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黨主席:「現狀」無法維持 統一是最好選擇

2020-12-13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中評社6月11日報導,臺灣新黨主席鬱慕明11日參加中華兩岸文化經貿交流協會主辦的兩岸經濟論壇表示,臺灣過去說只有「統、獨」兩個命運,第三個是維持現狀,但現狀永遠在改變,改變是希望下一代能和樂的活下去,既然現狀不可能維持,那就要選擇「統獨」,「獨」會帶來戰爭,而統是中華兒女在和平氣氛下共同努力為中華民族復興努力,這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鬱慕明表示,對於未來,大家都希望有和諧社會跟和平兩岸,過去他在兩岸奔走,主要是希望避免戰爭追求和平,之前他和美國智庫交換意見,美國人戰略強調的是戰場永遠不要在美國本土,而我們關心臺灣民眾福祉,那戰場不能在臺灣,這是最基本的。所以當家的人要避免把臺灣變成棋子,這容易捲入戰爭的漩渦中。

鬱慕明

鬱慕明提到,過去臺灣最受讚揚的是維護了中華文化的傳統,經貿上也曾是四小龍之首,但大陸改革開放後快速發展,經濟成就世界第二大,而兩岸競爭過去有起有落,但這樣的競爭是在和平態勢下做競爭,現在的氣氛卻不同了。

鬱慕明說,東北亞過去是最危險的地區,現在整個態勢在改變,過去美國強調的第一島鏈,臺灣位居中央位置,但現在島鏈已被打破了,企業家對這情況要有所了解,臺灣在戰略位置上已經改變,所以他語重心長提醒,不要把臺灣變成棋子,因為最先被犧牲的,會是臺灣這地方。

鬱慕明強調,最重要的是兩岸要走向什麼結果,臺灣過去說只有「統獨」兩個命運,第三個是維持現狀,但現狀能永遠維持嗎?美國有政治人物說大陸改變現狀,大陸也有人說臺灣改變,現狀永遠在改變,但改變的結果是希望下一代能和樂的活下去,因此現狀不可能維持,那就要選擇「統獨」,「獨」會有戰爭,而「統」是中華兒女在和平氣氛下,共同努力為中華民族復興努力,這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此前,曾是民進黨創黨黨員的朱高正表示,臺灣夠聰明的話,越早跟大陸舉行實質和平統一談判最有利,不這樣做,臺灣太平日子快沒了,社會矛盾、經濟惡化,估計八成會內亂,最後解放軍不得已出兵平亂。因此現在只好讓民進黨繼續做,讓臺灣同胞早日「脫離苦海」,儘快統一。

而對於島內「臺獨」勢力的猖獗,國臺辦主任劉結一曾表示,大陸的立場是一貫的,非常明確,大陸有最大誠意,願盡最大努力,爭取兩岸前景,「但我們有足夠的意志信心和能力,阻止任何企圖把祖國任何一塊領土從祖國分裂出去的言論和行動。」

國防部發言人也曾警告,我們願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必須指出,搞「臺獨」就是死路一條,搞武力對抗沒有出路。如果「臺獨」勢力繼續恣意妄為,我們還將進一步採取行動。

