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有件珍藏的孤品,專家:仿佛看到飛天仕女,盡顯大唐繁華

2020-12-24 輕葉說

日本天皇有件珍藏的孤品,專家:仿佛看到飛天仕女,盡顯大唐繁華

唐代是中日文化交流非常頻繁的時期,那個時候,大量的遣唐使來到中國,不但學習中國的行政制度,更把中國的禮樂文化帶回了日本。其中就包括大量關於音樂方面的藝術珍品。隨著朝代的更迭,中國陷入戰亂,很多工藝精湛的文物在國內失傳,在日本本土反而保留了下來。從這些文物上,我們確實可以一窺大唐的繁華與榮耀。

從唐朝傳入日本的文物中,最為珍貴的莫過於現收藏於日本的「螺鈿紫檀五弦琵琶」,這把琵琶現在為日本皇室所有,幾乎不與民眾見面,近二十年年來只展出過三次,很多慕名者都難以一睹它的真容。

琵琶這種樂器起源於印度,通過絲綢之路傳入我國。所謂琵琶,是一組模擬演奏手法的形聲字,右手向前彈出曰"琵",向後彈進曰"琶",凡是用這兩個手法抱在懷中彈奏的樂器,在唐宋早期都稱為琵琶

不過那時的琵琶都是四弦,一直到唐代時,才創造出五弦琵琶。五弦琵琶在唐代最盛,無數文人墨客為它寫詩稱讚。

但可惜的是,這種五弦琵琶在宋朝時便已經失傳了。一千多年來,流傳下來的只有四弦琵琶,對於五弦琵琶,人們只能通過古書的描述,想像這種琵琶優美的旋律。

據說這種五弦琵琶最為神奇的就是它那第五根弦,正是因為有了第五根弦的存在。使得整個琵琶音域變寬,不但可以當琵琶使用,還能模仿諸如冬不拉、吉他、甚至三弦琴的音色。實屬音樂界的奇蹟。

幸好,在日本皇居宮內廳正倉院內還保存著這麼一把琵琶。這把五弦琵琶是聖武天皇的遺物。聖武天皇篤信佛教,生前便已出家。

在他死後,將生前所用過的寶物都獻給了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一千多年無人驚擾。直到20世紀初的一次清點活動,這把琵琶才重現於世。

螺鈿紫檀五弦琵琶,其中螺指的是用螺殼或海貝殼磨製而成的人物花鳥幾何圖形。而鈿指的則是在器物表面鑲嵌裝飾工藝品的一種手法。

紫檀這種樹木並非我國目前所理解的紫檀木,它所指的是一種酸枝木黃檀屬的木材。所以這個琵琶就是一個由五根琴弦,黃檀木為樂身,貝殼鑲嵌裝飾其上的樂器。視覺效果繁複華麗,五彩斑斕,古樸凝重。

縱觀琵琶外貌,它的正面是一個用夜光貝殼鑲嵌而成的胡人形象。這位胡人一邊騎著駱駝悠然地漫步,一邊不緊不慢地撥弄著一把四弦琵琶,一看之下仿佛看到了玄宗年間長安街頭各民族經商交流的畫面。

腹面杆撥處還貼以玳瑁薄片。而琵琶的背面更是精美奢華,整個琵琶背面底色是黑色的髹漆,上面鑲嵌著無數螺鈿玳瑁夜光貝殼,圖案豪華絢爛,而且貝殼上都雕有精巧花紋,其中塗有淡淡金色,更添富貴之相。雖歷經一千多年,但這隻琵琶依舊華麗四射,充分證明唐代的螺鈿鑲嵌技藝已經達到了極致。

看到這把琵琶不難想像當時的盛世大唐歌女們手持琵琶演奏的樣子,是不是與敦煌壁畫中的飛天一模一樣呢?

