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真正打到日本人痛處 讓其感到難受彆扭

2020-12-24 環球軍事

【中國不用核武器也可毀滅日本軍事野心和挑釁】

多名學者聚會環球時報商議對策反制日本,要真正打到痛處

編者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悍然參拜靖國神社,中國必須予以反制。《環球時報》昨日邀請國內數位知名專家對此獻計獻策。

楊毅:發動中小學生寫信給外國政要

首先,我們要站在國際道義高地的角度,揭露安倍等日本政客挑戰人類良知的倒行逆施,讓全世界人民看清日本政客是在挑戰二戰後的政治秩序,而不是單單跟中國人過不去。

其次,安倍的言行挑戰和動搖了中日兩國關係的基本政治基礎,我們把他列入不得來華進行雙邊活動的名單是在維護中日和平條約的嚴肅性。

第三,做深入人心的國際輿論工作,要鼓勵那些曾經受到日本軍國主義傷害的人士和親屬站出來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的罪行,同時要發動我們的中小學生給外國政要寫信表達我們的心聲,在國際上寫信作用非常大,民心的壓力和圍剿不亞於原子彈,一定要造成輿論壓力。

第四,搭建各種平臺,組織國際研討會揭露日本否定反法西斯戰爭成果是對世界和平的破壞。

第五,我們要用活生生的歷史證據來揭露日本軍國主義對包括中國人民在內的各國人民的傷害。

第六是要努力做好美國的工作,讓美國認清日本政治走向的危險性,眼下日本看似是在向中國和韓國等亞洲國家人民挑釁,從長遠來看也是挑戰包括美國在內的反法西斯陣營的歷史功績。要讓美國認識到,養虎為患是危險的。今日對日本錯誤走向姑息遷就,是對世界和平和安全的危害。(作者是海軍少將)

王湘穗:向聯合國提交議案譴責日本「拜鬼」

我覺得除外交部表達抗議外,我們可以向聯合國或者安理會提交專題議案,譴責日本首相參拜供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這個議案不一定能通過,但我們這樣做就把日本推上了破壞戰後秩序的被告席,他參拜一次我們就提一次,每提一次,就是對日本追求的國際政治地位的一次重大打擊,這將使日本離擔任常任理事國的目標越來越遠。

反對日本政客參拜靖國神社的措施應是綜合的,應該包括經濟、政治、外交、文化等多種手段,包括召回大使、降低外交關係、與戰爭受害國和二戰的戰勝國共同發表譴責聲明、發布對日旅遊警示等等,通過多管齊下的方式達到最佳效果。

對日本政客參拜靖國神社的反制措施,我覺得還應該採取疊加性的懲罰,每次懲罰要在以往懲罰的基礎之上實施,讓參拜靖國神社的代價變得越來越大,一直大到日本右翼政客不可承受的程度。真正讓參拜靖國神社成為吞噬日本軟實力的黑洞,日本成為政治大國難以邁過去的一個大坎。(作者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戰略問題研究中心主任)

戴旭:在世界各地組織東亞問題研討會

由於安倍已經把釣魚島問題升格為歷史之爭、戰略之爭,現在中國正好可以跳出釣魚島問題的漩渦,以日本復活軍國主義為一個節點,發起世界和平運動,在世界各地開設東亞近代史課,組織東亞問題研討會,討論日本該不該履行天皇籤署的投降書中的承諾。

從這次世界對安倍「拜鬼」的反應來看,基本都是不贊成的,中國要趁機擴大這一話題,要讓日本軍國主義再次投降,不能讓他做完壞事就溜了。建議中國在安倍任內不同日本進行任何方面的談判,不支持日本經濟,削弱安倍勢力。至少讓安倍的執政基礎沒有那麼穩固。美國經常操縱日本政權,我們為什麼不試一下?東海防空識別區是另一個著力點,我認為如果有可能,在這個地方抓住日本的軍事挑釁,給它一個教訓。中國各部門今後都應有打擊日本軍國主義的意識,隨時準備,多管齊下,必須讓安倍明白:當前日本在領土、領海的入侵和戰略挑釁已經到達極點,釣魚島和東海就是它的終點。(作者是海洋安全與合作研究院院長)

