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流口水一邊寫菜之前,先說兩句題外話哈~
關於北海道米其林指南
北海道米其林指南其實還挺tricky的。米其林只在2012年出過北海道特別版,其中三星餐廳有四家,溫味(札幌,日本料理)、鮨田辺(札幌,壽司)、Molière(札幌,法餐)、Michel Bras(洞爺湖,法餐)。
(圖片來自網絡)
然而,2015年米其林對北海道的餐廳評級做了大幅度調整,17家餐廳被降星,其中有15家直接變成零星,包括曾為三星的鮨田辺。Michel Bras也被降為二星。所以,從2015年起,北海道的米其林三星餐廳就只剩溫味和Molière。然而,因為沒有發布新的北海道米其林指南,星級變動的消息只在網上公布,很多人可能並沒有注意到這個微妙而令人震驚的變化。
(圖片來自網絡)
新版北海道米其林指南將於2017年5月發布,拭目以待吧~
關於Molière系餐廳和團隊
1980年代,三位法國廚師和三位北海道廚師中道博、鈴木俊之、菅谷伸一成立了Lapin Foods Group(莫非大家內心都住著一隻兔子……)這樣一個聯合廚師團隊(好想稱他們為兔子集團啊~)。
然後,從Molière(米其林三星)開始,他們相繼在北海道各地經營多家風格迥異的餐廳,包括在真狩村的Maccarina(米其林一星,主廚菅谷伸一),美瑛的Asperges(米其林一星,主廚加藤千典)和bi.blé,札幌的 L'enfant qui rêve和Molière Café、Lapin Style +。因為真狩村和美瑛所在的獨特自然環境同樣令人稱道,他們在這兩個地方除了經營餐廳外,也經營酒店,在美瑛還開辦了料理學校。
(真狩村*羊蹄山。圖片來自Maccarina網站)
Molière的主廚中道博,1951年出生在北海道登別市,先在札幌格蘭酒店工作3年,23歲赴法國修業,曾在法國米其林三星餐廳工作。1984年開始在札幌經營Molière餐廳,以法餐技術和北海道食材演繹獨特的料理。
(圖片來自Molière網站)
所以,當我們看到Molière,它並不只是一個人或是一個餐廳的成功,而是一個團隊的合力和一種理念的延伸。在過去30年,在北海道各地,他們都在探索人與自然、食物的關係,尋找一種淳樸而恰如其分的表達方式。這是米其林容易喜歡的風格,但米其林進入北海道時間很晚,所以其實Lapin Foods只是做自己一直堅持的事,剛好被米其林喜歡而已。
(美瑛之丘。圖片來自Asperges網站)
下面進入正題~
關於菜品
我們在寒冷季節的一個中午來到Molière。
午餐菜單分四種,大體相似,但菜品道數和主菜略有不同。我們選了11000日元的套餐。菜單非常言簡意賅,只寫了主食材(自己拍的菜單太黑,於是用了網站截圖,但我們當天第三道菜為蜂鬥菜,甜點為天使奶油配莓果醬,與下圖略有不同)……
(圖片來自Molière網站)
菜單上面果然別著一隻呆萌的兔子,兔子集團並非浪得虛名呢~
在等待上菜的時候,我偷偷打開這隻妖嬈的肥雞,發現裡面躺著三個蛋。對不起打擾了……
麵包十分出眾。麵包皮輕薄而酥脆,內部多孔而輕盈,可以毫無負罪感的吃下很多很多多多多……
先是一杯牛蒡濃湯。見多了蘑菇濃湯,難免會做比較。同樣是帶著土地的味道,同樣沉厚溫和,但牛蒡透著一點點獨特的清香(不喜歡的人可能覺得是中草藥的感覺吧)。年紀大一點(活了十四萬年)之後,我對橫衝直撞的甜或香反而失了興趣,開始喜歡味道清淡、層次複雜的味道,牛蒡便是這樣的食材,只不過在這道湯裡牛蒡的味道沒那麼出挑。
