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縣概況--青海頻道--人民網

2020-12-11 人民網青海站

大通概況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屬省會西寧市轄縣,地理位置在東經100°51′—101°56′,北緯36°43′—37°23′之間,地處青海省東部河湟谷地,祁連山南麓,湟水河上遊北川河流域,是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過渡地帶。海拔2280—4622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年均氣溫4.9度,極端最高氣溫35.6攝氏度,極端最低氣溫-26.1攝氏度,最大凍土深度114釐米,最大積雪厚度18釐米。年降水量523.3毫米,年平均蒸發量1762.8毫米,全年降水天數168天,降水量最多在8月,最少在12月,年平均相對溼度56%。年內無霜期61—133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2553小時,最大風速18米/秒。

全縣總面積3090平方公裡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0.43﹪。全縣轄9鎮11鄉,289個村委會、20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45.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6.2萬人,有漢、回、土、藏、蒙古等26個民族,各民族相懦以沫,團結和睦。

2011年,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3.88億元,縣屬固定資產投資32.7億元,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收入3.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23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844.6元,完成社會消費零售總額10.4億元。

二、大通縣基礎設施基本情況

(一)鐵路:寧大(西寧—大通)鐵路(客貨)支線全長36公裡,與蘭青(蘭新)鐵路幹線在西寧市小橋站接軌。寧大鐵路支線運輸公司管內5站,與支線接軌的企業專用線17條、企業專有鐵路2條。縱穿縣境的蘭新鐵路客用幹線2014年建成通車。北川工業園西界址沿線有寧張鐵路孫家寨、長寧、陶家寨三個管內客貨站點。

(二)公路:全縣形成了「四縱三橫」的交通網絡格局,縣鄉公路連通全縣20個鄉鎮通鄉公路基本實現黑色化,公路裡程達到1192公裡。縣城距西寧市僅35公裡,距西寧飛機場約50公裡。227國道(寧張公路)、在建蘭新鐵路(蘭州—新疆)貫穿全境。寧大(西寧—大通)高速公路全長37公裡。大湟公路(長寧—多巴)全長27公裡,

(三)電網:現有330KV變電所2座, 110KV變電所5座, 35KV變電所7座,黃家寨變電所和景陽變電所以330KV輸電線路內連橋頭鋁電股份Ⅲ、Ⅳ、Ⅴ號機組火電電源,外接龍羊峽、李家峽水電電源。北川工業園有330KV、110KV階梯雙回電網, 110KV鮑家寨變電所可滿足近遠期項目建設需要。

(四)天然氣:現有澀寧蘭天然氣輸氣管道三條。一條從西寧已敷設至寧張公路30公裡,另兩條從互助縣城至大通橋頭鎮城區和北川工業園。金地燃氣公司縣城輸氣管道工程2010年10月建成並分戶供應。至大通管徑∮219,設計運行壓力4.0Mpa,實際運行壓力1.6 Mpa,工業用氣價1.86元/m3。近期天然氣供應能力1.52萬m3/h,遠期供應能力2.4萬m3/h。北川工業園年內將建成專供天然氣門站,可就近接通天然氣,保障項目建設運行。

三、資源概況

自然資源豐富,風能、太陽能、水力資源開發利用前景廣闊。境內野生動植物眾多,有珍稀野生保護動物白唇鹿、雪豹等20多種;黃芪、枸杞等藥用植物有160多種,蠶豆、蕨菜等50多種土特產品暢銷省外市場;全縣有天然沙棘林、白樺林12萬畝,已開發生產的沙棘油、沙棘汁、白樺汁營養保健飲品暢銷省外市場。

境內已探明礦藏有31種,其中煤、石英石、方解石、粘土等儲量可觀,品質高,易開採,用途廣泛,市場開發前景好。石英石的儲量居全國首位,以玻璃、矽酸鹽為主的民用、建材工業,以燒鹼、電石、聚氯乙烯為主的化工工業,以碳化矽、矽鐵為主的冶金工業等項目開發建設的首選地。

