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除了喀斯特地貌,這些丹霞勝景也很迷人

2020-12-21 上遊新聞

在重慶,我們經常聽到「喀斯特」一詞,這種以天坑地縫、暗河溶洞為代表的地貌,佔據了重慶面積的絕大部分。可你卻不曾想到,以山聞名的重慶,還有一種地貌的精彩表現,絲毫不亞於喀斯特,就連名字聽起來都如此迷人——丹霞地貌。

6月27日,重慶市規劃局、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特別推出《重慶丹霞地圖》。丹霞地貌因紅色的山體而惹人注目,在流水切割、風力侵蝕等外力的作用下,呈現出各種形態。據了解,重慶所在的西南地區是中國丹霞地貌的主要分布區,主要分布在銅梁、大足、江津等地,在全國也位居前列。重慶丹霞的獨特既在於數量,又勝在形態。巨大的弧形赤壁、飛流直下的瀑布、高高矗立的山峰……

在這盛夏的日子裡,帶著這張《重慶丹霞地圖》,再約上親朋好友,一起去領略多彩重慶的丹霞之美和那份夏日清涼吧。

重慶特色丹霞風景

1. 江津四面山

四面山是重慶丹霞地貌的最突出代表,200多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到處都有著丹霞的印記。它地處雲貴高原大婁山北翼餘脈,以「奇山」、「異水」、「紅石」為主要特色。走進山中,巨大的弧形絕壁呈現出讓人傾倒的赤紅色,一掛掛瀑布從山頂跌落,而綠樹遍布、雲霧繚繞,使得這裡的丹霞極富觀賞性。

2. 綦江古劍山

古劍山是著名的川東名勝「巴渝十二景」之一,素有「川東小峨眉」之稱,因其似一把紅色寶劍直入雲端,故得此名。古劍山多呈山原峽谷、窄脊高嶺的青年丹霞地貌,最高峰雞公嘴海拔1145米,三面懸崖,嵯峨挺拔,吸引了諸多國內外人士欣賞這奇峰美景,是西南地區著名的丹霞地貌地質遺產地。

3. 大足寶頂山

寶頂山距大足區東北15千米,這裡是丹霞與人文相互融合的最好見證,因巖石赤紅鮮豔,給人以莊重、吉祥之感,再加上山體線條明快質樸,便於雕刻,舊時成為了弘揚佛法,宣講道義的絕佳之處。名僧趙智鳳於此建石窟寺,歷時70餘年建成,現在為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的主要組成部分,有「上朝峨嵋,下朝寶頂」之說。

4.酉陽一品丹霞

一品丹霞位於酉陽西南部的小河鎮,在遍布都是喀斯特地貌的渝東南,這片丹霞地貌的存在實在是「萬綠叢中一點紅」。置身其中,褐紅的丹霞赤壁延綿十裡,拔地而起的孤峰窄脊高高聳立,儀態萬千的奇山異石與綠色森林、飛瀑、流泉相映成趣,仿佛世外桃源,讓人流連忘返。

5.綦江老瀛山

老瀛山位於綦江城區東部,因其高峻突兀雲間,壁立峻峭,四時青翠,似海中瀛蓬仙山,吸引老子前來傳道而得名。這是一個獨特的山脈,在不大的範圍內發育有柱狀、塔狀、弧狀的各類丹霞形態,贏得了重慶「紅色處女地」的美譽。老瀛山除了自然風景優美,還擁有白雲觀、天神廟和芙蓉書院等人文景觀。

