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幾乎不工作,卻擁著美妾遊遍全國,他的旅遊費,到底從哪來?

2020-12-10 陶陶愛歷史

李白,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同時也是一位遊遍中國的大旅行家,可說是中國驢友圈最早、知名度僅次於明代徐霞客的頂級大神。就名勝古蹟而論,如今中國各地都在爭著傳說李白的足跡,有人說他在這裡讀過書,有人說在那裡歇過腳。而最普遍的,是李白在中國各地所留下的壯麗詩篇。

李白的人生從25歲開始,直至61歲時油盡燈枯。在他傳奇的一生中,其官宦生涯僅僅持續了3年,就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因此可以說,李白的一生,是不務正業的一生。他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遊山玩水、會友酬唱中度過。

因此很多人都會提出一個疑問:李白幾乎不工作,他路上的盤纏從哪裡來?難道李白的漫遊,是歷史上最早的窮遊嗎?

當翻閱史料,我們卻能明明白白地發現,李白週遊全國,根本不會缺錢。李白的漫遊,絕不是扣扣索索的窮遊,而是地地道道的富遊。其所經之處,李白皆穿著千金裘、五花馬,擁著美貌妾室,招搖過市。簡直就像今天那些開著勞斯萊斯,抱著妖豔嫩模到處「自駕遊」的富二代。

唐朝學者魏顥在《李翰林集序》就說李白:

「間攜昭陽、金陵之妓,跡類謝康樂,世號為李東山。駿馬美妾,所適二千石郊迎,飲數鬥,醉則奴丹砂舞青海波」。

首先,李白之所以能到處巡遊,是因為他的家境本來就非常殷實。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按照這個說法李白與李唐諸王同宗,均為隴西李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可謂是李唐王朝的遠房親戚。對此,李白曾有詩曰:

本家 ( 一作家本) 隴西人,先為漢邊將。 功略蓋天地,,名飛青雲上。 苦戰竟不侯, 當年頗惆悵。

李白不僅出身高貴,其父李客相當有錢。根據郭沫若考證,李白的父親本是富商,是綿州昌明縣青蓮鄉的首富。因為家庭殷實,李白度過了鮮衣怒馬的少年時光。開元七年,十九歲的李白,開始在蜀地漫遊,登臨峨眉,拜訪蜀地名勝古蹟,後來他在《留別廣陵諸公》中寫道:

「憶昔作少年,結交趙與燕,金羈絡駿馬,錦帶橫龍泉。存心無疑事,所向非徒然。」

在家庭財富的支持下,李白於25歲時出川漫遊,以他自己的話說就是:

「以為士生則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劍去國,辭親遠遊」。

這一次大漫遊,李白可以用闊綽和奢侈來形容。27歲時,李白東遊揚州,曾在那裡大量揮霍。一年之內,竟然花了30萬金,而且都是為了接濟一位落魄公子。

在當時。30萬金是一筆超級巨款,而李白卻拿出來送人。由此可見,李白真不是一般的豪橫。後來李白還曾對朋友說:

「憶昔洛陽董糟丘, 為餘天津橋南造酒樓 。黃金白璧買歌笑, 一醉累月輕王侯」。

就在同年,李白還完成了自己的終身大事。那時的李白,已經定居於今天湖北的安陸,並在孟浩然的介紹下,娶了「前宰相」許圉師的孫女。這時的李白,還沒有名滿天下。因此他與許氏的結婚,是一場入贅。

許氏去世後,李白又連續娶了三任妻子,均為鐘鳴鼎食之家。其中最後一任妻子宗氏,乃是武則天時期的宰相宗楚客的孫女。宗楚客得勢之時,可謂氣焰喧天,富甲天下,甚至連權傾朝野的太平公主都感到嫉妒。

有這樣的妻子,李白自然不用擔心錢財。拿著老婆的錢到處巡遊,真可謂「軟飯硬吃」的典型,誰讓李白這麼有才,這麼有名呢?