(一)煤炭:大通礦區煤炭保有儲量1.2億噸,主要用於工業發電和民用取暖。

(二)石英巖:青海省石英巖礦資源量居全國首位,礦石品位高。而大通縣石英巖礦產資源佔全省已探明儲量的90%以上,主要礦床集中分布在大通縣娘娘山一帶的中元古界磨石溝組地層中,現已查明的礦山有大通縣窯溝石英巖礦、門洞灘石英巖礦、臥牛掌石英巖礦、柏木溝石英巖礦,可滿足工業矽用石英巖較理想的礦山有窯溝石英巖礦和門洞灘英巖礦,目前全縣石英巖礦開採量20萬噸,主要用於矽鐵和碳化矽原料。

(三)氯氣:境內現有化工工業副產品:氯氣約8000噸/年,青海宜化有限責任公司年產30萬噸離子膜燒鹼項目工程已建成投產,氯氣資源達20萬噸/年左右,可為下遊產業聚氯乙烯、鹽酸的化工項目提供原料。

(四)電解鋁:縣域內有中鋁青海分公司和橋電鋁業兩家企業,電解鋁產能達70萬噸/年。由中鋁公司投資的50萬噸電解鋁項目正在籌建中,可為鋁產品延伸項目提供原材料。

(五)水資源:大通縣水資源總量為67135萬m3,其中地表水資源量65650萬m3。大通縣地下水可開採資源量為16133萬m3(44.20萬m3/d)。塔爾、新莊的第四、第六水源是西寧市重要水源地,年供水能力8760萬m3(24.00萬m3/d)。

(六)農林牧利資源:大通縣是青海省農業大縣之一,巳躋身於國家商品糧基地縣行列,是全國500個糧食大縣之一。耕地面積68.6萬畝,草原面積234萬畝,林地面積230.89萬畝,林木積蓄量166.3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38.1﹪。

(七)商貿物流資源:堅持實施 「商貿富縣」戰略,全縣巳形成多層次、相互配套、布局合理、服務功能齊全的城鄉市場體系,商業網點遍及全縣城鄉,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0.4億元。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速,經營領域全方位拓展,並逐步走向規模化,成為全縣新的經濟增長點。

(八)人文資源:大通歷史悠久,從上孫家寨村出土的舞蹈紋飾彩陶盆等古文物證明:早在新石器時期,先民們就在此創造了燦爛的遠古文化。清雍正三年(1725)設大通衛,乾隆二十六年(1761)裁衛設縣。1949年9月9日大通縣解放,15日大通縣人民政府成立,直屬青海省人民政府。1966年劃為西寧市屬縣。1986年7月10日成立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縣城橋頭鎮距省會西寧35公裡,寧大鐵路由兩寧直達縣城,寧張(西寧一甘肅張掖)公路橫貫全境,勤勞的大通先民在此創造過博大精深的灼灼華章,是西寧通向河西走廊的重要通道,是國寶舞蹈紋飾彩陶盆的故鄉,是古絲綢之路的南道,是西王母大展風彩的熱土,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今日大通,政通人和,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工業、商貿、基礎建設日新月異,科教文衛等社會事業蓬勃發展,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大通人將乘改革開放的長風,踏市場經濟的巨浪,願與天下英才、志土一道,再創輝煌。

(九)文化旅遊資源:大通縣被譽為:「中國·夏都生態園」和「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大通生態旅遊納入全省生態旅遊精品線路,老爺山、察汗河、鷂子溝和娘娘山景區被命名為西寧市知名景區,是青海重要的生態文化旅遊基地。林連群峰的國家森林公園鷂子溝、察汗河景區,蒼茫遼闊的寶庫峽、碧波蕩漾的黑泉水庫,素有「北武當」之稱的老爺山、夕照流金、形神兼備的「西王母瑤池」娘娘山、蒼茫雄渾的明長城、青海野生動物觀賞基地、青海五大黃教寺院之一的廣惠寺等匯聚於此,令人留連忘返。這裡是西北高原閃爍著熠熠光華的明珠,是舞蹈紋飾彩陶盆的故鄉,是古絲綢之路的南道,是西王母大展風採的家園,是民間花兒藝術之鄉。大通馬家窯(彩陶)文化,淳樸的土族、藏族、回族民俗風情,優美的高原自然風光和現代工業基地互相交融,給大通平添了無窮魁力,構成了美麗、神奇、多姿的旅遊資源特色,是理想的旅遊和避暑勝地。

