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懷念小時候的幾屆世界盃。不是因為球星多、比賽精彩,而是因為那個時候的世界盃很純粹。
那個時候還沒有營銷號
那個時候,我就是看看比賽,看完以後和小夥伴們討論一番,然後到足球場上模仿球星們的那些精彩動作。雖然信息的傳遞速度和廣度不像現在這樣,但正因如此,我們才會想方設法地去在各種渠道找更多的信息,每一次搜集信息的過程,也會讓自己更熱愛足球。
可現在,信息來得太容易、太簡單了。而且因為這樣,什麼人都能發東西,發什麼都能有人信。世界盃不再是一場球迷的盛宴,而變成了段子手和營銷號的天堂。
我真的很煩網上那些營銷號。
任何一個西方人,誰敢說中國言論不自由我跟誰急。中國的言論是世界上最自由的,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不用做任何查證、不用負任何責任。冰島隊的隊員曾經做過兼職,一傳十十傳百,就變成了一些「半職業球員」、「業餘球員」逼平了阿根廷。一些段子手們動動手指編造、轉發這些信息,然後再引來一幫不太看足球的人,藉此機會再把中國足球批判一番。
有個營銷號,世界盃期間發了幾張動圖,都是一些足球場上的搞笑失誤集錦,說這是「國足的騷操作」。實際上,他發的動圖裡面沒有一張是國足的比賽。
由於我不想讓這東西漲粉,所以我也不想點出來具體是誰。我就覺得他這麼做基本等同於誹謗。借著世界盃的機會,在不太懂球的新球迷面前黑一把國足,抹黑中國足球,我不知道這樣的博主還有沒有資格當中國人。
另外,我注意到,段子手們還在轉發一條老消息,那是4月份中國女足晉級世界盃的消息。該條消息大概意思說,中國女足成為第一支晉級法國世界盃的女足球隊。於是,營銷號們裝作十分崇拜和驚嘆地去轉發這條消息。
我不是說他們關注女足不對。我很好奇,為啥4月份女足晉級的時候你們沒人轉,世界盃期間倒開始轉發了?
4月10號的微博,一個個世界盃期間開始轉發是什麼心態
原因很簡單:他們轉發這條消息,就是為了噁心一把男足:看看人家女足都提前晉級了,你們卻只能在家看世界盃。出發點還是借著世界盃的機會黑中國男足。
我不是說你不能批評中國男足。但批評必須是善意的,而且我無數次堅持一個論點:中國一共才多少人踢球?批評國足的人你自己踢不踢?你有了孩子敢不敢讓他踢?你對中國足球有多少貢獻?你平時關心不關心中國足球?
我們每個人,小的時候都非常討厭一類親戚:平時不關心你,你考試沒考好就來冷嘲熱諷你的人。這種親戚根本就沒對你的學習有任何幫助,一旦你沒考好就來落井下石。你心裡的想法肯定是:你有什麼資格批評我?
編段子時請不要老讓中國足球躺槍
但換個角度,如果你的父母每天給你輔導功課,對你的學習十分上心,你沒考好,他們批評你幾句,相信你能接受,因為你知道他們其實是對你好。這就是營銷號和真球迷之間的區別。
再說了,國足世界排名是75。中國有些行業,在全世界排名別說前75,前100都夠嗆,但我也沒見這些營銷號去批評那些行業。原因很簡單:足球關注度高,這些營銷號好蹭熱度。
有些傢伙還說:「冰島三十萬人,那麼小個國家都進世界盃了,國足卻不行,連這小國家都趕不上。」那麼我就要問了:立陶宛也是歐洲小國吧。中國男籃2008年還被立陶宛淘汰了呢,而且中國籃球的群眾基礎比足球還要高很多。可我卻從沒聽過有人質疑中國籃球「不如歐洲小國」。
2008年奧運會中國男籃被立陶宛淘汰,你們也沒批評過籃球不如歐洲小國吧?
我求求你們這些營銷號了。很多新球迷,才第一次入足球的坑。希望你們不要用一種極其不健康、不負責的方式把他們帶進球迷圈子裡來。尤其是年齡還小的球迷,他們接觸足球的時候,應當接觸到這一美好而純粹的運動,而不是假消息和並不好笑的段子,更不應該一開始就先入為主地告訴他國足有多可笑。
一些尬到讓人發冷的段子,幾個號轉來轉去,轉發語就是毫無營養的「哈哈哈哈哈哈」「神經病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轉來轉去,就又製造了一個存活時間不超過一個月的網絡熱點。我不想把這種事上升到民族性的高度,我只是覺得,中國網民的生活可能太無聊、太空虛了,才給了這些人機會。而這些營銷號,為了利益、為了讓自己火起來,真的是臉都不要了。
一屆沒有中國隊,也沒有荷蘭、義大利的世界盃,我原以為關注度可能不會太高。但是我錯了,這屆比賽的關注度遠遠超過了過去幾屆。仔細想想,這還真是段子手們的功勞。
請讓世界盃回歸純粹
你們的功勞,確實是為世界盃帶來了很多新球迷。但是你們不會讓足球運動在全世界更普及。你們只會培養出一批批新時代的鍵盤俠。
我說完這些話以後,你可能會覺得我是個「槓精」。如果你這麼認為,那我也認了。我只有一個問題沒搞明白:「槓精」這個詞,用英文怎麼寫?怎麼把它翻譯成英語?