上遊新聞

相關焦點

  • 地質科普丨丹霞地貌與喀斯特地貌對比分析
    丹霞地貌紅層地貌中所謂「紅層」是指在中生代侏羅紀至新生代第三紀沉積形成的紅色巖系,一般稱為「紅色砂礫巖」。丹霞地貌發育始於第三紀晚期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這次運動使部分紅色地層發生傾斜和舒緩褶曲,並使紅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區。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處集中,沿巖層垂直節理進行侵蝕,形成兩壁直立的深溝,稱為巷谷。
  • 「天坑」景觀通常是喀斯特地貌發展到哪個階段的產物?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面貌,地貌是在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通常具有典型特徵和特定的分布地區。常見的地貌包括喀斯特地貌、黃土地貌、雅丹地貌、丹霞地貌、峽灣地貌、冰川地貌等等。喀斯特地貌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大多為石灰巖)進行溶蝕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巖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是一種非常常見和獨特的地貌類型,在世界範圍內都有廣泛的分布,在我們國家分布也非常廣泛。從區域來看,我國的南方地區,特別是西南地區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分布區域,其中雲貴高原地區是我國喀斯特地貌分布最為典型的區域。
  • 地質科普丨丹霞地貌與喀斯特地貌對比分析
    丹霞地貌紅層地貌中所謂「丹霞地貌發育始於第三紀晚期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這次運動使部分紅色地層發生傾斜和舒緩褶曲,並使紅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區。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
  • 廣西發現一處2000多年的老銅礦,竟然融丹霞和喀斯特地貌於一體
    我國幅原遼闊,即有碧海銀沙,又有雪域冰川,既有大漠孤煙,又有原始森林,幾乎有著全世界所有類別的自然景觀,獲得世界自然遺產的地方就有十二個批次,其中丹霞地貌( 貴州、福建、湖南、廣東、江西、浙江)和中國南方喀斯特(雲南、貴州、重慶、廣西)都是多地打包共同申報,這兩種地貌在我國的分布都比較廣
  • 廣西發現全球唯一融丹霞地貌與喀斯特地貌於一體的奇觀,未來必火
    銅石嶺有很多神奇的地方,比如說它是世界上唯一融丹霞地貌與卡斯特地貌於一體的自然奇觀。中國的丹霞美景很多,比如說丹霞地貌的命名地——廣東丹霞山、強抬升深切割高原峽谷曲流的代表——福建泰寧、密集型圓頂丹霞峰叢代表——湖南崀山、疏散形丹霞峰林的代表——江西龍虎山、高位孤峰型地貌代表——浙江江郎山等,這些都是世界聞名的地質遺產,名氣都比銅石嶺大得多。
  • 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地理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我們國家有很多地形都是喀斯特地貌,那麼喀斯特地貌是怎麼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是在碳酸鹽類巖石地區,地下水和地表水對可溶性巖石溶蝕與沉澱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巖溶地貌。水對可溶性巖石所進行的作用,統稱為喀斯特作用。它以溶蝕作用為主,還包括流水的衝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這種作用及其產生的現象統稱為喀斯特。
  • 登頂永登豬馱山 欣賞苦水丹霞地貌
    三是登上豬馱山一眼望去,便是一片褐紅的大扎瑪嶺,丹霞地貌映入眼帘,氣勢磅礴,色彩斑斕。經歷了歲月風雨的剝蝕,也經歷了人世滄海的變遷,思考著人生感悟,那屹立的雄姿伸的軀體涵含著那一個民族堅強的精神。豬馱山頂遠眺西山丹霞地貌,萬山紅遍甚是壯觀。蘭州豬馱山景區位於蘭州永登縣苦水鎮,苦水鎮是因其境內有苦水而得名。豬馱山廟宇巍峨,山勢崢嶸,風光秀美,樹綠花紅;鎏金大佛,聳立長空,佛光普照,佛理永恆。遊之,使您靈魂淨化,意念純真,超然物外,萬願遂心。
  • 中國典型的地貌類型有哪些?
    地貌是指地表的面貌,和地形有很大的關聯性,通常被稱為「地形地貌」,和地形相比,地貌顯然更加具體,更具有清晰的特徵。中國國土面積遼闊,地形類型複雜多樣,同時也擁有豐富多彩的地貌類型,下面我們就來舉例一些我國比較著名的地貌類型,包括黃土地貌、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和喀斯特地貌。
  • 喀斯特地貌
    ↑ 「地質論壇」 ↑↑關注本公眾號地質論壇,您的移動信息庫,掌上圖書館,記得星標哦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大多為石灰巖)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溶巖地貌。喀斯特地貌形成為石灰巖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巖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時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碳酸氫鈣[Ca(HCO3)2],後者可溶於水,於是空洞形成並逐步擴大。水的溶蝕能力來源於二氧化碳(CO2)與水結合形成的碳酸(H2CO3),碳酸分解出H離子和碳酸根離子, H離子與CaCO3反應 ,從而使CaCO3溶解。