相關焦點

  • 人民網青海求賢--青海頻道--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招聘啟事 人民網是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建設的以新聞為主的大型網上信息交互平臺,是國際網際網路上最大的綜合性網絡媒體之一。人民網作為黨和國家治國理政的重要資源和手段與「網上的人民日報」,恪守「權威、實力、源自人民」的初心,在網絡輿論生態中努力發揮著「中流砥柱、定海神針」的作用。
  • 海東歷史概況--青海頻道--人民網
    五代十國青海吐蕃不復統 一,唐末, 末 一度控制河湟。 宋元時,今海東市曾先後被角廝羅、宋、金、西夏和元朝統治。 宋初、河湟吐蕃之一部膃末人角廝羅興起,先以宗哥城(今平安縣)、後以邈川城(今樂都縣)、再以青唐城(今西寧市)為統治中心,建立角廝羅政權並臣屬於宋,歷時近百年。
  • ...知道青稞姓「青」——2020年青海青稞文化節和大通縣第二屆美食...
    王臻 攝  「這裡是高原勝地大美青海,我們正在可可西裡青稞工業文化旅遊產業園為各位直播,從我旁邊的貨架上能看到青稞麻花、青稞糌粑餅、犛牛肉乾等青海特色農產品,這些產品營養豐富、種類多樣,大家可以多多搶購。」
  • 青海西寧市大通縣檢察院建成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
    正義網西寧9月18日電(記者李維 通訊員劉靜雅)日前,在經過前期充分籌備後,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人民檢察院在大通二中正式成立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這也是大通縣首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大通縣副縣長、縣檢察院檢察長、縣教育局副局長、大通二中校長等領導出席了揭牌儀式,大通二中300多名師生及大通縣檢察院部分幹警參加了活動。
  • 大通縣農民畫家賀生福的作品入選國展
    來源: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融媒體中心「決勝全面小康」第二屆全國農民畫作品展複評結果於8月25日公布,我縣農民畫家賀生福的作品《歡樂的秧歌扭起來》是我省今年唯一入選國展的農民畫作品,凸顯了在青海省文化館和大通縣文體旅遊局的支持和引領下,大通縣文化館近年來在農民畫培訓方面取得的成果。
  • 鬼哥的五萬裡D25青海大通縣-互助縣-西寧市
    有一種旅程叫低頭看風景引題進到青海,有了重大發現。沒太平坦的路段,你總是要爬坡,這坡或長或短,或緩或陡,你要想繼續,總歸要爬過去。爬過去了,你還將迎來另一個坡。路線:從大通縣出發,沿227國道一路向南,轉102省道經互助縣,到達西寧市。
  • 【FM97.2社會新聞】-昨日,省青海大通縣景區電動覽車事故遇難者人數上升至3人 公布傷亡者名單
    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宣傳部6月27日8時發布信息稱,截至目前,昨天(26日)下午該縣鷂子溝景區電動覽車事故遇難人數升至3人,
  • 人民網推出英文版智慧財產權頻道
    本報訊 日前,人民網智慧財產權頻道改版升級暨英文版正式上線。 人民網常務副總裁廖玒表示,人民網智慧財產權頻道是國內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獨立匯總報導智慧財產權的門戶網站。當日,智慧財產權頻道從人民網二級子頻道升為一級頻道,人民網又在中國所有媒體中首家推出了英文版的智慧財產權頻道。
  • 社區案例--上海頻道--人民網
    上海市社區治理優秀案例集錦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2017-10-09 13:23)   「你住在30號樓啊,真羨慕!」
  • 鬼哥的五萬裡D24青海門源縣-大通縣
    生活就是一座山引題領教了青海高山的險峻,同時也體會了山區氣候的多變。今天翻越了達坂山,達坂是蒙語和維語山口的意思,所以這個達坂山在整個山脈中應該是比較低矮的一座,誰家修公路也不會專門找最高的那座山去修路。就是這座在青海高度排不上名的山,讓我爬的晚上吃了一整排羊肉。
  • 社區案例--上海頻道--人民網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 大白話、拉家常——青海大通縣「百姓話廊」基層理論宣講見聞
    2014年,大通縣為創新理論宣傳方式,將「百姓宣講團」升級為「百姓話廊」,並建立「宣講團人才庫」,組成了一支來自社會各界的宣講隊伍。  「到農村去宣講,用方言能拉近和村民的距離,也更方便他們理解我講述的故事。」相金玉說,與其說是宣講倒不如說是在談心,用的是家鄉話,聊的是身邊事、身邊人。
