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裡也能像農村一樣趕集 這裡是西安郊區最熱鬧的集市

2020-12-14 影像新視界

攝影文字:王曉寧

農村裡的鄉鎮上,每隔幾天就會有一個集,方便村民購物,有些農產品,也能拿到集市上去賣。但是在城市裡,尤其是大城市裡能趕集的地方並不多。

古城西安是千年故都,歷史悠久,名勝古蹟眾多,是世界上著名的旅遊城市。但是今天我要去的這個地方,卻是位於西安灞橋街道一個集市,灞橋屬於西安的郊區,附近村莊多,所以這個集市就保留了下來。據當地群眾介紹,這個集市有近百年的歷史了。

而且集市的規模很大,時間是每個周日。到了這一天,平常空曠的灞橋老街道,便擺滿了攤點,來趕集的人更是川流不息。

集市上賣的最多的還是吃的,這個小攤,商品的品種很多,顧客正在忙著挑選。

這裡是賣土蜂蜜的,大叔說還拿出了他的養蜂證,說絕對貨真價實。

這裡是買陝西特色小吃的,名叫藍田餄餎,是用蕎麥麵製作的,攤位很簡單,三面是桌子,後面是製作的地方,吃的人很多,生意很火爆。

這是一家賣肉夾饃的攤點,老闆是夫妻兩個,老闆說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可以賣五六百個。一個6元錢,大家算算老闆一天能賺多少錢。

這裡是賣涼皮和餄餎的地方,生意也是非常好,在這個集市上價格都一樣,6元一碗。

老闆正在後面忙著壓面, 舀湯。餄餎面床子是用木頭製作的,這也是傳統的老餄餎面床子,如今家庭用的都是鐵製的,小巧省地方,而且壓起來省勁。這種大的木頭餄餎床子,壓面很廢勁,沒有些力氣是壓不下去的,有些是整個人要坐在上面的槓桿上去壓。

