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賞析 (上)| 在蘆葦收割的季節 看溼地「葦客」遷徙

2021-02-17 中國原生態國際攝影大展


溼地「葦客」

攝影/文:趙振民

遼寧省盤錦市境內生長著120萬畝蘆葦,是當今世界上面積最大的蘆葦主產地。這片孕育著豐富野生動植物資源的蘆葦沼澤溼地,在春夏秋三季為世人提供了風景獨特的溼地風光,冬季則成為我國造紙產業的重要原料供應地。

 每年的十一月份到第二年的一月份,是蘆葦收割的季節。白茫茫的蘆花一眼望不到盡頭。來自內蒙古、黑龍江、吉林、河北等地的葦客和盤錦周邊的葦客們一起,開始大批湧入茫茫"葦海"裡收割、捆葦、上垛、運葦、盤塘……他們或夫妻搭檔、或父子聯手、或兄弟結伴、有的是全家一起來。三個一群,五個一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頂著刺骨的寒風,在滿是冰雪的溼地上收割蘆葦。

以前每年上凍時節,進入盤錦境內的東郭、羊圈子、大窪縣趙圈河等幾大葦場的葦客最多的時候能達到五萬人,場面蔚為壯觀;而這兩年隨著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葦客使用的工具也從用鐮刀、扇刀收割逐步演變為油鋸和機械收割,葦客的數量也逐年減少。

數以萬計的河北、內蒙古、遼寧等地的農民,打一個簡單的鋪蓋卷,告別妻兒老小,奔向遼寧省盤錦市的這片葦海,每年這個季節往返於祖輩們走過的生存路線,就這樣這些遠離他鄉的葦客們年復一年,收割、打捆、盤塘,辛勤勞作,就像遷徙的候鳥,每年在這裡停留,覓食,補充營養……