此外,李白之所以能玩得那麼愜意,那麼順暢,很大程度也是因為他擁有一個令人咋舌的朋友圈。其交 遊之廣,世所罕見 ,上至帝王,下至平民,三教九 流,五行八作,有交無類。

因為李白善於寫詩,因此經常能得到朋友的饋贈。像李白這樣名滿天下的大詩人,只要能得到他的一首詩、一紙真跡,那可是萬分的榮幸。邀請他寫詩一首,自然少不了豐厚的「稿費」了。

李白最大的「朋友」,自然是唐玄宗了。據說李白到達長安時,唐玄宗竟降輦步行,親為調羹,並說:

「您是老百姓,可是您的大名能讓我也知道,如果不是平素裡道德高尚,哪能到這種地步?」

到了長安,李白便成為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御用詩人,並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篇。就如《清平調》所云: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俯瞰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李白寫出這樣能夠流傳千古的詩篇,唐玄宗對他的封賞自然不會少。然而李白,並不享受這樣的恩寵。他並不想當一個專供皇家取樂的墨客,而是希望安邦定國,發揮自己的軍政之才。因此李白在宮廷裡,經常發酒瘋,甚至還讓高力士為自己脫過靴子。

由於李白的詩人氣質與朝廷格格不入,因此唐玄宗將之「賜金放還」,李白從此恢復了白身。在長安,李白僅僅待了3年。也就是說,李白擁有正經工作的時間,僅僅只有3年。

李白歸野後,隨即開始了第二輪的大漫遊。而這一次,李白已經45歲了。雖然李白已經失業,但以他的名聲,根本不用擔心沒錢。

例如,他的土豪朋友丹丘生,在河南石門山、嵩山等地都有山莊、別墅,邀請李白在那裡白吃白住。那時李白過著不愁吃不吃穿的神仙日子,他甚至還考慮,把妻子、兒女也一起接過來住。正式因為如此,李白才會在《將進酒》中寫道: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共銷萬古愁。」

沒有強大賺錢能力,哪敢那麼豪爽?

李白不僅有名,而且善於交際,大佬級的朋友極多。玉真公主、杜甫、孟浩然、王昌齡、高適、賀知章、岑勳,哪個不是天下聞名的大文豪。

正是因為這樣的名聲和人脈,使得李白無論去哪,都有土豪朋友負責接待。在酒足飯飽中,李白只要題詩一首,主人必能名聲大振。比如汪倫,他在歷史上名不見經傳,卻能以李白一首《贈汪倫》而名聞天下。因此,李白只要寫詩,就能賺得盆滿缽滿,根本無需為生計發愁。

然而李白的快樂日子並沒有持續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安史之亂爆發後,政治極其幼稚的李白竟然投靠了志在叛亂的永王李璘。受永王牽連,李白被流放荒涼的夜郎。但人到三峽,李白就被赦免。此時李白已經59歲了。

此後,李白進行了人生中最後一次漫遊。由於安史之亂,大唐再不復當年全盛之時的富庶。而李白的這次漫遊,在流浪與寄食中渡過。到了62歲那年,偉大的李白溘然而逝。雖然他一生不得志,卻為祖國大地留下了無數壯美的詩篇。就如余光中所說:「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相關焦點