金燦榮:鼓勵私人企業到南千島群島投資

我們不應該貿然搞制裁,只要一制裁,人家就到WTO去告,然後對我們群起而攻之。在現在的WTO規則下,要搞制裁不是那麼容易的。但我們還有一些別的辦法。比如中國可以鼓勵私人企業在日俄存在爭議的南千島群島搞投資,現在韓國人已經去了,在那裡搞開發建設,如果弄得好的話,日本還是會比較難受的。

而且,我們可以捏住日本這張牌跟美國人談判。美國對日本推翻二戰體系的態度比較決絕,它絕不允許日本推翻二戰結論,因為這是美國戰後權力的來源。現在看來,日本走得有點遠。因此當中美再談東亞局勢的時候,如果美國借朝鮮向中國施壓,中國也可以翻出日本這張牌,說你也得管一下你這個小兄弟。

最後,中國還要加強與韓國和我國臺灣當局的協調,以防它們趁著中國抵制日本的時候從中撈便宜,就算不能指望它們與中國大陸合力,但也別添亂。(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

李宗遠:在中國國內起訴三井和三菱

我覺得對於參拜靖國神社的事,說它「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這句話在現在看來有點輕了。我們要真正打在日本痛處,真正讓一些日本人感覺到難受、彆扭。

我在2001年曾經公布過100多家支持日本修改歷史教科書編纂委員會的企業,這些日本企業聽說之後非常難受,紛紛給我打電話,所以我覺得現在反制日本的一個很好的手段,就是請出中國當年的受害勞工,包括慰安婦,在中國國內起訴日本企業,而且要起訴日本那些國際性的知名大企業,其中尤其可以抓住三井和三菱。當年在日本政府以及偽政府的指導下,三井僱傭的中國勞工人數第一,三菱第二。我們可以建議這些戰爭的受害者——他們都是普通人,向日本企業討說法。而且重點針對這兩家企業,不影響中國的利益。我們要加強宣傳的國際性,僅在國內宣傳是遠遠不夠的。(作者是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副館長)

楚樹龍:永遠要提歷史,那是日本的痛處

中國談日本,永遠要提歷史,因為那是日本永遠的痛處。日本在亞洲和世界上看起來很會編故事,我們只有針鋒相對擊破它的假故事,才能讓它無法反擊。

第一,我們要講出日本戰爭罪人在中國和亞洲犯下的罪行,以表明參拜靖國神社不是日本國內的事,殺了別國人的事就不可能是「日本自己國內的事」。第二,要緊緊抓住日本是「二戰」戰敗國,這在國際上和全世界是有定論的。第三,要永遠拿德國與日本比較,德國能不能去參拜希特勒?它有沒有這麼做,為什麼日本要這麼做?第四,要進一步明確日本否定歷史就是為戰爭翻案,就是為它錯誤的罪行翻案。第五,要明確安倍這些行為就是為了修改憲法,為了改變並擺脫「二戰」戰後體系,這是安倍這些人內心真實的想法和目的。(作者是清華大學國際戰略與發展研究所所長)

庚欣:中國應出臺「反對宣傳戰爭法」

澳大利亞有一家比較親日的報紙用「踢了烏龍球」來評價安倍「拜鬼」給日本帶來極大被動。我覺得這個比喻非常恰當,安倍不僅把球踢到自己門裡,還撞傷了我們的隊員,這時在我們面前出現了一個比較複雜的戰略機遇:一方面我們掌握了戰略主動,另一方面,我們還得對日本做點什麼。