百合根。百合根來自真狩村。真狩村就是我們上文提到過的兔子集團的據點之一,他們在那裡開了Maccarina餐廳,也種植各色菜蔬。百合根很是肥美,因為有足夠的厚度,吃起來格外過癮,沙爽清甜,伴著烹飪時加入的黃油的香氣。百合根上面是蔬菜湯泡沫裡有芹的味道,幽香帶苦,剛好平衡百合根的甜。
接下來這顆樹上的是蜂鬥菜花苞天婦羅。聽到蜂鬥菜的名字,我心甚恐,因為不久前剛吃過兩次蜂鬥菜天婦羅,那種夾雜著花蕊味的苦澀真是令人眩暈。幸好Molière的做法是去除了部分花心,又添了帆立貝慕斯,所以入口時先是短暫的苦味,然後便是柔和鮮甜。
蔬菜沙拉。用了25種蔬菜,比如小洋蔥、銀杏、藕、荷蘭豆、聖女果、白蘿蔔、小水蘿蔔、胡蘿蔔、節瓜、 菜花、西蘭花、玉米筍、香菇、紫蘇苗、四季豆、香菜等等等……;配了五種調味料:甜菜頭醬、菠菜醬、梅子醬、檸檬醬、烤芝麻。以數十甚至上百種食材做沙拉,在高級餐廳裡並不鮮見,比如大阪的HAJIME餐廳有120種食材做成的沙拉。不過我個人不太喜歡這類菜,因為內容太細碎,如果心態過於放鬆,難免囫圇吞棗;如果觀察、思慮太多,又會迷失在細節裡,無法很好的享受一道菜的整體感。
鵝肝。用了匈牙利鵝肝,配烤竹筍。難得有食材不是來自北海道。我不是鵝肝愛好者,同行小夥伴完全不能理解為何有我這種存在……在她被鵝肝迷得神魂顛倒時,我幽幽地說:「這筍倒是脆嫩啊……」 傳統上鵝肝和果醬、水果搭配的比較多,這倒也是個平衡,但整體也會甜膩些。鵝肝配筍整體會輕盈些,但有人可能會覺得竹筍有點弱勢。
鮑魚。餐廳經典菜之一,也是我們這餐很喜歡的一道菜。蝦夷鮑先與昆布合蒸,再裹麵包粉、粗粒小麥粉、墨魚汁烤制,所以表面是有顆粒感的一片墨色,裡面卻很是柔嫩。米飯是意式燉飯的做法,略帶墨魚汁的顏色,白葡萄酒和黃油的氣息剛剛好,米飯的硬度比傳統意式燉飯稍軟,但很有彈性,似乎更符合東方人的偏好。醬汁是墨魚汁與鮑肝醬調製而成,和鮑魚、米飯的風味協調,但味道更深邃。米飯裡的山椒葉畫龍點睛,山椒清揚,墨汁深沉,兩者在一起,很是神仙眷侶~
梨和紅茶sorbet。課間休息一下~ 先吃了一口(所以下圖就成了這樣……),梨、紅茶、檸檬的氣息,蠻爽口。侍者又建議淋白蘭地再試一下,味道更複合。
和牛菲力。北海道十勝牛菲力配紅酒汁、芥末醬和白胡椒粒。其實對和牛……我也不是很感興趣,哈哈哈,反而覺得配菜更討人喜歡(看電視劇永遠關注男二號的節奏~)。奶油焗土豆(Gratin dauphinois) 的呈現方式很輕盈,土豆不夯實,浸在泡沫中,很鬆散、溼潤的狀態。土豆被牛奶和奶油各種洗禮,滑嫩如嬰肌。搭配的蔬菜是蕪菁,帶皮烤過,裡面細嫩多汁,有點獨特的小個性。
甜點看起來簡單隨性到令人髮指。天使奶油配北海道莓果醬,入口細滑綿潤,然後慢慢釋放香醇,於是根本停不下來了……用來搭配的莓果醬因為酸度和甜度都很高,反而覺得多餘了。
最後的最後,侍者又笑容可掬地端來了國王餅,此時我們已吃到無欲無求的境界,只是想著,這塊餅和盤子的顏色,在一起好美……
Molière(レストラン・モリエール)
地址:北海道札幌市中央區宮ケ丘2-1-1 ラファイエット宮ヶ丘 1F
電話:011-631-3155
網址:www.sapporo-moliere.com/index.html
(除註明外,圖片由本人拍攝。文章為本人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碗丸同學和中午十三點合著的日料書《別說你會吃日料》現已出版。內容涉及歷史、日料常見菜、食材、調味、烹飪技術、用餐注意事項等諸多方面,看完也許你會打通任督二脈,秒變日料專家也說不定……
目前新書已在當當網預售中,查看目錄、購買請見「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