  • 世界喀斯特地貌分布區,為何世界喀斯特地貌看這裡
    相信很多人就算沒親眼看到過喀斯特地貌,也一定在學習地理的時候領略過它的風採。喀斯特地貌,是一種山水運動形成的地理奇觀,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叫做巖溶地貌,除此之外還包括流水的衝蝕、潛蝕等作用,形成了特別的喀斯特地貌。
  • 美麗中國 | 中國最美的丹霞地貌
    第二類是巖溶山水地貌,即喀斯特地貌。灕江山水、雲南石林是代表,具有「山地高度不大,石峰林立或孤峰突起,造型豐富,區內溶洞遍布,洞內石鐘乳、石筍、石柱、石花千姿萬態」的景觀特點。第三類是石英砂巖地貌,具有「奇峰林立,造型生動,溝谷縱橫,植被茂盛」的景觀特點,湖南省目前唯一的世界遺產地武陵源是代表。第四類即丹霞地貌。
  • 石林是喀斯特地貌嗎?
    考點2:喀斯特地貌「喀斯特」是德語(Karst)一詞的譯音。喀斯特原是歐洲斯洛維尼亞境內伊斯特裡亞半島石灰巖地區的地名。十九世紀末,南斯拉夫學者J.斯威奇對那裡奇形怪狀的石灰巖地進行了研究,並在其代表作《喀斯特現象》中將改地貌命名為「喀斯特」,此後喀斯特一詞成為國際地學專門術語,指碳酸鹽巖中各種溶蝕作用和溶蝕現象。在中國,「喀斯特」也稱為「巖溶」。
  • 重慶那些神奇的喀斯特,美得很!
    同時,重慶炎熱潮溼、降水充沛的氣候,也十分有利於水與巖石發生反應,這些都為喀斯特地貌在重慶的大放異彩,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喀斯特地貌在重慶發育廣泛、種類完備。槽谷、絕壁、峰柱、天坑、地縫、溶洞、天生橋、暗河、豎井、石林、峰叢等各種形態俱全,同時它又具有明顯的區域分異,市域中部、東南部和東北部,分別以槽谷型、峽谷型和層狀構造喀斯特為主。
  • 丹霞地貌踩一下為什麼恢復需要60年?
    七彩丹霞地貌是由6500萬年前的湖盆地貌,通過沉積形成的,地層呈現不同顏色是由於在雨季,旱季的交替過程中,不同的金屬離子被氧化成不同的價態,而產生的。通俗點講,丹霞地貌「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形成於中生代侏羅紀,也就是恐龍時代,經過長期的風力侵蝕、重力崩塌、巖層水平微移、水質溶蝕等作用力,最終成為現在看到的紅色的陡坡、城堡、石柱、石牆等千奇百怪的樣子,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和研究性。
  • 常識丨中國的地貌
    (二) 形成原因丹霞地貌是由砂巖礫巖為主的沉積巖經侵蝕作用所形成的赤壁丹崖群地貌。構成丹霞地貌的巖石是紅色砂巖(含砂礫巖)、礫巖為主的沉積巖。紅色是沉積巖形成丹崖的前提之一。所謂紅色, 一是指巖石本身的顏色, 不只是其風化殼的顏色。二是指含有紅色色調的顏色都稱為紅色, 包括紅、褐、紫、橙、褐黃、灰紫等。
  • 喀斯特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這便是十裡畫廊的由來,而創造了一幅幅神奇畫作的偉大畫家,便是大自然,如果要給這些畫家們劃分出一個藝術流派,那一定非「喀斯特地貌」派莫屬。喀斯特地貌,又稱巖溶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大多為石灰巖)進行溶蝕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喀斯特(Karst),意為巖石裸露的地方。
  • 旅行記錄:喀斯特地貌賴源溶洞造型獨特,丹霞地貌冠豸山景色秀美
    旅行記錄:喀斯特地貌賴源溶洞造型獨特,丹霞地貌冠豸山景色秀美旅遊有很多好處,能讓人放鬆自我,如果每天都是上班,睡覺,上班,那麼會非常的壓抑。這種地形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在福建也算少見的。其中的幽琴洞最具特色,洞內有泉水,而且鐘乳石似仙女撫琴弦,讓人陶醉,賴源溶洞的景觀奇特,讓人十分驚嘆!在賴源溶洞幾十公裡外就是另一個有名的景區冠豸山,冠豸山是丹霞地貌,有湖有山,景色秀美。
  • 自駕前往溫宿大峽谷,丹霞喀斯特地貌,一覽無遺
    新疆阿克蘇有個大峽谷我們一行四人從喀什返程烏魯木齊時,一路都被丹霞地貌的壯麗吸引著,就是這樣神奇的地貌,色彩斑斕的土質結構,和藍天白雲形成鮮明的分界線,衝擊感十足的色彩撞入眼眸,會讓人忍不住感慨它的神奇。
  • 「丹霞地貌」我國最美的地質風景!
    一、廣東丹霞山廣東丹霞山是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廣東省韶關東北側的仁化縣,是廣東四大名山之一。丹霞山由紅色砂、爍巖構成,以赤壁丹崖為特色,地質學家以丹霞山為名,將這一地貌命名為「丹霞地貌」。這裡是世界上發育最典型,類型最齊全,造型最豐富,風景最優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區。
  • 丹霞地貌是什麼?丹霞地貌命名地了解一下!
    窗欞式丹霞什麼是丹霞地貌?什麼是丹霞地貌呢?丹霞地貌自提出以來,其定義始終充滿爭論。但無論分歧多麼大,人們對丹霞地貌的形態和顏色卻達成了共識。形態上,「頂平、身陡、麓緩」被認為是丹霞地貌的標準形態,陡崖則是其必需具備的特點。而顏色—紅色被認為是唯一的色彩要素,所謂「色如渥丹,燦若明霞」。所以,丹霞地貌的基本定義就是「有陡崖的紅層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