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冰島逼和阿根廷時,國人都在感嘆:「30萬人口的彈丸小國有此成就,13億人的中國何等羞愧!」
但當冰島隊第二戰0-2完敗給奈及利亞,小組出線形勢急轉直下時,中外媒體對於這支小球隊的興趣,卻大為降低。
這就是足球,成王敗寇。可是,神話也好,貶低也好,終究都不夠客觀。如果我們冷靜下來,客觀的評估冰島足球,就會發現世界盃32強裡,對中國足球擁有最大啟示作用的,或許就是冰島足球!
足球成為冰島的名片
冰島是一個小國:國土面積10萬平方公裡,舉國人口33萬。也正因此,當2016歐洲杯,大約4萬冰島球迷抵達現場時,意味著冰島12%的人口都在隨軍出徵!
2018世界盃,冰島隊首戰阿根廷時,據冰島國家傳播公司公布當天電視轉播數據,收視率最高時達到99.6%,幾乎冰島全國人民都在電視前看冰島隊!那麼還有的0.4%呢?冰島國腳芬博加松表示:「剩下的0.4%在現場!」
在伏爾加格勒體育場,冰島與奈及利亞之戰時,冰島人再次展示了「維京戰吼」。在看臺上,冰島球迷組成的藍色方陣集體起立,雙手舉過頭頂,同時大喊「pengpeng」,然後擊掌,同時大喊「hu」。隨後慢慢加快節奏。我們可以用三個詞來形容這套動作:整齊劃一、威武雄壯、氣吞山河!冰島總統古德尼-約翰內松透露:「普遍認為維京吼並非出自冰島,而是源於蘇格蘭,是他們把『維京吼』帶到了冰島。」但現在,「維京戰吼」已經成為冰島隊的招牌,全球傳為美談。
高水準的足球以及歐洲杯世界盃的表現,讓冰島被全世界所熟知。在接受騰訊體育採訪時,冰島總統古德尼-約翰內自豪的表示:冰島曾經因為火山、極光讓大家知道,而如今,足球已經成為國家的新名片。
70名職業球員?真正的全民足球
正因為冰島國家太小,人口太少,所以,冰島各級職業聯賽,都是業餘聯賽。不奇怪,舉國就33萬人口,這樣的足球市場,不可能支持得起數千甚至數萬以足球為職業的人。2018世界盃前,冰島足協主席曾經嘆息:整個冰島足協只有17個職員,2年內連續組織歐洲杯、世界盃事務,真是極大的考驗!據冰島足協的數據:冰島舉國只有區區70個職業球員。
這也讓很多國人不解:70人中選23個人就能打進世界盃?其實,掩藏在這組數據背後的真相,是冰島足球強大的根基!首先,冰島確實只有70個職業球員,但是註冊球員(意即接受過足球專業訓練,但不以足球為唯一職業),卻多達2.6萬人!換句話說,冰島7.9%的人口都是註冊球員。而中國呢?雖然中國有13億人口,但受過專業訓練的註冊球員,不足1萬人。
其次,冰島政府多年來有一項舉措:國家出資,選送人才去主流聯賽接受教練培訓。2003年時,冰島還沒有一個歐足聯B級教練員。但2015年底,冰島擁有歐足聯B級教練員證書的人數達到669人,達到A級教練員的也足有240人。中國的情況則完全不同:2017年教育部計劃增設5000家足球學校,可最大的問題不是資金,而是中國沒有那麼多教
第三,根據冰島足協提供給騰訊體育的數據,到2017年年底,冰島全境擁有7座全尺寸的室內球場,6座小型室內足球場;除此之外,室外全尺寸的人工、天然草球場達到179個,這意味著全國平均每1800人就擁有一個足球場。球場修建以及維護的費用都來自國家稅收,這一政策就算2008年遭遇金融危機國家宣布破產時,也未曾動搖。而在中國,一線二線城市裡,連給孩子們踢球的一塊水泥地都不太容易找到。
第四,在冰島,孩子們接受專業足球訓練的費用極為低廉。比如,維京古俱樂部就承包了周邊3所學校1-6年級的足球校外訓練課。周一到周四,孩子們都會在俱樂部接受每天1個小時的足球訓練。隊伍中,有20餘名持有歐足聯B級或A級的教練員,專門服務於青少年培訓。一年參與近200次培訓,每名孩子需要支付的費用是10萬冰島克朗,折合人民幣約6000元,平均下來,每個月的費用僅在500人民幣左右。而在中國,即便是父母雙白領的家庭,也未必能負擔得起孩子們上足球學校受訓的巨額學費。
第五,在冰島擁有著非常健全的聯賽制度。冰島有頂級12支俱樂部、次級12支、第三級10支,以及第四級社區足球,升降級制度從未改變,各個俱樂部的梯隊建設都非常完備。再加上冰島喜愛足球的孩子,4歲就開始接受每周一次的訓練,7歲時就達到一周三次的訓練量。因此,冰島優秀的足球苗子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己的躍升之路:他們很容易獲得參加本國聯賽的機會。而每年英超、北歐列國的球探也都會來冰島聯賽裡挑選球員,帶給他們加盟水平更高的職業聯賽的更好的機會。
綜上所述,冰島真正做到了「全民足球」。這個33萬人口的小國,擁有著堅實的足球根基。也正是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讓冰島足球得以收穫了「黃金一代」,並在歐洲杯和世界盃上大放異彩。
中國人最該學習什麼?
每到世界大賽,中國足球人就在強調「取經」的概念。可是中國足球最應該向冰島學習什麼?根據中國目前的狀況,希望中國能像冰島一樣,平均每1800人就有一座球場,平均每個孩子每月花500元就能接受專業訓練?這不切實際,中國有中國的國情。
中國人最該學習的是兩種思路。其一是冰島人全民健身的熱情。冰島總統約翰內松表示:「我和朋友一周踢兩次球,這是一种放松的方式,我鼓勵所有人去從事體育項目,不管是踢球、慢跑還是散步遊泳。當你工作疲勞時,還是在家庭生活中,和朋友踢球,能讓你感到放鬆,變得健康。」
在中國,「宅文化」近年成為主流,民眾的運動熱情普遍不高。父母如此,孩子們自然也會如此。再加上課業負擔過重,孩子們的體質和運動熱情都難以保證。這顯然會影響中國的國民身體素質、競技體育水平。
其二,冰島足球多年來有一種「錢要花在刀刃上」的明確思路。冰島人不願花錢邀請大牌球隊來冰島熱身,寧願用這些錢為冰島民眾修建更多的球場。而冰島足協、冰島政府,也會盡力縮減不必要的開支,將有限的資金用於實處,例如支付球場的維護費用,補貼青訓教練的工資等等。冰島足球對於巨星也並不感冒,一次,葡萄牙去冰島熱身,但冰島隊拒絕給C羅提供專屬的休息室。理由是:人人平等。而在歐洲杯上,冰島隊也逼平了C羅所在的葡萄牙,難怪媒體開玩笑說:C羅對冰島觀感好不起來!
顯然,這些才是中國足球最應該學習的。多年來,中國花費巨資邀請大牌球隊來華,運作商業比賽;而與此同時我們的校園足球、青訓足球卻嚴重缺乏資金和資源。若中國能借鑑冰島的務實精神有所改變,那對於中國足球的發展可謂是有百利無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