截止目前為止,這把五弦琵琶是全世界五弦琵琶的孤本,由於其所使用的材料大多數日本並不生產,製作工藝日本也不具備,所以可以斷定是從八世紀的中國引進的。

這把琵琶上實在是有太多的閃光點,在樂器古董界,莫說海外的中國文物無法與之相提並論。放眼中國音樂史,大概也只有曾侯乙編鐘可以與之一較高下了。

相關焦點

  • 要感受唐朝的繁華,為什麼許多人寧願去日本的奈良排隊?
    所以要感受大唐盛世的繁華,我們可以從唐朝遺留下來的文娛遺物作為參考。而許多文物愛好者表示,如今要感受最豐富、最準確的唐朝建築和文物,必須到日本奈良。這裡珍藏了日本聖武天皇生前最喜歡的貴重物器,其中一大部分,是中國唐代東渡的文物珍品。
  • 老照片:日本皇室珍藏的歷代天皇舊照
    日本的天皇制度由來已久,根據記載,早在公元前600餘年就開始出現天皇,也就是日本的第一任天皇神武天皇,至目前的明仁天皇,已傳了125代,是世界上持續最長的君主制度;在二戰結束後,日本的天皇制度在美國的幹涉下,得以保留了下來,但在美國的要求下,日本裕仁天皇發表了《人間宣言》,承認他是人而不是「神
  • 日本正倉院資料庫全開放,3000多張高清大圖,一睹盛唐風採
    為什麼說那裡有大唐「最真實」的樣子?著名的收藏家、觀復博物館的館長馬未都曾經說過:「今天能夠看到的唐朝最準確、沒有走樣的文物,往往是在正倉院。比如唐代樂器中有嵌螺鈿的四弦琵琶、五弦琵琶、阮鹹,在正倉院裡都可以看到,像新的一樣。不看到這些琵琶,我們都不能想像唐朝的那種奢華生活。」
  • 日本正倉院資料庫開放,3000多張寶物大圖,一睹盛唐風採
    今年由於疫情,很難去日本看展了,但是木關係,早在去年,正倉院寶物、文書檢索資料庫全面開放!可以瀏覽正倉院所擁有的高清文物圖片資料。根據2019年9月的統計,資料庫中已能看到1111件寶物——其中,北倉260件,中倉411件,南倉440件,共計3709張圖片。更多圖片,正陸續上傳中…… 什麼是「正倉院」?
  • 大唐使臣去日本:天皇是吧?給我跪下接旨!
    使臣去往他國的底氣來源於背後的國家,耀武揚威不服就幹的代表是大唐,卑躬屈膝求抱大腿的典型是滿清。但是生活在盛唐,使臣為了不丟東家面子,手腕強勢必不可少。王玄策。貞觀年間數次奉命出使印度,但次次背時,要麼碰到大臣篡位要麼碰到兩國交戰,還沒見到正主兒,就被抓了起來。咋辦嘞?
  • 我們大唐的「奢侈品」在日本展出了70回還沒完!
    不久前,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舉辦一年一度的正倉院展,世界各國熱愛文物、藝術的人們紛紛飛赴,領略盛唐風範。大唐盛世,生活器物設計製作精美,堪稱當時世界上第一奢侈品大國。然而,今人慾從實物了解唐人生活器物真切狀況,已不容易。
  • 現場|簪花仕女等傳世唐代名跡首次全集結,遼博呈現絢麗大唐
    (此次特展的主要展品清單目錄見本文文末)《簪花仕女圖》(局部) 遼寧博物館藏《簪花仕女圖》 遼寧博物館展出現場從被認為是最接近王羲之書風與真跡的《唐摹王羲之一門書翰 卷(萬歲通天帖)》、《唐張旭草書古詩四帖》,到見證大唐貴族生活情趣、寫盡「曲眉豐肌,豔麗多姿」唐代仕女的《簪花仕女圖》、《虢國夫人遊春圖
  • 日本天皇名號竟來自武則天,看唐朝是如何完美徵服日本的
    眾所周知,日本自1945年戰敗後,被美軍佔領6年,之後便成為美國最忠實的盟友之一。然而,在歷史上,曾經有一段時間,中日關係,就和現在的美日關係一樣。那段時間,就是唐高宗統治的大唐。現代的一些日本歷史學家,稱呼那段歷史中的日本為」大唐的兒子」。就連日本人人敬仰的天皇的稱號,也是來自大唐。
  • 到大唐不夜城去體驗大唐盛世的夜生活
    快到大唐不夜城的入口處,我看到這裡的古建築很高大,很有氣勢。感覺這大唐不夜城決不是一般的仿古市井小街,它一定很宏偉壯觀。大唐不夜城到了!眼前的情景讓我驚嘆!這就是大唐盛世的夜景,這裡到處火樹銀花不夜天,一幢幢古宮殿雕梁畫棟,精美無比!遊客摩肩接踵,到處是歡歌笑語!
  • 《妝靚仕女圖》出現大頭像,考古學家無法解釋,讓人感到匪夷所思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繪畫作品當中,表現仕女的肖像畫非常多,不僅給大家研究古代歷史提供了參考,同樣也讓人從繪畫作品當中,體現到了美的享受,也是一件非常值得稱讚的事情。不過在《妝靚仕女圖》這幅繪畫作品當中,大家卻看到了不可思議的一幕,其中一位仕女的面部表情,在鏡子當中居然變大了,不免讓人感到匪夷所思。
  • 日本人拿贗品當真跡,專家:國寶真跡在中國,網友:幹得漂亮