  • 李白只工作了3年,卻擁著美妾遊遍全國,他的旅遊費,從哪來?
    大家好,我是唐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同時我也是中國驢友圈最早,最知名的大咖,如果一定要在歷史上找一個和我相媲美的人,我想除了明代的徐霞客以外,應該沒有比我更能走了。從25歲開始一直到60歲,這35年間,我一直在路上,我的足跡遍布全國各地,回想我的一生,我只上了三年班,就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可以說我這一生都在不務正業當中度過,遊山玩水、會友、唱歌、寫詩。
  • 幾乎沒工作過的李白,一生都在遊山玩水,他的錢是哪裡來的?
    就在前幾天,「李白的錢哪來的」這一話題在微博關注達到7億多,衝上了熱搜。各路網友紛紛表達自己的想法,各種五花八門的評論鋪天蓋地的出現……有人說他是吃軟飯的,娶了好幾個富二代老婆,還有說他自己就是個敗家子,甚至有人說他當街殺過人?
  • 李白連個正式工作都沒有,卻整天遊山玩水,他哪來的那麼多閒錢?
    可是,唐朝大詩人李白,一輩子只上了兩年班,此後大半生連個正式工作都沒有,可是他卻整天遊山玩水,哪來那麼多閒錢呢?他從十八歲開始遊歷蜀中,二十四歲離開故鄉前往成都、峨眉山,然後沿江順舟東下至渝州。在二十五歲那一年,李白離開蜀地,「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他的一生中遊遍了大江南北,在全國各地都留下了壯麗的詩篇。那麼,李白這一路上的旅途花費又是從哪裡來的呢?畢竟他在唐玄宗那滿打滿算也就幹了兩年的時間,況且唐朝時期寫詩作賦也沒有稿酬收入。
  • 李白一輩子幾乎不工作,卻有底氣遊山玩水,網友:他的錢哪兒來的
    ,他的錢從哪兒來的?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其實啊,在江湖中,有這樣幾個傳說1、啃老傳說李白的家世非常好,也算是小康之家,所以才讓李白養成了不拘小節、豪爽大度的性格,他才有財力、有底氣到處遊玩。有網友說,李白之所以能寫出「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說明李白家庭富裕,見識過白玉盤的模樣,才能做出這樣的比喻。2、工資酬金李白被唐玄宗賞識,在朝中做官。仕途收入成為了他遊山玩水的財產。而且,他很會投其所好,每天寫寫詩逗皇帝,唐玄宗會額外賞賜金銀玉器給他,也成為了他後續遊玩的資本。
  • 詩仙李白一輩子不工作,總在遊山玩水,他的錢是從哪來的?
    一些人在工作多年後,不願再受工作束縛,遂決定離職,四處遊山玩水,度過自己美好的一生。但這種理想的生活,只適合實現財富自由的人。如果是一個普通打工仔,那遲早得為柴米油鹽返回來上班。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不禁感到奇怪:詩仙李白一生都在遊山玩水,也不見他工作,他的錢是從哪裡來的呢?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 李白一生遊山玩水,又不工作,那他的錢是從哪來的?你可能想不到
    說起李白,我們大多數人對他的印象基本上就四個字——放蕩不羈。也的確,歷史上的李白確實是一個放蕩不羈愛自由的人,他的一生基本上都在遊山玩水,工作的時間加起來也只有短短的三年而已。那麼問題來,李白一生遊山玩水,又不工作,收入微薄的他,哪有這麼多錢呢?你可能想不到!首先來說,李白家境富裕。據說他「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李白從小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因而家境一定不會太差。
  • 沒有固定收入,李白如何遊遍南京景點?
    1300多年前的「詩仙」李白,可能沒有想到,近期他上了網絡熱搜榜。因為網友們都好奇,李白的錢哪來的?說起李白,我們對他的印象是放蕩不羈愛自由。除了為官那幾年,一輩子沒怎么正經工作過。李白平生有三大愛好:寫詩、喝酒、旅遊。南京就是他這些愛好最好的註腳。
  • 李白一輩子沒怎麼工作,卻能整日遊山玩水,他的錢從哪兒來的
    今天,網上冒出來了這樣一條熱搜#李白的錢哪來的#。眾所周知李白的兩大愛好——喝酒和旅遊。李白18歲辭別父母,雲遊天下,在24歲之前走遍了四川。25歲後,李白從水路乘船遠行,他用27年漂泊四方,登了80多座山,跨了18個省,可謂是名符其實的「驢友」。
  • 李白一輩子沒怎麼工作過,整天遊山玩水,錢從哪兒來的?
    在這之前我們首先要問,李白到底有沒有錢?(也是沒想到大家這麼關心大詩人)有錢肯定是有錢的,可以品品「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這句。人家小時候腦子裡都是「白玉盤」,網友小時候:呼作蘿蔔片。李白整天遊山玩水,那麼他的錢是怎麼來的呢?今天給大家帶來六神磊磊的解讀《李白到底有沒有千金裘?》
  • 李白一生只工作3年,卻遊山玩水,他奢華的出行由誰買單?