圖片來源:趙振民

文字來源:趙振民、《印象·葦客》

編       輯:吳丹丹

推薦關注


網址:www.gz.chinanews.com

中國新聞社貴州分社主辦

相關焦點

  • 又到蘆葦收割季!冬日,這裡有片美麗的「海」
    連日來盤錦的百萬畝蘆葦進入了收穫期眼下已經陸續開始收割曾經>「葦客」揮舞鐮刀收割的場景已成了過去現在從收割、打捆、裝車、運輸全程都是機械化日前,記者在盤錦兆海葦業收割蘆葦現場看到:茫茫葦海,一望無際。不到三十分鐘,50多畝的蘆葦地在兩套聯合收割機作業下,實現了從收割、打捆、裝車、運輸全程機械化。往年,一進入冬季,盤錦市百萬畝蘆葦地上,最多時有5萬多名「葦客」揮舞著鐮刀下地收割蘆葦。隨著農工短缺、用工費用上漲等原因, 盤錦市陸續開展蘆葦機械化收割,機械化收割發展逐年加快,現在全市基本實現機械化收割蘆葦。
  • 海湖新區收割蘆葦會否影響鳥類棲身 專家答疑:現在是鳥類遷徙季節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10月11日12時,西寧市五四二橋下的白沙灘公園,雨水打在湖面上,市民張女士在岸邊不時踱步,她雙手拿著望遠鏡,神色匆匆,好像在湖面找尋著什麼。不久,她指著遠處湖面上的黑點對記者說:「你看,那兒有兩隻,最近蘆葦被割,鳥也少了。」
  • 沙湖鎮收割蘆葦防火患
    轟轟轟……1月6日,在沙湖溼地公園,伴隨著打捆機的轟鳴聲,鋪在地上的幹蘆葦被打包成一個個大方塊。進入秋冬季節,沙湖溼地公園蘆葦花飄飛,吸引市民前來觀光打卡。蘆葦雖美,乾燥過後卻存在火災隱患。因此,2020年12月中旬開始,沙湖鎮蘆葦場組織15臺旋耕機、2臺打捆機進入沙湖溼地公園,對蘆葦進行打碎、曬乾、打包等處理。截至目前,已收割1.2萬畝蘆葦。「蘆葦收割後,來年會長得更茂密。」蘆葦場場長黃國平介紹,除此以外,還有利於淨化溼地水質,改善溼地環境,為鳥類提供良好的棲息地。(記者 謝伯康)【來源:仙桃日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溼地的靈魂——蘆葦
    秋天,蘆葦枯黃,大人忙著收割蘆葦杆、一不小心就會驚擾野雞、野兔和野豬,引起很多的笑聲。冬天,江邊恢復了寧靜,清除了蘆葦,蜿蜒的長江海岸線顯露出它的真實面貌,崎嶇崎嶇,在視線中無限延伸,在浩瀚的遠方消失了。
  • 6.2萬畝,收割面積翻番!白洋澱蘆葦平衡收割拉開帷幕
    記者從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獲悉,為有效保護白洋澱生態環境,消除冬季澱區火災隱患,按照收割計劃安排,白洋澱2020-2021年度蘆葦收割工作已於近期拉開帷幕,預計收割蘆葦6.2萬畝。按照計劃,安新縣2020-2021年度計劃收割面積5萬畝,涉及安新鎮、端村鎮、大王鎮、趙北口鎮、劉李莊鎮、安州鎮、圈頭鄉等7個鄉鎮,預計2021年3月15日前完成收割任務。雄縣於2020年11月底至2021年2月份對七間房鄉1.2萬畝蘆葦實施試驗性平衡收割,主推收割方式為冰上收割和水下收割兩種,採取招投標的方式確定收割企業。
  • 遼寧像月牙一樣的溼地,讓你體驗「水上迷宮」,感受大自然的秀美
    在盤錦流向渤海的古河道上,有一片我國保存最完好的溼地-月牙灣溼地公園,月牙灣的溼地公園對於遼寧人來說就是周邊遊,若干年前還被海水所覆蓋,至今其地下水仍是鹹澀的。後來蘆葦竄到這裡,連成片,成了世界最大葦田的一角,年復一年,安靜地搖曳著。
  • 葦黃時節 張掖萬畝蘆葦開鐮收割
    12月10日,在甘肅省張掖國家溼地公園萬畝葦蕩,工人正在抓緊收割、打捆、拉運蘆葦。(無人機照片)初冬時節,張掖市溼地管理部門將2.7萬畝溼地葦蕩分區域招標承包,加快蘆葦收割進度,把收割集中的大量蘆葦提供給養殖小區,助力生態養殖,提高了葦草利用率,減少了焚燒帶來的空氣汙染。
  • 浩瀚蘆葦蕩、候鳥遷徙……美哭了
    ,還可以認識溼地、走進溼地很難不讓人心情舒暢~候鳥遷徙每年10月至12月,是候鳥們從遙遠的西伯利亞向長江或是澳大利亞遷徙的季節。而野鴨湖已成為冬春南北遷徙候鳥的理想棲息地~@ 圖蟲候鳥的遷徙是為了更好
  • 白洋澱6.2萬畝蘆葦平衡收割拉開帷幕
    白洋澱6.2萬畝蘆葦平衡收割拉開帷幕 原標題:白洋澱6.2萬畝蘆葦平衡收割拉開帷幕近日,白洋澱6.2萬畝蘆葦平衡收割拉開帷幕。據介紹,白洋澱2020-2021年度蘆葦收割工作將通過中標企業進入施工現場開展。收穫後的蘆葦如農戶有需求,允許利用一部分自身承包地範圍內的蘆葦。收割範圍內允許葦農對所承包葦田的蘆葦進行收割,產品歸農戶所有,農戶自行收割的面積中標單位應相應扣除。從2018年開始,雄安新區連續兩年對白洋澱蘆葦開展試驗性收割。
  • 遼河生態景觀建設:法庫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白鶴遷徙「加油站」
    法庫是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的所在地,位於東北亞重要的遷徙走廊沿線。每年春季和秋季這兩個遷徙季節,獾子洞都會迎來約3000隻珍稀鳥類,其中約2000隻白鶴,它們在此停留90到100天。白鶴每年遷徙兩次,它們從中國的鄱陽湖到西伯利亞,往返約5000公裡。獾子洞溼地是主要的中途停留點之一,其豐富的植物群為其提供了一個天然的築巢場所和庇護所。