    題記:這是一幅宰相畫家的傳世孤品,雖然被歷代藏家視若珍寶,它卻幾經戰火和流亡。幸運的是,那五隻溫厚而倔強的黃牛,在經歷了1200多年的歲月風霜後,依然生動傳神、光彩奪目,令人嘆為觀止。圍繞這件國寶的,是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和爭論。
  • 精緻的日本(20):奈良大唐在飛歌
    而日本的另一個城市,也跟京都一樣幸運,那就是離京都咫尺之遙的奈良。也因為梁思成的大筆一圈,這個完美繼承大唐底蘊的「社寺之都」得以完整保留,讓世人,特別是國人,不必在西安的曼舞霓裳中夢回大唐,而是在奈良眾多的世界遺產和角角落落中去領略大唐在飛歌。
  • 日本天皇過著怎樣的生活?專家:一般人待10天就受夠了
    自二戰以後,日本天皇承認其不具有神性,所以只是作為國家精神及文化的象徵被保留了下來,地位高卻沒什麼實權。 而且日本皇室平時也不像英國皇室那麼高調,所以天皇仿佛是一個「吉祥物」般的存在。給人感覺日本首相每天為了國事焦頭爛額,天皇好像就無所事事的樣子似的。
  • 日本人民敬重的天皇住哪?繁華城市中開闢了一個超美的地方!
    大家都知道日本有天皇,那你知道日本天皇都住在哪裡嗎?東京都千代田區的皇居是深受日本人民敬重的天皇所居住的地方,廣大的佔地中有著超過400年以上的歷史建築及四季繁花盛景,內部大致分為「東御苑」、「皇居外苑」以及需事先預約的「皇居內」三個區塊,皆不需另外付費,使得皇居及其周邊區域成為集結全世界各地旅客的一大觀光景點,在皇居外面就是護城河,早上還有很多人在外面跑步,雖然外面就是高樓大廈,完全不像居民區的樣子,但這裡還是有人跑步健身感覺真的是厲害了。
  • 夢回大唐—大唐芙蓉園
    大唐芙蓉園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城南的曲江開發區,在大雁塔的東南側,它是在原唐代芙蓉園遺址以北,仿照唐代皇家園林式樣重新建造的,是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佔地面積大唐芙蓉園芙蓉園的遺址並無遺蹟留存,現在的大唐芙蓉園是根據文獻資料記載,翻著資料建起新的園林。
  • 西安冬日大唐不夜城飛天舞者穿著單薄,在低溫下被凍得瑟瑟發抖
    在西安,我們呼籲大唐不夜城,應該對演員更多的人文關懷!1月1日元旦當天,有網友在西安大唐不夜城景區拍攝到一段視頻:在這裡進行戶外表演的飛天舞者,她們穿著單薄,因為在低溫下持續工作,被凍得瑟瑟發抖。當天的氣溫已經下降到零度,在表演現場周邊的水池裡,已經看到了結冰痕跡,觀看觀眾都是厚厚的羽絨服。據了解,大唐不夜城的《敦煌飛天》表演每天演出5場。儘管室外溫度寒冷,但是飛天舞者們依舊完美的結束了演出,非常辛苦非常敬業!這兩年,得益於石頭哥、不倒翁小姐姐、飛天舞女等網紅藝術表演者的助推,大唐不夜城成了遠近遊客們來西安必來打卡的地點之一。
  • 穿越古今,漫步大唐芙蓉園,夜景如此美輪美奐
    夜晚時分,筆者漫步走進大唐芙蓉園,欣賞到不同顏色、不同樣式的炫彩燈光,一時之間,仿佛自己置身於當年的大唐盛世,那種富麗堂皇卻又不失唐朝開放、包容的獨特風格,深深地烙印在了大腦裡,揮之不去。上圖是大唐芙蓉園的正門——御苑門,在這個門前廣場中間,陳列著兩列透明造型的唐朝仕女,她們緩緩前行的樣子,栩栩如生,流露出唐朝仕女優雅大方的風韻。
  • 從日本看到千年大唐之美
    小編想去日本,是因為陳奕迅的一首《富士山下》,一句「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深深打動了小編。小編去網上找了富士山的圖片,真的被驚豔了。清澈的天空,乾淨的雪山,一角鼓樓,櫻花如海。小編去查詢了很多日本的圖文資料,發現日本的每一處,每一景,小至一隻器皿,都存留著恢弘的大唐遺風。
  • 唐朝對日本影響有多大,為尋求發展,日本人幾乎將唐朝縮在了日本
    在這些被影響的國都裡,日本可以說是學了個十成九。甚至有人直言,看到日本文化,就仿佛看到了我大唐的縮影。日本人給世人的印象絕對是好學的,學習和模仿是他們發展的捷徑。雖然現在看起來似乎有些剽竊的意味,但不得不說,他們學習的很成功。
  • 為何都說大唐文明在京都,這座城市究竟與唐朝有多大聯繫?
    日本的京都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不僅如此,這座城市在古蹟保護方面非常出色,不僅保留了大量珍貴的歷史建築,就連城市的整體風貌也顯得古色古香,仿佛沒有受到現代文明的侵擾。對於中國遊客而言,京都也是最受歡迎的海外旅遊目的地之一,很多人從國內抵達大阪關西機場後,就乘坐列車直奔京都,可見這座古城具有很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