  • 人民網智慧財產權頻道英文版上線 成首個專業頻道
    人民網智慧財產權頻道簡介  人民網智慧財產權頻道是由人民網和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創辦的、中國第一家依託權威網絡新聞媒體組建的智慧財產權專業頻道,於2008年12月開通。它是集政策法規資訊、行業最新動態、業內專家評點、專業搜索服務為一體的智慧財產權信息交流平臺,兼具權威性、專業性、社會性和新聞性幾個特點。
  • 人民日報客戶端湖南頻道、人民網湖南頻道牽手湖南師範大學 共建校...
    人民網長沙1月8日電 (李芳森)今天下午,人民日報客戶端湖南頻道、人民網湖南頻道與湖南師範大學舉行實習生基地建設項目合作單位籤約、授牌儀式,正式啟動湖南師範大學——人民日報客戶端湖南頻道、湖南師範大學——人民網湖南頻道實習基地。
  • 第一批全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之八:青海大通縣寶豐家庭農場
    第一批全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 之五青海大通縣寶豐家庭農場實行麥豆輪作 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豐收導 讀案例介紹寶豐家庭農場位於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城關鎮柳樹莊村,2013年9月登記註冊,註冊登記類型為個體工商戶,是大通縣第一個家庭農場。家庭農場主要種植蠶豆、小麥等,種植面積達450畝。農場主魯寶文,高中文化,一直從事農業生產。家庭農場主要勞動力是魯寶文夫婦二人,除了季節性僱工外,沒有常年僱工。
  • 人民網黑龍江頻道招聘啟事
    因事業發展需要,人民網黑龍江頻道現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具體信息如下:  一、招聘崗位  (一)運營部主任  1.擬聘人數:1人  2.崗位職責:負責黑龍江省內經營業務拓展,提高市場佔有率,完成經營任務;負責人民網黑龍江頻道的品牌推廣和整體營銷
  • 人民網理論頻道投稿須知
    人民網理論頻道自創辦以來,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與厚愛。我們一直致力於推動學術理論研究和交流,及時反映社科理論界的最新動態,關注理論研究的熱點。 為保證您的稿件及時被關注、採納,請在投稿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一、來稿基本要求: 1、作品須確為作者本人作品(如同時投寄多處、已在他處發表,請註明)。
  • 人民網黑龍江頻道招聘啟事
    因事業發展需要,人民網黑龍江頻道現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具體信息如下: 一、招聘崗位 (一)運營部主任 1.擬聘人數:1人 2.崗位職責:負責黑龍江省內經營業務拓展,提高市場佔有率,完成經營任務;負責人民網黑龍江頻道的品牌推廣和整體營銷,參與策劃總網及頻道的推廣活動,有效提升頻道影響力和效益
  • 「文化十進」|西寧市文化館周末走進大通縣中心幼兒園長寧分園
    為加大文化扶貧力度,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均衡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著力培育健康文藝生態,7月12日,西寧市文化館前往大通縣開展書畫藝術進鄉村、進校園活動。整場活動分為書畫課堂講座和現場書畫展示。講座中,西寧市文化館館辦團隊青海藝友會的老師們與大通縣中心幼兒園長寧分園的全體職工進行了書畫國粹的藝術交流,介紹了書畫藝術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大家一致認為書畫藝術是中華國粹,值得傳承,勉勵孩子們寫漂漂亮亮的中國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隨後,書畫藝術家們紛紛在現場揮毫潑墨,展示書法、繪畫功底。
  • 藏語信息化讓青海藏區百姓生活更出彩
    園長旦正才旦自豪地對人民網青海頻道說。  點讀筆對大城市的小朋友不算什麼,對於生活在地理位置偏僻、信息閉塞的青藏高原的藏族孩子們來說作用可大了。興海縣教育局編教部主任楊忠太對人民網青海頻道說:「既培養了孩子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又拓寬了視野!」  此時,60多歲的藏族老阿媽拉毛措正在自家客廳裡打開全藏文界面的手機,和遠在浙江的兒子聊QQ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