    在李白的傳奇人生中,他的官宦生涯只有短短的三年,之後被唐玄宗「賜金放還」,他一生中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山水間流連,曲水流觴,賦詩會友。那麼李白工作的時間如果只有三年的話,他路上的那些盤纏怎麼獲得?難道真的是窮遊嗎?
  • 書心|李白與汪倫,哪來的桃花潭水千尺情?
    書心|李白與汪倫的哪來的桃花潭水千尺情?不論你是否喜愛古詩文,能想起的詩人之中一定會有李白的名字,從呀呀學語的童寶寶到銀絲兩鬢的長者,都能脫口而出李白的詩句。李白是出生於唐代的詩人,但是,他的詩歌的影響力卻不貫穿著自唐以來的詩歌史,被後人譽為詩仙。李白的一生遊遍了祖國的山川湖泊,嘗遍了各地的美酒佳餚。詩仙的詩文中散發著濃鬱的酒香,加載著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美景。
  • 李白大半生都在遊山玩水,沒見他工作,他到底從哪裡來的錢?
    出生在富貴之家,李白在小時候有任何願望,他父親都可以滿足他。李客早年忙於經商,沒有學到多少文化知識,所以,他對小兒子李白寄託了很大希望,從5歲開始,李客就為李白聘請了私人教師,專門來教授李白讀書識字。所以,想通過科舉考試來進入仕途,李白沒有資格。但是,李白自小擁有雄心壯志,科舉考試的大門向他關閉後,他只有依靠其他途徑來進入仕途了。否則,對他這樣一名七尺男兒來說,無法實現人生抱負的話,精神上是十分苦悶的。李白的做法就是結識朝廷中的高官,甚至不惜降低姿態做上門女婿。
  • 李白一生遊山玩水,沒有工作,那他是靠什麼花天酒地的生活?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李白,不愧是浪漫主義詩人,幾十年的人生試過的十分瀟灑,不是去流連於名山大川,那就是花天酒地,再來個鬥酒詩百篇。在那個交通極其不方便的唐朝,李白硬是逛遍了18個省,共計206個州縣,最北邊去過北京,最東邊去過山東,最南邊到達湖南,爬過80多座山,遊過60多條河,看過20多個湖泊,可謂是逛遍了大半個中國。
  • 李白一輩子沒怎麼工作過,整日遊山玩水,他的錢從哪來?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偏靠才華,這句話說的就是李白,李白一生能夠瀟灑隨性的遊山玩水,都是因為有人願意為李白的才華買單,或者說,他遇到了獨一無二的時代——盛唐。李白一生中,有正式工作的時間只有區區兩年,他的確沒怎麼工作過。唐朝入仕主要靠科舉,李白因為家世複雜,無法參加科舉,所以,通過正規渠道邁入仕途的這條路被徹底堵死。
  • 李白一生沒怎麼工作過,整日遊山玩水,他的錢從哪兒來?
    文 | 王呈祥書友提問:李白一生沒怎麼工作過,整日遊山玩水,他的錢從哪兒來?說實話,我也很好奇。據文獻記載,李白一生僅在翰林院工作過兩年,其餘時間基本都在遊山玩水。按理講,即便兩年的工作積蓄再怎麼多,也不至於滿足一輩子的開銷吧,那麼他的錢到底都哪來的呢?
  • 李白大半生遊山玩水,不愁沒錢花,他的錢主要從哪來?
    他還時常與好友痛飲,這些愛好都是需要用經濟來支撐的啊。李白到底多有錢呢?據記載,盛唐時期普通的三口之家一年的花費只有四五兩銀子,而李白一年單論遊山玩水就能花掉大把的白銀。足夠普通百姓人家維持六年生計,數目龐大令人驚嘆。比起「床頭屋漏無幹處」的杜甫,真是天壤之別。那麼有人非常好奇,李白的錢都是從哪裡來的呢?他既然沒有穩定工作,難道是有什麼其他收入嗎?
  • 李白一生遊山玩水,他哪來的那麼多錢?一般人還真做不到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李白生平有三大愛好:寫詩、喝酒、旅遊。在古代文人那裡,詩酒是不分家的,李白則更甚,當是人生不可一日無酒,有酒還是不淺嘗輒止,而是非得喝個盡興。喝醉後,還不顧形象地撒撒酒瘋,比如,幹些讓玄宗的近侍太監高力士為其脫靴之類的牛掰事。所以,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這樣稱讚他:「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 李白一輩子沒什么正經工作,卻遊山玩水非常自在,錢是從哪來的?
    和很多詩人屢遭貶謫不同,李白似乎更像是自己隨性的生活,官職俸祿都成為他隨意丟棄的身外之物,一輩子沒什么正經工作的李白是遊山玩水交朋友的忠實踐行者。李白似乎一直在遊山玩水,給各個朋友寫詩篇,歌頌友誼歌頌大好河山。
  • 李白上熱搜|吃喝玩樂遊歷四方出手大方:李白的錢,到底哪來的?
    在他看來,「黃金逐手快意盡」,「千金散盡還復來」。他自稱,在揚州不到一年就「散金三十餘萬」,我們禁不住要問,支撐李白漫遊天下的經濟基礎到底是什麼?李白的經濟收入從哪兒來?他到底有多少錢呢?文 | 康震1李白的經濟來源在哪裡?
  • 李白寫嶗山詩
    歷朝歷代文人墨客詠嶗山的詩歌多如繁星,這些詩歌中影響力最大的可能是李白的這首《寄王屋山人孟大融》了。在朝堂受挫的李白,寄情於山水之間,一生遊遍名山大川,但是將遊山、觀海與尋仙三者結合為一體者,想必唯有嶗山。  李白的詩讓嶗山出了名  據平度市原文化館副館長、民間文學學會會長陳傳瑜介紹,古人常把嶗山寫為「勞山」。相傳古帝王欲求長生不老之藥,派人登攀此山尋仙覓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