現在我們跟日本的問題不是島爭的問題。在島爭問題上,我們已經取得非常大的主動,我們的船開始巡航了,油田也開始開發了,我們每一拳都打在日本身上,現在還要讓日本疼到心裡。要把戰場轉移到「二戰」問題上,這是個普世價值問題,也能促進中美關係良性互動。中國可以考慮立法,比如叫「維護世界和平法」,可參照以色列針對納粹的法律,製造一個合情合理的宣示性法規。或者出臺一部「反對宣傳戰爭法」,明確禁止參拜世界級戰爭罪犯,誰去誰就將受到世界的譴責或制裁。(作者是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長)

吳懷中:升格重要年份的國家抗日戰爭紀念活動

這次事情發生之後,我們應該有個共識,那就是鬥爭焦點要集中,不搞「擴大化」,因為有時戰線拉長了反而容易被安倍抓住機會轉移視線和矛盾,給自己解套。問題的核心其實很簡單很明確,就是安倍挑戰二戰後國際秩序。因此我們的立場不是為了自己國家,而是為國際公理正義、為地區和平穩定,履行負責任大國的義務。當然,我們自己在外交、輿論、法律等領域也可以有所作為,比如升格重要年份的國家抗日戰爭紀念活動等。

另一方面,國際輿論方面要有關注和投入,尤其美國這個「戰場建設」要加強。要注意到美國是個對「人權」很敏感的國家。在領土爭端等問題上,即使費很多勁,也未必能打動第三方的情感,但是當議題變為慰安婦問題的時候,美國人馬上就有所聲援,悲情的感覺就出來了。所以,在諸如反和平、戰爭犯罪、侵犯人權這些地方進一步打開缺口,安倍的「價值觀外交」就會支離破碎。在具體做法上,民間可以大有作為,比如中國企業家可以到國際上去講故事,情節不必複雜,簡明扼要,吸引眼球,打動人心就好。(作者是中國社科院日本所研究員)

韓洪錫:或可把日本企業晾在一邊

對日本進行經濟制裁,我認為別貿然地提出建議。老百姓抵制日貨意義不大,而且對咱們自己也造成傷害,中國和日本之間的經濟交流主要還是企業之間的。對企業來說,報復未必是最好的手段,有的時候,把日本企業晾在一邊,我不重視你,沒有你我也活得很好,能否採用這樣的方式,既打了日本企業,又不傷害自己,這很值得我們研究。▲(作者是LG經濟研究所所長)

