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隨著從國外引進的首批414頭母豬和公豬從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裝車駛往貴州首信開陽縣豬場,標誌著貴陽成功從國外引進PIC精英種豬,將為我省生豬改良提供重要核心種源,極大地促進貴州乃至西南地區生豬產業的發展。
豬糧安天下,農以種為先。隨著我國養豬業專業化和規模化程度越來越高,高性能種豬和先進育種技術已成為支撐驅動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硬核」。PIC種豬具有繁殖性能優異、肉品和肉質優異、飼料轉化率高等特性,PIC商品豬具有生長速度快、瘦肉率高、屠宰率高、免疫力強等特性,能更好地提高生豬產業的生產效益和經濟效益。
本次引種由北京首農食品集團旗下北京首農股份有限公司主導實施,將分批次引進1900頭種豬,種豬將直接運往位於開陽縣的豬場洗消中心進行消毒隔離和飼喂。該豬場由貴陽市農投集團與北京首農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北京首農種豬科技有限公司合資的貴州首信種豬育種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滿足PIC千點評分標準,將以本次引種為基礎建成曾祖代種豬場,可實現年產種豬8.4萬頭、商品豬210萬頭,建成以貴陽為核心、西南地區最大的PIC種豬繁育體系。
「作為中國生豬生產和消費大區,西南地區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北京首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北京首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彥勳表示,為提升貴州省乃至西南地區的生豬產業水平,將與貴陽市農投集團繼續深化合作、攜手並進,選育推廣高健康、大批量、最優質性能的優良種豬,為中國生豬產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生豬產業是全省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之一。貴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穩定生豬生產、保障豬肉供應工作,將生豬產業發展與「菜籃子」工程相結合。作為市屬國有農業企業,貴陽市農投集團自2019年以來以開陽、羅甸、望謨等縣為重點,建成生豬養殖基地14個,年內出欄生豬6萬頭;在建生豬養殖基地5個,建成投產後出欄生豬達16萬頭,預計到2025年年出欄生豬可達30萬頭。
貴陽市農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唐樾表示,將圍繞生豬產業品種培育、新品種引進、商品豬養殖、生豬屠宰、精深加工等關鍵環節,開展技術研究和成果轉化,補強產業鏈,提高貴陽生豬的產能,逐步形成產業聚集、生產高效、產品安全、鏈條完整、保供有力、增收顯著的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體系,助推農業發展、鄉村振興。
據省農業農村廳總獸醫師唐隆強介紹,近年來,我省的生豬產業發展素質不斷提高,規模化養殖水平大幅提升,年出欄500頭以上規模豬場達3068個,現存欄生豬272.40萬頭,其中能繁母豬38.17萬頭。在規模豬場的示範帶動下,截至11月底,全省生豬存欄達1567.79萬頭、能繁母豬存欄達144.68萬頭、累計出欄生豬達1788.4萬頭,生豬生產恢復接近常年水平,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2021年,我省生豬產業發展將著力提升生豬良種化、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綠色化和融合化「六化」水平,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尤其是在品種良種化方面,將按照「優良品種出成效」「特色品種走高端」的思路,走「育繁推一體化」的路徑。(黃丹 記者 樊成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