相關焦點

  • 新黨主席鬱慕明評韓國瑜「雙十講話」:統一議題不可能永遠迴避
    新黨主席鬱慕明(中國臺灣網資料圖)針對中國國民黨2020參選人、高雄市長韓國瑜「雙十」(10月10日)發布的「兩岸政策白皮書」,新黨主席鬱慕明在臉譜網(Facebook)發文表示,韓國瑜想重回馬英九路線,找回兩岸已不存在的「現狀」。
  • 臺灣新黨主席改選,鬱慕明交棒,陳麗玲、吳成典二人登記
    新黨主席鬱慕明也將在2月底交棒,正進行黨主席改選,目前有陳麗玲、吳成典兩人登記角逐,採通訊投票,估計2月17日就會揭曉。陳麗玲,51歲,臺灣大學法律系、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中國政法大學博士候選人,現任新黨副秘書長,曾任桃園縣環保局、農業局、觀光行銷局局長、中華兩岸經貿權益保障協會理事長、國際青年商業會會長、國際獅子會會長。
  • 臺學者張五嶽:臺灣多數民眾希望兩岸維持現狀
    中國臺灣網2月6日消息 據臺媒報導,臺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張五嶽在曼谷一次演講中告訴一百多位僑胞:依據臺灣六大學術機構的定期調查結果,不論三月二十日「大選」政黨輪替與否,臺灣大部份民眾在兩岸關係上主張保持現狀,未來則留待下一代解決,支持「極統」和「極獨」人數都很少。
  • 臺灣新黨主席鬱慕明:母親節對我有特別意義
    臺灣新黨主席鬱慕明:母親節對我有特別意義 2013年05月13日 08:18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叫囂:我們維持「臺灣不屬於中國」的現狀
    對於臺灣「護照」改版又高規格接待捷克訪問團,捷克媒體詢問是否象徵臺灣新的「獨立性」,民進黨當局「外交部長」吳釗燮今(3)日叫囂,「臺灣不會移向任何方向。我們將維持現狀,而現狀就是『臺灣不屬於中國』。臺灣由臺灣人自己統治。」
  • 蔡英文真正用意已暴露,以「維持現狀」之名行「兩國論」之實
    近日,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召集會議,高調推出「因應及反制『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指導綱領」,攻擊「一國兩制」是對臺灣安全的巨大挑戰,再度宣稱其兩岸政策主張是「維持現狀」。從2016年上臺至今,「維持現狀」儼然成了蔡英文的護身符。
  • 臺灣新黨陳麗玲:疫情會過去、兩岸會統一,新黨不當「小綠」
    她認為疫情終會過去,大陸必然會處理臺灣問題。兩岸終究也必然統一,只是不知道什麼時間和型態。陳麗玲表示,新黨中心思想不變,不會像某個泛藍團體那樣,喪失中心思想、左搖右擺,拼命搶當小綠。延伸閱讀:臺灣新黨主席改選,鬱慕明交棒,陳麗玲、吳成典二人登記據香港中評社報導,2020「大選」,中國國民黨慘敗,黨主席吳敦義請辭,黨主席補選即將在3月7日進行投票。
  • 世界多國都認清一個事實,臺灣地區哪時候能醒?統一問題沒有選擇
    臺灣旺報發表評論性文章,指出中美對立更為激進的當下,站隊、扈從不是好的選擇,臺灣應當「大夢初醒」,尋求新的自處之道。報導似乎旨在給臺灣「指明道路」,以日本為例,在新冠疫情中,日本並沒有如澳大利亞一般盲目跟隨美國意志,謹言慎行,避免站隊。在中國香港國安法問題上,日本沒有響應美國號召,連同加澳以及英國參與到批判中國的聯合聲明中。安倍主張採用G7外長共同聲明的方式來表達立場,其潛臺詞是,日本堅持在國際多邊框架下進行相關事務協調。
  • 臺灣新黨主席鬱慕明到廣東湛江訪問
    中新社湛江7月3日電 (記者 梁盛)2日至3日,臺灣新黨主席鬱慕明率臺灣青年農業專家一行6人,到廣東湛江市開展訪問交流活動,進一步加強湛江、臺灣的農業交流合作,謀求共贏發展。據了解,多年來,湛江、臺灣兩地在農業、文化等方面交流合作比較密切。
  • 臺灣新黨主席鬱慕明:海峽論壇是兩岸基層交流規模最大的平臺
    鬱慕明在第十屆海峽論壇大會上致辭 胡美東攝中國日報6月7日廈門電(記者 胡美東)第十屆海峽論壇大會6日在廈門市舉行,新黨主席鬱慕明出席論壇大會並致辭鬱慕明說:「因為大家都是來自基層,來這裡參加會議可以反映基層的意見;回到臺灣後,也能將自己所見所聞反饋到基層。」他表示,大家都會同意,這十年來最重要的就是看到兩岸的變化,來自基層的朋友對於兩岸的變化也都「看在眼裡,想在心裡」,「尤其是大陸經濟帶動整個社會變革的快速發展,相信在座很多臺灣民眾都心有所感。」