相關焦點

  • 真正的「日本人」在中國卻特別受歡迎,在日本卻被打
    對的,就是矢野浩二,他是日本國籍,卻在中國打拼多年,而且在中國多部影視作品中都有出現,但是他扮演的角色大都是一些日本的狙擊手之類的角色,演技十分精湛。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的浩二卻是一位非常熱愛中國的人,而且也非常的受歡迎,在日本卻被打。他曾經在天天向上的舞臺上表示出,他渴望以後在劇中可以飾演一位正面人物。
  • 中國遊客到日本,直言:日本哪裡都好,就是一到晚上讓人難受
    導語:中國遊客到日本,直言:日本哪裡都好,就是一到晚上讓人難受以前大家出門旅行,單純的就是為了旅遊,花錢加上看風景,其他的基本沒什麼想法,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大家出門旅行更注重精神層面的追求,對什麼都特別有想法,更是隨時都可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 為啥中國遊客在日本吃麵,會覺得彆扭?日本人:少見多怪
    歡迎大家收看本期內容,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日本,來看看這特別的飲食文化吧!日本作為我們的鄰居,想必很多人都對它比較地了解。雖然說日本文化很大程度上受到我國中華文化的影響,但是經過長時間與當地文化的融合,已經在很多方面顯示出和我們的不同了。其中,吃麵條方面就是一個日常卻很容易發現的細節。在中國,我們講究食不言寢不語。
  • 為啥中國遊客在日本吃麵,會覺得彆扭?日本人:少見多怪
    在中國,我們講究食不言寢不語。在餐桌上吃飯時,最好不要發出奇奇怪怪的聲音,不然會被其他人視作是不夠禮貌的行為。但是,當中國遊客來到日本吃麵條的時候,就覺得非常彆扭。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是餐廳裡特別的存在,當地日本人卻告訴他們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 被日本稱作「腦黃金」的魚,一餐不吃就難受,在中國卻很少人買
    被日本稱作「腦黃金」的魚,一餐不吃就難受,在中國卻很少人買 生活如此多嬌,只因你最閃耀,歡迎收看本期內容,日本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當地海鮮資源豐富,同時日本人也是非常喜歡吃海鮮料理的,類似鰻魚飯、鮑魚拼盤、海帶壽司只要是跟海產品有關係的日本人都可以一一收入囊中
  • 英媒:皮凱蒂新書觸到美國夢痛處
    參考消息網6月3日報導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5月15日發表了吉蓮·邰蒂的文章稱,皮凱蒂的新書《21世紀資本論》在暢銷書排行榜上迅速攀升,還催生了數不清的博客文章、辯論和評論,它觸到了當代美國夢實情的痛處。
  • 日本人對中國的強大感到恐懼 日本網友:中國在日本眼裡從來不弱
    這樣的狀況相比起二十多年前的中國幾乎是前所未有的。從二十多年前的日本去看中國,當時的中國是需要幫助的,日本人認為在亞洲地區他們有責任幫助像中國和韓國這樣的國家,為了世界和平做出貢獻。只是現在,中國強大了,他們可以自己解決問題,日本則會將中國當成是競爭對手。日本人尊敬強者?小編覺得基於日本人的尿性說出這番話也不算奇怪。
  • 解讀《今天不上班》中的「彆扭女」
    隨著秋季日劇《今天不上班》的播出,「彆扭女」(日語:「こじらせ女子」)一詞大熱,日前還入選了2014年日本流行語大獎候選名單。《今天不上班》中的綾瀨遙飾演的主人公花笑就是一名典型「彆扭女」。究竟何為「彆扭女」呢?
  • 淺論中國人聽日本傳統音樂時感覺難受的原因
    中國人聽了日本的傳統音樂(非現代音樂)為何難受?主要原因如下所述。原因一:日本曾經野蠻侵略過中國,一聽日本音樂就會想起日本鬼子,恨從明朝中後期開始,日本就不斷對我們中國進行騷擾和侵害,幾百年來從沒有中斷過。
  • 中國小夥日本一日遊,上個樓梯就感到深深的自卑感,網友:素質高
    導讀:「中國小夥日本一日遊,上個樓梯就感到深深的自卑感,網友:素質高」現在越來越多的國民們都喜歡出國旅遊,雖然我們國家的旅遊資源也是相對的豐富,但是對於那些經常旅遊的小夥伴們來說,可能都已經看膩了,於是很多遊客們就會想著說去國外看看,感受一下不同的風土人情
  • 茅臺是我國的「國酒」,可中國遊客為何要去到日本免稅店買?
    茅臺是我國的「國酒」,可中國遊客為何要去到日本免稅店買?白酒對於現如今的年輕人來講有點陌生,因為在中國這白酒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得來,雖然白酒是我國發明的而且還有著上千年的悠久歷史。可是它這濃烈的味道以及讓整個喉嚨灼燒的感覺,著實沒有多少人敢真正喝白酒,在中國比較喜歡喝白酒的人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一輩了。這白酒對於他們來講都早已習慣了,如果一天不喝都會感覺渾身難受。而我國的白酒品牌那還是挺多的,例如這最出名的茅臺、汾酒、五糧液等。