  • 遼河生態景觀建設:法庫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白鶴遷徙「加油站」
    法庫是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的所在地,位於東北亞重要的遷徙走廊沿線。每年春季和秋季這兩個遷徙季節,獾子洞都會迎來約3000隻珍稀鳥類,其中約2000隻白鶴,它們在此停留90到100天。白鶴每年遷徙兩次,它們從中國的鄱陽湖到西伯利亞,往返約5000公裡。獾子洞溼地是主要的中途停留點之一,其豐富的植物群為其提供了一個天然的築巢場所和庇護所。據統計,全球白鶴數量約3000隻,在遷徙季節,在獾子洞溼地就有2000多隻,約佔總數的70%。
  • 新疆阿克蘇:國家溼地公園迎來遷徙候鳥
    初冬時節,阿克蘇國家溼地公園迎來了大量遷徙候鳥,有的揮動著翅膀低空飛翔,有的探入水中捕魚,神態悠閒自然。清澈的湖水、金色的蘆葦和嬉戲覓食的候鳥構成一幅生態和諧的美麗畫卷,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賞。(圖為野鴨在阿克蘇國家溼地公園振翅欲飛 龔建中 攝)阿克蘇國家溼地公園藍天映碧水,滿目的蘆葦已經悄然披上金色的冬裝,隨風搖曳。沿著觀景棧道,遠眺溼地淺灘區,上萬隻灰雁、蓑羽鶴、鸕鷀等候鳥正在棲息覓食、補充能量,吸引大批遊客駐足,共賞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景。
  • 溼地、蘆葦、沙棗林
    「一湖山光,葦溪連片」,「半城蘆葦,半城塔影」,這是對張掖溼地公園最美的描寫。「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張掖溼地公園是全國距離城市最近、規模最大、鳥類動植物極具特色的城市溼地,也是河西走廊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 聚焦雄安新區|白洋澱6.2萬畝蘆葦平衡收割拉開帷幕
    通訊員王順良攝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吳安寧)記者從河北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獲悉,為有效保護白洋澱生態環境,消除冬季澱區火災隱患,按照收割計劃安排,白洋澱2020-2021年度蘆葦收割工作已於近期拉開帷幕,預計收割蘆葦6.2萬畝。
  • 上海崇明蘆葦,旅遊打卡美地
    以及陽光下無邊無際的蘆葦蕩在這裡可以體驗」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詩情畫意它便是上海崇明的東灘溼地。東灘溼地公園位於崇明島最東端,處於長江入海口,毗鄰東灘鳥類國家自然保護區,也是國內唯一一處與候鳥保護區相鄰的溼地公園,建成的溼地公園二期草木豐茂自然引來了不少珍稀鳥類。
  • 美美的蘆葦才是上海當季拍照最佳去處!-蘆葦,溼地,芒草,蘆花,上海...
    說到上海拍蘆葦,小紅書上幾乎都是前灘打卡照!前灘休閒公園是以「生態前沿」為主題的休閒活動與都市綠色生活空間,園內的植被各具特色,擁有數十種不同品種、不同季節、不同顏色的喬灌木等。  後灘公園臨黃浦江而建,在江畔的自然基底上,孕育著江南四季植物,原生態系統,無不喚起大都市對自然的渴求。園的各類溼地植物,層次錯疊,深秋時節景色美妙。公園很大,沿黃浦江一直綿延到世博演藝中心。
  • 阿克蘇:國家溼地公園迎來遷徙候鳥
    初冬時節 阿克蘇國家溼地公園迎來了大量遷徙候鳥 有的揮動著翅膀低空飛翔 有的探入水中捕魚 神態悠閒自然 ……
  • 文學作品裡的蘭州三江口 帶你打卡達川網紅蘆葦蕩 觀賞白天鵝
    每年冬季2月在三江口溼地河灘達川段等待遷徙水鳥和白天鵝的到來,喜歡攝影,觀賞天鵝的您可不要錯過。我們登上三江口溼地河灘達川段,這裡,是黃河沿線最大的沼澤地。蘆葦就生長在灌溉溝渠旁,河堤沼澤地,莖幹直立,植株高大,迎風搖曳,野趣橫生。蘆葦已將小島包圍,村民在島上修了一條磚道,把蘆葦和棗園隔開,可蘆葦還是在一年一年的秋風中,將種子飛揚到小島的每一片土地,只要春風一吹,它們就吐出嫩芽,長出莖幹,一寸一寸,長成一片蘆葦林,一年一年,在三江口溼地等待遷徙水鳥的到來。
  • 杭州西溪溼地,欣賞蘆葦飄蕩的美景
    秋日裡除了賞楓葉和梧桐,有些地方更是能夠欣賞到蘆葦飄蕩的美景,只是有時候人們太過於找秋日最絢爛的景色,從而忽略了那一片白色的蘆葦蕩中蘆花飄蕩的美景。古人在詩詞裡提到過的「蒹葭」,其實就是現在的蘆葦。也可能是經常喚作蘆葦,因此有了幾分詩詞裡面的意境之美。
  • 漢中市天漢長街溼地文化公園,湖光山色、秋冬季節百畝蘆葦景色美爆了!
    視頻一:雖說到了冬天,但是一點不覺得寒冷的,江邊的溼地上還是青青的一片片綠草地,伴隨著枯黃的樹葉子,遠遠望去給人空曠寂寞的感覺!時而三三兩兩的遊人走了過來。視頻二:天漢長街溼地公園外側的漢江三號橋閘一撇,被攔截的江水,江面寬敞,視野廣闊,美麗的城市高樓倒映在水面之上,呈現出一片美麗的海市蜃樓!