餄餎面好吃與否,一個在面的調製上,一個在湯上,餄餎面的湯大多都是酸辣味的。

這個大傢伙看起來有些笨重,但是壓出來的面確實好吃,蕎面做的麵條要比小麥麵的硬一些。藍田餄餎他和好的面是黃色的,我不知道這裡邊是加了什麼東西,為什麼要加。

街道這邊是賣服裝的,大人小孩的都有,其實到了周末,西安城裡的人也喜歡到這裡來趕集,大家可能什麼東西都不會買,就是圖一個熱鬧。

能不到農村就能感受到農村集市的氛圍,西安只有灞橋這個地方,有集的日子,原來的灞橋老橋都會封閉,車輛繞道,這種情況在其它城市可能不會有。

這實賣粽子的生意也非常好,棕子都堆成了小山

這是賣油糕的攤點。油糕也是一種北方特色美食,西北的大部分地方都有,製作很簡單,軟糯可口。

農村的集市上經常能見到這種賣藥的攤點,灞橋的集市上也有,你知道這都是什麼嗎?灞橋集市今天就帶大家逛的這裡。

相關焦點

  • 廣東烏逕鎮熱鬧的趕集日,繁華的粵北集市,南雄人難忘的故鄉記憶
    在廣東粵北地區只要到了逢圩日集市上依然保持著傳統那份特有的熱鬧,趕集是農村人最喜歡的民俗活動之一,趕集不僅僅是簡單的市場交易活動更是每一個在農村成長的人特有的情懷。 烏逕鎮位於廣東粵北地區韶關南雄市境內,烏逕是南雄市東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由於地理位置優越,烏逕的城鎮建設飛速發展,完全可以說就是一個微型的小城。
  • 西安五大老集市!每個周日,西安上萬人都會湧向這裡…
    西安這座文化古城不光有城牆和兵馬俑想體驗最純正的老西安人文是需要俯身在這座城市的
  • 西安五大老集市!每個周日,西安上萬人都會湧向這裡……
    西安,這座文化古城,不光有城牆和兵馬俑,想體驗最純正的老西安人文,是需要俯身在這座城市的每一條街道裡,感受他們的生活和煙火。
  • 小時候趕集像是旅行,長大後是一種情懷,有貌似您小時候的身影嗎
    早上被父親早早叫起來,說是要去我們隔壁鎮上去趕集,有些地方還會叫趕社等等。當然說起趕集,那是我小時候每天期待的夢想。小的時候家鄉交通不便,更別說有車到集市了,到了趕集那天只有天不亮就步行出發走十多公裡山路到隔壁鎮上趕集。到了集市只要坐在父親肩頭,手裡再拿個麥芽糖,放眼望去黑壓壓的人頭,就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了。
  • 西安最具有市井氣息的集市——西倉
    老話說「不知道西倉,不算地道西安人」。西倉絕對是西安最接地氣,也最熱鬧,規模最大的小集市了,走在裡面能感受到老西安的市井文化氛圍。如果來西安旅遊,一定要來西倉感受真正的西安生活。每個城市都有一個地方充滿著人間煙火,西倉是西安人從小逛到大的市集。保留著固定的開市時間,固定的擺攤地方,只有周四和周日才開的集市,這種開市的傳統也保留了很多年了。西倉顧名思義就是倉庫,建國以後從之前的糧倉改成了倉庫,最早因為這裡趕集時候大家都挑著擔子來擺攤,也有「逛檔子」一說。
  • 韶關南雄市烏逕鎮的繁華集市,粵北農村人的赴圩日,景象非常熱鬧
    趕集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種民間風俗對於農村人來說更是熟悉親切,趕集是勞動人民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趕集也具有一定的周期,這也讓遠離城市的百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 韶關南雄市烏逕鎮的繁華集市,粵北農村人的赴圩日,景象非常熱鬧
    趕集也具有一定的周期,這也讓遠離城市的百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每一個地方每一個城市的鄉鎮都有自己的趕集日,因地域的差異性趕集也變得多樣化。南雄市位於廣東省韶關市境內與江西省大餘縣接壤,南雄是一個多山的粵北小城,分布在境內的十幾個鄉鎮大多仍保持著赴圩的傳統。因為赴圩總能給人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
  • 實拍:河北農村集市趕集,生活用品應有盡有,比城裡生活還方便!
    集市上還有賣雜麵的,這種麵條在城市裡很少吃到,很多人更不知道到底是什麼味道,那個顏色比較深的是綠豆粉和麵粉摻和在一起壓制的,中間發黃顏色的是黃豆面和白面摻和在一起壓制的,右邊那個應該是純白面的。豆粉沒有粘性,不能單獨擀制,必須和粘性較大的白面混在一起,煮麵的時候也要輕拿輕放,相對於純白面的更容易斷,這種豆面的麵條煮熟放在最裡有很濃鬱的豆香氣。
  • 2021年的第一天路過鄉村集市,發現不一樣場景,集市未來會消失嗎?
    導語:2021年的第一天路過鄉村集市,發現不一樣場景,集市未來會消失嗎? 今天是2021年的元旦節,是農曆的11月18日,這一天也是我老家這邊的集市日,今天外出路過集市,發現原有熱鬧的集市很是冷清,並沒有見有多少人趕集。
  • 江西鳳崗鎮熱鬧的赴圩日,景象親切,集市距贛州西站僅2.9公裡
