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等到國慶、中秋長假,可以好好休息,出門遊玩!走進大自然,感受一波大自然的清新空氣,洗去煩惱。
國慶來長沙,該去哪裡找點「綠色生活」呢?
石燕湖
地址:雨花區跳馬鎮
營業時間:08:00-17:00,16:00停止入場
被譽為「湖南九寨、人間瑤池」的石燕湖坐落在長沙、株洲、湘潭的交匯處,是湖南首家野生動物園、湖南百景、湖南省十大水體旅遊景區、國內專業的拓展訓練基地、群眾賽龍舟基地,也是長沙市民最受歡迎的十佳旅遊景區之一。
石燕湖風景如畫,滿目蒼翠。石燕湖最著名的景點是天空玻璃廊橋,全長200米,寬2.5米,垂直高度達100米,橋面由全透明玻璃建成,360度無死角。大多數的玻璃廊橋都是固定不動的,而石燕湖的玻璃廊橋卻是搖搖晃晃的,這樣的玻璃橋,你敢去試試嗎?
月亮島
地址:望城區月亮島街道普瑞東路口湘江心
營業時間:09:00-22:00
月亮島因南寬北窄,宛如一輪明月浮臥湘江之中而得名。東部是霞凝港、長沙北站,西部是月亮島街道。月亮島內有森林公園、遊樂園、水上活動中心、高爾夫球場、商業中心、度假中心等景區。月亮島邊柳林隨風起舞,蘆葦擺動,習習有聲,非常適合野餐、遊玩,帶上風箏,在草地上肆意奔跑。
喜歡垂釣、露營、騎馬、騎行、燒烤的朋友一定要去月亮島打卡,在這裡能感受到大自然帶來的快樂和舒適。暮色降臨時,聚集三五好友,圍在篝火旁,拉起彼此的手,跳一段舞,隨意隨性,再美好不過了。
近期雨水較多,如果想去露營的話,要記得提前看一下天氣,帶好露營工具。
嶽麓山
地址:嶽麓區登高路58號
營業時間:06:00-23:00,23:30停止入場
嶽麓山,來長沙必去景點之一。從市內出發,坐地鐵到湖南大學,步行從湖南大學中穿過,就到了嶽麓山腳下。
嶽麓山是南嶽72峰的尾峰,橫叢在湘江兩岸,人們稱它「碧嶂屏開,秀如琢玉」,有「嶽麓之勝,甲於楚湘」的美譽。嶽麓山山下有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首的嶽麓書院,山腰有被譽為「漢魏最初名勝,湖湘第一道場」的古麓山寺,山頂有雲麓道宮。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描寫就是位於嶽麓山中的愛晚亭。行至山中,隱約可見「愛晚亭」三個字,秋天一到,片片楓葉開始泛著紅色,映襯著這座古老的亭子。
「惟楚有才,於斯為盛」,嶽麓書院建築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組院落、每一塊石碑、每一枚磚瓦、每一支風荷,都閃爍著時光淬鍊的人文精神。
橘子洲景區
地址:嶽麓區橘子洲景區
營業時間:07:00-22:00,21:30停止入場
橘子洲有著「中國第一洲」之稱,由南至北,橫貫江心,西望嶽麓山,東臨長沙城,四面環水,綿延十多裡。
毛澤東青年藝術雕像就坐落在橘子洲頭,雕像以1925年青年時期毛澤東形象為藝術原型,展現了一個在橘子洲沉思的毛澤東,表現了青年毛澤東的「心憂天下」。
沁園春·長沙詩詞碑和問天台位於橘子洲最南邊,問天台的名字取自《沁園春·長沙》中的「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中「問天」之意。
想環島觀賞的小夥伴可以選擇坐輪船,湘江遊輪橘洲之星,觀賞時間大概在一小時左右。橘子洲的夜色迷人,在遊船上觀賞又是另外一番景致。以往的國慶節,橘子洲都會燃放煙花慶祝,但是今年因為疫情原因,大家暫時看不到煙花了。
南郊公園
地址:天心區南二環二段442號
營業時間:07:00-22:00,20:00停止入場
南郊公園是一個經過26年封山育林,森林綠化覆蓋率為92.57%的森林植物公園,享有「綠色明珠」的美譽。園內最有特色的植物,有活化石銀杉,黑松以及粉旦竹是從廣州移植過來的,經過了多年的馴化,現已育樹成林,形成了一道天然的植物景觀。
公園內娛樂項目遍布,不僅能賞美景,還有多種挑戰自我的項目。速降、攀巖、鐵索橋、浪板、森林攀爬、梅花樁等等,刺激又好玩。
南郊公園附近還有很多新晉網紅店,非常適合拍照打卡,喜歡拍照的小夥伴可以在南郊公園好好找找哦。還有更多打卡點,等你去發現~
天心閣
地址:天心區田心路17號
營業時間:08:00-17:00,16:30停止入場
天心閣原名「天星閣」,相傳其名源自明代盛傳的「星野」之說,按星宿分野,「天星閣」正好對應天上的「長沙星」而得名。天心閣曾是古人觀測星象、祭祀天神的場所,而天心閣又位於古長沙地勢最高的龍伏山巔,被古人視為吉祥的風水寶地。
天心閣中供奉著文昌帝君和奎星兩尊神像,不少文人墨客常登天心閣遠眺,吟詩作賦。「四面雲山皆入眼,萬家煙火總關心」的詩句一直流傳;「水陸洲洲繫舟,舟動洲不動;天心閣閣棲鴿,鴿飛閣不飛」的絕妙佳聯仍被廣為傳頌。
杜甫江閣
地址:天心區湘江中路108號
營業時間:09:00-22:00,21:00停止入場
杜甫江閣是為緬懷杜甫而建,地處西湖路與湘江大道相交的湘江風光帶上,與橘子洲隔江相望,與天心閣、嶽麓山道林二寺和嶽麓書院形成一條文脈帶。
當年,杜甫寫下了《麓山道林二寺行》後,離開長沙,逆水來衡州投奔韋之晉,不料到了衡州才知道不久前韋之晉已調任潭州刺史,兩人恰於途中錯過。杜甫再匆匆趕回長沙,韋之晉卻不幸在日前暴卒,這使杜甫陷入深深的困境之中。他只得暫棲江上的小舟之中,有時暫住在江邊的閣樓之上。生活沒著落,他只能靠奉賦贈詩取得一點接濟度日,這種「飢藉家家米,愁徵處處杯,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艱難日子,使年老的杜甫心情倍增愁悶。但就在這樣的困境中,杜甫也沒有僅僅悲傷自己的身世際遇,而是更心憂天下,情系蒼生。
他寫人民的疾苦,「萬姓瘡痍臺,群兇嗜欲肥」;寫吐蕃侵於外,藩鎮驕與內,「開視化為血,哀今徵斂無」;寫戰爭的殘酷,「喪亂死多門,鳴呼淚如霰」;寫與死於戰亂的百姓相比,自己尚有一舟可以棲身洗濯,「入舟雖苦熱,垢膩可灌溉。痛彼道邊人,形骸改昏旦。」這些詩,真切地描述了那個動亂時代的社會狀貌,為長沙留下了一頁長沙詩史。杜甫在湖南留連了一年多,留下詩作近百首。
來到長沙,走進長沙,感受晴朗的天、柔軟的雲;感受歷史的韻味、熱情的人;感受食物的獨特美味、大自然的饋贈。
來到長沙,愛上長沙,愛上美好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