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齒形,廣東境內低調到塵埃裡的大美千米山峰

2020-11-08 發現清遠

這些年來,隨著清新區龍頸鎮高山杜鵑花海漸漸走進人們的視野,大雜頂,這座海拔980米的山峰名氣也越來越大。每年四月中下旬,都會有成千上萬的驢友前去大雜頂,欣賞廣東最壯觀的野生杜鵑花海

(下圖為大雜頂杜鵑花海)

但很少有人知道,距離大雜頂僅有30分鐘徒步裡程的地方,有一座險峻陡峭的千米山峰,一直十分低調地矗立群山之上,它,就是耙齒形。

(近處為大雜頂杜鵑花海,遠處金字塔狀的山峰為耙齒形)


極少有人知道的是,耙齒形峰頂上也生長著大片野生杜鵑花海,每當大雜頂遊人如織的時候,這裡的杜鵑花海總是在寒風中默默花開花謝卻無人知曉。



耙齒形,海拔1081米,為清新第四高峰。它的山形非常奇特,東北山坡是一個斜面,相對平緩,而西南山脊則是一面巨大的斷崖,斷崖上方層怪石嶙峋,壁立千仞,形如豬八戒的九齒釘耙,並因此被當地人形像地取名耙齒形。

(下圖為耙齒形頂峰航拍)


耙齒形是羅殼山脈位置最靠東邊的千米級別山峰。從空中俯瞰,羅殼山脈東段長長的山脊線綿延近40公裡,如果沿著這條山脊線從浪康頂一直徒步穿越到耙齒形和望軍山,那絕對算得上廣東驢友界的一次壯舉!

(下圖近為烏樹頭,遠方中為耙齒形,右前方為望軍山)



話說2020年10月11日中午兩點,輕鬆完成海拔1253米的浪康頂登頂活動後,意猶未盡的我們把目光投向了耙齒形,一個近乎瘋狂的想法形成了,我們要在12小時內完成兩座千米山的登頂活動。



回到石坎墟,我們沿著濱江西線,馬不停蹄往沙河方向前行。經過鐵爐村,面前的望軍山如同金字塔般矗立在面前。望軍山是清新區知名度最高的山峰之一,海拔高度為970米左右。



翻過埡口,之後急速下坡,在桂湖村分叉路口左拐,沿著兩車道的盤山公路上山。這條水泥公路一直修到到海拔600米的望軍山停車場。這條路據說是陳姓後人為了瞻望望軍山陳鳳臺墓而捐資鋪建的。




很快抵達望軍山停車場。從這裡有一條砂土公路直通海拔900米的大雜頂。只是這條砂土路的路況極差,非硬派四驅越野車無法通行。絕大多數驢友前往大雜頂或耙齒形,只能在望軍山停車場就開始選擇徒步了。

(下圖為耙齒形和大雜頂衛星地圖)


腳下的這條砂土路年久失修,有些路面被雨水衝刷得千溝萬壑,一不小心就可能導致翻車或託底。在此建議,任何城市SUV都不要嘗試行駛這條砂石路,否則很容易進退兩難。




從望軍山停車場前往大雜頂的這條砂土路長約4公裡,海拔提升300米左右,徒步大約需要90分鐘。即便是駕駛硬派四驅越野車,也需要30分鐘左右,因為路況實在太差了。




下午四點左右,我們駕駛陸風X8艱難抵達大雜頂一處小型停車場。說是停車場,其實也只能停下四到五臺越野車而已。從這個停車場到達大雜頂,還需要徒步15分鐘才能到達大雜頂。




大雜頂海拔980米左右,差一點就成了千米山峰。這個季節的大雜頂與其他山峰沒什麼兩樣,顯得非常普通。但如果您在每年4月20日前後來到這裡,一定會被漫山遍野的杜鵑花海驚呆了。

(下圖兩圖拍攝於2020年10月11日)


(下兩圖拍攝於大雜頂杜鵑花開時節)