    赴圩在客家人眼裡是最熟悉的最喜歡的民俗活動之一,赴圩對於生活在農村鄉鎮的人來說更是非常有必要的存在。贛州市地處江西省南部是江西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在十八縣市區中每一個地方都一直延續著赴圩這樣的傳統,特別是偏遠的鄉鎮,有些雖處在贛州市的郊區圩日依然非常熱鬧。鳳崗鎮便是這樣一個保持傳統趕集的鄉鎮。
  • 鄉村旅遊旅居:鄉村「老」東西,城市「新」玩意!鄉村集市:趕集
    看到上面的詩句,不管能不能理解詩中的含義,相信大家都感覺到兩個字「熱鬧」。這種熱鬧是鄉村獨有的熱鬧,我們稱之為「趕集」。其實筆者認為,現在的集市更像一種民間風俗,已然成為了一種鄉村的民俗文化。,集市非常熱鬧,有吆喝聲、詢問聲、砍價聲,寬闊的街道早已擠滿人群。
  • 西安城裡最有煙火氣的集市:每周開市2次,比農村趕大集還熱鬧
    1月14日,周四,沒想到在這個特殊的冬日,西安西倉集市還是那麼熱鬧,小吃、生活用品、文玩古董、二手物品、貓狗花鳥魚蟲等各種攤位擺滿東南西北四條小巷,叫賣聲此起彼伏,充滿人間煙火氣息。現炸現賣牛肉丸子、綠豆面蔬菜丸子。
  • 農村「集市」好幾天才有一次,為什麼不能天天趕大集呢?
    在農村幾乎每個人都趕大集,這也是從古自今一個傳統,有的地方說趕集叫趕會是一個道理,農村的集市一般都是幾個村圍繞一個大集,農村一般都沒有超市也沒有所謂的農貿市場,和城裡沒辦法比,雖然有鄉村小門市但是以前那種鄉村門市賣的東西都沒有農民所需品,像買點零食、買點衣服或者鍋碗瓢盆都是在農村集市上去買
  • 農村集市上幾十塊錢一把的牛角梳,是真牛角嗎?怎麼辨別?
    摘要:農村集市上幾十塊錢一把的牛角梳,是真牛角嗎?怎麼辨別?文/農夫也瘋狂農村的集市是每隔幾天才趕集一次的,而每到趕集的日子是相當熱鬧的。不僅附近十裡八鄉的村民回來趕集,有好多城裡的人也會來集市上做生意。所以在集市上就能看到各種各樣的小商品,並且這些商品和城裡超市中的物品不一樣,都是可以討價還價的。如果你經常趕集,就會看到集市上有不少便宜的小物件,其中就常有商販來售賣牛角梳子。相比於超市裡面的價格還要便宜很多,一般幾十塊錢一把,有些便宜的是十幾塊錢一把。
  • 一到過年就得趕集,如今什麼東西最受寵?
    青雲店集市的蔬菜攤永恆不變的是,集市上最熱鬧的地方,永遠都是賣蔬菜水果的區域。每個攤位前都放著二維碼。很多年輕的朋友可能已經不記得,有多久沒有用過現金了,手機支付非常方便,在這裡也一樣。在這裡也不一樣。攤主們一雙雙黑得發亮的大手中,常常攥著一把鈔票。毛票少見,一塊錢的不多,最多的是十元二十元,更大的鈔票,那還得裝進腰包。在這裡,現代化的手機支付,輸給了傳統的現金支付。
  • 贛州熱鬧的客家赴圩日,於都鄉鎮人來人往的集市,景象農村人熟悉
    赴圩從古至今都一直在延續的民俗活動,不管是一年中哪一個季節,也不管是晴天亦或是雨天只要到了那天赴圩日集市上呈現的都是一片人來人往的熱鬧景象當赴圩日遇上鄉村孩子們的周末日時集市就更熱鬧了鄉村的集市是熱鬧的,每一幀趕集的樸實畫面都讓人覺得熟悉又親切。
  • 春節將至,農村集市上這3種「乾菜」最適合過年吃,個個不便宜!
    今天已經是臘月十三了,距離臘八也已經過了有一陣了,不是都是說「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嘛,難怪現在大街小巷的年味都越來越濃了,給人的感覺也是很熱鬧的。相信在農村也已經有不少人開始準備年貨的事宜了吧?
  • 西安東郊最大的百年地攤市場,灞橋集市,如今被取締
    看看,灞河橋比西安大雁塔歷史悠久吧。多餘的說一句:1994 年發現的隋唐灞河古橋遺址是我省僅有的幾處「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也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時間最早、規模最宏偉、橋面跨度最長的一座大型多孔石拱橋遺址,其結構設計科學,施工技術巧妙。
  • 西安最「個性」地攤集市,每周僅開放2次,啥小玩意都能買到
    西安最有煙火氣的集市,每周開放兩天,賣的小玩意應有盡有 提及市井煙氣則非集市莫屬,在西安人心目中地位較高的傳統集市莫過於西倉集市。所謂西倉集市即花鳥魚蟲市場,也是常說的「鳥市」。西倉集市地處西安蓮湖區,可覆蓋2公裡區域範圍。這個曾經出現在賈平凹筆下的集市截止今日已成為西安城內規模最大的集市,凡是地道西安人,勢必每到開集日便會來溜達一圈。西安最「個性」地攤集市,每周僅開放2次,啥小玩意都能買到。
  • 西安具有煙火氣息的老集市,每周只開市兩天,非常熱鬧
    逛集市是一個城市最具有人間煙火的地方,在西安老集市除了西倉,還有一個也是非常大的集市,來這裡逛的人不止有附近的居民,還有大老遠從三十公裡以外特地跑來的人。每周的周五和周日才開,現在擺攤行業完全開放,小商販也比之前多了好些,熙熙攘攘非常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