英語裡好像沒有這個詞。這說明,可能在中國才有「槓精」。而造成這一點的直接原因,就是只有中國網絡,才有產生「槓精」的環境。「槓精」都是被你們這些營銷號和段子手逼出來的。
新聞多一點
圈內人士集體闢謠:冰島球員絕非兼職
在冰島隊1-1逼平擁有梅西的阿根廷之後,眾多國內營銷號和段子手,在未經查證的情況下,紛紛拋出了冰島球員全是兼職的言論,並藉以調侃中國足球。為此,眾多圈內媒體人紛紛通過個人微博平臺,對於這些營銷號和段子手「帶節奏」的言論予以了闢謠。
《足球報》記者賈巖峰:
我把昨天冰島首發球員履歷都仔細查閱了一下,重點看了大家口中的導演、工人和進球的,看這全民狂歡的架勢,冰島就是個半職業隊就能把阿根廷逼成這樣,這是傳奇啊!可是你們看看,誰是半職業?冰島那倆哥們都是年齡大了才退居冰島聯賽算是半職業,可他們之前的職業履歷不要太豐富哦!進球的芬博加松是德甲的,身價1000萬!咱們水平不如一個30萬人口的小國是很丟人,我不否認這個事實,但這30萬小國的球員人家都是實打實的高水平職業球員,咱們也不該睜眼說瞎話吧?
西甲解說唐暉:
我覺得現在都把冰島宣傳成一個業餘球隊創造奇蹟的故事,顯然是錯誤的,首先冰島足球的成功恰恰是因為他們很職業,甚至是目前世界足壇最職業的國家,5歲以上的孩子都是由至少歐洲B級教練資格的人在教,他們明白他們足球人口基數有限,必須每個人都走精品路線,才能確保產出的球員整體質量有所保證。關於球員教練以前的工作,只是一種人家的宣傳手段,23人大名單只有3人在本國效力,「做導演的門將」這些都是在類似丹麥、英格蘭、德國這樣的職業俱樂部效力,沒人給你時間和機會業餘玩其他的東西。主教練也就是在雙教練時代他輔助拉德貝克時,還能一周看一兩個病人,成為單獨的冰島主帥,足協給的要求就是必須全職。中國在目前足球人口不多的情況下,很應該學習冰島的方式,因為我覺得要擴大足球基數是很難很長的工程,需要慢慢來,但是增加優秀的職業教練,提高教練素質相對容易一些。
「冷門足球新聞」微博:
冰島球員的確有或有過兼職,但參加世界盃的這支冰島隊中,絕大多數都是職業球員,分布於英倫、北歐等職業聯賽中。
只有後衛薩瓦爾松是嚴格意義上的兼職球員。34歲的他今年剛剛離開瑞典超哈馬爾比,回到國內加盟瓦路爾,也時隔多年回到了半職業的狀態。
由於薩瓦爾松競技狀態還保持地相當出色,也是國家隊元老,所以儘管在國內聯賽踢球,但這並沒有妨礙他入選世界盃大名單。
他們的成功,也遠非「一群工人廚子逼平阿根廷」這麼戲劇化。其背後,是團結一致的戰術,是強大無比的熱愛,還有青訓基礎、留洋機製作為支撐。
絕大多數成功都不是偶然的。若真是一群工人和廚子,能連續殺入歐洲杯和世界盃決賽圈嗎?所以,與其刻意神化調侃,不如認真取其所長。
亞泰球員杜震宇:
當所有人都在感嘆30萬人口的冰島為世界盃(16歐洲杯)帶來驚喜的同時又有誰會意識到這個國家B級以上教練就擁有639人 ,平均400人就擁有一個,而英國也才1.1萬人一個B教練。179個標準球場,128個小型球場,平均250人一個球場雖然是人口小國但是在足球這方面只要一平均下來在歐洲甚至在世界上佔的比例都是很高的。而且冰島是一個尊重足球規律的國家 ,能踢成這樣是必然的。
環球網微博曬出了多張搞笑慶祝動作,並配文:「帶你們感受下那個傳說中教練是牙醫,後衛是工人,撲中梅西點球的導演守門員的傳奇冰島隊的進球慶祝方式,哈哈哈笑岔劈了!」對此轉會市場網站管理員朱藝轉發了該微博並闢謠稱:這是冰島俱樂部斯塔爾南,多年前的梗。和冰島國家隊是兩回事。
(責編:朱軼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