現如今不是杜鵑花開時節,而我們今天的目標也不是大雜頂。我們只是大雜頂幾位匆匆的過客,甚至多看幾眼的時間都沒有。遠處是金字塔狀的耙齒形,它才是我們今天要挑戰的目標。



大雜頂與耙齒形就像是一對緊密相連的友好鄰居,只需要行走40分鐘左右就可以來回一次。大雜頂右前方有一座非常峻峭的山峰,它叫大羅山,位於浸潭鎮境內。



八年前,我曾經登頂過耙齒形。依稀記得,從大雜頂前往耙齒形有一條非常明顯的小路。這些年隨著登頂耙齒形的驢友越來越少,腳下的登山小路已經被密密匝匝的芒草掩蓋得嚴嚴實實,每走一步都倍感艱難。




最後一段登山小路特別難走,我們一直都是在齊人高的芒草叢中鑽來鑽去,有那麼一瞬間甚至想放棄這次登頂行動。就這樣一步一步向前挪動身體,30分鐘後,我們終於艱難登頂海拔1081米的耙齒形,也算是完成了12小時內登頂兩座千米山峰的壯舉。





山頂散落著很多花崗巖巨石,巨石旁邊就是深達上百米的懸崖絕壁。極目眺望,左前方是海拔980米的大雜頂;右前方是海拔970米的望軍山。這兩座山峰就像是一雙巨大的翅膀,一直伸向遠方。

(從耙齒形俯瞰大雜頂)

(從耙齒形俯瞰望軍山)


望軍山在清遠人當中非常出名,那是因為望軍山有南宋進士陳鳳臺的墓地,還有很多悽美的歷史傳說​;大雜頂在珠三角一帶都非常出名,那是因為每年四月底,那漫山遍野的杜鵑花海讓人驚喜若狂。

(下圖左上方為大羅山,中間為耙齒形,右上方為大雜麵,最右邊的山峰則是望軍山)


作為一座正宗的千米山峰,耙齒形的知名度卻遠遠不如大雜頂和望軍山,這充分印證了那句古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也許,耙齒形根本就無意與誰爭寵。它就像一位成熟內斂的大哥哥,一直低調地呵護著大雜頂和望軍山這兩位網紅小弟弟。它總是默默地矗立在群山之間,任由雲捲雲舒,花開花落。

(耙齒形、大雜頂和望軍山全景圖,請橫屏欣賞)



天色已晚,夕陽漸漸投射出萬道金色光芒,讓隨風搖曵的芒草穗變幻出暖暖的色彩。是時候回程了,我們向群山之上的耙齒形輕輕地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



早上六點半從清遠市區駕車出發,不到12小時分別登頂浪康頂和耙齒形兩座千米山,今天真是收穫滿滿的一天,每位隊員都特別充實和快樂。

​那一刻,我心裡暗想,為什麼要選擇登山?那是因為遠方的山峰實在太寂寞!


(圖文:黑豹,圖片拍攝於2020年10月11日)

