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個稅起徵點確定為800元。
2006年,提高到1600元。
2008年,提高到2000元。
2011年,提高到目前的3500元。
這一次個稅起徵點上調到多少:7000?10000?
01
一個信號是,建議個稅起徵點上調的人沒什麼變化,還是董明珠等政協委員,今年全國工商聯也加入了,分量稍微重了一些,但沒有政府官員表態。
2010年,我在某中央媒體做記者時,第一次參加兩會報導,當時董明珠就呼籲上調個稅起徵點到5000元,現在已經是第八年了,還是3500。
我現在甚至失望的認為,很多政協委員關於個稅起徵點上調的提案有點貼熱點的嫌疑,這個話題在每年的兩會上都有人關注。
大家為什麼關注,最直接的理由就是起徵點的確太低了,現在的工薪階層,誰一個月掙不上3500元?
另外,整整8年了,3500的起徵點一直沒挪窩。去年,美國的稅改法案大幅減少了個稅,但我們還是無動於衷。
另一個信號是,此前個稅改革方向已經確定,不是簡單的調整個稅起徵點,而是綜合計徵。
悲觀的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院院長劉尚希前兩天卻說,個稅以家庭為單位徵收實施難度大。
他說,個稅改革在減費降稅的同時要考慮政府哪些支出可以壓減,不能簡單地擴大政府赤字,否則會對國民經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劉尚希所在的中國財政科學院是隸屬於財政部的智庫,劉尚希的觀點代表了半官方的聲音,顯然,他的觀點不太支持上調個稅起徵點。
另外,他還指出,中國政府的債務情況要算總帳,不能只看中央,地方政府債務情況比中央要多。
2012年7月,有關部門已經準備在當年啟動全國地方稅務系統個人信息聯網工作,為「按家庭徵收個人所得稅」改革做好技術準備,但現在仍無進展。
和房產稅一樣,個稅若要按照家庭計徵,第一步就要搞清楚一個家庭的收入來源和結構,現在第一步都沒實現,綜合計徵就是一句空話。
第三個信號是,個稅改革之前,是要先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現在有這方面的信號嗎?沒有。
1980年9月10日,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同年12月14日,財政部公布了《個人所得稅施行細則》,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度至此方始建立,起徵點800元。
2003年7月,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公布了一份名為《我國居民收入分配狀況及財稅調節政策》的報告,建議適度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
2003年10月22日,商務部提出取消徵收利息稅,提高個人收入所得稅免徵額等多項建議。
2005年初, 廣東財政再次對個稅免徵額提高進行調研,以便為中央儘快出臺稅改政策提供參考依據。
2005年07月2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
2005年08月23日,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首次審議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
2005年10月27日, 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再次審議《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免徵額1600元於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也就是說,第一次個稅起徵點從800元上調到1600元,從提案到最後上調用了3年多時間。
2007年6月29日,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對個人所得稅法進行了第四次修正。
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個人所得稅免徵額自2008年3月1日起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
2011年6月30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個人所得稅免徵額將從現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
從2011年到現在,個人所得稅法就再沒有修訂過了,去年,國務院年內力爭完成立法項目中沒有修訂個人所得稅法,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計劃中,個人所得稅法也未被列入「審議法律案」,而是放在了「預備及研究論證項目」。
02
現在個稅改革遲遲沒有動靜,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工薪階層覺得稅負重,但國家覺得並不高。
中國的個人所得稅佔所有稅收所得的比例一直在6%-7%左右,變化較小。相對於美國(40%左右)、日本(1/3)總量並不高,甚至可以說很低。
但大量工薪階層表示個人所得稅稅負偏重,難以承受。
所以,跟國際上比,政府覺得收的少;問老百姓,大家都說收得多,問題出在哪兒?
按照專家的說法,目前我國只有2%的人繳納個稅,60%的個稅收入來源於工薪階層,而富裕階層並不在2%的行列內,他們會通過各種手段規避個人所得稅。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黃奇帆也指出了這種尷尬:「看起來稅率高實際上收不到稅」。
我國個人所得稅開徵於1980年,實行的是分類稅制,採取超額累進稅率與比例稅率相結合的方式徵收,工資薪金類為超額累進稅率5%-45%,也就是掙得越多繳稅金額越高,最高可以繳到45%。
黃奇帆認為,富人想方設法避稅正是因為45%的最高稅率太高了。目前香港最高稅率是15%,新加坡為22%;俄羅斯只有13%,巴西為27.5%;加拿大為33%,美國為39.6%。
正因如此,富人們成立了「一元年薪」俱樂部,樂視創始人賈躍亭和京東創始人劉強東都是其中的代表,劉強東也因此被網友調侃,「十年都買不起一杯奶茶」。
近幾年,一元年薪更是成了民營企業家的新風尚,有數據統計,2015年在A股上市的民營企業中,有近一百家企業的董事長薪酬低於1萬元人民幣,還有15位總經理的薪酬低於1萬元。
舉個例子,如果一位企業高管一年拿100萬工資,將納稅40多萬的個稅。而如果這位高管拿一元年薪以及價值100萬的股票期權,就適用於20%的稅率,只需要繳納20萬個稅,這樣可以避稅20多萬元。
所以,很多媒體炒作的什麼「個稅改革箭在弦上」、「個稅改革提速」……其實都是為了博眼球,大家還是安心工作吧,指望有關部門降稅還不如自己努力多掙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