來只展出過三次,很多慕名者都難以一睹它的真容。
  • 「買東西」流傳千年,卻與盛唐長安城市場有關,完整遊玩大唐西市
    歷史上的唐都長安久負盛名,儘管已經是千年前的名號,提起長安,仍令人神往。在唐朝長安有東、西市之分,而作為當時國際性大市場、被譽為「金市」的西市,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商貿中心,更是盛極一時。在1300多年後的今天,氣勢恢宏的大唐西市在其遺址上再建,讓繁華古市從塵封的歷史中醒來,讓盛市再臨。
  • 「音樂活化石」穿越千年大唐宮廷樂曲重放異彩
    而此時的麟德殿內,大唐文武官員分列兩側,環繞宮殿的宮廷樂曲大氣、莊重、高雅、清脆悅耳,更讓人倍感威嚴和神聖。  這就是最早的長安古樂,當時只有大唐皇室才能享用的宮廷樂曲。然而歷史的車輪總是異常的殘酷,正當嫋嫋大唐妙音走向鼎盛之時,一聲從河西傳來的戰馬嘶鳴聲,瞬間便改變了一切。天寶年間的安史之亂,在徹底摧毀開元盛世一代繁華的同時,也讓大廳宮廷音樂從此走向民間。
  • 日本竟悄悄偷走了中國一座千年古都
    不僅如此,洛陽還是道家的發源之地、儒家的興盛之地、佛家的首創之地以及理學的光大之地。然而當連綿的戰火侵襲著洛陽,越來越多的人口從洛陽遷出,也讓這座歷經朝代最多的都城,變為一座普通的三線城市。如今千年的唐朝故都,也只能空存在中國人的想像之中。但如今在亞洲的日本,卻可以重新見到古時洛陽的風採。我們眼前見到的日本這座城,也被日本人叫做洛陽。
  • 玄奘《大唐西域記》在日本的傳播
    但在日本,德高望重的鑑真大師攜來的很多典籍中,就有一本是《大唐西域記》,這一本現雖已不存,史料卻曾有記載。現存下來的版本有11世紀、12世紀的平安時代古寫本《大唐西域記》。這些寫本裡,加入了 「訓點」(日本人以日語誦讀漢文時,注在漢文旁邊之假名與標點),與很多漢譯經典一樣,可以清楚地印證古人苦心閱讀這些寫本的痕跡。近年來,由神奈川縣立博物館金澤文庫保管的稱名寺藏《說草》受到特別關注。
  • 啟東洲頤溫泉酒店強勢推出國風演藝沉浸體驗,住進千年前的大唐!
    2020年7月,沉寂半年的旅遊季終於迎來破冰,這個暑假,洲頤溫泉酒店盛大開幕,以全新姿態亮相江蘇啟東,將一場回首千年的大唐夢境傾情呈現! 為全系列環繞式詮釋唐風文化,盡顯國風雅致,傾力打造唐風沉浸式演藝,強勢推出集休閒娛樂、多彩表演、非遺體驗等活動於一體的唐韻新風。
  • 這部「反恐大劇」有人看到的是小鮮肉,我卻看到一個盛世大唐
    ▼因為日本平安時代瘋狂學習唐朝對於唐代文化保留也較好;本劇特意請到了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的女兒、著名設計師黑澤和子來協助進行盔甲設計不僅是盔甲,兵器更是讓人滿意。▼得益於唐朝先進的冶鐵技術唐橫刀威力很大日本武士刀基本是仿造唐橫刀除了這些近身兵器外,劇中對弩的使用簡直讓人感動到落淚。
  • 大唐風華:觀唐代陶俑像之發展特點
    然唐代社會等級森嚴,對殉葬陶俑之配置,在規格與數量上有著極為嚴格之規定。唐代陶俑所表現的內容,幾乎囊括了唐人生活各個方面,此不僅是藝術成就之最高體現,亦是研究唐代社會生活、中外關係的寶貴資料。時至唐代,傳統陶塑藝術又有了巨大的飛躍,題材更為廣泛,所塑世俗人像,生活過氣息更加濃厚。唐代陶俑之塑造藝術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