相關焦點

  • 航拍浪康頂,數座千米高峰間綿延著一條絕美山脊線
    浪康頂,海拔1253米,為羅殼山脈東段最高峰,它位於廣寧縣北市鎮深坑和清新區龍頸鎮交界處,向西與海拔1339米的羅殼山對望,向東與清遠的桅杆頂,七星崗,寒山垇,烏樹頭和耙齒形山等數座千米級別的山峰相連其中烏樹頭海拔1126米,耙齒形海拔1081米,平坑頂海拔1181米。
  • 神秘低調的大霧山,很少有人知道它是濱江源頭!
    因為大霧山是濱江的源頭。作為如此重要的地標式千米山峰,在網絡上卻很少有關它的詳細介紹。它海拔究竟是多少米?登頂難度大不大?山上風景美不美?大霧山對於我們來說,一直是謎一樣的存在。人們之所以寧願歷經千辛萬苦也要登山,那是因為高山能夠提供極為寬廣的視野,可以欣賞到常人無法欣賞的大美風光。
  • 獨登廣東梅州市蕉嶺縣7座千米山峰,大滿貫的快感無以倫比!
    蕉嶺縣境四面環山,地勢由北向南傾斜,境內山系排列有序,山脈走向有東—西、東北—西南走向兩類,共有五列山脈。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有金山筆(1170米,全縣最高峰)、鐵山嶂(1164米)、皇佑筆(1150米)、大峰嶂(1092米)、小峰嶂(1057米)、尖峰筆(海拔1034米)、樟坑崬(1020米)等以上7座山峰。
  • 湖南有座低調山峰,兩千米海拔野韭叢生,「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
    湖南境內名山大川有很多,比如「奇峰三千」的張家界武陵源、「五嶽之一」的南嶽衡山以及長沙嶽麓山、郴州莽山、邵陽崀山,懷化雪峰山等,都是當地非常有代表性的自然風景。今天我們要說湖南境內一座「非著名」山峰。要是放在我國西北地區,這種海拔並不稱奇,但在南方地區,這個高度可以說是雲中的山峰了。它是一處遠離都市的原始天然秘境,森林幽深,峽谷絕壁間藏著瀑布溪流,草場遼闊安靜。因海拔高,峰頂常有白雲繚繞,「白雲之海,難分天地」如同仙境般迷人,自然風光非常美。它還是一處神奇的少數民族集聚地。
  • 廣東梅州市蕉嶺縣千米山峰尖峰筆,50分鐘可以登頂,你也可以!
    >軟體記錄的登頂軌跡和相關數據尖峰筆周圍有多座海拔超過1000米的山峰"由於尖峰筆形似筆,直指蒼穹,邑人定為"文峰插漢",為蕉嶺八景之一。蕉嶺一共有皇佑筆、金山筆、尖峰筆、大峰嶂、小峰嶂、鐵山嶂、樟坑崬等這7座千米山峰
  • 廣東第38高峰角苗嶺,大東山腹地的一處遙遠秘境!
    時間過得好快。東邊和南邊也是群山連綿起伏,一直延伸到天際盡頭。「黃梅雪後」徒步穿越,8小時內登頂四座千米高峰!5小時登頂英德五郎嶂,山頂隱藏著大面積金色大草坡!從石豬山橫穿冷甕頂,盡情飽覽廣東最壯觀奇石群!廣東第一奇峰冷甕頂,堆積著無數神秘巨石陣!徒步聖地大南山,竟悄然綻放了十萬畝潔白如雪的浪漫芒花!
  • 廣東千米山峰46:廣州雞枕山,8天內的第7座千米山峰,行程夠密集
    時間:2018年10月地點:廣州從化良口鎮海拔:1175米路線記錄:8:44從良口鎮坐公交到東星村委站臺9:04走到登山路口9:39經竹林山逕到水塘10:55主峰和衛峰之間的埡口11:11登頂雞枕山1175米12:12主峰下來返回埡口再登頂衛峰1140米14
  • 廣東千米山峰47:廣州/清遠通天蠟燭,3小時成功登頂!
    通天蠟燭才1100米高不到也敢說是通天,這牛皮吹大了吧!,而我是要左拐下到水庫那邊的來時路。誰想到當年襁褓中的我長大後可以獨自爬了100多座千米山,還自稱為廣東無人村第一人呢!!而這位小孩長大以後是成龍還是成蛇呢,我自傲得想是不會超過我!
  • 浙江這個市,境內有3573座1千米以上的山峰,陸地面積全省最大!