  • 在中國打工的德國姑娘,乘車時感到難受,發生了什麼?
    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每年選擇到中國旅遊的外國遊客也數不勝數,對於來中國旅遊的體驗,很多遊客都給出了好評,無論是祖國的大好河山,還是豐富多樣極具特色的美食,都讓外國朋友為此折服。但有的時候我們也存在著極少數讓外國朋友感到不好的方面。比如一位來自德國的美女到中國打工,才十天半個月就感到了崩潰,直言:你們一點也不快,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位德國姑娘感到不好呢?一起接著往下看吧。
  • 讓人痛不欲生的「纏腰龍」,終於有疫苗啦!這1類人要及時打!
    得了這種病,患者會感到痛不欲生,身上會布滿紅色的疹子,就像龍盤在身上,據說如果腰被纏上一圈,人就會死去……這種令人聞風喪膽的病,醫學上稱為「帶狀皰疹」,沒有特效藥,治起來非常棘手!不過,最近有一好消息傳來,一種帶狀皰疹疫苗將要上市,只需打兩針,就能及早與帶狀皰疹說拜拜。
  • 洪秀柱發出靈魂拷問,一番話戳到蔡英文痛處
    洪秀柱指出,所謂「維持現狀」,蔡的「維持現狀」是要朝向統一?還是走向「臺獨」的?是要創造和平條件,還是要分裂對立?百姓要的不是「芒果乾」,而是保濟丸,保護臺灣經濟發展才是大家最需要的。洪秀柱這番話可謂對蔡英文發出了靈魂拷問,戳到了其痛處。什麼是「芒果乾」?為何要打上引號?
  • 中國遊客去日本,吐槽:日本哪都好,就是一到晚上讓人受不了!
    在平時休閒或者是節假日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人都選擇出門旅遊,旅遊不僅可以放鬆我們的心情,還可以讓我們見識到外面不同的世界,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休閒好方式。圖片來源於網絡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一說日本這個國家,隨著日本動漫的熱播,很多人對日本也充滿了好奇。其實日本的動漫在世界上都是非常有名的,而且根據近幾年來中國遊客出國遊的數據顯示,去日本旅遊是很多中國遊客的假期首選。
  • 日本人第一次到中國,看著中國的大街,感嘆道:好窮
    日本人第一次到中國,看著中國的大街,感嘆道:好窮現在的旅遊業越來越發達,越來越多的人都喜歡到各地去旅遊,看看世界上那些不一樣的景象。大家都知道中國的遊客都喜歡到國外去旅遊,這也帶動了其他國家的經濟,特別是中國人到國外總喜歡買各種各樣的東西,這樣外國人非常的高興。但是在高興之餘,很多外國人都會想,中國人難道都這麼的有錢嗎?買東西連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帶著這個疑惑,很多外國人也都想要來中國看看,看中國人到底是不是像他們在外面表現的那樣,個個都是土豪。
  • 遇到地震也還是要好好排隊?日本人的這些行為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雖然日本早已經沒有武士了,但依然有不少人覺得日本還存在著武士精神。其中也有不少觀光客表示,有時候還是會被日本人展現出來的武士精神嚇到!這次金時訪問到數名居住在日本,或是有遊日經驗的人,對於「令人吃驚的日本禮節」這個主題,收集到了許多意見。
  • RNG小明:天天在我旁邊打晉級賽,看著都難受
    RNG小明:天天在我旁邊打晉級賽,看著都難受英雄聯盟之所以這麼火熱,除了它的公平和競技性比較高之外,那就是英雄聯盟其實也是一個需要「肝」的遊戲,很多玩家在玩了一段時間之後就可以開始打排位賽的,而排位賽的勝利也可以使段位變得更高,下至「黑鐵」上到「王者」,那其中的實力可謂是天差地別。
  • 為什麼人到中年時常感到孤獨呢?
    人到中年,尤其感到孤獨,其實不只是中年,人一生下來,就註定跟孤獨密不可分,孤獨是人生的一種常態。記得張愛玲在一本書中這樣寫道:人到中年,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 庫頁島原本是中國領土,為何沙俄要佔領它卻要和日本人打商量?
    庫頁島原本是中國的領土,其位於日本北海道以北,面積有76400平方公裡,相當於兩個臺灣島那麼大,於1860年《北京條約》割讓給沙俄,可是想要佔據庫頁島的沙俄為何要和日本人打商量?這其中有一個深刻的現實,以至於人們總是將「庫頁島曾是中國領土」掛在嘴邊,而往往忽視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