  • 馬英九開始支招:2024臺灣「大選」候選人需提統一方案
    趙春山認為,目前的臺灣有三條路可以選擇:統一、「臺獨」以及「不統不獨」。儘管臺灣島內目前的輿論風向是只允許講「獨立」,但「臺獨」根本就是不可能的選項。「臺獨」的後果就是兩岸之間的戰爭,而臺灣是不可能在這場戰爭中獲勝的。
  • 馬英九:臺灣人對大陸看法改善 "憲法"沒排除統一
    (原標題:馬英九:臺灣人對大陸看法改善 "憲法"沒排除統一)
  • 臺灣最新民調公布,僅10%臺灣人支持「統一」
    但是臺灣有多少人真的願意上戰場?民進黨當局不顧大陸的警告,踐踏兩岸關係的底線,已經讓眾人猜測是不是大陸可能會忽然打過來?而關於兩岸關係,島內居民又是如何考慮的呢?最新的民調結果中51%的民眾都想維持原狀。
  • 馬英九:臺灣人對大陸看法改善 「憲法」沒排除統一
    圖為馬英九資料圖(來源:臺媒)海外網2月26日電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日前接受美媒「海峽論壇」節目專訪,談話內容提及兩岸關係,馬英九表示,臺灣人對大陸的看法已經有一些改善了,更指出臺灣地區的憲制性規定「沒有排除跟大陸統一
  • 馬英九:臺灣必須對大陸的統一建議做出回應
    ,未來臺灣不能只靠「九二共識」,必須要對大陸提出的統一建議做出適當的回應。  據臺灣「東森新聞網」2月25日報導,馬英九接受美媒訪問,對過去主張「不統、不獨、不武」而現在則改為「不排斥統一,不支持臺獨,不使用武力」,馬英九也解釋稱,兩岸關係已經發生一些變化,臺灣民眾對大陸的看法也逐漸在改善。  馬英九提到,從臺灣地區憲制性規定的條文做解讀,解讀出來兩個條件,第一,不能使用武力或者武力的威脅;第二,要經過臺灣人民的同意。
  • 鬱慕明批蔡英文「維持現狀說」是騙選票
    人民網8月20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新黨周六將舉辦22周年黨慶,黨主席鬱慕明昨指出,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蔡英文指當選後「兩岸關係維持現狀」是政客騙選票說法,應清楚說明兩岸交流「要不要、如何進入深水區?」
  • 臺灣統一聯盟黨主席紀欣:只有中國再統一,臺灣才能真光復
    而爭取臺灣民心,推進兩岸和平統一,讓中國脫離西方反華勢力的牽制,也讓臺灣得以真正光復,就成為生長在臺灣的中國人不可推卸的重責大任和光榮使命。 《大公報》臺籍記者李純青(1908-1990)半個世紀以前說:「每一個臺灣人尋求祖國的歷程,都像一首萬行的敘事詩。」
  • 兩岸統一對臺灣有哪些好處?
    「臺獨」隔離大陸在近十幾年,臺灣地區一直享受著大陸給予的各種優惠政策,包括對臺灣地區的進出口優惠,臺灣民眾返鄉政策,臺商到大陸投資政策等,這些都是中國政府為臺灣和平統一做出的讓步,是其他省市都享受不到的。
  • 「推進兩岸統一,是生在臺灣的中國人不可推卸的使命」
    日前,索羅門群島與吉里巴斯相繼宣布與臺當局「斷交」,也證實了蔡英文執政理念難以為繼,肆意挑起兩岸敵意是錯誤的選擇。近日有臺灣學者表示,「臺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推進兩岸統一,是生長在臺灣的中國人不可推卸的重責大任和光榮使命。
  • 黃智賢:只有兩岸統一,才是對臺灣最大的好處
    作者:影覓編輯:枯木最近召開的第3屆兩岸一家親臺灣學術研討會上,臺灣著名主持人黃智賢發表了的講話,她指出,要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就必須實現祖國的統一臺灣民眾需要清醒的認識到"臺獨"的危害。因此,她努力的在臺灣島內宣傳統一的重要性以及"臺獨"會給他們帶來的危害性,讓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了解到民進黨當局推行"臺獨"的真相。這對推動兩岸和平統一將會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面對民進黨當局的諸多"臺獨"行動,中國人民解放軍派遣戰機在臺灣島內進行環島繞行,這對"臺獨"分子是一個嚴重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