    浙江這個市,境內有3573座1千米以上的山峰,陸地面積全省最大!浙江一直是我國沿海經濟比較發達的省份,在2017年的全國GDP排名中,就交出了高達51768億元的成績單,排在了全國第4位!(2018年GDP數據還未公布,暫時羅列2017年數據)截至2017年底,浙江省下轄11個省轄市,19個縣級市,32個縣,1個自治縣,37個市轄區,總面積達10.55萬平方千米!
  • @廣州所有驢友,廣州13座千米山峰,進來看看你爬了多少座!
    根據網上的統計整個廣東大約有400多座千米山峰,而廣州這座省會城市也擁有13座千米山峰。首先,我對於這些千米山峰的標準是山頂海拔必須達到一千米,第二就是這座山有獨立的名字,它的名字出現在各種地圖上也好,在以前的驢友攻略中提到也好,而我都儘可能把它算進去,並不在乎它是不是一座獨立的千米山峰,相對高度這些也不去計較。
  • 廣東最高的五座山峰,第一高峰在韶關,潮汕人喜歡去最後一個!
    其實廣東省的地勢並不理想,山地丘陵非常的多,並不是大家想像中,經濟發達的廣東就是平原,其中廣東的客家人就是專門住在廣東山區的,可以說廣東省是有山有水的好地方,那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廣東省最高的五大山峰。
  • 廣東陽春市千米山峰雙石頂,輕輕鬆鬆可賞高山草甸,你心動了嗎?
    廣東千米山峰雙石頂,海拔1077米,位於陽江陽春市三甲鎮(原山坪鎮),具體地理坐標是東經111°23'31.61", 北緯22°13'56.63"。站在十二愣頂望雙石頂在雙石頂西北還有另一座廣東千米山叫十二愣頂,海拔是
  • 河南這座小縣境內竟有4000多座山峰,風景秀美,被譽為小西藏
    河南之於遊客的印象,多摻雜其歷史滄桑,文化厚重,而忽略其自然之美,在更多人的認識中,這裡仿佛是豫東大平原,糧倉之所在。而真正的河南,卻也是一個旅遊資源豐富的省份,這裡也蘊藏了極為秀美的自然風光。河南的地勢整體呈現西高東低,在其中東部,是廣袤的豫東大平原,而在其西部,卻是一番山川風光,在其北方有馳名中外的雲臺山景區、太行山大峽谷,在其中西部,有嵩山景區,在西南部,有八百裡伏牛山之雄美。
  • 襄陽一座「低調」縣級市,境內交通便利,未來會有大發展
    襄陽是我國名氣非常大的一座城市,經濟高度發達,境內交通網絡密集,是湖北省實力非常強悍的交通樞紐城市,自古以來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古代是兵家必爭之地。襄陽市佔地面積為1.97萬平方千米,全市總人口有600多萬人,2019年襄陽的地區生產總值為4812.8億元,可見襄陽實力之強悍。所以襄陽下轄的各個縣城發展的也是非常不錯的。小編這次要介紹的就是襄陽的一座很「低調」的縣級市,它的發展條件也是比較好的。
  • 一把長柄耙水菜鐵搭
    如今無論在高檔豪華的大飯店,還是在經濟實惠的小餐館,各式燒法的河蚌肉經常受到食客們的青睞。時光再迴轉幾十年,困難時期的鄉下,人們想吃上大魚大肉可不容易,如果哪天飯桌上能有一盆鹽齏菜燒河蚌肉,那絕對可以好好地美餐一頓了。河蚌生長在河底,夏天可以「打摸團」潛到水下去摸水菜,其它的季節裡水涼下不了水,想吃河蚌肉只有到河灘邊去耙,此時就需要一把專門的「耙水菜鐵搭」。
  • 廣東「低調」縣,當過五次省會城市,被稱為「小廣州」
    是一種無聲的力量廣東作為我國南方沿海城市的大省會,自從改革開放後,這裡引進了西方經濟,文化,科技,自身飛速發展,連續多年穩坐國家第一經濟大省的寶座。也有段時間廣東有個小縣城,也曾經成為該省的省會,一直到今天也有很多人親切的稱呼這裡是粵北「小廣州」。有這樣傳奇經歷的縣城就是,清遠市代管的連州。很多人或許都沒聽說過這個城市,那接下來,就帶大家對認識一下這個「低調」的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